分享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23套(1)【解析】

 三十秒阅览室 2014-08-14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1)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上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第1~3题(根据2012福建省质检地理卷改编)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23套(1)【解析】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解答:解: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从而大气逆辐射增强,即为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故能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逆辐射的增强,即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大气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原理过程即可,属于基础题.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分析:辐射差额是指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右图可知,从4月份开始,辐射差额转为正值,即为4月份之前能量收入是逐渐减小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
解答:解:右图可知,从4月份开始,辐射差额转为正值,即为8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之前能量收入是逐渐减小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故温度最低的是4月份.
故选:D.
点评:切实理解辐射差额的含义即可,需要一定的分析与思考,难度适中.

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 洋环流、下垫面性质

     C.地形起伏、人类活动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考点: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季节、纬度、地面状况、云量和大气成分等因素而变化.平均而言,在地球的两极和高纬度地区的辐射差额为负值,而赤道和热带地区为正值.这样的分布,决定了地球温度场和大气环流最基本的特征.
解答:解:
大气环流能够调节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分布;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它们将低纬度的热量传递给了高纬度,更多的长波辐射实际上是有低纬度地区通过环流传递的,从而使低纬度不会一直升温,高纬度不会一直降温.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大气环流和洋流能够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但是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把平时所学的知识与图中材料、图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答题,对学生的思考、分析有所要求.

图3示意某人口1亿以上国家2006~2010年每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的对比,据此回答4~5题。(根据浙江省2013学年第一次五校联考卷改编)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23套(1)【解析】4.关于该国2006~2010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人口总量一直在上升            

B.该国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        

C.该国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机械增长的变化         

D.该国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移民政策起实效

5.该国最有可能是

A.俄罗斯        B.德国        C.美国        D.新加坡

【答案】  

4.D

5.A

【解析】

试题分析:

4.先理清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仔细看图,注意图例,该国人口增长率在2010年为正值,净增人口也是正值,说明人口总量有增长,A错;该国年净增人口数量在2009年前一直是减少,B错;该国2006~2007年基本上是增长率=口出生率-死亡率,也就是说增长率就是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C错;该国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很大,而且增长率﹥(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应该是机械增长(比如移民等)。故选D。

5.材料上告诉该国人口1亿以上,排除德国;从图中可以推算出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是负增长(2010年也是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美国、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正值。所以该国最有可能是俄罗斯。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
如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回答6题: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23套(1)【解析】
6. 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        C.昼夜长短      D.海拔

考点: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纬度的分布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西部地区的夏季的日照时数越往北越长,越往南越短;冬季的日照时数差别不大.
解答:解:该区域西部夏季的日照时数越往北越长,越往南越短.这是因为夏半年北半球越往北,昼长越长,所以北部的日照时数更长.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长相差不大,故而西部在冬季的日照时数相差不大.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额是影响某地区的太阳辐射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昼长越长,太阳辐射量越丰富.另外,影响地形因素还有地势,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丰富;天气状况,晴天多,获得太阳辐射越多.

 在某年上半年,中国从非洲国家安哥拉进口的原油同比增加了24.84%,从而使安哥拉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读图6安哥拉示意图回答7~8题。(根据嘉兴市第一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改编)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23套(1)【解析】7.如在装船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石油泄漏,则以下地点可能监测到石油污染的是

A.圣保罗           B.上海   

C.悉尼              D.孟买 

8.安哥拉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关于该渔场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沿岸有上升流,饵料丰富

B. 海区水温高,属于热带鱼类

C.大陆架海区,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D.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答案】

7.A  

8.B

【解析】

试题分析:

1.安哥拉在南半球非洲的西海岸,石油泄漏后,油污随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流动,沿途海域将受其影响。所以选项A正确。

2.安哥拉地处南半球5°S——20°S之间的大陆西岸,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沿岸有上升流;在浅海大陆架上,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陆上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以上是其形成渔场的原因,该国属热带范围,表层和底层海水的季节交换不明显,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渔场形成原因。
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是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沟内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下限的海拔约2850米。沟内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沟内蕴藏有大流量沸泉和温泉,具有大面积原始森林。读图8回答9~10题。(根据浙江宁波市效实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试卷改编)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23套(1)【解析】9.海螺沟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冰川的主要条件不可能是

A.水系众多,水汽充足               

B.沟内封闭,光照弱

C.暖湿气流迎风坡,降水多         

D.附近有横断山,使西北的寒冷气流南下容易

10.关于海螺沟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前端堆积物颗粒均匀         

B.地壳活跃,地质条件复杂

C.沟内小溪流量季节变化很小       

D.雪线南高北低

答案
9、B
10、B
【解析】

9、试题分析:海螺沟不但纬度低,且冰川的海拔是同纬度最低,它是因为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导致积雪多,所以冰川的海拔低。加上水系众多,充足;附近横断山使西北的寒冷气流南下容易形成降温形成冰川雪线低的主要原因。故选D。
考点:雪线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冰川分布的因素,也就是影响雪线分布的因素,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冰川分布的高低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10、试题分析:冰川堆积物的颗粒大小混杂;此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那么沟内小溪流量季节变化大;沟内原始森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此地处于构造活动带,地壳活跃,地质条件复杂。故选B。
考点:自然特征
点评: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特征,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的自然地理特征。

MN线是地球上的晨昏线,且其长度是完整晨昏线的一半,P为晨线和昏线的交点,读图,回答11题。(根据杭州二中2013学年月考卷改编)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23套(1)【解析】11.若MP、NP长度保持不变,且P 点与M、N两点的纬度差均在变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B.北半球低纬度昼长和夜长的差值在变大

C.我国的河流均处于枯水期       D.华北平原正在收获小麦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MP、NP长度保持不变,且P 点与M、N两点的纬度差均在变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偏离赤道越来越远,除去赤道上和极昼极夜的地方地球上其他各地昼夜长短差值都在变大,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晨昏线。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30分)(根据杭州二中2013学年月考卷改编)

材料一:甲区域与乙区域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23套(1)【解析】材料二:近年来甲乙两区域的主要河流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导致中下游流量持续减少,影响下游河口的自然生态环境。

材料三:甲区域C地和乙区域A、B两地的气候资料                   

                          A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2.3

14.7

19.3

24.8

31.2

35.3

36.8

36.1

32.8

26.9

19.5

13.8

降雨量

34.8

23.1

18.4

14.8

4.0

0.0

0.0

0.0

0.1

3.1

20.4

30.4

                          B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6.7

6.8

9.2

14.5

19.9

24.0

26.2

25.6

22.5

17.7

13.5

9.3

降雨量

147.9

119.2

111.3

61.6

53.3

38.7

40.2

73.8

142.6

230.2

170.7

166.0

                            C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3.8

-13.6

-4.5

7.8

16.1

21.9

24.3

21.7

15.3

6.2

-2.4

-9.9

降雨量

10.7

9.2

10.5

10.8

18.0

14.1

18.0

12.7

9.8

12.5

13.5

13.8

(1)描述C地的气候特征并判断该地气候类型。(8分)

(2)依据表格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分析。(8分)

(3)比较甲地中①河与乙地中②河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说明理由。(8分)
【答案】

(1)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①冬冷夏热;②气温年日较差大;③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大陆性气候强。(8分)

(2)①B地降水丰富,而A地降水稀少;因B地位于里海沿岸,西风带来里海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②B地雨季长,而A地雨季短;因为B地纬度比A地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8分)

(3)①河位于内流河;夏季有冰川融水补给,水量稍丰;冬季结冰,春秋季有凌汛现象。②河是外流河,冬春受西风和高山积雪融水影响,水量稍丰,无冰期和凌汛。(6分)(四个要点:河流类型、水源补给类型、结冰期、凌汛)

(4)①河河口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沉积作用减弱,湖口三角洲向湖心移动;②河海口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沉积作用减弱,海浪侵蚀作用加剧,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C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描述气候特征时,一般要首先注意既要说明气温变化,又要说明降水变化;其次要注意表明季节变化性质(全年型、四季型等等)。

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特征时,应从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长短入手;原因分析时可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地形地势、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等因素来分析。

两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比较可从: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气候特征、河流补给、流域面积大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等方面来分析。

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泥沙搬运沉积作用减弱,分别会造成湖口三角洲向湖心移动和海浪侵蚀作用加剧,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

考点: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比较,河流水文特征比较和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

37.阅读有关渤海封冻问题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根据浙江省2013学年第一次五校联考卷改编)

材料1 :国家海洋局2012年2月1日消息:渤海封冻面积已达2万多平方千米,超渤海总面积的1/3,预计未来几天冰情将进一步加重,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材料2 :据气象资料显示,2012年1月下旬,渤海地区气温都比常年偏低3℃~5℃。

材料3  2012年2月1日4时渤海附近天气系统图(如图甲)

材料4  图乙为“渤海等深线图”a 及“黄河入海相对水量统计图”b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23套(1)【解析】(1).烟台号称“雪窝子”,结合材料3及所学知识分析烟台冬季多雪原因(6分)

(2)据材料4及所学知识,分析黄河入海相对水量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8分)

(3).分析图乙中M处海域的海水深度与渤海沿岸其他海域相比如何(大或小),并简述原因。(6分)

(4).试结合以上材料从自然角度分析渤海封冻严重的原因。(6分)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4分*11=44分)

题号 10 11 
答案 
二.非选择题

36. (30分)

(1)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①冬冷夏热;②气温年日较差大;③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大陆性气候强。(8分)

(2)①B地降水丰富,而A地降水稀少;因B地位于里海沿岸,西风带来里海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②B地雨季长,而A地雨季短;因为B地纬度比A地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8分)

(3)①河位于内流河;夏季有冰川融水补给,水量稍丰;冬季结冰,春秋季有凌汛现象。②河是外流河,冬春受西风和高山积雪融水影响,水量稍丰,无冰期和凌汛。(6分)(四个要点:河流类型、水源补给类型、结冰期、凌汛)

(4)①河河口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沉积作用减弱,湖口三角洲向湖心移动;②河海口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沉积作用减弱,海浪侵蚀作用加剧,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8分)

 

37(26分)

1.①冬季受高压系统的持续影响,该地盛行寒冷的西北风;②西北风经过渤海水面,水汽充足;③越过洋面较湿润的西北风受到山东半岛地形抬升从而形成降水。(6分)

2.夏秋多,冬春少;  ①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流域内降水多,黄河入海水量多;②冬季,受冬季风控制,流域内降水少,黄河入海水量少;③春季流域内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入海水量减少。(8分)

3.小;  ①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②大量泥沙入河,共同体携带的泥沙在此堆积,所以,此处海水较浅。(6分)

4.①2012年1月底以来,我国遭到冷空气的持续影响,气温持续走低,致使海水封冻;②西部淡水河流的注入,使海水盐度偏低,海水更易结冰;③受渤海海底地形的影响,渤海海水较浅易冻。④水域较为封闭,流动性差,容易结冰(写出三点得满分6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