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笔记

 木立 2014-08-14


一、《尚书》(现传最古)

  虞、夏、商、周(五帝三代)

  今文尚书(由篆文翻译为隶书。复生,28篇,汉景帝时设博士)

  古文尚书(篆文,已失传,东晋梅赜献伪现存伪书。汉武帝时期鲁共王发现于孔壁。《孔安国尚书》,未设博士。44篇)。

  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惠栋《古文尚书考》;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驳。

  《尧典》“禹设九官”,战国末人思想;

  “玄德”来源于战国末老庄学说;

  《禹贡》“九州”至战国初尚无;

  《西周书》可信。需结合“时代精神”、“人物精神”。

 

二、孔子《春秋》(正式第一部历史书),共242年,编年体。

    周公“名世者”。《天命论》、《共主论》。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孟子》

  在乎“大义”,不在乎“字句”。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内中国而外夷狄。”

  春秋褒贬,“赵盾弑其君”、“许世子止弑其君”。

  “历史亡了,史学又在哪里栽根?”——宾四师。

 

三、春秋三传(《公羊》、《谷梁》、《左传》)

  秦汉尚无“史学”。刘向刘歆父子分为“王官学”和“百家言”。《汉书·艺文志》。

  古书多集众而成。见章学诚《文史通义》、《校雠通义》。

  “左氏传事不传义,公、谷传义不传事。”——叶梦得

  “左氏史学,事详而理差;公谷经学,理精而事误。”——朱子

  《公羊》武帝时期立博士;《谷梁》宣帝时期立博士。均为今文。

  孔子作“一王大法”,“为汉制法”。董仲舒因此被汉武帝采纳(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为日本学者观点)。

  《左传》与吴起有很大关系。

 

四、《左传》(附《国语》、《国策》)

  天文学、沿革地理、社会礼俗、政治制度、氏族、朝聘盟会之制(“国际法”)、食货经济、四裔。

  成书在战国秦孝公时期。

  夏商周三代历法不同。夏历十一月为正月,周历正月为正月,晋国用夏历。秦十月为正月,汉改为夏历。

  顾栋髙《春秋大事年表》。

  国语,邹鲁多儒家言;齐语只将管仲,法家,为后人伪造;宋商风气;三晋功利法制,多史家纵横家言;楚天文;郑分于楚国;吴分于越。记事部分可靠,记言部分有言不可靠。

  战国策,纵横家言,三晋之士。

  古人分“记事”、“记言”。

  “生命性”言,“机械性”哲学。

  史学出于经学,子学出于史学。

  《左传》叔孙豹讲“三不朽”,子产讲鬼神。

 

五、《史记》(中国第一部正史。六艺略、诸子略、辞赋略。附于六艺略春秋门。)

  周公政治思想与理论:重文王不重武王,重文治不重武功,重德重于重事。

   诗用韵文写的是人心,书用散文写的是人的事。诗易书难。

   象形象意象事象声转注假借。可同口语分离。

   《说文》同意造字不同。

  “陨石于宋五”、“六鹢退飞过宋都。”   可见谷梁后起,见公羊而改其辞。

    人事:本末、常变,编年体。

  列传体,注重人物,人为主,事为副。例颜渊。

  “世典周史”,承父遗命。   

  “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周道衰废,孔子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董仲舒。

   “春秋以道义。”——孔子。司马迁自况。

  勿“堕先人所言”,“毋忘吾所欲论著。”——司马谈。

  礼义在人不在事。

  包融记事编年。

  一百三十篇,三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本纪编年如春秋,世家分国,列传自创体例孔孟管晏。八书尚书体例,十表筋节。“体大思精”。

  考史、论史、著史,史学三类。

  孔子世家、项羽本纪,妙!仲尼弟子列传、孟子荀卿列传、老庄申韩列传,法来于道。

  《史记》是私史,“百家言”非“王官学”。

  “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最高境界!

  “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属于子学。

  “太史公”实为“太史令”,殊荣乃“中书令”。

  《报任安书》婉拒任少卿,卫宏有误。

 

六、《汉书》(中国断代为史第一部)

  “迁固”、“史汉”并举。

  读史都该注重近代史;学历史的定要能写历史。

  一百卷,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班彪六十五篇取用部分。

  官书,主要内容在昭、宣、元、成、哀、平、王莽。

  班昭补八表,马续或许补天文志。

  使用刘歆书杂录,“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刘歆书。”

  谷永材料颇多,或为刘歆编录。

  “班固浮华之士,全无学术,专事剽窃。”——《通志》

  有《两都赋》、《通幽赋》载于《文选》。

  “司徒掾班彪”,抹去父业。

  “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音同“伟”)而不厌。”、“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不叙杀身成仁之美,轻仁义,贱守节。”、 “彪知皇命,固迷世纷。”——《后汉书》

  华峤、范晔、傅玄贬固,因其不能论史。

 

七、《后汉书》

  因袭史、汉,创《文苑传》,前代只有《儒林传》。

  范晔作于南朝宋,未完下狱死。

  章怀太子、惠栋作注。

  “常谓情志,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旨必见,以文传言则其问不流,然后抽其芬芳,震其金石。”——《狱中与诸甥侄书》

 

八、《三国志》

  晋陈寿著,蜀人。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一百九十余种现失传古书。

  六项:“引诸家论,辨是非。”、“参诸书说,核伪异。”、“传所有事,详委屈。”、“传所无事,补缺佚。”、“传所有人,详生平。”、“传所无人,附同类。”

  钟王、管华事迹有遗漏。

  尊魏颇惹是非,改“汉”为“蜀”,不得已而为之。

  卢弼治《三国志》。

 

九、综论东汉到隋的史学演进

  《汉书·艺文志》无单独“史学”,包含在“经学"内。

  《隋书·经籍志》,经、史分开,开始按经、史、子、集分类。

  史部,除正史外,还分为十三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薄录)。史书占到了近七分之一。

  时代与学术相互发生影响。看《唐书·艺文志》,发现隋水平高于唐。史学在东汉至隋、两宋最盛。

  两汉经学“通经致用”。例如太史公费引董仲舒言。

  汉书下半部自刘向生到刘歆、王莽死,汉朝人的议论作为,都是根据经书。

  清儒自诩“沉钩”、“稽古”,所得是“死经书”,汉人所学才是“活经书”。

  学术具有“时代性”。一路下来就有“历史性”。

  百家之言出于王官之学。诗赋从战国游士的策里变来(章学诚观点)。

  文学东汉后由经学变来。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前四史中中国史学已完成。

 

十、《高僧传》、《水经注》、《世说新语》

  “杂传”中的《高僧传》,《隋书》记载为僧佑著,实为南朝梁慧皎著。共十四卷,记在了四百五十三年中二百五十七位高僧,分十类。另有《传灯录》记载禅宗言行。

  在宗教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历史观点,“中国化”。

 

  “地理”中,汉桑钦《水经》,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以睡到交通为主。清戴东原、赵东潜先后校注,使得经、注分开。

  戴东原并非根据《永乐大典》,或抄袭赵东潜,弟子段玉裁作辩。引用大量竹书纪年原始资料。

  王先谦《合校水经注》,全祖望注靠不住。

 

  “子部”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世说新语》,南朝梁刘孝标作注,用正史外一百六十六家书。

  “以峻之才智,足堪远大,而不能探赜彪、峤,网络班、马,方复留情于委巷小说,锐思于流俗短书,可谓劳而无功,费而无当者矣。”——刘知几《史通》,有偏见。

  书表现时代特性“清谈”。

  《史记·货殖》、《史记·游侠》、《后汉书·独行传》皆为此类。

  “没有学问,材料只是材料;有了学文,材料不只是材料。”——钱穆

  “化腐朽为神奇”——庄子。

 

  十一、刘知几《史通》

   唐代,中国唯一的一部史学通论。

  与南朝梁昭明太子《文选》,南朝齐刘勰《文心雕龙》 并称。

  记载史情应具史意。《史通》论史笔、史法,未接触史学。

  “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才少。”——刘知几

  分内外两篇。内篇第一“六家”,《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第二篇“二体”,分为编年(《左传》)、列传(《史记》),可见对批评史书体裁很有见解。

  推崇《左传》、《汉书》。“工于诃古。”

  “薄尧舜而贷操、丕,惑春秋而信汲冢,诃马迁而没其长,爱王劭而忘其佞。高自标榜,讥诃圣贤。”

  外篇,第一“疑古”,第二“惑经”。

  “倘汉、魏、晋、宋之帝君生于上代,尧、舜、禹、汤之主生于中叶,史官易地而书,各叙其事,校其得失,固未易定。”极刻薄极肤浅的虚无主义。

  “惑经”中,“春秋之义所未喻者七”、“五虚美”,可见作者只通史学,不通经学。

  东汉以下直到唐初,外观上可能史学很盛,内力精神方面,史学实已衰了。

 

  十二、杜佑《通典》

  时代之变是自然的,学术之变,不专是追随时代,而要能创新时代。

  魏晋南北朝,学术只是在随着时代变。

  《史通》不仅不能创,它仅是代表一个衰世的史学,只能在枝节问题上零零碎碎作批评。

  “三通”:唐杜佑的《通典》、宋郑樵的《通志》、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通典》是“政书”,专讲政治制度。

 “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我其为东周乎!”可见孔子政治观念之伟大。

  从汉末直至南北朝,无一代的“一王新法”、“一王大法”。汉经生之“通经致用”,以下只是因陋就简,走下坡路。

  唐“租庸调制”、“府兵制”因袭北周;衣服器物、朝廷礼仪采诸南朝。

  学史学,要“通古今”、“通彼此”。

  “有亡国,有亡天下”——顾炎武。“天下”即道统。

  制度史就是中国的通史。“学历史不讲政治制度,历史也将无可讲。”

  杜佑历德宗顺宗宪宗,《通典》约于其早年作于宫怨801年左右,成书费时三十六年,为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臣识昧经纶,学惭博究。”

  德宗诏曰:“博文疆学,知历代沿革之谊。为政惠人,审群黎利病之要。”

  中国从汉代起已该称为“士人政府”,不是“封建社会”。《选举志》中包括了考试、教育。

  中国不讨论主权何属,却称职责系何。

  “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官职设然后兴礼乐。”乾隆年间再版序中称:从食货开始,就是“先养而后教”,下面是“先礼而后刑”、“安内以驭外”,本末次第都有条理。

  中国政治是“礼制主义”的,西方是“法治主义”。

  “五礼”中特别的贡献在讲凶礼中的丧礼,其中最重要的是服制。维持门第考礼,更重要的是丧礼,尤其是服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大经学家雷次宗、大和尚慧远主要研究丧礼。

  唐代人纵在最高的学术思想方面,他们对儒学、经学并不能超过前人,而社会一般人只是信仰佛教;但是他们跑上政治去的人我们还不能一例看轻他们。

  要研究唐代史,还要从历史的背后寻找这个人。

 

  十三、欧阳修《新五代史》与《新唐书》

  中国学术史上,宋代是一个极盛时期。

  不能用一种浅薄的实用主义来批评学术。

  时代衰,史学会盛。好像一个人,跑到前面无路,发生了问题,会回过头来看。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是后代唯一的一家私人著作。

  上法春秋,“褒贬祖春秋,故义例严谨。叙述祖史记,故文章高简。”、“史官秉笔之士,文采不足以耀无穷,道学不足以继述作,惟欧公慨然自任迁、固。”文章比《史记》,而书中义理又是学孔子《春秋》。

  先有官修薛居正《旧五代史》。“薛史如左氏之纪事,本末赅具而断制多疏;欧史如公、谷之发例,褒贬分明而传闻多谬。”比拟不伦。

  欧史只是简洁严正,多所删略,不能说都有错。

  义法所在,《旧五代史》根本不能和《新五代史》相比。

  清赵翼:“不阅薛史,不知欧公之简严。欧史不惟文笔洁净直追史记,而寓春秋书法纪传之中,虽史记亦不及。”

  薛史正名定义都称“帝”,读欧史才知本末。

  “孔子作春秋,因乱世而立治法。余述本纪,以治法而正乱君。”——欧阳修

  仕多代者入《杂传》,把握五代史应有的特点。

  欧史少篇后论、赞,不苟作。以“呜呼”开头,“比衰世之书也”,将“赞”改为“叹”。

 

 

  五代刘昫修《旧唐书》。宋仁宗时,命宋祁、欧阳修编写《新唐书》。欧阳修写的志、表最好。

  “现在出了一好人,诸位既不懂,也不管。做官人没有好不好,教书先生也没有好不好。所谓乱世,就先乱在我们的心上。”——钱穆

  添《兵志》、《选举志》,添表,《宰相世系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每志前写一篇很大的文章。

  《礼乐志》前“由三代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以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

  我们最重要的,我们祖宗究是哪样?我们这个现代又是哪样?诸位学史学,先应与此有所知,千万不要无知凭空骂。

  先学明末清初,再学宋人,往上直学孔子《春秋》、司马迁《史记》。

 

  十四、司马光《资治通鉴》

  编年体自《史记》后地位较在纪传体史书之下。汉荀悦《汉纪》、南朝袁宏《后汉纪》。

  司马迁、司马光并称“两司马”。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两百九十四卷,实际上上接《左传》,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目录三十卷,“年经国纬”,学《史记》的表。考异三十卷,下考据工夫来定得失。

  于宋仁宗时奉诏编辑,八卷名《通志》。宋神宗时编成,赐名《资治通鉴》。刘攽编写两汉,刘恕编写三国至隋唐,范祖禹编写五代。刘攽责任大些,预闻另两人部分。前后共用十九年。

  除十七史之外,高似孙《史略》举出其还参考了两百二十多家言。

  王夫之:“:《通鉴》能于十七史之外,旁搜纤悉,以序治忽,以别贤奸,以参离合,以通原委,盖得之百家之支说者为多。”细看删与添之所以然,总能了解到《通鉴》一书之大处与深处。

  内容主要在“君臣事迹”,不载文人、隐士、高士,如屈原、鲁仲连、商山四皓、剧孟、严光、姚崇“十事开说”等。“不采俊伟卓异之说。”

  特别看重扬雄、荀彧,不载晁错对策,却载董仲舒对策,可见选材有一定意味。

  缺点:

  “正统论”,三国时以曹魏为正统,反孟子“以齐王”,特著“疑孟”书,极端主张尊君,维护大一统政府。

  记年号仅以一年中最后一个为准。

  辩才与德,未免太看重了德而不看重才。

 

  以周王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开头,可见道义法律屈服于事实势力之下。批评五代冯道,明大义。

 读书应有一无所为心理,只求细心欣赏。

  唐代无史学,而宋代新史学实是了不得。


十五、朱子《通鉴纲目》与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朱子根据司马温公《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目录》、《通鉴举要历》和胡安国《举要补遗》,作《通鉴纲目》,”增损隐括以就”。

  纲目便是要“大书以提要,分注以备言”,“纲”即如《春秋》之经,“目”则如左氏之传。

  朱子仿《春秋》,于纲中寓有褒贬。如《通鉴》以曹魏为正统,朱子以蜀汉为正统,改写“诸葛亮入寇”;从范祖禹“嗣圣几年”,而不用武氏“垂拱、天授”纪年。

  如此讲来,我国本非一基督教国家,而用西元纪年,又称“西历”为”公历“。诸公当知,西方历史记录较短,事情亦简单,而中国史从商周春秋战国,直到汉武帝都在西元前,西元纪年是否有些自讨苦吃呢?民国时,有人讲要用”黄帝纪年”、“孔子纪年”,这还比较有意思。

   《通鉴纲目》,为朱子后生赵师渊定稿,朱子“未暇观”中间或有靠不住的地方。


  袁枢与朱子同时,朱子评《通鉴纪事本末》“错综温公之书,乃国语之流”。袁枢于编年、纪传之外,另创纪事本末体,将事件记录本末,正好可补编年、纪传之缺,伺候便有有《九朝纪事本末》。《四库提要》评“纪传之法,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辩。编年之法,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编年纪传贯通为一,实前古所未见。”

  袁枢之前,尚有宋人《三朝北盟汇编》,亦近纪事本末体。此后经章学诚《文史通义》倡导、《四库提要》之推崇,而纪事本末体大盛。

  西洋史书亦为纪事本末体,当今讲到史书,诸公当仅有一纪事本末体,所以我国之历史,至《清史》便要告一段落了。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除创一纪事本末体,其记事并不可取。只见“三家分晋”、“秦并六国”,一头一尾,而战国史却略过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