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电影(road movie)和西部片(frontier movie)都是美国文化特有的产物,都是描绘对美国边疆的探索。不同之处在于:
- 西部片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片中的英雄们骑马越过辽阔的草原沙漠;公路电影的时代背景则设定在20世纪,车辆成为冒险探索的工具。
- 西部片承袭理性主义的精神,强调人与自然搏斗而胜利的过程,因此沿途所出现的种种困难险阻,如红番、狼群、暴风、冰雪等,多半是主人翁需要奋斗克服的,自然或野蛮的目标;而公路电影则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主人翁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与景观,多半是在为本身的孤独疏离作注脚。
- 西部电影里的旅程,是为了主角要完成某一特殊目的而存在;而公路电影里的旅程,则多半是主角为了寻找自我所作的逃离,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发生的结果是这条路把他们带到空无一物之处,他们的自我也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或者主人公性格上得到升华,完成最终的梦想。
- 西部片突出个人的冒险刺激,而公路片则反应人的内心情感。
公路片大多相当好看,如《邦妮与克莱德》《天生杀人狂》《德克萨斯,巴黎》《末路狂花》......![[收藏] 追逐生命旅程 欣赏公路电影 经典(3)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g2./film/h043/h55/img200907211601500.jpg)
01、最狭义的旅程《邦妮与克莱德》 02、最嗜血的旅程《天生杀人狂》 03、最忧伤的旅程《德克萨斯,巴黎》 04、最抗争的旅程《末路狂花》 05、最有趣的旅程《午夜狂奔》 06、最深沉的旅程《摩托日记》 07、最凶险的旅程《加州杀手》 这是公路片和犯罪片结合后的典型变异。一个作家为了自己正在创作的连环杀手小说,和摄影师妻子追寻杀手的足迹,进行一番实地的考察,但为了分担路上高额的费用,不得已拉上了一对形容邋遢、愣头愣脑的青年男女。但从此便踏上了一次九死一生的凶险旅程。 影片对大卫·杜楚尼饰演的作家,人物刻画并不是十分的用力,但也许是杀手俄利和女友艾黛的形象过于饱满所致。俄利粗俗好斗且狂躁不安 ,是极恶的代表。艾黛虽然智力底下,但内心深处有种蠢蠢的善良。她一直感怀和嘉莉之间的友情,并憧憬到加州一起住在大房子里的美好生活。可怜的她爱上俄利只是因为他有世上“最迷人”的眼睛,且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不会毒打她。而俄利并不真的爱她,他需要的只是一个穿着热带衣裙的女郎,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像是一对露水鸳鸯。 作为一部公路片,《加州杀手》显然缺少了很多文化上的符号意义。但是布拉特·彼特和茱莉叶特·刘易斯的表演,吸引了我们几乎所有的视线。而且导演巧妙地把加州虚设为一个类似终极的乐土,这使影片有了追寻梦想的意味。至于杀手的动机,影片只是作冰山一角的提及。儿时的痛苦经历?无法挥去的现实梦魇?这些疑问都在最后变得若隐若现。![[收藏] 追逐生命旅程 欣赏公路电影 经典(3)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77.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8/1419/44297669_1.jpg)
08、最倒霉的旅程 《不准掉头》 就像题目所点明,这是一条彻底的不归路。自从因为车子故障,而误入苏必略小镇之后,可怜的巴比就在一直陷入被动、疯狂、阴谋、毁灭、以及不可遏制的歇斯底里当中。你可以把葛莱丝和杰克看作整个游戏的发起者,但是谁又能否认,这个小镇的许多人都不自觉地参与了其中。 便利店售货老太和那两个劫匪,鬼使神差地“合伙打劫”了他的全部家当。喜欢勾搭人的小姑娘,又和那智力低下的暴躁青年一起,亲自葬送掉了巴比最后逃离苏必略小镇的汽车票……当然最酷的还是那个贪婪狡黠的汽车修理工戴尔,他除了一直用与日俱增的修理费,扣押着巴比那赖以行走的敞篷福特外,还把最后死里逃生瘪嘴瘸腿的巴比,遗留给了荒野上空盘旋觅食的秃鹰。哦!说到这里,似乎更为凶险的应该是那辆车,正是它两次恰到好处的抛锚,完美地葬送了巴比原本可以浑浑噩噩的一生。 影片的导演为曾经指导过《天生杀人狂》的奥利弗·斯通,这次他同样以非凡的控制力,把这个逼上梁山的公路故事编排得峰回路转一波三折。而整个影片中弥漫出的绝望和弱肉强食的凶险暗喻,更是让人看了不寒而栗。这里的人无时无刻不似在剃刀的边缘舞蹈,冰冷的诡笑和妖艳的媚笑下藏着的永远使那无法测知的欲望本质。此外许多明星的参演也使本片格外星光熠熠,除了主演西恩·潘、詹妮弗·洛佩兹、尼克·诺特外,杰昆·菲尼克斯、比利·鲍勃·松顿的表演同样十分出彩,而我们美丽的“精灵公主”丽芙·泰勒也心甘情愿地在里面客串了只有一个镜头的买车票的顾客。![[组图] 追逐生命旅程 欣赏公路电影 经典(3)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emule./upload/2008_06/080627150260971.jpg)
09、最妖艳的旅程 《沙漠妖姬》 这部曾令澳洲电影在国际上大大露脸的公路喜剧,享用了自九十年代电影界宣布类型题材解禁后的第一只螃蟹,堂皇地将易装癖、同性恋搬上银幕。故事主人公包括一个变性人,两个同性恋,他们三人乘坐大巴士横越沙漠,打扮得像金刚鹦鹉一样去异地表演易装秀。用柏桦的一句诗来形容他们最伏贴不过:“这白得耀眼的爱情这白得耀眼的夏天这白得耀眼的神经病!”这一路上除了在停留的两个小镇上发生了点儿不愉快——在A镇的酒吧遇到蛮横胖女人恶意挑衅,第二天早晨发现巴士车身被漆刷上咒骂侮辱的字样,在B镇差点被一伙地痞强暴,以及中途巴士在沙漠中抛了锚,好不容易遇到路过救助者,一身灰头土脸的艳妆彩服,却使得别人吓得猛踩油门一溜烟儿地跑掉等等之外,总体来说他们载歌载舞的旅程还算“顺利”。而三个人在这三天两夜的旅程中似乎也发现了生活中一些别样的意义。 影片质地精良,不仅获得次年英国电影学院的最佳服装设计奖,还同时获得最佳化妆奖。导演以华丽的影像和真挚的终极关怀,刻画了在社会边缘生活的同性恋歌舞表演者,这被大多数人视为异类的群体,在面对婚姻、生存、交际时遇到许多困难,他们内心世界不乏惶惑和茫然,但对外部世界也有着率性而为的乐观和善良,老牌性格演员特伦斯·斯坦普、声名鹊起的雨果·维文、以及年轻演员盖伊·皮尔斯这三位主角,表演得非常出色,那些夸张滑稽的装束和在ABBA音乐声中的舞蹈,简直让人大开眼界,而那辆名为“沙漠妖姬”的破旧巴士,也成为了公路电影中最为妖娆张狂的符号。![[组图] 追逐生命旅程 欣赏公路电影 经典(3)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kinoscope.files./2007/07/centralstation.jpg)
10、最温情的旅程 《中央车站》 同样时以寻找为主题,《中央车站》把一个人间温情的小品,拍得兼具形而上学的寓言色彩。相信稍微有点圣经常识的人,对影片中约书亚、摩西……这几个名字一定不会觉得陌生。至于牵引全片故事发展,也是这次寻找目标的约书亚的父亲,更是被直接命名为——耶稣。这样的双重架构,其中蕴涵的哲学意味自然不言而喻。导演正是试图通过这样一次现实的寻找,来阐述人对内心精神之父的终极皈依。 除了约书亚之外,影片的另外一个主要人物朵拉,一开始是个在中央车站打着帮人写信寄信的幌子,诈骗钱财的不良老太。所以这样的一次旅行,对她而言同样具有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作用。从最初恶毒地把约书亚卖掉,到动了恻隐之心将之救出;从半途想将约书亚弃置不顾而独自溜走,到最后和约书亚产生骨肉一般的亲情。朵拉内心的善良,在这一过程中被一点点唤起。尤其在途遇那个好心的司机后,她甚至对之产生了爱情的萌动。当然一切都仅仅是唤起,结果却都被导演巧妙地用希望来悬置和抽离。就像在影片的结尾,约书亚也没有看到真实的父亲。而朵拉的爱情的情愫刚被催生,那位善良的卡车司机却又莫名其妙地离开。 但总的来说,这是葛讲述希望的公路片,就像朵拉最后抹上口红,穿着约书亚买的衣裙,不舍但充实地上路;就像他们都不约而同,从那个万花筒式的盒子里看到了对方;就像他们都在头脑中模拟着美好的父亲形象。
11、最执拗的旅程 《斯特雷德的故事》![[组图] 追逐生命旅程 欣赏公路电影 经典(3)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www./blog/wp-content/uploads/2007/11/the_straight_story.jpg) 这部以割草机为交通工具的公路电影,是根据1994年前发生在美国的真人真事改编。73岁的斯特雷德身体状况不佳,走路都要靠撑拐杖,没有驾照却又个性执拗。为了去探望十多年未见、突然中风的哥哥,他驾着一台1966年份的老式割草机,从爱荷华到威斯康辛州,以十五里的时速,摇摇晃晃在中西平原上行进了300里路。跟许多公路电影一样,斯特雷德沿途遇见了许多人:一个怀孕的离家出走的少女、一个每天上班路上都会撞死一头鹿的疯狂妇人、一个善良的神父、和一位受过心灵创伤的二战退役老兵,还有一群呼啸而过的单车少年。斯特雷德把割草机停下来,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斯特雷德的女儿萝丝的不幸遭遇,断续地浮现在他与路人的交谈之中。他对陌生人们皆有意蕴悠长的点化,自己也得到某些启发。 一向风格飘忽诡异的林奇,这次一改阴郁沉重的影像,以充满爱的视线,望向美国的乡村,像描摹散文诗一样记叙了一段质朴的岁月之旅。他镜头下的爱荷华田野在漫天晚霞下像波浪一般绵延起伏,金色的夕阳下,一架老式割草机缓慢地突突移动在远方蜿蜒而去的狭窄公路上,让人如沐春风,随着斯特雷德老人坚定的意志前行……影片配乐中柔和的钢琴与清脆的吉他和弦交错相叠,老人的眼眸澄澈、坚毅,又闪烁着一股慈祥的光芒,79岁的老演员理查德·法恩斯沃斯的演出令人非常动容,除他之外,别无人选再能如此生动地诠释影片中满面风霜的老人。而影片结尾的那个定格镜头,馒头繁星下,千言湾语化作沉默,让人陡留惆怅和哀伤。![[组图] 追逐生命旅程 欣赏公路电影 经典(3)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threesistersfolkartschool.files./2009/05/o-brother-where-art-thou_l5.jpg)
12、最荒诞的旅程《老兄,你在哪》 产生邦妮和克莱德的动荡的三十年代,埃弗雷德、皮特和德尔玛,是密西西比河畔一座监狱的犯人。为了寻找传闻中的一百二十万美金的宝藏,他们一起密谋越狱而逃。影片就讲述了这寻宝与逃亡的四天里,发生在这三个活宝身上的一幕幕诙谐搞笑事件。 作为一部喜剧公路片,导演在一开始就丝毫不掩饰对荷马诗史《奥德赛》的戏仿。开篇引用《奥德赛》中的诗句不说,乔治·克鲁尼更是成了英雄奥德修斯的翻版。且接下来各个出场的人物,也均可在史诗中找到出处。譬如那个失明的铁道工人,就有点类似被奥德修斯弄瞎了眼的海上巨人。而欺骗他们的推销圣经的传教士,则让人联想起神话中的单眼巨人塞克罗波斯。 这一切荒诞的元素和情节,都让影片明显区别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公路片,并且带有一些后现代解构意味。一贯荒凉的沙漠和尘土飞扬的公路,被巴洛克式的古怪世界代替。但我们还是可以把这段怪异的旅程,看成是一次对理想之乡的寻找。结尾,尤利西斯拿到了黄金,并成功地挽回了本欲红杏出墙的老婆的芳心,一切都美好了起来。瞧,就像神话中说的一样。![[组图] 追逐生命旅程 欣赏公路电影 经典(3)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77.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8/1419/44297669_2.jpg)
13、最性感的旅程 《你的妈妈也一样》 公路片一般都有个俗套的模式,即旅程并不单单是物理上的位移和地理空间的转换,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仪式的发生过程,最后的站牌上总会发现真相伫立。 如同影片中的两个少年德诺和胡里奥,与一个年轻少妇露莎,开始的找寻莫须有的“天堂之门”旅行。这趟路程中充斥着少男们的青春躁动和对性的窥探和欲念、雅皮式的冒险及疯狂,以及成熟女人相对彻底的放纵和及时收敛。而最终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场青春享乐的迷梦而已,影片流露出的话外音是对青年一代处于彷徨、迷惘、焦虑、欲望中的无奈。 男孩们的感情是青嫩的、脆弱的、不真诚的,他们分别都同露莎做了爱,但却谁也没有得到爱,他们俩脑子里也从来没有闪现过要爱上她的念头。这个三角关系,在戏谑搞笑的气氛下时时让人感到忧伤和无常。在真的到达那个纯净海滩后,经过三人一起狂乱亲热的一晚,他们已经开始对肉欲有了隐隐的厌恶,胡里奥故作镇定地出门,而德诺则扶着门框呕吐不止。之后他们便开始慌慌张张地编造蹩脚谎言逃离了那片海滩。 早已预见到死亡的露莎,最终留在了“天堂之门”,这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我们理解青春与成长中所必需的人为推动力量,而这便是这趟旅程要告诉我们的真相。![[组图] 追逐生命旅程 欣赏公路电影 经典(3)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g./post_thumbs/0611/post-309002-1162450036_thumb.jpg)
14、最毁灭的旅程 《29棵棕榈树》 29棵棕榈树,在影片中是个小镇的名字,也是两位主人公此行的目的地。从名字来看,它就明显地带有乌托邦的特质。因为在这样一个热带沙漠地带,大概是绝无棕榈树这样在潮湿气候中生长的植物。的确,直到影片的最后,这个小镇也没有出现。而大卫和加茜娅逃离了喧嚣的城市,却同样避不开来自那个世界的人,最终一起葬身在这片灼热的沙漠之中。 公路片一贯的时代背景和人物自身处境,这里似乎都没有,虽然这个摄影师主人公也是为了寻找灵感而上路,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这对恋人之间的角力。他们总是情绪多变,为一点小事争吵或狂喜,但最终都结束于一场澎湃的性爱。而且他们对爱的表达方式,更接近于这片粗糙而干渴的地域气质。 导演有一点没有直接说明,但用了一种暗喻的方式。就是主人公对于城市的恐惧,和各自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加茜娅被大卫赶出门,一个人在街上漫无目的地地躲藏起来。而大卫最后的毁灭,也是来自最后一点尊严的丧失。作为一个男人,他被另外一个男人强奸了。 可能更多的人愿意把这看成是一部情色片,因为片中每到一处都会穿插这对恋人的交媾,或在旅馆,或在路边的露天游泳池,甚至是在一片温烫的岩石上。但是中途的时候,他们曾经感到过孤独,只是偶然驶过的汽车,让他们觉得也有人和自己一样。但事实的真相是,他们随时都可能受到同路人的侵害。这是个悖论。![[组图] 追逐生命旅程 欣赏公路电影 经典(3)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77.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8/1419/44297669_3.jpg)
15、最平凡的旅程 《关于施密特》 幸亏有了那段不一般的旅程,这部长达两小时的电影才避免变成一部讲述老年人孤独生活的大闷片。而这趟旅行对于已经退休的施密特来讲,则是一次救赎之旅。妻子的突然去世,改变了这位老人平静无奇的生活,大把时间使他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的人生。当他收拾起那辆30英尺长的房车穿越内布拉斯加平原,去参加女儿与水床推销员的婚礼时,也就意味着开始寻找自己感情的重新定位。在长途跋涉的旅程中,他持续写信向坦桑尼亚男孩倾诉,而这个六岁的孩童,怎能懂得这位老人对他絮絮叨叨说出的东西呢?他能回馈给他的,也只是一张简陋的蜡笔画而已。但他却被这个老人当作剩下的唯一心灵窗口了,因此当旅途中一个陌生的女人,似乎看出他风趣外表下“悲伤”心境时,他做出了近乎荒唐的举动。真情的缺失使故事显得有些沉重。 这部影片阐释的是老年人群体在平静中的绝望、空虚情绪,他们某天发现自己的过去竟乏善可陈,自己索取的亲情与抚慰,却变得如此陌生尴尬,而我们都将老去。影片大胆而出彩的套用了公路片的模式,让旅行车载着施密特以一颗自由的心体会这个世界,旅程结束,新的生活也已经开始。一向具有丰沛热情的杰克·尼克尔森,这次却将角色内心广漠的悲哀演得活灵活现。而这个平凡人的悲剧性,也通过N多幽默桥段让人泪水从笑眼中涌出。
更多精彩,欢迎继续阅读: 视频《邦妮与克莱德》《天生杀人狂》《德克萨斯,巴黎》《末路狂花》《午夜狂奔》《摩托日记》...... 组图《加州杀手》、《不准掉头》、《沙漠妖姬》、《中央车站》、《路直路弯》、《老兄你在哪》...... [美图] 一条路走过四季 (春) (夏) (秋) (冬) [原创] 诗情画意里看交通 小桥流水 [感受美国灵魂之路] All -American Road(上) (下) [原创] 摄影师的奇幻交通 bitter*girls [组图] 玻利维亚 体验充满陷阱的死亡之路 [收藏] 邮集里的交通运输 -火车- -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