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静读书,即使面对战火

 国宴 2014-08-14

安静读书,即使面对战火

(2012-07-13 10:49:01)
标签:

杂谈

                原文地址:《文史参考》         作者:马俊岩 

      1940年9月7日,德国空军全力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在郊区,政府挖了无数个大坑,准备集体掩埋在轰炸中死去的难民。

 

     但是这些并没有将伦敦人打垮。妇女们成立了“防空志愿队”尽可能地帮助有需要的人们。为对付德军投下的延时炸弹,绅士们成立了“未爆炸弹清处队”,在伦敦的街道和房屋间小心地扫雷。英国影星费雯丽甚至到地铁里为人们演唱。人们依旧能够按时上班,每天有将近100万人进出伦敦城,街上到处能看“照常营业”的招牌,公共汽车和地铁也依旧穿梭如常。有一天,首相丘吉尔看到一长串人在商店排队,他走近了发现人们正等着买鸟食,丘吉尔深有感触。他后来说:伦敦就好像一头史前时期的巨兽,能够忍受可怕的创痛,虽然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也照样能生活和活动。

      一切如常,读书也如常。在荷兰屋图书馆,三位戴着圆顶礼帽的绅士从整齐的排列的书架上挑选书籍,周围是被炸弹炸毁的房屋废墟,屋顶已成碎片,房梁被烧焦,扶梯和桌椅散落一地,而三个读书人却对周遭的混乱全然不理。即使是在大轰炸的恐慌之下,他们依旧衣冠楚楚,不失君子之风。

     几千年来,人类就是在战争中满跚前行。战争可以摧毁肉体和有形之物,却无法摧毁人们的心灵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藉此,文化得以传承,文明得以存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