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康:1959年7月生,广东佛山市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油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画院特聘画家、广州画院专业画家(1997年受聘)、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文联委员、佛山市文联常务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中国广东省委宣传部列为“跨世纪十、百、千工程优秀人才”。 林永康的油画创作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创作都是有感而发的,作品中饱含着情感的张力,即使是描绘大时代的题材,也注入了他自己的理解与情感因素,从而使作品超越了题材的局限,获得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永恒的内涵。艺术只有表达人类共同的情感才不会过时,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认为林永康的创作,也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林永康创作的人物形象结构结实,有血有肉,具有雕塑般的“骨肉感”,这既得益于他扎实的写实基本功,也来自于他在进行创作时充沛的情感力量,正是这两个原?因,形成了他作品中憾人心魄的“力量感”,也使他的作品更耐人寻味。 多年来林永康认准一个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既不人云亦云,也不见风使舵,而是始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祝福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并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开阔天地!林永康创作的人物形象结构结实,有血有肉,具有雕塑般的“骨肉感”,这既得益于他扎实的写实基本功,也来自于他在进行创作时充沛的情感力量,正是这两个原?因,形成了他作品中憾人心魄的“力量感”,也使他的作品更耐人寻味。多年来林永康认准一个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既不人云亦云,也不见风使舵,而是始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祝福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并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开阔天地! ![]()
林永康:油画《兰子》 油画人物创作是较难掌握的一门艺术,特别是肖像画创作,既要准确地表现人物外在特征,又要捕捉到人物内心情感与精神活动的微妙变化,把转瞬即逝的形象感觉变成永恒的艺术典型,要求画家具有超出一般的工地和敏锐的观察力。优秀的肖像画作品历来在美术史上具有独特的位置,欧洲的许多油画大师,大都在肖像画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当今在我们能掌握它并且有深深体悟的画家实属不多。而林永康却以顽强的毅力,知难而上去努力攀登。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努力不仅史技术层面上的探索,早在90年代前期,一系列肖像画创作便显露出他对精神内涵的追求。他早期肖像作品《杏姑》、《小陶》(1993年),稍作图式分析便可发现,这两幅作品的构成主体人物格局几乎完全一致,只有手势的微妙变化和人物背景(古屋、老墙)不同,画面色调单纯,黑白对比强烈,给人以古典的视觉美感。之后又有《青春》、《自梳女》等一系列作品。但凡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觉得画面真实、亲切而又遥远。的确,这真实来自他对人物刻划的深入,几何形体构成切割的巧妙,以及对整体与局部关系驾驭得当。由于画面营造的气氛使观者离开现实中的“我”,进入画面空间。进入“老宅”、进入逝去的时光、含蓄的表情、微妙的手势、班驳的古墙、老式的座椅,无不述说着流过的岁月……一切都融合在一起,散发出淡淡的忧伤,有限的描绘传达了无限的意境,引起观者对历史的遐想,负载着对往事的追忆而显得亲切而又遥远。 —张祖英 作为个人化的创作,林永康主要表现在肖像画方面,而在肖像画方面,他又是以普通人甚至史身边的熟悉的人为对象的。在《小陶》、《杏姑》与《嫂嫂》等画中,林的兴趣史他如何在这些对象当中寻找到一种简括而有力的油画语言,用以配合画中人的身份与状态。他既希望他的绘画有一种使人亲近的感觉,同时又极力把“画味”—一种属于油画才有的质地贯穿在整个画面上,于是他彻底简化了画中的背景,也就是说他基本上只用色块来处理它,而不描绘任何东西,以便突出画中人物的形象;与这一点相配合的史,他对画面造型有着精心的追求,不过过多的细节而是用已经语言化的块面结构绘画主体,结果他画中的人物贯穿着一种几何形的、有点硬边的形体趣味,再加上反复描绘的色层关系,使作品达到了单纯中蕴含着丰富的、富有视觉意味的效果。而对于画中人物来说,林永康自始至终都强调其中的素朴与个性,他明白他画的是“这一个”而非“那一个”,画的是他在情感深处产生共鸣的、令他难以忘怀的人物,而非类型化的“符号”。结果,林在创作中自觉地坚持了个性化的原则,让架上艺术回归到其原本的路子上去,回到感性化的传统中去。值得一提的是林永康最新的一张创作《奔向太阳》,在这张画中,显示了画家的想法与追求。在这张画里,画家悄悄离开了经典意义上的肖像模式,溶入了一种罕见的激情,一种无法言说的兴奋。更重要的是,画家在这张画中的人物形体上寄予了莫名的希望,赋予整个人物以表情。在这里,肖像之于画家没,本身就成了一部历史,一部个人情感与追求的历史。 在油画的历史中,肖像画与历史画可以说是从古典时代起就有着非凡意义的创作种类,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有着不同寻常的传统。正因为如此,肖像画创作与历史画创作就存在着相当的难度,也成为油画家们检测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林永康选择了这两种创作种类来作为自己的方向,这显示了画家的内心追求,他希望通过这种追求达到真正的崇高,从而发挥原本就属于油画所独有的力量感;同时,在这一系列的创作当中,古典色彩的那种“历史感”也得到了有效的恢复与新生,从而使油画与历史,油画家与其责任合一起来。显然,画家的这种努力,不仅有着美学上的价值,更有着艺术史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杨小彦 出版:《南方油画名家优秀创作展作品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