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哥窑真假辨

 南山五彦 2014-08-15

哥窑真假辨

蔡暄民

作为五大名窑——汝哥官定均之排行老二的哥窑,原本受到历代历朝的追捧,但也因其身世的扑朔迷离而成为争议较多的窑品之一。迄今为止,尚未找到哥窑确切的窑址;又缺乏同代文献的记载,且后代文献常是一鳞半爪,星星点点,零零碎碎,有的还互相矛盾,终使其面纱难以层层揭开。虽然,近数十年来与哥窑相关的考古实物不断增多,并且也依据这些实物资料解决了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惊喜之余暮然回首,又发现这些实物资料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往往与历史文献记述难以对应,有些甚至南辕北辙。因此,哥窑的断代问题依然迷雾重重。

在多年的收藏中,曾见过两件用行话说颇为开门的“哥窑”,特别是从一个玩了十几年瓷器的藏家手里见到的一件葵口洗。起初特别引起我的兴趣:那通体岁月留下的油脂感极强的温润宝光;那自然的黑线开片纹理;那叩之发出的沉默的“噗噗”声;那底足细小的胎面留有包浆的支钉痕;无不激起我对它的青睐,此件应该是确属无疑的宋哥窑器!但是,随着我对哥窑器的不断深入地考证,逐渐又产生了新的疑点: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将哥窑归纳为四大特点:一,通体纹片纵横,黑黄相间,俗称“金丝铁线”;二,胎色黑褐,高温下口沿釉汁流泻而形成“紫口铁足”之说;三,大多用支钉或垫饼垫烧;四,因釉层厚而通体含有密集的气泡,故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神韵。而且,这第四个特点被某些专家作为鉴定哥窑是否到代的最不可忽视的特征。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这些都是不宜仿的特征,可以当做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布满在器物内外壁上。孙老说的比较笼统,实际上真正到代的哥窑釉内的气泡不仅仅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更大的“聚球”。球显然比珠大,也就是说,在哥窑的釉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大小参差的密密气泡。有的书上说用40倍放大镜在即能看到以上现象。其实,目力好的肉眼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个神奇的现象。很遗憾,先头说到的那只哥窑在釉层中却见不到一星一点的气泡。那是否凭此点即断然下结论:那哥窑并不到宋代呢?我认为下此断语为时尚早。

我近几天在收拾旧藏中找到了一只哥窑葵花洗。其色泽呈深沉的豆绿色,此类色泽在哥窑中并不多见。是一位多年久居海外的华侨藏家转让给我的。器型不小,口径有25cm;此洗在通体的釉层中就密密匝匝地布满了晶莹的大小气泡,根本不用借助放大镜就能看清这一神奇现象。但是也有遗憾处,虽此洗从釉面到胎体,从裂纹到圈足均符合宋哥窑的特点,特别是釉层内的“聚沫攒珠”般的晶莹气泡,更显现了它的独特性。可用指叩击发出“咚咚”之声。由此,前后两件原本来看都是十分开门的到代器都留下了一点不对应的遗憾。是两只都不到代,还是两只中只有一件到代,或是两件全是到代器?

如果以声音断真伪,则前一只发出的噗噗沙哑声说明是到代的,但如果以釉层中是否含有密集的气泡断真伪,则后一只就成了当之无愧的到代器!

我认为:两件都是到代器!单从声音辨真伪,恰恰说明哥窑本来就存在两种不同质的胎。紧致的胎质发出的一定不会是“噗噗”的音响,而粗松砂胎也一定发不出“咚咚”的响亮之声。再从釉层内是否含有密集的大小气泡定真伪。满含“聚沫攒珠”的气泡固然合文选和众专家的论点,但不见气泡是否一定不到代呢?我们说气泡的产生是釉层的厚薄与窑温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某一件哥窑上釉薄而窑温未到最高点,就可能不产生“聚沫攒珠”类的密集气泡现象。那我们是否就因此而断它为不到代的仿品呢?

从故宫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均有一些哥窑器存在未见“金丝”或铁线不明显的情况,这类特殊的个别现象是窑火艺术成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特殊现象,我们决不能以偏概全地依此否定全盘,而得出遗误后人的错误结论。瓷器鉴定必须具体现象具体剖析,才能真正做到去伪存真的正确结果。

 

 

哥窑真假辨

哥窑真假辨

哥窑真假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