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元青花不可仿制的铁证

 张小半仙 2016-03-27

元青花鉴定一直困扰收藏界多年,而一真争论不休,其实元青花鉴定算是很简单了,由于青花青料的特殊性,跟据水、火、土的结合,又历经五、六百年的物理变化,目前仿者是仿不可及的。

鉴定瓷器真伪,科学的方法是宏观断年代,微观断真假,已成为藏家的共识,我们不仅用眼学看画功造形及胎骨的时代特征,还要用用100500倍显微镜来分辨出用肉眼分不清的真伪特征,抓住瓷器造假无法达到的特征,就是抓住了瓷器真伪的绝对特征。
在网上交流大家看到的照片一般都是宏观特征,对开门新或开门老的,一眼就能分辨出真假,做出的判断还算靠谱,但大部分由于不是一眼开门,
由于出土器物在各种环境下存放,会有着不同的表面现象产生,比如:海涝的,出土的,出土又分干坑与湿坑的,还分老坑与生坑的,有毒气体坑的,城市地筑工地的,黄土坑的,黑土坑的,北方出土的,南方出土的,窖藏的表象都不一样。单凭照片鉴定就违反了微观定新老,宏观断年代的原则,就回到了纯眼学凭宏观断新老的老路上。

景德镇出土的元青花瓷片和它的微观老化痕迹(网状纹)

万物一但成熟就开始老化,这是自然界无法改变的定律,那么古陶瓷历经几百年到千年,也一样会老化,虽是历久弥新,但是也有它的老化规律和老化痕迹的,只要能科学的去撑握老化物理变化痕迹,就能很客观的找出古陶瓷不可仿造的依据来。根据多年的经验,下面倍受藏界观注的元青花微观典型特征归纳一下,供藏友们参考
一、苏麻离青黑色矛头状晶簇,这也是苏青料的一大指纹特征,这并非元青花瓷器烧出来就有的特征,是历经几百年形成的一种自然变现象,这种矛头状晶簇只有在元青花和明早期用苏料的铁锈斑中普遍存在,用100倍以上显微镜看的很清楚。

h
上图看就象一粒粒竖起的水晶簇,是由多种矿物质历经几百年形成的物理现象

二、网状纹

以上是用显微镜侧光与正光下拍下的老化痕迹网状现象图

三、固相二次结晶,出土瓷器在地下稳定的条件下,要二次矿化还原,从不稳定状态到稳定状态是矿物演化的普遍规律,这一现象也称为亚钙化现像。在釉中或凸出釉面还原成原来的矿物晶体结构,一般有白色、黄色、褐色,成放射状、絮状、团粒状结构,呈斑块连体状结构。



釉下青花部位由于受青料矿物质的影响,在显微镜下呈现多种结晶斑块和钙化斑块

四、苏料矛头状晶簇下面的铁褐斑,通常称为典酒斑,不是每个晶簇下面都有,但这种晶簇下面的复合特征很常见。

五、破口泡、变色泡现象,由于釉面釉层中的气泡热涨冷缩比例与釉面不同,经过几百年几亿次的热涨冷缩,气泡自然破裂受沁的原故,产生不同颜色的变色泡和坑点斑痕。


在显微镜下釉面气泡的老化痕迹,侧光镜下清晰可见自然变形的气泡和坑点

六、雾状斑与釉下变色斑


综合以上的微观物理变化现象,就很容易区分出自然老化与人为做旧的痕迹,撑握了科学的老化现规律鉴别元青花的真伪当然是件很轻松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