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汽车集团为何问鼎自主品牌的是长安?

 小灰狂跑 2014-08-16

今年上半年,长安取代长城成为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累计销量达35.78万辆,同比增长39.52%,中汽协7月产销数据显示,长安继续问鼎自主品牌销量。在自主品牌集体低迷的大势之下,长安逆袭引人注目。

长安与上汽、一汽、东风合称为“四大”汽车集团。多年以来,国有汽车集团特别是四大国有汽车集团一直是“市场换技术”政策最期待落实的执行主体,然而,让市场失望的是所有国有汽车集团销量上都无法超过独立的自主品牌车企。规模排名第四,合资的外资伙伴也不够大腕,福特汽车现在全球排名也仅5到6位,但长安却领先其它三位大哥,凭借逸动、cs35等车型的热销一举夺魁,坐上了自主品牌老大的位置。业界将其当成一种现象进行讨论:为什么是长安?长安当前的成功是潜心研发、长期积蓄力量的爆发抑或只是意外的暂时性胜利?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盖世论衡特约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J.D.POWER中国区总经理梅松林、前IBM汽车咨询衍进商务合伙人张兆钧、汽车专家付志勇围绕此话题展开探讨。

论衡之一:长安“逆袭”,产品层面的杀手锏在呢?

汽车公司的成功,首先是产品的成功,先来看看长安的产品竞争力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梅松林在接受盖世汽车网采访中表示,从局部看,也许是外形,一些配置或性价比是长安的产品竞争力。但从全面看,简而言之,是目标客户喜欢的产品,这个喜欢包含了产品迎合了这些潜在用户需求的关键点。本质上说,是长安通过长期积累的正向开发能力,现在是国内车企中几乎是唯一的一家,能实现正确的时间能推出与目标客户需求高度匹配的产品。如果说,以前的自主品牌车企阶段性成功,产品正好与爆发式增长的需求相匹配是碰到运气的话,长安现在能不靠运气而靠的是市场与研发之间的正向闭环体系来实现的。拥有这样的能力,就可以在轿车,SUV,MPV等多个领域的多个车型的不断获得市场认可和成功。形象的比喻,有人射击打到10环,有很多运气的因素,下一次未必能再打中,长安现在是靠长期练射击而能打中10环,未必下次每发必中,但与碰运气的,结果就大不相同了。优势体现在产品背后的体系竞争力上,就不好被复制,这也许就是长安的产品层面的杀手锏。

张兆钧也认为,长安的产品优势是多项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即包括了长安一贯的品质口碑、适中的价位与大量的市场营销投入,也包括了长安更加独到的车型设计,其新开发的车型在外观设计上更加能迎合国内主流消费者的期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