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医史上的名医故事存在雷同现象?

 東泰山人 2014-08-16

为什么中医史上的名医故事存在雷同现象?
独家网   江上客   2014-08-15 17:49  

        罗大伦老师在网上连载他的医史人物传记的时候,其知识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大批的网友。但是我认识的一位校友同学看完之后则直接批评道:没意思,这些故事千篇一律。于是我就不能不争辩道:哥们,这是在讲历史,写的都是史实,这不是小说、不是编出来的。那么为什么古代名医的故事都很雷同呢?

是的,这位同学在罗老师写的医史人物传记的故事中就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古代名医的故事有千篇一律的嫌疑。于是这位同学以文艺作品的角度对其医史人物故事的雷同性提出质疑从而退出阅读,不能不说这是因为对中医史的不了解而产生的遗憾。

如果我们细加分析,那么古代的名医其故事雷同的原因则大致有两个:

第一,身份雷同。特别是北宋名相范仲淹提出“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个说法后,更是激起了文人学医的兴趣和志向。所以从身份上来讲,古代的名医很多都是文人、秀才。

文人、秀才的经学功底奠定了他们深厚的文化背景,而这个文化背景中最重要的就是古典哲学的修养。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总是以不变应万变,用调节人体自身的气机升降来让病毒、病菌失去可以依赖生存的有利环境,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中医更像是一种带有自然哲学意味的医学体系。很自然,熟通了中国古典哲学体系的文人自然就有了精通奠定在这门哲学基础上的医学体系的有利条件,所以古人才会说“秀才学医生、就需一油灯”、“秀才学医、笼中捉鸡”,都说明了古代文人学医的有利条件或者天然优势。

有一点也特别重要,那就是文人文字功底本身就好,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古文底子好,所以很多不是文人、文化修养不高的医生看医书的时候能够误解的东西,而在这些优秀的文人身上就不会发生了。因为对医书上的文字理解错误而导致药方开错的医疗事故,在中医史上不乏个案。所以其他的各类人学医很可能学成庸医的时候,很多优秀的文人则可以通过自己深厚的文化修养让自己成为名标青史的一代名医,诸如李中梓、俞嘉言、傅青主、徐灵胎、黄元御,等等,他们在成为一代名医的时候,同时也是非常优秀的文人。

而因为古代的名医大多是文人,于是也就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文人大多兴趣广泛、爱好诸多、性情风雅,经史子集与琴棋书画都是他们热衷研究的领域。所以我们又会发现很多的古代名医真是擅通百家的大师。像发现了补益资生丸的明代名医缪希雍,既是文人,还是当兵的武士和政治活动家,同时精通风水学和水利学;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更是诗书画三绝,在哲学领域也有造诣,同时又精通武术和医术,所习的拳术《傅山拳谱》在八十年的武术整理中被挖掘了出来,所著《傅青主女科》更是开中医妇科领域的新境界;而徐灵胎则更是经学、水利、风水、音乐(他的《乐府传声》这本书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史的同胞都要学到)、医学无不精通,两年时间练成武林高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嬴越之法”竟然也不在话下,所著《医学源流论》、《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兰台规范》、《伤寒类方》等医学著作所传达的医学修养和医学思想更是熠熠生辉。

了解了古代文人学医的境界和成果,我们就知道了历史上优秀的古代文人对于祖国医学的贡献有多大。

古代名医有这身份和兴趣诸多的许多共同点,所以有人才认为罗老师的名医传记故事千篇一律。只要我们了解了古代的名医很多都是文人出身,那么这个问题也就很好理解了。

而古代名医传记故事雷同的第二个原因则是中医发展的核心问题。

当我们了解了古代文人为什么弃文从医的时候,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古代名医“愤而学医”的启示仍然是现今中医发展的核心问题。

在古代,或者说在中医史上,中医世家出身的名医并不多,大部分的名医并不是像李时珍、叶天士这样的中医家庭出身,而是像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李中梓、朱丹溪、傅青主、徐灵胎、黄元御这样半路有志于学医的,而且基本上很大一部分是人在中年的时候才开始学医的,同时学医的原因基本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家人的疾病为庸医所误,因此愤而学医,他们发出的感慨和心声一定是“学医就真的这么难吗”?而有些名医则是自己的疾病为庸医所误或者本身体弱多病,遂有志于医学。一代药王孙思邈便是幼时体弱多病、“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于是在成年后便开始有志于医道;明朝的一大名医缪希雍,在其父亲被庸医所误之后,自己在十七岁又患上了痢疾,一个痢疾得了一年多,就甭提多难受了,在众多庸医笨拙的诊治无效后,缪希雍先生就开始看医书了,结果在《黄帝内经》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于是自己便按照治疗暑邪的路子给自己开了药方,于是就把自己给治好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走进了中医世界,遂成一代名医;乾隆御医黄元御则更是直接因为左眼为庸医所误,从而在而立之年愤而学医,在自己的书斋潜心研读医学典籍达六年之久,所谓“三载而悟、六年如兹”、遂“明阴阳之达变、解五行之妙用”,也就是看了三年的医书就悟到了中医学说体系的真谛和奥妙,再过了三年对于中医的修养就达到了能够灵活机变地运用这些学说治疗天下疾病的境界,于是一出手便轰动了整个昌邑,而成为了一代名医,并为中医史留下了《四圣心源》这样仲景而后的经典中医巅峰之作,成就了一代不朽的中医传奇。

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医行业真的就这么多庸医吗?为什么每一个名医成长的背后都有这么多的庸医?甚至到了今天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很多患者寻求中医治疗疾病没有效果的原因同样是因为中医师专业水平的问题。

对比中西医医学体系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西医看病大多束手无策的时候是因为现代医学的局限和无奈;但是中医看病则完全取决于医师本身的素养和悟性。

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本身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就用这八个字中医治尽天下疾病。是的,中医就是这些东西,看起来可以说很简单,但是也非常的博大精深,——修习中医者好学的程度及其素养和悟性决定了从业者一生所能达到的医学高度。

所以中医师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从业者的天分或者对中医学的悟性。所以中、西医学之间巨大的区别,使我们完全不能用西医的思维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来要求中医行业。在现代医学领域,学会了课本上交给你的,或者掌握了足够的医学知识基本上你也就能够成为合格的医师了,但是对于中医来说则不是。课本上你可以学会,但并不意味着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所以大家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凡是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毕业找工作很困难。西医的冲击造成的中医人才的需求比较匮乏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则是中医自身独特的医学体系,他要求从业者掌握的不是简单的医学知识,而是对于一种医学体系的悟性,一种对于复杂的病机产生背后的原因准确的辩证能力,一种从外揣内的修养和悟性。

人们之所以认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就是因为中医在解决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面对一个复杂的病情,如何辩证论治,找到疾病产生的根源所在,不是简单依靠经验就可以完成的,如果仅仅依靠经验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那么谁都可以准确辩证论治,那么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疾患为庸医所误的故事了。

而高水平的辩证论治依靠的则是从业者的天分和悟性,所以尽管中医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古人依然强烈地发出了“医非人人可学论”的警告!并且一再强调学医之人必须是“上智之人”,也就是学习中医的人必须是智商最高的那么一批人。如果说兴趣足够,西医人人可学的话,那么至少中医则不是,中医不是有兴趣就就可以学好的。

清代名医、擅通百家的徐灵胎先生,就是那位两年时间练成武林高手,同时又精通水利和音乐的大师,他在自己的《医学源流论》中就写有一篇名作《医非人人可学论》,开篇这位大师就强烈地批评道:今之学医者,皆无聊之甚,习此业以为衣食计耳。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功,以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黄帝、神农、越人、仲景之书,文辞古奥,搜罗广远,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

徐灵胎先生在这篇名作开篇就强调了医学作为治病救人的神圣行业不是用来混口饭吃的,如果大家都是为了为了赚钱混口饭吃而学医,那老百姓一定不能摆脱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是啊,想赚钱的话为什么不去做点别的生意呢?先生同时强调,医学的道理“精妙入神”,不是高智商的人是难以领会贯通的;而且古代的医书涉猎广泛,又不是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的人所能够学的通的。随后徐先生强调了更现实的问题:凡病之情,传变在于顷刻,真伪一时难辨,一或执滞,生死立判,非虚怀灵变之人不可学也。病名以万计,脏腑经络、内服外治、方药之书,数年不能竞其说,非勤读善记之人不可学也。

——这里徐灵胎先生强调了疾病瞬息万变,不是脑袋灵变之人、悟性极高之人是不能敏锐察变、科学诊断的。如果诊断错误、生死立判,那就要误人性命了。同时人类的疾病及诊治方法数以万计、古代的医书浩如烟海,不是善于学习的人是不能掌握这门医学体系的。所以最后先生强调“以通儒毕世不能工之事,乃以全无文理之人,欲顷刻而能之。宜道之所以日丧,而枉死者遍天下也”,就是说医学大家毕其一生也不能完全融会贯通的东西,现在却让连文理都不通的人来学习,还希望即可学会,这也就是医道沦丧、性命为庸医所误者遍及天下的原因了,同时我们也可以说这也是“有意无意的骗子”遍及天下的原因了。

清代名医林佩琴也在他的著作《类证治裁》中强调“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说的也是大致相同的意思,就是不是好学、博学的人,不是思维缜密、天分极高之人是学不好医学的。从古代名医的不断叮嘱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名医对于学习中医的人在素养上是有严格要求的,也就是说在古代名医的眼中,不是谁都可以学医的,也不是谁都可以学好医学的。但是事实上很多人为了混口饭吃而走上了学医的道路,于是因为不能对医书融会贯通而成为了一名庸医。

所以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中医并“非人人可学”,不是天分极高之人在中医行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中医师。中医独特的医学体系对从业者勤奋和悟性的要求,决定了中医不是谁都可以学好的,这和西医是不同的,所以这也就是古代名医“愤而学医”的真相:中医独特的医学体系决定了只有好学和天分极高的人才能学好这门医学,所以很多并不适合学医的人偏偏选择了从医,于是成为了一些人眼中“有意无意的骗子”。——从这点来讲,中医专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养应该远在西医专业的学生之上才对,但是现实则似乎恰恰相反,才智、天分较高的一批学生似乎偏偏都被西医专业的医科大学录取了。所以我国中医院校尽管每年的毕业生都近以万计,但是据统计七成学生不能毕业后做医生,就业率只有百分之十。我们社会中医人才的匮乏不能不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同样是和罗大伦老师有关的一个故事。罗老师在网上连载医史人物传记的时候,时常和网友互动,并解决一些网友的疑惑,推荐了一些相关的药方,同时罗老师很负责任地强调了一句话:有问题一定要找当地的中医师给看看,切不可自作主张,擅自用药。于是很多网友在当地中医师调理了罗老师建议的方子之后却发现大部分病情并没有得到改善,相反是那些没有找中医师把关,擅自给自己用了罗老师药方的网友病情得到了快速的恢复。罗老师在自己的书中也无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那就是在西医的冲击下,中医师的数量和质量确实在现在成为了很严肃的问题。

但是我们还是要理解,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属于现代医学的无奈和局限,而中医不能解决的很多问题则大部分属于中医师水平的问题。所以中医师的质量和培养才应该是中医发展的核心问题。

是的,如果中医师看病都这么个水平,那反对中医的人不是更有了口实?瞧,中医看病所谓以外揣内不就是胡蒙乱猜、主观臆断,不就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吗?

参考一下古代文人学医的故事和他们在诸多领域达到的高度和境界,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中医真的不是谁都可以学好的。——同样是学中医的,有人能学成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叶天士和黄元御,而很多人则都能学成“有意无意的骗子”。

所以中医的问题不在中医本身,而在学中医的人身上,——中医学独特的医学认知体系决定了学习中医的人必须有勤奋好学的天性和高人一等的天分。所以说中医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医师人才的培养。

如果中医师们个个都是徐灵胎、叶天士、黄元御,那么方舟子和张功耀之流也就可能不会有什么反中医的发言空间了。

所以中医师的培养在今天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不论是中医药界的领导层,还是最基层的从业中医师,都要认真考虑这个严肃的问题了。如果不能考虑祖国医学体系的独特性,我们的发展思路则很可能给中医在制度层面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

所以任何一个了解中医、信赖中医、支持中医的人也都需要关注和思考中医师培养这个中医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了祖先的绝学,也为了大家健康的福祉。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