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妙中之奥---单换掌

 WWD2008WWD2008 2014-08-16
妙中之奥---单换掌
   宫廷八卦名家  心意六合拳名家  南阳陈泽勤著

    练八卦拳的人都知道走圈,相反在走圈的人一看便知道是在练八卦拳。学八卦拳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走圈的重要性,也可以说走圈即八卦拳之母。要想把八卦拳的技击风格用于实战之中,走圈即是步入“武学”殿堂的第一难关。笔者遇到很多练习八卦掌的同道,他们大部分都不会把八卦拳技击用于实战之中。究其原因就是在长期的走圈中没有很好地掌握正确的要领,致使终生走入误区,有的甚至放弃了对这门优秀拳术的追求,这的确令人惋惜。因此,谈谈单换掌的练法,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走圈与单换掌
     走圈即是用身体带动脚步走绕一个圆周。脚与人是一个整体,因此在走圈时周身内外机理相合。人体的各个“机件”都有着严密的配合方法,所以走圈不是单一的,其他各个部位都在为走圈服务。只有通过走圈才能使脚步达到斜正相生,步履轻灵而稳健,继而才能产生左歪右斜中间正的五行连环步和九宫飞行步,才能进即去,去即还,才能快中有慢虚里有实,才能瞻之在前忽然就闪到彼背后,故人们把走圈说成是练八卦拳的根本大法。
走圈,实际是整体运动。八卦拳最基本的走圈,是单换掌。单换掌就是董海川先师所说:“空胸拔顶下塌腰,扭步掰膝抓地牢。沉肩坠肘伸前掌,二目须从虎口瞧。后肘先叠肘掩心,手在翻塌向前跟。跟到前肘合抱力,前后两手一团神。步弯脚直向前伸,形如推磨一般真。屈膝随胯腰扭足,眼到三面不摇身”。董师的歌诀体现了单换掌的要领及练法。王壮飞先生则强调练八卦掌时要做到三空、四摧、十二紧。通过三空、四摧、十二紧的训练,可达到周身相随、上下相贯,全身拧成一股绳,形成浑厚饱满的立体圆,圆的性能是力量集中,灵活不滞,避实击虚,以弱胜强,小可胜大,借力还力的螺旋力变化。因此,走圈要辅以手掌的配合。走圈与单换掌之间相辅相成、相合相利、不能分开。
二、单换掌的训练方法
    “八卦转掌树为源,一阴一阳妙中含。九宫变化生奇幻,遇敌制胜弹指间。树壮叶茂功力长,根深蒂固步法坚。树大枝密人难辨,内功深厚技艺全”。根据董海川先师在树下的练功图,我们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很多道理,那就是要在单换掌上苦下功夫,否则,八卦拳中的精奥就难以体悟出来。
王壮飞宗师的单换掌,要求“步弯脚直”。步弯就是屈膝下蹲,目的是重心下移,使下肢稳固。脚直,即里脚迈出时向前滑行为直脚,有的是摆步,而王氏八卦拳的脚直主要体现在脚的快速变化上。初练可以平脚抬起,五趾抓起,抬起之脚与膝平,再往前伸步落地,此为鸡行步。落地时要求前掌及小趾外缘脚掌的三分之二处着地并前滑,这样形成剪子腿。剪子腿讲的是裆步要夹,大腿与臀部要里收,脚走趟泥步。它要求抬脚时与踝高,再向前迈前,小腿要向外摆劲,这样就形成矛盾劲。如左脚在内则,则外向左拧腰,左手向圆心伸出坠肘。肘尖向里与心窝相对呈一直线,虎口偏向上呈“鹰爪掌”。鹰爪掌是大拇指外展撑圆,指尖稍内扣,小指与无名指并扰,中指与食指微分开,四指关节稍内扣,劳宫穴要开,腕要紧,并向圆心方向向前推,手掌要前撑。这样就可气随意走进入劳宫,并输入全掌。虎口与眼平,眼看虎口。肘尖向里,小臂自然内裹并外旋,肘上臂眩旋又内裹,这样以形成臂的矛盾力。“后肘先叠肘掩心,手在翻塌向前跟。跟到前肘合抱力,前后两手一团神”。即是后肘叠于心窝处,翻塌是后手同时向中心扣压,手掌前推,虎口距离约10cm。两臂沉肩坠肘,抱成一个整体劲。周身上下内外形成一团,浑厚而有神,含胸拔背又沉肩,这样产生的力量笃实而集中;沉肩并向后拉,即是王氏八卦拳的支撑八面力。
在走掌时,微提谷道。谷道提,臂部自然收,胸若空,腹必实,这就是气沉丹田,气自丹田生。通过长期的训练,使气流向周身的每一个部位,内功成,劲力增。“一势单边不为奇,左右循环乃为宜。左换右兮右换左,抽身倒步自兮机。”这是说训练单换掌,不能只走一边,左右走转才合阴阳生化之理,相互变换训练才能两面精熟,对敌时才能左右前后都用招,直至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在走转基础时,不论是抽身倒步,还是势大势小,皆可随机变化,自合机理。
三、单换掌与步法
    “未曾动稍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出入进退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所谓根、梢,即拳术中讲的三节。三节者不外乎起、随、追。总之,劲源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即四梢。四梢者,手臂脚腿发指皮齿是也。腰是发力和运动的主要部位。手快不如半步跟。手纵然再快,没有步的配合也无济于事,它必须靠步的快速移动才能得心应手。八卦掌的步法是独特的,它由退转换变招换势,只需半步,进攻、闪躲也只需半步。这就是王壮飞先生常说的:多用行步,小巧玲珑,进即去,去即还。因此要牢记半步当先。在走步时脚、手、身要结合,就像小鸟飞翔一样,如果没有翅膀,它就失了飞行技巧与速度的发挥。故单换掌与步法息息相关。致于半步者,是针对短快而言,半步要在一瞬间才能行之有效。
单换掌主要是训练手随步翻,步随身缠,眼跟手走的螺旋力、矛盾力、浑圆力、对称力、支撑八面力诸劲力的产生和发展,步法轻灵而稳健,在应敌时方能做到走如风、站如钉,闪、展、腾、挪与进退自如的上乘步法。(续)

0

[转载]妙中之奥---单换掌 <wbr> <wbr> <wbr> <wbr> <wbr>南阳陈泽勤著喜欢

妙中之奥---单换掌(转二)

(2013-03-30 20:02:23)
四、单换掌中要领的含义
    单换掌是八卦掌派风格的体现。一切内功、速度、发力、耐力、桩功、养生、劲力变化、技击,均与单换掌紧密相连。董先师首先讲空胸拔顶下塌腰。人体胸部有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其中胸骨柄和胸骨体两侧缘共有7对肋切肌,分别与第1与第7对肋骨相接。肋软骨由透明软骨构成,与每个肋骨前端相接,俗称软肋。含胸之义,就是人的一切活动即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均靠此三对软骨的功用。其胸肋骨是由肌肉连结各躯干,人若起胸而立,则胸背部之左右肌肉必然收缩绷紧,这是外家拳要领;而内家拳空胸系指躯干胸部、背部肌肉放松,软肋部分不受肌肉绷紧之拘,方可旋转自由。如则拗身、塌腰、掰胯、叠肚以及缩小绵软等活动之术,均由空胸而来。
    拔顶,因顶是人体之最高处。头盖骨即脑颅骨共8块,面颅骨15块,内藏脑髓,而脑之后部为脑桥,紧接7节之颈骨,再下而达于脊椎骨,又下而达于最下部分之尾宫骨(尾骨)。人体立而不摇,全在颈骨、脊柱、尾骨之直力,能直力而有力者,全在胸气贯注。拔顶是为了振作颈骨、脊柱及尾闾之直力,使之不萎不败,而使上身终有刚柔自由之能力。如果头顶不拔,会出现仰俯之症,再者也会影响整力的发放,以及内气的运行如精神气质等。拔顶可使人气血顺畅,精神焕发,形整如一。
    塌腰是腰往下塌劲,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也是脊椎紧而向下贯劲。人身两大腿之骨上端嵌入左右胯骨之球窝(髂窝)中。若下双腰,则两腿支柱力量平均,犹如两轮车,不如一轮车之灵便。骨盆两旁之骨,所有胸腔、腹腔之脏腑俱皆寄托于骨盆之上,若双腰一齐下沉,则两腿被重量压信,降低灵活机能,因此,以转掌弯步圆行拧腰走转而减少重量,使重心随着旋转身法,不停地转移,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拗胯,人身四正有两手足,两手相抱而生成两足向前,便于直步进退。八卦拳无论左旋右转均在屈膝坐胯中行进,我在圈外置人于中,故自己不受对方束缚,却能控制他人。人动步收足系于两腿之下肢骨,下肢骨又系于大腿,而大腿又系于胯骨之球窝中,因此在转掌时每迈出一步,必要拗胯,如不拗胯而只以弯步而行,很难混合一气。拗腰时一半要向外拗劲,一半向后下沉劲。
    掰膝,步之弯行时膝骨与足跖折合,如膝盖骨不向外掰,大腿与小腿皆被“膝盖”所制约。大腿骨下端与小腿骨上端以膝盖为相互之关节,膝不外掰小腿不向外,踝骨与足虽弯行,但与腿骨不一致,足欲弯行会被小腿牵制。大腿骨所系之胯向外撑,则大腿骨在受拗胯之压制下受不掰膝束缚,膝盖以下出动满圆之劲不足,拗胯弯步用力虽大却动作不灵,此掰膝之必要缘由也。(续)

妙中之奥---单换掌(转三)

(2013-03-30 20:04:13)
本帖最后由形意小生 于 2009-7-31 10:46 编辑

五趾抓地,才能足下生根,重心稳固。人体全身重量于两脚,而能不仰不倒,其理是大小腿骨与踝骨、足根、足趾、足跖结构合理,有前支后倚之作用。若跌倒于地,均是失去重心之因,足跟力轻腰不下沉,膝不能屈,所以前扑;后仰之弊失于腰不能空,后脚不能平踏,两腿不称合。故练八卦拳十趾抓地,脚心踵跟平踏不偏不倚,且举足先跷拇趾。
    沉肩,手系于腕,腕系于肱,肱系于肘,肘连股,股嵌于肩,臂手为梢,两肩为根,只动手而不沉肩,如无源于水,无根之树,筋不能长,力不能实。沉肩者力量浑厚,而且伸缩敏捷,腕掌前伸而肌肱策应力如有源之水逐流长势,如有根之树根常蒂固,沉肩乃能长膀,两掌乃得长,潜藏之力由此生。
坠肘,全臂之屈折全凭股骨与肱骨之肘关节。紧背空胸为掌之根,背不紧则胸不空,胸不空则膀不能缩,膀不能缩则肘不能坠,肘不坠则腕不能塌,腕不塌则掌不能含虚,掌心不含虚则掌骨不固,掌骨不固则指不沉实,指不沉实则下无抠力,那样也难以产生支撑八面之力。
提肛收臀,提肛即提谷道(如忍大便者),它不但能通督脉,又能固气,所以提肛才能使臀部紧起来。臀部肌肉的收缩,决定着整劲的产生和速度的变化。在快速的行进中必先提谷道。因此,提肛收臀也是关键性的要领。
五、单换掌与内功的关系
   《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单换掌的训练开始是两脚并立,即立正姿势为太极式。要求:身心放松,心无杂念,意识由无而有,沉气下行,清气上升而浊气降。然后静心体会上下左右、内外前后及四周,逐渐而产生四面八方的方位感受,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由内体悟外,由无到有的意识形态过程。继而左转右转是为两仪式,左转为阳,右转为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孕育了万物,所以通过左右走转,内功慢慢滋生,丹田慢慢肥沃,从而灌溉全身,气力速度、灵敏度相应产生,潜藏着的能量随时都会爆发出来为我所用,为祛病延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练单换掌时要沉肩坠肘,但沉而不僵,要松沉,肩井穴要松开。井者蓄水之地,使水气进入丹田而达涌泉之感。肘下垂,手有下插入地三尺之感,上拔有恨天无环之勇,二者为一,谓之沉气下行,有生气固根之功效。悬顶竖项,顶乃人体巅峰,与“天气”相衔接,故有顶部出而意贯周身。颈直顶平,立身中正,胸空而养浩然之气,这是先后天合一,天地人合一的根本所在。下颏收而虚领顶劲,舌抵上腭,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任督二脉的连接是练好大小周天功的第一步。含胸拔背,气贴于背,胸含而空,空则圆满无间而正气存之,可免除怒气之敝;拔背则力由脊发,脊者弓之要端,久之贴背而功力生。提肛收臀,震中气足。提肛收臀松紧适度,这样下沉之气实于腹中,蓄存于丹田深宫,人体潜能由此化生。夹裆缩胯,辅助整力。夹裆缩胯两膝着力,夹裆,大腿微向里拧,而腿部拧成一股劲,两膝面积小而脚底面积大,劲自然由足而返上。缩胯、胯内扣,呈现下收前合状态,使体内之气不致于提肛臀而不畅。上下相合,心空身空,相合者即下部运动与上部运动,内部气血脏腑运动与之相合。外动必内动,内催而外发。所谓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胸、心、丹田形成下三节托中节,上三节沉中节,中三节向外发。心空身空是要做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艺;拳无空发,身无空势;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完全进入随心所欲的境界。(完)

论八卦掌“淌泥步”的练法与实用

 

 

        八卦掌的淌泥步可分三个部分练习。

         一、直闯淌泥步

         二、里吸外裹淌泥步

         三、行步淌泥步。

 

 

          一、直闯步

         先分清淌泥步与我们平常走路的步法与区别。我们平常走路的步法是前腿带后腿,中心在前腿,劲儿全部贯到了前脚上。有时走路不小心让石头拌一下就会跌倒。淌泥步的中心是在后腿,是后腿催前腿,前虚后实,而且走的时候是坐着在走,上身坚直,头往上领,臀部下坐。把脊骨拉开拉直,敛气入骨,气沉于丹田,舌顶上额,肛门提起,接通仁督二脉,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二目平视约15米左右。向前走时,用丹田气催胯、催膝、催足,后腿如同撑船的槁。前足如同船头,身体如同做船者,身体不能出现前扑后仰,上下起伏,左右歪斜。要平稳。后腿蹬开五尺左右(身高1.7米左右)。练习后腿的蹬力、两足磨径,八卦掌练习的是动中发力。(拳经云:“稍息全凭后足蹬”)双手可下踏掌、双撞掌等,要淌出自然劲儿来(上肢要丹田力催肩、肩催肘、肘催手,注:在内为丹田,在外为腰)一步一桩,落脚生根。此时八卦的四正进体,长时间练习,丹田鼓荡,肾气上升,平衡阴阳,五脏气合,凝神聚气,可治愈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风湿、神经衰弱、胃病、肾虚,心脏病等多种疾病。

 

 

         二、里吸外裹淌泥步

         在直闯步淌的自然后,身体旁开45度,左胯吸,右胯裹。左右变换,此时八卦的四隅进体。先直走,淌的自然后,里吸外裹咬住了,松不开了上圈,转八卦掌。转八卦掌时如同卷蓆,上下要一至均匀。里脚直迈,外脚扣迈。初练13步为一圈,要左肩找右胯,左肘找右膝,左手找右脚,练习外三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共为六合)去身上的散力,练身上所有的散气凝聚归一到丹田。丹田催胯膝足,丹田催肩肘手,在身上形成气极转动。练到自然后,练习行步。

 

 

           三、行步淌泥步

           行步的淌泥步,也叫行桩。把后腿蹬的明劲收回。用暗劲送出,一圈八步,回归自然,步步为桩。行走似狸猫,要出现轻灵快稳,由于八卦掌的练法独特,后脚跟大筋不松,出现了行云流水劲儿,又直通后脑,使练习者小脑发达,头脑清晰,有助于练习者脑力与体力的全方面提升。由此决定了它养生与技法的双重功效。

          有句古语:“人老先老腿”。可是练八卦掌的武林前辈们很少有腿脚不灵便的,人到老年都身轻体健,步法轻便。还有一句古语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们的祖先以经总结出“走”的诸多好处。尤其是当前社会,科学发达,代步工具过多,我们到哪里去也不用走了。确实是方便了,可是我们人类的身体确没有以前强壮了。偏瘫,肾虚,高血压等病到处都是,十分普遍。在代步工具尚不发达的时代,一个村子也没有一辆自行车,到哪去也是走着。那时几个村也听不到有一个病例。现在光一个村子就有十几例,走向了大众化,十分普遍。

        问题出在哪?原因就是走的太少,中医讲:“肾主下肢,走能强肾。”八卦掌的练习以走转为主要功法。

        练淌泥步和扣摆步为主。此步主要是强腰壮肾,练其精化气,气还神,神还虚,气极产生大小周天自转,使人脱胎换骨,扭乾坤,夺造化,去病体。由于长时期的练习,两脚练活,练出了灵性。在突发危险来临的时候,不用大脑思考,就可以自然转到安全的地方,由于八卦掌的步法前虚后实出现了轻灵快稳,在技法上更是占先。再用上六合之劲,丹田鼓荡之劲,浑元一气聚在脚上,瞬间可将敌方腿打断!聚在掌上,可催毁敌方的五脏六腑,绝非虚言。

 

 

                                                       化振凯先生整理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