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城汉墓星象风水探悉

 清风斋445 2014-08-16

    满城汉墓风水探析

  一、前言

  2012年8月4日,我带领部分北师大易学硕博同学参观考察了清西陵帝陵风水和满城汉墓的崖陵风水,并就满城汉墓的崖陵风水问题进行了研讨分析。我将研讨的思路简单撰文如下,与各位易友共享,并期望得到易学大家的指正。

  二、满城汉墓的背景

  位于河北省满城县西南的陵山亦称凤凰山,因其西望太行群峰、东临华北平原,形如落凤而得名。传说古代有位君王于某日临巅远眺见主峰居中、两峰左右相辅,认为此地风水奇佳可为墓地,于是大兴土木修建陵寝,最后安葬于此。故此山更名为陵山。

  陵山东南有个守陵村,村里人说他们的祖辈是为王侯守陵的。这种说法在村里流传了上千年,但至于是为谁守陵?陵墓何在?无人知晓。

  陵山脚下还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山道通上山,当地人叫它“跑马道”。村民说这条“跑马道”修筑的时间比“守陵村”还要早。另据《满城县志略》记载,陵山上有“齐顺王陵”。但这些都因没有实据而无从考证。

  20世纪60年代末,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及“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地进行民防工程建设,陵山地区也不例外。1968年5月23日,在距离山顶30米的地带打眼放炮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爆炸声过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崩下来不少石头。这种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他们决定去看个究竟。途中,走在前面的一位双脚突然失去了支撑,身体随着碎石渣猛然沉了下去。待他完全反应过来时,一个漆黑的洞口出现在他的眼前。随后又有几位相继下到洞中协助搜寻,他们发现了大量的动物残骸以及一些陶器、铜器。

  几天以后,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报告和洞中出土的部分器物出现在河北省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河北省文物工作队的两位专家也来到了满城。

  经初步勘察,专家们发现:整个洞底几乎都被一些排列有序的大瓦片覆盖,瓦片下面还有许多朽木;洞室的北侧摆放了十几个方形的陶制大酒缸及成堆的陶器,从酒缸的顶部不时传来水滴的声音,缸的表面有很小的石钟乳;在其西侧还有一座更大的洞室,经初步测量它的高度有六七米……从钟乳的生成可断定这个洞是个石灰岩洞,墓穴至少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但最令专家们振奋的是这座古墓的规模,大得令人震惊。

  他是谁?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推断这座墓室的年代。

  在陆续出土的文物中专家们发现许多铜器都刻有“中山内府”字样的铭文,这里的“中山”指的就是历史上的中山国。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中山国,一个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鲜虞中山国,另一个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考古工作者从墓室的中室里边发掘出一个很大的镏金铜盆,在盆边上有接近汉隶字体的“中山内府”刻字。而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文字是属于金文。从墓里出土的铜器属于西汉风格,与战国中山国的出土文物完全不一样。由此可断定这座墓是西汉时期的,它被命名为“满城汉墓1号墓”。

  在满城发现汉墓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周恩来总理决定让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负责满城汉墓的发掘工作。

  随着勘查清理工作的逐步深入,该墓的整体形制也渐渐清晰。整座古墓距山顶30米,墓室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墓室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部分组成,整座墓室呈一个“古”字形。

  该墓的整座墓室全部挖在岩石当中,这与汉代其他的陵寝颇为不同。汉朝人在修筑陵墓时习惯以高大为美。皇帝死后往往用夯土的方法把陵墓筑成巨大的坟丘,这种墓葬形式就是土坑墓,而满城陵山这座汉墓的墓室是依山开凿的巨大洞穴,考古界称为崖墓。在西汉的11个皇帝当中只有汉文帝的“霸陵”是崖墓。史籍载当年修建霸陵时,汉文帝下令不许改动山川原貌,以山石为椁,不以金银铜锡随葬,改用瓦器,称为“俭葬”。汉文帝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墓室被盗。由于种种原因,汉文帝的霸陵至今还没有发掘,满城汉墓的发掘,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崖墓里的墓室结构。

  满城汉墓的发现,轰动了国内外。因为它彻底证明了汉书记载的“以山为陵”的埋葬制度。且墓主人的身份可能不仅仅是侯,至少应该是略次于当时皇帝的一个人物。据此再结合西汉时期的等级制度,只有诸侯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而该墓在中山国境内,自然就应是中山王。

  史籍记载,中山国作为诸侯国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共有十位王执政。考古学家们的勘查虽然初步认定这是西汉一位中山王的墓葬,但究竟会是十位王中的哪一个呢?

  自发掘工作开始,考古工作者始终没有在墓穴中发现能证明墓主身份的器物,直到一件青铜钫(盛酒器)的出现。这件青铜钫的颈部刻有“中山内府铜钫一,卅四年”的字样。据专家介绍:“汉武帝以前中国的帝王没有年号,在位的时间只以数计,其中‘卅四’指的就是在位的年数”。那么在中山国有籍可考的10位王当中,只有第一代王刘胜的在位时间长达42年之久,其余的均不到30年。因此确定这座墓室的主人就是中山国第一代王——刘胜。

  刘胜为景帝庶子、武帝的异母兄长,于公元前154年被封为第一代中山靖王。史载刘胜“乐酒好内”、“子女百二十余人”,曾自许“身即为王,打发时日,理应乐于幽声美色”。正因为刘胜的这个爱好,墓中出土的十几个大酒缸也就不足为奇了。不仅如此,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酒器,其形制有盛酒器、饮酒具等多种,总数量远远大于其他物品。

  “金缕玉衣”现世

  大墓的后室是一个用石板搭建起来的石屋,南边还有一个侧室,里面的文物被厚厚的朽木灰所覆盖。当清理完朽木灰以后,一件用金丝连缀着玉片的铠甲状的东西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东侧还有六十多颗金豆。

  远在北京的郭沫若得到这一惊人的消息后激动万分,已是76岁高龄的老人当即推掉手头的工作,亲自去满城进行实地考察。在经细致考察及与其他专家达成共识后,最终认定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

  玉在中国已有近万年的应用史。汉以前的天子、大儒们就有佩玉的时尚;到了汉代,人们不仅把玉作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还坚信以玉护身,能使尸体保持不腐烂。据史书记载,汉代的君王以及贵族死后不光口含宝珠,下枕玉璧,还用玉片和金丝连缀而成的葬服从头包到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金缕玉衣,史书中称“金缕玉柙”。

  面对大家普遍感到疑惑的金豆的用途,郭沫若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玉衣周围的六十多颗金豆,象征刘胜生命的年岁。史书记载,刘胜做了42年中山王,于公元前113年病死。但是他的出生年代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按照郭沫若的推断,刘胜大概出生于公元前170年前后,活了六十多岁。

  郭沫若还由距刘胜墓一百多米的北部地段奇特的地貌(山坡上没有大块的石头,一些较小的石块好像有被加工过的痕迹,并且这里的地貌也与正在发掘的刘胜墓相似)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刘胜墓的北面应该还有一座大墓。于是郭老建议用原班人马在刘胜墓北边一百多米处再度进行发掘。周恩来总理同意了这一方案。

  正如郭老所预测的一样,第二座陵墓出现了,它被命名为“满城汉墓2号墓”。其墓室结构与刘胜墓大体相同,但建筑规模更大,开凿技术更高,可明显地看出是在吸取前者的经验上开凿而成的。根据分析各种文物得出的结论是,这里所葬为刘胜的妻子窦绾。

  一个更大的惊喜是:墓室里又出土了一件金缕玉衣。

  这件玉衣比刘胜墓出土的玉衣略微显小,上衣的胸部和背部所用的玉片比较大,玉衣胸部的玉片是用丝织物编结而成。由于年代久远,织物早已腐烂;又因受玉璧及棺椁朽木灰所叠压,部分玉片已经散乱。

  专家们对两件出土的玉衣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刘胜的玉衣体型肥大,腹部突出,玉衣长1.88米,由2498块玉片组成,所用金丝重约1100克;窦绾的玉衣长1.72米,由2160块玉片组成,只是在上衣前胸的编织方法上与刘胜的玉衣有所区别。两套玉衣都由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组成,每一部件都可以彼此分离。另在两件玉衣的许多玉片背后都有用墨汁书写的数字。对照刘胜墓中同时出土的一件铁铠甲,它用了将近三千片纯熟铁片连缀,这和玉衣的片数差不多。由此推断当时人们在制造玉衣时是受到了铁制战衣制作工艺的启发。

  根据以上现象,复制专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测:玉衣在制作时,首先先在木制的人体模型上画出纵横的线条,每一个区间就是玉衣上的一块玉片。它们绝大多数呈长方形和方形,少数为三角形、梯形和多边形。其中最大的玉片长4.5厘米,宽3.5厘米,它是用在脚底的,而最小的玉片只有成人拇指盖大小。然后在玉片的背后,一一编号。前面提到的玉片背后用墨汁书写的数字就是编号时用的。最后用金丝编缀成金缕玉衣。其中制作难度最大的要数玉衣的手套部分,它也是玉衣中最为精巧的部分。按照现在的工艺水平推算,西汉时代制作这样一件玉衣,一名熟练的玉器工人大概要耗费十余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但根据以往历年考古发掘的成果,再也没有从魏晋以后的陵墓中发现金缕玉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据《三国志·魏文帝本纪》载,“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也就是说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不仅不能保持尸体不腐烂,而且反而更容易招徕众多的盗墓贼。同时玉衣的减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一件玉衣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使国库难以承受。所以魏文帝时便下令禁止使用金缕玉衣。

  时光飞逝,上面说到的两件金缕玉衣至今已是出国次数最多的“民族服装”艺术极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标识,也是今人了解那个年代久远的文明的一个窗口。

  三、满城汉墓的风水考证

  1、形峦风水考证

  (1)满城汉墓的来龙

  我们考察的一行人专门爬到了陵山的顶部审视考察陵山的来龙情况,陵山的顶部由于旅游的考虑,建设了一座寺庙,我们进行考察的时间正在进行修复和建设,没有人进行规范的管理。在寺庙的顶部还发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坏风水现象,有一座六合塔放在了寺庙的后山顶部,真不知道是在震慑哪里出来的河妖,周围并没有得见任何一条河流。传统文化在“自强不息”的改革大潮中也沦落得不是那么的“厚德载物”了。

  经过现场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满城汉墓的来龙并不十分清晰,根据《形峦风水学》理论而言,不能清晰判定父母山、少祖山以及祖山情况,后面的砂山由于各种开矿以及采石行为目前已经被破坏,看不出原始的地质地貌情况。陵山为群山之中最高大的山,一山突兀,达不到藏风聚气的风水要求。

  根据《形峦风水学》的寻龙要旨,我们考察的一行人均认为满城汉墓的龙脉隐迹不可寻。在此,我简单的将我在北师大易学风水硕士班授课的《形峦风水学》寻龙思路作一下介绍:

  《阳二宅全书·龙说》云:“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撼龙经》云:“大率龙行自有真,星峯磊落是龙身……龙神二字寻山脉,神是精神龙是质。”龙行飘忽,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山脉亦多起伏逶迤,潜藏剥换。郭璞《葬经》所谓“委蛇东西,忽为南北”即是此意。辨龙首要分清枝干,寻得干龙而于支上点穴,大非吉事。《堪舆漫兴》云:寻龙枝干要分明.枝干之中别重轻。”次要分真龙之身与缠护之山。凡真龙必多缠护。缠多富多,护密人贵。但若于缠护之山下穴,即失真龙之气,亦大不吉,识得真龙,然后观其水口朝案、明堂龙虎,确定结穴之处。龙之势,以妖矫活泼为贵。重重起伏.屈曲之玄,东西飘忽.鱼跃鸢飞,是为生龙.葬之则吉。如果粗顽臃肿,慵獭低伏,如枯本死鱼,是为死龙,葬之则凶。风水家于龙尚有诸多名目,要加强龙、弱龙、肥龙、廋龙、顺龙、逆龙、进龙、退龙、病龙、劫龙、杀龙、真龙、假龙、贵龙、贱龙、皆言龙脉须缠护周密,护卫有情而不斜飞逆转。形宜瑞庄秀雅,如果主客不清,枝干镇糊,或尖射搓蛾,怪石峥嵘,俱为恶形,塟之多有劫煞。

  A 行度寻龙:

  风水上把山脉比喻为龙,所谓寻龙,实际为通过龙的走向,而找到结穴之地。凡龙都有一来源发龙之处,人们称之为太祖山。太祖山一般气势雄伟,崇山峻林,巍峨万仞,其山形粗恶,且风吹气散,一般不结穴。太祖山下分数枝山脉延伸出去,到再起顶分脉处,成为祖山。祖山又分数枝山脉延伸出去,到再起顶分脉处成为少祖山。如此级级分脉,级级延伸,直到结穴之处称为父母山。如同大树一样,有树干到树枝,再到更细的枝叶。不过,山脉的分脉,每次分枝所分出的山脉形态都不相同,丑美不一,真假各异。真美者会前去结富贵之地,丑者假者则不会。

  在行度寻龙过程中,首先要会分辨龙的真假,真龙居于局内,强健有力,有护龙护砂跟随。一般来说,要结出美地,真龙也要经过分脉,过峡,剥换,束气等不断起伏,将煞气脱掉,有粗老变得细嫩。但无论怎么变,都有护龙护砂跟随,直到山环水抱,朝案相应的结穴之处。行度寻龙必须寻着真龙的走向去寻找,直找到结穴的地方。

  B星峰寻龙

  为了省时省力,我们必须有选择的去寻龙,不能漫山遍野乱走。经云:“千里来龙,但观到头一节。”我们在远处看到山峰星体端正,展肩开面,落脉优美,则有可能是真龙经千百里行度,到此落脉,可能有结穴的迹象,可到此山峰下求证。如在山峰下求得龙虎环抱,朝应相对,明堂端正,则是有穴之地。

  C抱水寻龙

  《葬经》云:“山随水曲抱弯弯,有穴分明在次间。”每到一个地方,如果河流反弓或直出,一般不须找眼;如果河流屈曲环抱,则可向环抱方配合方法二去追寻。因龙的行度,有可能界水即止,龙止则有结穴的可能。

  D交水寻龙

  此法寻龙很简单,记住一句话:但凡两水一交会,则有立穴的可能。“干水流行地中,而无支流以界其际,则地气不收而立无据矣。”我们在寻龙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小水与大水交会,则要留意附近的星蜂,可能结地就在附近。当初我和师傅寻龙走山的时候,遇到小水交逆大水之处,师傅就跟我说,一两里地之内必有良穴没地。屡屡验证都没错。大家可配合以上三点,定能很快的入眼。

  E水口寻龙

  《秘诀千金赋》云:“但凡寻地,先观水口城门,周聚关拦,内有着龙格结;落星龟蛇狮象,中藏上格之龙;华表捍门。定结富贵之地,北辰镇守,禁口勿言。。。。。。”可知从水口寻龙也是一种捷径。大凡所到之处,遇到水口关锁紧密,水口内又成一堂局者,均可在局内寻找龙穴。水口有砂比无砂好;关锁周密比不周密好;乱石守水口,易于发富;龟蛇狮象守水口,易于发贵;华表,捍门守水口,则可能出王侯;北辰守水口,乃帝王之地,禁口勿言。古语:“入山观水口”,高明的地师一入水口,村场坟地的富贵程度已知其半矣。

  今人寻找龙穴,喜欢往大山里行,他们认为大龙大脉的大局势则能大富大贵。其实不然。雄踞一方的高山,一般作为发脉的太祖山,山形往往粗老恶劣,经过过峡,换剥,煞气未消,且在山颠之上,风吹气散,有违藏风聚气的风水原则,甚难结出美地。龙在大山之中勇猛非凡,就算有龙有虎,也很容易抱不完满而被真龙泄胎而出。其实龙在行进过程中,必须经过过峡,剥换,将粗老之躯层层脱去,龙身变得光滑细嫩,直行至平洋龙水交界之处,阴阳冲合才结美地。“但看古来卿相地,平洋一穴胜千峰。”真正的好地不结穴在大山之中,而多结在江河边龙水交界的地方。

  (2)满城汉墓的四象

  满城汉墓背后的玄武山不明朗,从各种寻龙办法中不能准确断定父母山的位置。左青龙右白虎就位于陵山,是陵山的一部分,整个陵山的形状为一个太师椅的形状,青龙与白虎构成了太师椅的左右扶手。青龙与白虎并不十分完美与理想,隐隐有握拳相斗之意。陵山周围的砂山也没有缠护围合之意,而且陵山的内明堂堂局狭小,龙逼虎仄,从此点考察,陵山不是一个完美的风水宝地。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外明堂一片平坦,阔大但是无收,没有发现案山、朝山的痕迹。

  “四象”一词最先出自《易经·系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即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先哲在天文学中也有“四象”一词,不过,这与《易》中的概念完全不同。先哲在观察星辰时,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东南西北各有七宿,每个七宿联系起来想象很象一种动物。如,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角象龙角,氐房象龙身,尾宿象龙尾,它们连起来象一条腾空而起的龙,于是先哲称东方为苍龙;南方的并、鬼、柳、星、张、翼、轸七宿,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翼为羽融,它们连起来象一只展翅飞翔的鸟,于是先哲称南方为朱雀。此外,北方有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象一只缓缓而行的龟。因位于北方放称玄。因身有鳞甲,故称武。合称玄武。西方有奎、娄、胃、昂、毕、觜、参七宿,象一只跃步上前的老虎。白虎是已经绝种的大毛虫之长,《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盂山“其兽多白狼、白虎”。这四种动物的形象,称为四象,又称为四灵。

  “四象”作为方位,先秦的《礼记·曲礼》已有记载:“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疏》:“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这里,朱鸟即朱雀。“左东有西”的概念与我们看地图有区别。现在的地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古人的地图是倒过来的,下北下南,这样就成了“左东右西”。风水先生将“四象”运用到地形上,以“四象”的形象及动作譬喻地形,又附会吉凶祸福。《三国志·管辂传》记载:“格随军西行,过毋丘俭墓,倚树哀吟,精神不乐,人间其故,辂曰:林木虽茂,开形可久。碑言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这就是根据四象处于四危状态,判断毋丘俭二年之内灭族。郭璞在《葬经》中也宣扬这一套,他说:“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葬以左为青龙,有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頫。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音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形应,忌夫湍流,谓之悲泣。” “四象”对民俗有很深的影响。如果我们到北京中山公园去看社稷坛,就会发现坛中的土色各有不同。由于东方是青龙。土色为青;西方是白虎,土色为白;南方是朱雀,土色为红;北方是玄武,土色为黑。中间的土色是黄的,象征人。这些土,是明清时期由四方的府县专程运来,表示四方朝贡,天下祥和之征。阴阳宅风水之气气,在古代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唯物论者认为它是构成世界本原的元素,唯心论者认为它是客观精神的派生物。先哲普遍认为,气无处不存在,气构成万物,气不断运动变化。

  (3)满城汉墓的气

  满城汉墓的陵山可能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并没有让我们考察的一行人感受到帝陵应有的扑面而来的生气。我们在清东陵的孝陵考察的时候,确实感受到了那种生气扑面的风水宝地都有的特质。

  满城汉墓整座陵山植被稀疏,没有很多的生机。四象以及周围的砂山不围护,生气不能聚拢,至少在《形峦风水学》中不能断定为风水宝地,因此此处目前来看应该不适合作为帝陵的陵寝所在。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宋张载在《正蒙·太和》云:“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气,在风水术中是一个很普遍、很重要的概念。有生气、死气、阳气、阴气、土气、地气、乘气、聚气、纳气、气脉、气母等等。气是万物之源,气变化无穷,气决定人的祸福。人要避死气、乘生气,就得请风水师“理气”。“理气”是十分复杂的,要结合阴阳五行、实地考得“旺象”,才能得到“生气”,有了“生气”就能富贵。因此,风水术实际是“相气术”。风水术以气为万物本源,《管氏地理指蒙》卷一《有无往来》云:“未见气曰太易,气之始曰太初。……一气积而两仪分,一生三而五行具,吉凶悔吝有机而可测,盛衰消长有度而不渝。”这就是说,世界是从无(未见气)到有(气之始),气是本源(一),它分化出阴阳(两仪),又分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行),这些物质的盛衰消长都有不可改变的规律(有度而不渝),并且有了祸福(吉凶悔吝),这些祸福都是可以预测的。这段话,是对《周易》“太极说的发挥,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色彩。风水术认为,气是无穷变化的,它可以变成水,也可以积淀为山川。明代蒋平阶在《水龙经》论“气机妙运”时说:“太始唯一气,莫先于水。水中积浊,遂成山川。经云: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子。气行则水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也。夫溢于地外而有迹者为水,行于地中而无形者为气。表里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气趋东趋西,即其水之或去或来而知之矣。

  行龙必水辅,气止必有水界。辅行龙者水,故察水之所来而知龙气发源之始;止龙气者亦水,故察水之所交而知龙气融聚之处。”由此可知,山脉和河流都可以统一于“气”中,寻找生气就是要观察山川的走向。风水术还认为,气决定人的祸福。有土就有气,人生得于气,人死归于气。郭璞《古本葬经》论述得很详细:“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内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丘陇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这一段话,可谓风水的总纲,而这个总纲的核心是气。由这段话,我们可知风水师对气的总看法:生气是一元运化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地无此则形无以载。生气藏于地中,人不可见,唯循地之理以求之。葬者若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则能得福。父母骸骨为子孙之本,子孙形体乃父母之枝,本与枝相应,得吉则神灵安、子孙盛,这叫作“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不论是阴宅还是阳宅,都要注意乘生气、避死气。《黄帝宅经》云:“每年有十二月,每月有生气死气之位。……正月生气在于癸,死气在午丁;二月生气在丑艮,死气在未坤;三月生在寅甲,死气在申庚;四月生气在卯乙,死气在酉辛,五月生在辰巽,死气在戌乾;六月生气在已丙,死气在亥壬;七月生在于丁,死气在子癸,八月生气在未坤,死气在丑艮;九月生气在申庚,死气寅甲;十月生气在酉辛,死气在卯乙;十一月生在戌乾,死气在辰巽;十二月生气在亥壬,死气在已丙。”这是说,每个月都有生气和死气,具体的方位,则是罗盘上用八卦、天干、地支表示的方位。风水先生看地时,手持罗盘,首先看清本月中生气和死气所在的方位,以生气方位动土为吉,以死气方位动土为凶。因此,“理气”是风水术的之一。风水师认为,理寓于气,气固于形。形以目观,气须理察。天星卦气,为乘气之法则。以伏羲先天八卦配合阴阳,以文王后天八卦推排爻象。以内卦为天地日月,六十卦为阴阳气候。以各卦之下配分六十花甲子,并纳五行,取其旺相,以合卦气,这样可以推知万事万物只要理气适宜,乘生出煞,消纳控制,精辨入神,就可达到相的目的。实际上,“理气说”是虚无飘渺的,谁又能看得见气?只能靠“意会”,这就凭风水师任意解释了。

  此外,又有望气说。宋黄妙应《博山篇》云:“既明堂,要识堂气。一白好,五黄好,六白好,八白好,九紫好,此为五吉。又忌四凶,二黑宜忌,三碧宜忌,四绿宜忌,七赤宜忌。”这种吉凶划分,不知依何为据。明缪希雍《葬经翼》有《望气篇》,云:“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蔼蔼,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未休。云气不腾,色泽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零落,水泉干涸,如是者,非山冈之断绝于掘凿,则生气之行乎他方。”据风水师说,望气可以知道朝代更替、官场人事、家业兴衰。

  (4)满城汉墓的水

  现如今去考察满城汉墓,并没有看到风水中极其重要的“水”,葬经云“气界水而止”,如果没有了水,气奔泻而去,无情逗留与停顿,这哪里应该是作为帝陵的风水宝地呢?古代帝王对于自己陵墓地址的选择都很讲究,必定有山有水,环顾周围的山,像一把太师椅,而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刚好在这把太师椅的椅背上。水呢当然就是一亩泉水了,可惜在1967年已经干涸了,而中山靖王的墓地是在1968年被发掘的。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亩泉水干,千年古墓现”古墓与一亩泉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呢,无处考证。满城汉墓沉睡了2000多年才被发现,风水就在于一亩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现,据《满城县志略》记载了一亩泉村,古称藻西庄 , 昔日建有古剎、僧堂、楼阁、凉亭、曲径、回廊 , 靠泉池正北是宏伟的龙母宫 , 宫前是沛然亭 , 池南侧是清康熙年建的宸翰亭。 " 傍池浚濠 , 濠环四周。遍濠栽荷 , 依堤植柳。筑石为池 , 架板为桥。前通于池 , 后流于宫。绕宫细流 , 涓涓不绝。 " 别具一派江南风貌。宋代大儒程颐、程灏 , 号称颜、柳、欧、赵我国古代四大著名书法家的赵孟頫\ , 元代学者刘因等 , 都曾在这里逸居。清康熙、乾隆二帝也曾多次来游。至今 , 一亩泉村还保留着当年赵孟頫的诗碑 , 碑文是“星斗流明禁漏残 , 紫泥封后独凭阑。 露和玉屑金盘口 , 月射珠光贝阙寒。天衬楼台笼苑外 , 风吹歌管下云端。”

  风水术上所说的水,直观的是指河流、渠道、水沟、湖泊、池塘、大海,包括一切流动的水和静止的水体。根据水具有流动、向下、在低处静止的性质,平洋和城市的道路、街道、排水沟、凹洼、电梯等都以水论之。

  水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体赖于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山体、土壤如果没有水的参与,就没有生气。植物和动物也就不可能在其中生存、生活和繁衍生息。可以说,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风水术所说的生气是地表中地电、来自地球深层的各种辐射、地应力等多种场能的综合场,土本身是不导电的,有了水的参与,土壤中才有各种复杂的化学变化,各种有机物溶解在土壤的水分中,土中的水具有导电性。地电是水在土壤里流动时切割地球磁场的磁力线而产生的,由于地形的不同,水在地表下的流动方向非常复杂,不同的地点地电方向和电流的强度各不相同,地电是组成龙穴"生气"的一个重要因子。同时,山脉的形成也与地表水天长日久的切割直接相关,没有水的流动切割,山脉就不会如此气象万千。水流的走向与山脉的走向大体相同。水与龙(山脉)一属阴,一属阳,如同夫妻一般如影随形。夫妻间虽相亲相爱,但也不是时刻都在一起,而是有分有合。夫妻不同床,就不可能生孩子;山与水不交合,也不可能有结作,就不可能有佳穴。生气融融的穴是龙水共同孕育的结果。风水术对水格外钟情,认为风水总以"得水为先"。

  风水术上水的种类很多,按位置论,有随龙水、虾须水、合襟水、三阳水、对朝水、正朝水、天心水、极晕水(并非真有水)、真应水、禄储水等。

  按类型分,有天池水、江河水、湖水、平田水、池塘水、板仓水、干流水、溅泉、涌泉、汲泉、瀑布泉等;按水的质量分,吉水有有醴泉水、冷泉水、暖水(冬暖夏凉)、温泉水(四季皆热)等,凶水有铁锈水、泥浆水(下雨盈,天晴枯)、冷浆泉、溅泉水、臭秽水等等。

  按形状分,吉水有九曲水、御街水、金城水、横抱水、烫胸水(即水缠玄武)等、凶水有射胁水、淋头水、反弓水、反身水、裹头水(割脚水)、冲心水、反跳水、斜撇水、漏腮水、漏槽水、刑杀水等等。

  风水术上的水的名称种类繁多,加上各地在语言上的差异,名称更是数不胜数。

  如何分辨水的吉凶呢?实际上也不必过分去计较名目繁多的水的名称,只要从水属阴的本质和有情无情两方面入手,分辨水的吉凶就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一,凡显现出属阴真性的水就是吉水,违反属阴本性的水就是凶水。其二,与龙穴有情之水是吉水,与龙穴无情的水则属凶水或无用之水。水既属阴,柔,平、静、缓、屈曲、弯环、停蓄即是其真性的表露。抱穴、朝穴、回流反顾龙穴即是有情。而奔腾、咆哮、直窜、反弓、射穴,有如河东狮怒,则是无情,阴不从阳,妻不从夫,这种水就属于凶水。

  穴前明堂处的水,最重要的是随龙水。随龙水是从龙的祖山一路伴随龙而来的水。随龙水的大小及其流程的长短是分辨龙有力还是无力的主要标志。随龙水长、大,说明龙长而雄;随龙水短、小,说明龙也短而弱。行龙必须经过剥换才有生气,太短而未经剥换的龙的没有生气的,是死龙、僵龙。所以《天玉经》说:"正神百步始成龙,水短便遭凶","三阳水向尽源流,富贵永不休"。内、中、外三明堂的水都源远流长,不但说明龙从远方来,而且说明迎送之山也是从龙的祖山一路护送而来的,这是贵龙的一个重要标志。

  水来之处称为天门,水之去处(即水口)叫做地户,穴前是否天门开而地户闭,是辨别真穴和假穴的重要根据之一。所谓天门开就是指水要到堂,所谓地户闭就是指水口要关拦严密。水不流入明堂则不能为我所用,水口不关则表明阴阳未交或龙行未止。外明堂之水虽穴内看不见,但只要到堂,就叫暗拱,大地才有之。

  天池水:不仅高山顶上的天然池水称天池水,平洋龙本身有湖也是天池。不在本龙身上或人工开凿的,不是天池,而叫池塘。天池水以深聚澄凝,终年不枯为吉。若掘坑饮水即盈满,一到秋冬则枯,此乃山龙气衰脉散所致,不可用。

  御街水:明堂前九曲水对朝而来,最为吉祥,出大贵;若水势小,则仅能救贫。

  堂前之水最喜聚结,有云:水朝不如水聚。一潭深水聚注穴前,不见来源,不见出处,乃至富至贵之格。

  金城水: 穴前水饶抱如束带,为腰带水,主贵显。

  板仓水:田源之水,平铺穴前,不冲不割,主富。

  穴前水流入石窟或石窍,滴沥有声,名鸣珂水,主吉。

  瀑面水:穴低而水势雄伟,如果乐山高托无忌,如果乐山低小,主人丁不旺。

  冲心水:急流直冲穴心,也叫水破天心,不吉。

  射胁水:直水冲向穴之左右两胁,直来叫射,横来叫穿,凶。

  反跳水:水到穴前反身背穴向外流去,凶。

  反弓水:穴前水如弓状,弓背向穴,极凶。

  八字水:水在穴前分八字向外流去,主淫。

  淋头水:穴上无脉,水淋穴顶,不旺人丁。

  漏腮水:穴下深槽,水直倾如槽,不论有无明水皆凶。

  刑杀水:穴前无数乱水交流,不论直射斜飞,凶。平洋水网地带,众水如织,平静而缓,则不属刑杀水,而是吉水。

  裹头水:也叫割脚水,穴前水流甚近,水割穴前山脚。主贫病孤弱。

  斜撇水:水不到堂,斜向流去,虽有实无,不吉。

  从形上看水的吉凶,只是论水之吉凶的一个方面。从理气的角度上论水的吉凶是另一重要的当面。

  水口,即是阴阳宅之前视线范围内可以看到的水流的出口。水是龙的血脉,龙无水送,不知龙之来处,穴无水界,则不知龙之止所。水口乃是龙水交会之所。

  阴阳是世界万物的本原。风水术认为,龙属阳,水属阴,阴阳交媾,则生气流行。阴阳陌路,则孤阳不长、孤阴不生。风水的吉凶祸福归根到底是系于龙水阴阳二气是否冲和。与动物的孕育繁殖的道理相同,阴阳交媾才能孕胎结穴,阴阳不相见,就不会有孕结。

  气囿于形,阴阳二气是人的五官所不能直接感知的,只能从形的情况来反观它的存在及其状况。仔细观察水口之形状、关锁状况和所在方位就能追踪到龙水阴阳交媾的蛛丝马迹。从中看出龙是不是真龙,龙是否住结,有穴还是无穴,是真穴还是假穴,是大地还是小地。因此,水口是关系到龙穴之真假以及龙穴等级高低的一个关键之所在。

  经云:"水是山家血脉精"。水是龙气所化生出来的,龙的祖山就是穴前流过的水流的源头。行龙的过程中,水始终伴随龙而行,或近或远,若即若离,龙结作成穴时,水必屈曲弯抱或停蓄穴前,流露出依依之情。水口关拦不佳或水口的位置不对,水流势必无情而直走,此地也就无穴可点,有穴也是花假之穴。所以人山看地,首重水口。

  (5)满城汉墓的穴

  满城汉墓的穴位位于陵山的山顶,这是风水定穴中比较少见的,也是不符合基本的《形峦风水学》原理,在风水钎穴中有一些类似“犯杖”,但是又不完全是。选定一个穴位首先考察的龙、砂、水、堂局等比较符合风水的情况下才考虑选穴的问题。满城汉墓在山的顶部凿山而葬,这还真是属于目前已知的风水葬法中比较独特和少见的。

  下面我将在《形峦风水学》授课中关于风水点穴的部分内容作如下介绍:

  一、定穴法

  点穴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穴场,二是穴位。“穴”古意为土室,是人类防风避雨的地方,所以点穴的核心就是寻找藏风聚气的地方。

  (一)穴场

  穴场是穴位的外围。穴是核,穴场是保护层,是肉是皮,穴位最大为2平方米,而穴场就大得多了,构成穴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来龙要生动,活泼;

  2、要有峰腰鹤膝(束气的地方);

  3、穴星要完美,秀丽;

  4、要选择在有龙气的地方定穴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龙气到的地方,最美也是假的“穴下若无真气脉,面前空有万重山”。

  5、站在穴星顶上眺望四面八方,好象一座城堡一样,层层护卫,层层关键,藏风聚气,固若金汤,古人叫回应,A初落山祖近山来,局势必须宽,B腰落余技作城郭,吉气族斯泊分落后龙擘脉去,贯穿还可取,D脉落曲曲尽是龙,气势最豪雄。也即是初落穴的后面,环抱穴位,未落位于穴位前(龙虎砂外),分落位于穴左右,山近祖山落脉,环抱穴位,腰落环抱在末落的外围,还有认好四势;(1)详前观后,防空旷面吹胸劫背:(2)观左盼右,忌凹缺面割耳射肓。

  站在穴星顶上,眺望四周,前面平整开阔,锅钳,有九曲水,玉带水流过,或水聚的地方,有龙虎砂护卫,有斜坡由穴星一直延伸到水边附近,穴位就在这一斜线上,在穴星的斜坡上,不能点在顶部(怪穴除外,满城汉墓也许就是怪穴的一种情况)。

  (二)穴位

  1、太极定穴法

  站在外围看,发现有一个园晕,隐隐约约,仿仿佛佛,粗看有形,细看无影,远看似有近看似无,侧看则露,正看模糊。这就是我们所寻找的真穴。

  (1)太极晕的上部,有半月型的形状,有分水道向左右分流左右分水,向下部中间流去,叫做合口,而且合一般对正穴位的中线。

  (2)太极动而生阳,园晕肥起为阳。中心突起,故为动中之静,即窝中有泡,窟中突起的地就是穴位,开莹时宜浅不宜深。

  (3)太极静而生阴、园晕瘦陷为`阴,中心有窟,故为静中之动,即泡中有窝,突中有窟的地方就是穴位,开莹时宜深不宜浅。

  2、两仪定穴法

  两仪就是阴阳,地理以山为阴,水为阳,阴阳之中又有阴阳,龙行龙的阴阳,穴有穴的阴阳。

  两仪定穴的形状基本上和太极晕相似,不同的是,在太极晕中间有上半部瘦,下半部肥,或上半部肥,下半部瘦。左半部瘦,,右半部肥,或左半部肥,右半部瘦,瘦而下陷为阴;肥而突起为阳,在点穴前先把太极晕周围的草木除去,才能分出肥瘦和凹凸;一半肥,一半瘦,一边凹,一边凸,这是阴阳二气交媾的地方,天地交媾,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即是阴阳之道,所以我们在定穴位时,一定要定在阴阳交合的合缝线的中点上,才为正确,偏左偏右,都不能化生。

  3、三势定穴法

  三势就根椐人的立、坐、睡三种姿势演变过来的,所以在穴场确定之后,穴星高大时,就特别注意,观察穴星的形态,是站,是坐,还是睡,观察错了就全盘皆错。立势:山势如人站立,头俯身耸,气往上浮,这时出脉,结峻忿,左右低下,穴宜取低处而点。

  6、加减定穴法

  加减定穴法,主要针对左单堤和右单堤而言,而且必须有左、右水过堂,收左右砂水到堂顾穴。

  如右单堤右山先到,虎抱龙,穴向右,枕左加龙减虎,水要从左来往右去,过堂,右山逆水,方合局。

  7、聚散定穴法

  气聚则吉,气散则凶。所以点穴一定要选聚气的地方点,但聚散有三种,一是大局之聚散;二是穴场之聚散。首先选取大局聚气,这样从山团聚,众水相汇,罗城周密,风气融结,不隐不跌。

  其次选取穴场聚气的地方,观穴星周围,龙气所到的地方,有否窝面,或垂乳,开口,或吐后,或钳,或泡,四山拥从,有这些地方点穴,才是气聚之处。

  还有真气融结,必有界水分明,上有分,下有合,前有应,后有乐,明堂之水自然来会,或湖泊,或池沼,或溪涧,或田源,不是融注,定得特朗。

  但真气聚处,明堂决不宽旷,若明堂旷,局势大,必须穴前有内堂,或低田,或小水,或灵泉,或池湖注聚,才是真气融聚的地方。如果阴堂宽阔必须有阴州关栏束住内气,而元辰之水聚于明堂,外水或远湖,或横带,如此明堂宽阔无过无妨。

  8、向背定穴法

  向背定穴法主要看穴位周围的山形是否对我有情,向我者为有情,有情则吉,背我为无情,无情则凶。

  所以点穴时一定注意,宾主是否对我有情,向我他顾和往外之态,水城抱身无斜走,堂气归聚无倾泻,毯褥铺展无徒峻等等,这样才是气聚融结,和山水之情相向也。

  所以古云“一个山头下十坟,一坟富贵九坟贫,共山共向共流水,只看穴情零点不真”就是这个道理。

  9、耳角定穴法

  枕龙耳角定穴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看有没有夹耳峰,夹耳峰在穴后的左右两旁,主要起挡风的作用,所以定穴位时,不要随便的移上、移下,就选在夹耳相对,藏风聚气最佳的地方,也就是说:安龙头枕龙耳隐而不露,两畔取用耳烁照穴,穴即在翼厚的地方安龙头、枕龙角,角耳之下,随山之大小,依十分之一比例,取其相对称。古人云:安龙尜枕龙耳,隐而不露而不隐穴当划,左右乐山不照穴,扦之定主家消乐。所以这种方式也是以藏风聚气不露为准则。

  二、多角证穴法

  证穴,就是用一定的办法和物证,来证实你所点的穴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平常所用的证穴方法有朝山、明堂、水势,乐山、鬼星、龙虎、缠护、唇毯等八种方法。

  (一)朝山证穴

  当你确定穴位的位置时,站在确定的地方:(1)看对面的案山是否符合高不过眉,低不过胸的距离;(2)取近案为准(3)案山是否有情,有情的标准是水城必美,后乐必对,四围必无缺陷,不必考虑外洋、“外洋千重,不如近一案”

  (二)明堂证穴法

  对明堂的要求,必须完整、开朗、窝钳、洁净、团聚,若明堂皇不正,不聚而倾泻,则真气不融结,纵有美穴亦湎弃置。

  小明堂:于圆晕下最为紧要,要平正,可容人侧卧,则真穴居此,不可左右上下,如误扦则为凶穴。

  中明堂:在龙虎里,立穴要使其交会否则失纳顺畅之机。

  大明堂:“在案山内,立穴要向融聚处为真,否则立穴不真。

  (三)水势证穴法

  山属阴,水属阳,砂交水会真气才能融结,所以”得水为上“,杨公说”未看山先看水,凡有真龙和正穴,必有潮源水合聚,山随水走曲抱湾湾,有穴分明在此间“。

  所以我们登山点穴一定要看水势,如水聚于左堂,或水城弓抱在左边,则穴一定在左边,若水势聚右堂,或水城弓抱右边,那穴位一定在右边。若正中水潮,或正中溶注,或正中水城围抱有情,则穴位居中,若潮源远,明堂宽,穴宜高,或元辰长,局势顺,则穴宜低,此是水势走穴之大法。

  (四)乐山证穴法

  所谓乐山,就是穴星后面左右的山,他起着挡风的作用,所以有无乐山则穴真不真的说法,如果贴穴的乐山,成星体,如屏、如帐、如华盖、三合、玉枕、帘幕、覆钟、顿鼓等形状者,穴是非常贵的,但是乐山不能太高大雄耸,有欺压之势,嵯峨可怕之感,有此,当避开立穴,要切记,犯之必主凶败。

  枕乐山之法如下;乐山在左,则穴在左。乐山右,则穴居右。乐山在中,穴居中。如左右俱枕乐山。可能结双穴,或结一穴居中,乐山近则依近,短则取长,少则枕多,以乐而推,一定不易。

  如果乐山高大压穴,就左山压穴,则穴居右,右山压穴,则穴居左,前山压穴,则穴归后,后山压穴,则穴居前,四周山背均平,穴居中心。

  (五)鬼星证穴法

  其实鬼星和乐山,没有多大的区别,在形态上区别鬼星尖些,乐山园些都是穴星后面左右,与乐山相互对照,显映。

  横落偏斜之穴,穴后一定要有鬼星,直来撞背结穴的,不必要论鬼,以鬼证穴的法则如下:

  鬼在此止,穴在此住,鬼在此生,穴在彼处。立穴不能有误差,否则鬼夺去气,穴不能收,则为失穴。主败祸立至,所以鬼高,穴也高,鬼低穴也低,鬼出左,穴居左,鬼在右,穴居右,鬼不可太长,太长,则夺我之真气。

  (六)龙虎证穴法

  龙虎证穴法,主要是讲龙虎的护从,曲手之好坏。强弱与美恶,龙强从龙,虎强从虎,这是定穴之大法;还有龙山逆水,则穴依龙,虎山逆水则穴依虎,左单提,则穴挨左,右单提则穴右,龙虎山高,穴亦高。

  龙虎山低,穴亦低,龙山有情,穴在左,虎山有情,穴在右。龙虎皆有情,不高不低,穴居中,龙山欺穴避其龙而依虎,虎山欺穴避其虎而依龙,龙山先到,则收龙,虎山先到,则收虎,无龙要水绕左宫,无虎要水绕右畔。

  (七)缠护证穴法

  缠护比喻贵人和侍卫的关系,既然是侍卫,就不可随便离开主人,也不敢近迫主人之身,所以守护在此。穴也在此。立缠在此,其穴在此,实质上是指护送之砂,多少和有情,无情,护送之砂多且弯抱有情,送短,穴在内,送长,穴在尽,送偏,穴亦偏,送尽穴即止。

  (八)唇毯证穴法

  唇毯象人的嘴唇,是穴下余气发露的特征,大的叫毯,小的叫唇,如果真龙结穴,一定有余气吐露而为唇毯,故毯在此铺,穴在此住,唇在此吐,穴在此定,是天造地设,自然的现象,无此,不是真结穴也,特别是横龙结穴,必须有此特征,不可忽视。杨公说;

  贵龙落处行毯唇,毡唇之龙富贵局。

  问君毯唇如何分?穴下有坪如鳖裙。

  譬如贵人有拜席,又如僧道毯具伸。

  真到到穴有实唇,便是假龙也富足。

  (九)天心证穴法

  即是以穴位为中心,配合前、后、左、右四周之星峰,有情与否,天心十道的穴法则是前有照山,后有盖山,左右有夹峰而且对应,拱护,不可有一位空缺,否则,不是天心十道,就是以此来证穴,点穴时一定要详细审视,不得偏脱,即是夹耳峰,不可脱前,不可脱后,前后照山,不可偏左、偏右。

  (十)分合证穴法

  我们在点穴时,首先看(1)有否八字水分流;(2)大八字内又有小八字水;(3)两两旁还要有虾须水,金鱼腮水分流,交到穴位下方合口,流去方为真穴,这叫阴阳交度,上有分下无合,则是阴阳不交穴是假穴,三分三合是点穴之秘要。

  三、审穴之贫富贵贱

  若识富贵与贫贱,于穴中仔细辨,先看来水与去水,次审龙形定的端。

  富穴:十个富穴九个窝,恰如大堂一暖阁。

  八面凹风都不见,金城水绕眠弓案。

  四周八方俱丰盈,水聚天心更有情。

  入首气若龟盖形,富比陶朱塞上翁。

  贵穴:十个贵穴九个高,气度昂昂压百僚。

  旗鼓贵人分左右,狮象禽星带衙刀。

  眠弓案山齐胸下,临官秀峰耸云霄。

  三吉六秀并天马,贵如斐杜福滔滔。

  贫穴:十个贫穴九无关,砂水飞直不湾环。

  水御斜流龙虎反,簸箕水去退田庄。

  扦莹误人犯诸煞,世代寒贫似范卡。

  贱穴:十个贱穴九反弓,桃花射肋直相冲。

  子午卯酉为沐浴,掀君舞袖探头形。

  更有抱肩斜飞类,翻花扯浅假公卿。

  尤防离兑与巽位,砂水反背秽家声。

  请大家注意,不论在高山,或者平地,我们在定穴位的地方,一定要寻找有形影、口角、窝突。弦棱、化生脑、毯檐、虾须、蟹眼、仰梅花、覆梅花。金鱼界合,上阴下阳,上阳下阴,左阴右阳,左阳右阴,边明边暗,边硬边软,边肥边瘦,都是天地阴阳之气交媾的地方,有了以上这些特征,你点的穴才是正确的,才是吉穴。

  1、口角:夹在穴的两边,向内弯曲的地板,亦称(蝉翼砂)。

  2、虾须:在穴位或穴场两边分流下来隐微的水路,而且在穴位前面汇合流去,它有大有小,大的界明穴场,小的分清穴位。

  3、蟹眼:在穴山下有两个微微突起的角形地块,是用来判断穴之正偏的依据。

  4、金鱼:穴位下面有一小山或一声石头苞,而且在下面有泉水又终年不涸。

  5、毯唇:即唇口,龙气经过穴位,余气吐露,大的为毯,小的为唇,毯在此铺,穴位在此上,唇在此吐,穴在此扦,天设地造,自然应之,不可忽视,横龙之穴,更要注意。

  四、葬法倒杖

  认太极

  穴场金鱼水界圆晕在隐微之间者,为太极。上是微茫水分,下是微茫水合。合处为小明堂,容人侧卧,便是穴场。有此圆晕则生气内聚,故为真穴,立标枕对于此而定。无此者,非也。若晕顶再见一二半晕如初三夜月样者,名曰天轮,影有三轮者,大地也。

  分两仪

  晕间凹陷者为阴穴,凸起者为阳穴,是谓两仪。就身作穴者为阴龙,宜阳穴;另起星峰作穴者为阳龙,宜阴穴,皆有饶减。或上截凸起,下截凹陷,或下截凸起,上截凹陷,或左右凹凸相兼者,为二气相感,则取阴阳交媾之中,升降聚会之所,不用饶减。

  求四象

  四象者,脉息窟突也。脉是晕间微有脊,乃少阴之象;息是晕间微有形,乃少阳之象;窟是晕间微有窝,乃太阴之象;突是晕间微有泡,乃太阳之象。四象作居,葬有四法:脉穴当取中定基,息穴当剖开定基,窟穴当培高定基,突穴当凿平定基。

  倍八卦

  脉缓者,用盖法:当揭高放棺,以盖覆为义;脉急者,用粘法:当就低放棺,以粘缀为义;脉直者,用倚法:当挨偏放棺,以倚靠为义;脉不急不缓而横者,用撞法:当取直放棺,以冲撞为义。已上四法,高山阳龙用之。息之缓而短者,用斩法:当近顶放棺,以斩破为义;息之不缓不急而长者,用截法:当对腰放棺,以裁截为义;息之低者,用坠法:当凑脚临头放棺,以坠堕为义。已上四法,高山阴龙用之。窟之狭者,用正法:当中心放棺,以中正为义;窟之阔者,用求法:当迎气放棺,以求索为义;窟之深者,用架法:当抽气放棺,四角立石,以架阁为义;窟之浅者,用折法:当量脉放棺,浅深中半,以比折为义。已上四法,平地阳龙用之。突之单者,用挨法:当靠实放棺,以挨拶为义;突之双者,用并法:当取短放棺,以兼并为义;突之正者,用斜法:当闪仄放棺,以斜仄为义;突之偏者,用插法:当拨正放棺,以栽插为义。已上四法,平地阴龙用之。

  盖者,盖也,有如合盆之形。盖之脉自坤而见于乾,盖之法自乾而施于坤,垢复之妙存焉,天地之精见焉。顶薄则舍之,切勿疏略,慎毋苟且。盖小盖大,则伤其元气;盖大盖小,则闭其生气;盖上盖下,则脱其来气;盖下盖上,则失其止气;盖左盖右,或犯其剥气;盖右盖左,或受其冷气,纵得龙穴之妙,必遭横来之祸。顶薄舍盖云者,舍之不用,非舍上就下、舍高就卑之谓也。此以作穴言,彼以审穴言,意义自别,穴法不殊,略有差池,难致效验。

  粘者,沾也。如沾恩宠之义。粘之脉自来而止于止,粘之法自止而止于尽。施承之道,攸存化生之意,将著下薄莫粘焉。理法少差,天渊悬隔。粘上粘下,则脱其来气;粘下粘上,则犯其暴气;粘右粘左,则失其正气;粘左粘右,或投其死气,纵得砂水之美,终是或承之羞。下薄莫粘云者,弃之不用,非弃低取高、弃下取上之谓也。苟粘之真的,虽下临长江大河,亦为无碍。工巧岂有下薄弃粘之理乎?

  倚者,依也,如依居之义。倚之脉自上而冲于下,倚之法自偏而傍于正。傍栖之形既成,变化之道自现。倚左倚右,或受冷;倚右倚左,或犯刚;倚上倚下,谓之脱脉;倚下倚上,谓之冲杀,纵得局面之奇,必见衰凌之患。本与挨法相似,但挨法施于突之平,倚法用于脉之直,天精天粹之机,至密至微之理,非上智其谁能知?

  撞者,抵也,如抵触之义。撞之脉自斜而就于正,撞之法自正而就于斜。斜来之脉既专,专一之情可见。撞上撞下,则气从上止;撞下撞上,则气从下出;撞重撞轻,则生气虚行;撞轻撞重,则生气太泄,纵得来脉之真,终失正脉之吉。本与插相似,但插施于突之傍,而撞施于脉之斜。一毫千里之远,江河几席之间,不可不察。

  斩者,断也。斩窃其生气,生气见于息之横。高不可侵顶,顶晕薄也;低不可近足,足底寒也。是以斩上恐失下,斩下怕失上,斩左右恐失中心,斩中心恐失左右。细观息象明白,次观穴情的当,然后以斩法施之,则上下左右自成体段。然息则体之微也,斩则用之广也。若不细察,遽尔投棺,则生气受伤,子母遭挫,纵得包藏之固,终非可久之道。且息象用斩,其息必小,小则难以投其大;斩施于息,其茔必大,大则难以容于小。必极到之理能明,斯中和之义自见。

  截者,剖也。剖辟其生气,生气露于息之直。高若侵巅,谓之剖首;低若站麓,谓之剖足。是以截上恐遗下,截下恐遗上,截左恐失右,截右恐失左。呵气而成,谓之一息。一息既成,贴于穴体。穴体微茫,切勿轻举。斩之息,多土意;截之息,多木意。横土用斩,截尽生意;直垂用截,接尽生意。势不相侔,作用过迥异。若不细玩,遽而轻投,则体用两伤,生气破泄,虽有美润之玉,恐损雕琢之手。大抵脉息之穴,不可双葬。正谓宁失之小,莫失之大。此方极当。

  吊者,悬也。悬提其生气,生气直奔入于息下,上不可过高,恐漏其气;下不可过低,恐犯其气。一阴既息,诸阳来复,半在息体之足,半在息体之衬。气交感而成形,形既完而成穴。左右自无可混,上下最宜斟酌。若不细用心思,则首受杀伐,足践风寒,左右虽有缠绵,本主自难抵敌。大抵与粘相似,但粘乃吊之垂,吊乃粘而起,因材施用之道。量职官人之义,须当此处辨之。

  坠者,落也,堕落其滴露。生气既完,如果脱蒂。上不可顶脉而扦,下不可离脉而作。顶不离弦,来意专一;足不离褥,生意直遂。息体丰盛,褥弦展转,穴星轩昂,吐出泡脉。坠左则就于偏枯;坠右则入于偏驳;坠下则来而不来;坠上则止所非止。须审吐落之情,并依坠落之法,若有怠忽,必失本体。亲上要退其刚硬之枯,就下要舒其呼吸之气,高不如吊,低不如粘,是为得之。

  正者,整也。整肃其身体,收敛其精神。窟象既小,生气初凝,过于大,未免伤其元气之真;入于深,岂不伤其细嫩之体?损其元气,则精神不足;坏其细嫩,则本体不完。古今葬者虽多,未必尽晓此法。是以地吉而人不吉,地美而人不美也。亦有上下之误,岂无左右之偏,阴阳妙合,归于中正之天。刚柔相济,止于中正之地。三分损益,一理推行,自然吻合。

  求者,度也。量度其大之止,追求其止之真。窟象既大,生气弥漫,过于大则气流而不专;过于小则气游而不息。流而不专则度之未真;游而不息则求之未切。虽见窝象,分明下穴,百无一发。是能求之于穴,不能求之于求也。亦有高低之错,岂无浅深之差。一真吐露,六义均停,一见了然,五行自著。上不容下,下不必上,斯义得之。

  架者,加也。加加于木,故名曰架。窟象既深,下藏阴杀。上而畏风,故气聚下;下而畏湿,故气泊上。下上受敌,故气凝中。失之于上,难免暴败之祸;失之于下,必受阴消之患。故当度其乘气之源,定其止聚之基。须先用木以渗其凶暴之情,然后加棺以颛其融溢之气。水性就下下之阴杀,见木即消;阴杀侵上上之暴气,遇风即散。生意不穷,嗣续蕃盛。若执夫窝不葬心之说,是未明通变之方者也。又有一法:破土尺余,四角立石,架棺六合,打墙培土。此须玄武、高龙、虎压乃可尔耳。天地玄机,由人干运,须凭目巧,总在心灵。

  折者,裁也。以斤裁也,以斤裁物,故名曰折。窟象既浅,四顾茫然。立于上,须要砂水均应;立于下,须看龙虎相登。若无包藏,则杀乘风旺;若有风杀,则气随风散。风旺则杀愈炽,气散则杀愈侵。故生气之避杀气,犹君子之避小人,须审其出彼入此之真机,预究其参前倚后之大势,折中其上下,分按其左右。深不过五,浅不失一,而折之义详矣。大抵正与架相似,而正则架之深;折与求相似,而折则求之阔,同而异,异而同,少有差殊。则施于甲者不免施于乙,用于丙者不免用于丁,欲求福祉,恐难致验。

  挨者,傍也。傍切其生气。突象既彰,阴脉单现,渺茫无际,恍惚无栖。无际则居止难定,无栖则捉摸难依。(后厥)须傍藉生生之气,借资化化之机,上不投其急而暴气冲和,下不受其寒而阴气旋复,此挨之法也。挨与倚相似,而挨则倚之切;倚与挨各别,而倚则挨之宽。可挨处如种之方芽,龙之将蛰,当挨处形如转皮,气如仰掌。

  并者,合也,合并其生气。突象两彰,阴脉重现,如浮鸥傍母之形,若嘉粟吐华之势。或两脉显其长短,或二突露其巨细,投其左则情意不专,投其右则生意不固,情意不专或值阴驳之祸,生意不固乃值亡阳之杀。故须乘其短而小者穴之,合其大而长者并之,相依不散,理势通同。斯则元辰完固而不伤,理气合一而不散,大义自觉,无事琐琐。

  斜者,切也,斜切其生气。凡见突脉直,下棺骸切莫授首,挨其弦则脉络不到,就其顶则气势猖强。不到之处谓之退落,猖强之处谓之刚雄。退落则阳中之阳偏,阳不生也;刚雄则阴中之阴偏,阴不成也。故斜而切之,斜则不直受其暴气,切则不疏远其真情,凶可去而吉可得,祸患远而福德旺,阴阳相扶,急缓相济,而斜穴之名义明矣。

  插者,下也,下插其生气。凡见突脉之斜,须详作穴之义。迎其来则去处牵扯,就其止则来处栖迟。故乘其过续之中,插之以枯朽之骨。可插处脉情活动,如横抛之势;当插处穴情昭著,似直撞之形。生气磅礴,源源不绝,聚气充盛,浩浩难穷。不绝则情意自专,难穷则功力自大,鬼福及人效验悠远,斯插法之理致极矣。

  倒杖十二法

  (1)、顺杖:

  凡顺杖之法,遇龙势懒缓,脉微屈曲,方可用顺杖。正对入脉而下插,中顺来势以放棺,直施斗接之功,不借饶减之法,葬后发福绵长。脉善雌穴用顺杖,脉善迢迢势软平,委蛇退卸似蛇行;气从脑入棺中正,顺杖仙机妙入神。

  (2)、逆杖:

  凡逆杖之法,龙势雄长,气脉急硬;宜饶归一边逆倒杖。放棺而侧受,挫急势而归缓地,葬后发福甚骤。忌用顺杖、犯杖。急硬冲来气势雄,放棺切忌直当锋;气从耳入微斜受,逆杖饶偏始有功。

  (3)、缩杖:

  凡缩杖之法,来脉缓而短,其脉冲奔在顶。百会之间,必发小突如鸡心状,以其融结上聚,宜缩入脑头正倒杖;凿开天庭放棺;故曰:盖穴名缩杖,下后人财大旺,发福悠久。势短来徐上聚高,气藏百会产英豪;放棺凑紧当中截,缩入天庭不用饶。饶者,让也;即抛出也。减者,截去也;即凑入也。

  (4)、缀杖:

  凡缀杖之法,以其来脉劲直,以杀气既脱之前,取生气已阑之后,脱脉二三尺正倒,仙杖大堆客土,长接高堘以续脉,此谓缀杖。葬后朝贫暮富;脉急黏穴用缀杖。劲势冲来不可回,到头急杀上崔巍,放棺脱杀乘生气,缀杖能令发似雷。

  (5)、穿杖:

  凡穿杖之法,以其来势,上直下无,堂气稍停缓处,必开腌脐窝,其法取中停,或十字、或剪刀交,倒仗放棺横枕,倚靠棺首,截直脉而注棺腰,如斗斧眼、如状钟槌者,穿杖也。葬后发福久远。上刚下急势棱嶒,好觅中停撞乐星;十字剪交横受脉,仙人穿杖有谁能。

  (6)、离杖:

  凡离杖之法,龙脉雄急,却以脚下卸落平坡,或如金盘棋局,以乐应齐登,宜就平坡倒杖,脱本脉之急而浮迁,或取微凸之上;或在窝中略去二三尺土,高堆客土为坟后,出宽广之土,慎勿深掘;郭氏谓:坦夷宜深,涸燥宜浅,言定穴之浅深,非言地势也。势雄气猛峻无停,脱卸铺毡展席平;离脉就停中倒杖,如盆中正迭成坟。

  (7)、没杖:

  凡没杖之法,因乳头肥大圆满,必大开明堂,阔作茔基,凿金井于莹基之中心放棺,以葬与脉一线泯没,故曰没杖。葬后人丁官爵悠长;乳大脉突用没杖。乳肥面满脉微茫,法有开金取水方;阔大开莹中接气,酌量没杖始相当。

  (8)、对杖:

  凡对杖之法,以脉直昂,忽然低下,居高则急,居卑则弱,上无停,下无平,两旁则不结,只于高低相接之所倒杖放棺,是为对杖。但高脉直张急杀未尽,虽龙真发福,不免成败有焉。上直中平下忽低,刚柔顺逆两相宜;只堪对杖棺中正,发福须交吉半之。

  (9)、开杖:

  凡开杖之法,脉势雄硬,上之则冲杀难当,下之则气散不结,别寻生气趋向河边,看左右相顾之水,收前后朝应之山,稍离来脉,此谓开杖。经云:直杀冲中,夺葬其旁,然只离二三尺,不可太脱脉也;倚左长先发,倚右小先发,侧受倚穴用开杖。直冲中杀不堪迁,堂气归随在两边;倚脉稍离三两尺,法中开杖最精元。

  (10)、截杖:

  凡截杖之法,来脉直泻而下,上既不住,下又凌压于稍弱处,气行血通之所,对中阑截取正,放棺如骑马,名截杖。真停正止,截得气住,富贵双全久远;然水本两分,初年未免小败,旋复兴隆也。上雄直泻下凭陵,稍弱中间必有停;其法龙腰骑龙脊,仙机截杖是真经。

  (11)、顿杖:

  凡顿杖者,来势本刚,落脉又险,明师未明,勉强斗杀直撞,以遭急射之凶,葬后人财衰耗,不吉。到头崎峻势还雄,凑脚当锋不免凶;时人不晓安困顿,养尸无益应家穷。

  (12)、犯杖:

  凡犯杖者,其脉死硬,玄武嘴长带杀,误扦嘴穴,此为犯杖。龙雄玄武嘴尖长,嘴上安坟杀气昂;此是乱埋为犯杖,翻棺倒骨见刑伤

  附:二十四砂葬法

  夫观龙观其起,明穴明其止。起乃动而生,止乃静而死,死处又寻生,是名曰生气。故一察其微,乃尽其大旨。象其物而取其事,顺其情而取其理,推分合以定浅深,明饶减以存克制。倚撞盖粘,体势情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担伞

  来龙急气,脉直冲中,无乳气穴粘右边,侧受倚其后,托左臂长而明堂宽展,如人之担伞势也。宜浅开金井,若太深必伤,宜培加客土,填实于茔,必主富贵绵远。

  ○正葬

  来龙三四节结,穴势既不峻急而缠护,又齐整坐下,金鱼环会,堂气分明。宜扦正穴,开井放棺,接取真气,坟培高垒,向对中应为的。半纪之间,富贵双全。

  ○打开

  太阳顽金无纹浪,须打开深圹作窝,约取中堂。金鱼会处,定穴悬棺而葬,取中小温润气,谓开金取水,发须迟而绵远不败。

  ○悬棺

  来龙脉急而无缓,有分有合,穴结深泥,打开实处而见实土,并内用砖石结起巨圹,竖四石柱于圹内,悬棺而下。圹前相接金池,放三吉之水,去垒土成坟,以接生气。

  ○垒坟

  来龙有盖有座,上急下缓,为之坠脉,所以平地生突,突中有石,不可用工掘凿,似借外城,浅开金井,浮土正葬,垒土成坟,先富后贵之地也。

  ○大小剜蓝

  来龙有情,头高而穴偏,或侧臂顿起圆金,到头入手,有鼠肉受穴,水星外应,有金水相生之义,为大腕偏受。一伏再顿小金,有迎堂顾祖之意,为小剜正受。此则不可开井太深,更宜高立坟城,恐来势耸而压穴也。凡术者宜有裁度,用之可也。

  ○马鬣封

  来龙高冈有窟,窟中有突,突顶正葬,须从穴前挖开,下面吞进,突下安穴。不可深开钳圹,金骨浅安井内,否则卓棺为吉。葬后培坟,如旧土不动,马鬣之封微露,不可用砖石结砌,侵损其突。

  ○回龙顾祖

  龙势急硬,过关峡生<鼻勾><鼻合>转回,脉从回面结,顾祖迎堂,宗族皆转。朝揖玄微,不必拘于真与不真。穴宜高迁,深开金井,谓之黄金登水,墓登砂是也。

  ○骑龙

  龙神尽处有突兀之结,案迫前砂而穴露,其气不聚,后龙垒来,草蛇灰线,过脉分明,穴须退后高扦,取骑龙下,深井放棺,填补明堂,以全造化也。

  ○拿扯

  来龙峻急入穴,须有情而堂气迫狭,外山外水左右交结,横观外堂,宽展气脉,侧受穴用,提起扦之。开井不浅不深,酌中裁剪,容土培就,贴身雌雄,扯后拿前。葬过一纪,世出富豪特达之士也。

  ○停驿

  来龙高冈脉紧,穴情似有似无,登□□望龙,方明端的。峦头须金水帐脱下平中小结,入首有铺茵停车驻马之驿也。十字之中,深开金井,高砌坟成,依法裁剪,自有妙理。

  ○斗斧

  直龙枕险又无缠护,左右前后却有鬼曜,翻身横作,连山取水,以接生气,情如斗斧拱揖。前朝不许,时师妄为测度,盖出势直来横受,故知之难也。

  ○担凹

  来龙横过转跌降脉,穴情有若蜂腰之势,合天财两头金样,后有正托,乐于仰掌中直扦。开井不用太深,吞棺三分之一,太深则反伤穴也。前关住堂气不泄,发福永久,若砂水真去为凶,此天财相似也。

  ○抱儿

  来龙上急下缓,雌雄交度,堂气分明,应案秀出,龙虎面前迫逼扦穴可要上穿龙虎腰,下取交合水,横抱如人抱儿之状也。

  ○吞下

  其来龙势直落斜,摆屈睁受,穴法宜吞入,开井以聚真气,后应其乐,前迎其朝,此乃大富不绝佳城也。穴情虽高,葬于前面,再立一虚埙,名吞下,须要有应托为吉。

  ○吐葬

  来龙降势,状若草露流珠之情,为吐息露珠,侵损则真气散矣。只可粘踪,小开金井,低垒砖城。若水不流泥,前有秀应,必为巨富贵之地。

  ○浮葬

  其来龙入手,情势低平,夹辅高出,穴中必有曲窠,藏其真气,四水不拂,八风不吹,宜浅开金井,正放其棺,法不待饶。用客土添培,厚筑其墓,使暖气相接,真脉冲融,则富贵立至。

  ○沉葬

  来龙情高护矮,降气必然深入,聚气朝应有情,关阑未甚周密,其穴打低平下夹辅方为是法。开井吞棺三分之一,四旁筑实,可免八风动摇之病,真为绵远之地也。

  ○牵牛

  土星行龙结穴,入首顿起两顶,左右之山伸出二臂,交度重耸。朝迎有情,两般行度,深浅高低,依法宜开成方,金井放棺,借取两傍,应乐分肩合脚,如土牛之合牵也。阴阳妙理,人罕识之,一突情可两穴,如麒麟头上品字是也。

  ○就饱

  来龙气缓,虽结珠块坡穴,大小不均,小面有牙爪紧密,不成局段。大边饱满而有分合,玄微可就。饱处而扦之,广开金井,深入其棺,坟城小垒,裨补小边。取堂气坦夷,虽曰就饱而不饱也。

  ○伤饥

  龙来过脉,节节分明,盖下有金,金下有横土,似上非上,中有湾凹或曲池,不浅不深,庸术狐疑必矣。苟有宾主相投,穴虽有病,葬亦有法:贴脊扦之,小井纳棺,筑后培前,以补造化,虽曰伤饥而不饥也。

  ○撞穴

  来龙情峻,堂浅坐下,去水撮脚,牵飞到此,多生疑窦。情势可取,须别立法度,开钳广撞入吞棺而下撞穴,蹲而视之,只见外堂宽展,外砂周密,避凶就凶,假也灵茔。

  ○插木生芽

  来龙直木插下亦谓之玄武嘴长。纵有正佐,切不可扦,当头尽脉,一扦则败,绝其中停,必有节木。须于肥厚处开井放棺,挑饶三分,自有生芽之意,仍须客土培实端正,则根本固而枝叶荣矣。

  ○牵弓

  来龙顶欹转凹,侧寻肥突放送取龙左右臂湾环,有如牵弓发箭之势,中应分明,于鼠肉处开浅井放棺,有若靶搭正箭,力能远发,应居两旁,棺头必合,棺脚必分,借倚护弦之力。极为至理,务要前案,湾如张弓方吉,反弓便凶。

  四、星象风水推证

  刘胜墓与窦绾墓均采用以山为陵的营建方式,墓道及墓室凿山而成,呈弧形,平面布局上两墓则大同小异。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全墓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6个部分,墓室中分别修建了木结构瓦房和石板房,形成了一座功能齐备的豪华地下宫殿,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满城汉墓的墓穴基本呈现一个“古”字形状。

  根据我的考证和分析,刘胜墓的葬法以及陵园的选择都是不符合当下流行的形峦风水学以及其他风水学流派。经过查证大量资料,我大胆进行了推断,满城汉墓的整个墓穴其实就是按照北斗七星的以及对后世风水影响颇多的九星挖掘建设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我们考察的时候是从破军星门口进入之后,经历逐渐下行的通道(武曲星、廉贞星、文曲星)而到达墓室。在文曲星的位置上专门挖有渗水井以应风水文曲之恶。在武曲星的左右开掘耳室,以应左辅星和右弼星,二星均是吉星,适合放置出行、饮食等生活起居用品。墓室的主空间由文曲星、禄存星、巨门星、贪狼星四星围合而成,生活空间的选择布局上偏重于巨门星和贪狼星的后端位置。值得突出注意的是在墓室的旁侧或者后侧单独开凿了一个小墓室作为棺椁的存放之地,该处就是九星的中枢北极星的位置,寓意着万世永亨、升天成仙的极乐梦想。

满城汉墓星象风水探悉鈥斺斄鹾鸵

  基于对星象风水的思考,我认为在西汉时期,星象风水盛行,陵墓的位置、地面布局、地下玄宫布局都与天象有关,皇帝的葬式当然也要源于天象。古人以紫薇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认为是极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中心,在星宿中属紫微垣。古代常以星象变化预测人事吉凶,紫微垣对应的是人间帝王,是帝星所在,所以极星北斗又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刘胜的棺椁在极星的位置。

  皇帝选陵址,要选能“聚气藏风”的地方,选择标准是山环水抱,因山环水抱必有气。在风水学中,用“曲则有情”来形容水和路的吉祥。山脉的起伏呈S形,河流则更明显,总是蜿蜒曲折。从古代风水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北斗七星”式的S形葬式最能够“聚气”。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去分析,皇帝死后,也需要生气,“北斗七星”式这种S形葬式能够“聚气”,有了生气,就有了万物,预示着子孙万代繁衍旺盛。如果依此而论,帝、后的葬式源于天象是有一定道理的。西汉时期的科学还不发达,他们对天体有一种神秘感,认为北斗七星具有避邪功效。满城汉墓的墓穴形制基本类似于北斗七星,其奥秘在于北斗七星的形状恰为一个巨大的聚气的S形。

  本文作者:刘和易

  刘和易,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形峦风水研究中心主任,北师大易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师大易学硕博同学会会长,首经贸品牌与易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易弘易十余载,主编并出版有有《梅花易数》《易经导读》《家居风水讲义》《纳甲筮法讲义》《四柱命理讲义》《选房风水讲义》《解密连山易》《商铺风水讲义》等书籍,倡导并创办了全国首个“易学与建筑文化硕士班”、“北师大易学与管理哲学博士班”、“北师大易学与中国文化硕士班”、“北师大易学文化沙龙”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