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咏蝉诗

 冰海明月 2014-08-17

漫话咏蝉诗

作者:胡春玲


  夏季七月,蝉的幼虫在地下生长成熟,本能地掘松泥土,拱出地面,爬到上枝,蜕去外壳,曼声吟唱。当蝉走进人们的生活,也就成了描写歌咏的对象。唐代诗人卢同在《新蝉》一诗中咏道: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此诗描写蝉鸣的声音非常形象逼真。那曼声长吟像幽咽的流泉,像鸣琴的旋律,长风不能将它带走,它总是在树枝间飘流。像这种描写蝉的诗还有朱熹《南安道中》中的“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南朝陈正见《赋得秋蝉和柳应衡阳王教诗》中的“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南朝萧子范《后堂听蝉》中的“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均描写了蝉声响亮而高远,悠长而动听。唐朝徐夤《初秋行圃》中的“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唐代戴叔伦《画蝉》中的“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即景写景,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机趣。方干的“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之句,赢得了宋代人尤袤的赞赏,说是齐梁以来前所未有的佳句。
  除了对蝉描写歌咏以外,人们更多的是借助它的某种特征,寄托心志,宣泄情怀等。
  
  一、借蝉表达廉洁清高品格。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里,是靠吸食树根的汁液维持生命的,成虫则靠吸食树木的汁液为生。然而,古人却误认为新蝉登上高枝,不食人间烟火,靠餐风饮露为生。因此,人们常常借蝉来表达清廉高洁、不同流合污的品质。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诗人满腹经纶,抱负高远。由于为人清高,生活清贫。后来,又意想不到地陷入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不受重用,潦倒终身。因而诗人在听到秋蝉的鸣唱时,自然而然地由蝉的立身高洁联想到自己的清白,由蝉之无同情之人联想自己无同道相助,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高难饱”、“恨费声”的慨叹。诗歌借蝉传情,虽然处在“高难饱”而又没有援助的境地,仍要保持清廉高洁的品质。
  
  二、借蝉抒发感伤凄凉的情怀。秋天是个衰飒的季节,秋风萧瑟,秋雨淅沥,秋叶飘零,而蝉在此时鸣叫,声音凄厉,自然给人们带来万端愁绪,因此人们常借此表达感伤凄凉的情怀。刘禹锡的《答白刑部闻新蝉》: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前两句叙写诗人没有听到蝉声之前,已感觉到年华流逝,人生易老;后两句抒写诗人听到像弦乐一样时断时续的呜咽蝉声,油然而产生的凄凉情怀。唐代诗人雍裕之的《早蝉》: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
  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诗人听到早蝉的鸣叫声,产生一种空有报国热情却无处施展的痛苦情怀,以至情不自已,流下了悲酸的眼泪。其实,蝉本无知,蝉鸣也不关愁,然而诗人却闻蝉而愁,这只不过是诗人原本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罢了。像这种以蝉写愁的诗还有很多:郎士元用“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之景,来衬托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孟浩然用“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表露自己听到蝉声后的悲凉心情。卢殷的《晚蝉》有“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姚合的《闻蝉寄贾岛》有“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刘克庄的《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有“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等等,都表达了诗人悲愁哀惋的情怀。
  
  三、借蝉表达光阴流逝、人生如寄的伤感的情怀。秋蝉鸣在秋天,此时一年将尽,人们听到蝉声自然产生人生易老的感觉。唐朝诗人司空曙的《新蝉》诗:
  今朝蝉忽鸣,
  迁客若为情。
  便觉一年老,
  能令万感生。
  此诗前两句写自己闻到新蝉的鸣叫声,作为迁客的诗人心情难以承受。后两句抒发了羁旅愁苦、人生短暂的慨叹。
  
  四、借蝉讽刺人的无能。唐朝诗人陆龟蒙的《蝉》:
  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在诗人的笔下,蝉没有什么本事,要仰仗柳树为生,要凭借风传播声音,它肚腹空空,翎羽轻薄,是十足的卑鄙无能之辈。诗人借此讽刺了唐末社会官场的污浊、官员的无能。
  胡春玲,教师,现居江苏铜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