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有所不为”的父亲

 乡下老太 2014-08-18

这世上最重要的角色,可能莫过于做父亲了,特别在中国社会的文化环境里。“三纲”里就有“父为子纲”一说,可见父亲这一角色的重要。

从发展的角度看起来,父亲和儿子,也可以归类到对立统一关系中去吧。虽然任何一对父子,相互之间的角色不会转换,但是,大凡作为一个男人,多数都会经历从儿子到父亲角色的转换的,有时候身兼儿子和父亲两个角色。

按讲每个人都经历过做儿子的角色,相应地也就体验过做儿子的感受的,那么教育起来儿子,也会从儿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而事实情况却并不如此。就像老师一样,都经历过当学生的角色的,但是当了老师以后,多数也并不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教育学生。

这样说,并不是说多数父亲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我们不能不承认,耽于自我玩乐、对子女不管不问的父亲还是有的,虽然不占主体。但我们同样也不能否认,多数做父亲的对子女还是有强烈的责任心的,只不过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而已。有的对子女如影随形,事无巨细,入微至理,即使子女已经长大成人或成家立业了,还“责任”到底,自己活得累,子女活得也累;有的对子女是顺其自然,风吹树动,春至芽生,偶作扶掖修剪之活,父子各得其便,互无束缠。

但世上的事情总是诡异不定的,并不完全按照人们的思维去发展的。兢兢业业付出的,未必就有回报,或者未必就有相应的回报,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往往还会培养出来一个废物来;而放权给子女自己的,却未必就会一塌糟,相反的,这些子女天马行空,如自然之树,任其旁逸斜出,随风曲折,往往还会长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来。

当然,回报与否,还是取决于人们的预期的。有的子女明明发展的很好很成功的,颇受同事或社会的认同的,但是没有达到做父亲的预期,于是就变得不“成功”了;结果,做父亲的闷闷不乐,做子女的也郁郁寡欢,父子的隔膜就产生了,严重一点的还会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亲情变成了悲情!

其实,做父亲的,对子女的教育采取什么的方式方法,多数取决于父亲的人生态度,和学识水平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有的人生性淡泊,或者个人修养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对什么都看得开,认识到世事自有其规律,理应顺其自然,不必强求,于是就会以一种淡然的心态对待子女的发展,子女有小成则不喜,子女有小错也不悲,不把自己和子女紧紧地捆在一起。而有的人则反之,生性要强,乐于与人争高下,于是往往就会把自己的荣辱托子女于一身,这类人对子女的关心,与其说是为子女谋未来,不如说是为自己谋面子,虽然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不是有意而为之,但对子女一生造成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却不容小视。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很在意光宗耀祖的,项羽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刘邦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即此之谓也。人们所关注的,不是个体的生存质量,而是家族的虚无缥缈的“面子”,也即荣耀,至于这荣耀是怎么得来的,则没有多少人去思考。这也是中国很多人的人生选择和自身本心趣味不相溶的重要缘由。这也是很多做父亲的在不知不觉中戕害儿子一生幸福的罪魁。

过去,人们只意识到传统文化对女孩的歧视,而没有意识到对男孩的危害,因为对女孩的歧视一切都在明处,是一目了然的,而对男孩的危害则在暗处,不易被察觉,都是打着让男孩“出人头地”的旗号的,诚如魏武所言,“居炉火上耶”,表面风光无限,实则苦不堪言。

再看看儒家宗祖孔子的“三十而立”说。这句话字面上看起来是到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了,好像不分男女,其实,在孔子的思想里是没有女孩的概念的,他的一切教育思想基本上都是针对男孩的。所以,三十而立,不光是要求男孩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更多的是要男孩承担起支撑家族的重任,进而完成光宗耀祖的殊荣的。可见,在以儒家立国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孩天生就不是为自己而生的,这也是千千万万个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的根由。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要由衷地感谢离世十多年的父亲。印象中,他一生似乎对我没有什么要求,从未听他要求我将来要怎么样怎么样。小时候我喜欢学习,他就笑眯眯地看着我每天上学放学,晚上我学习,他就静静地坐在一旁抽旱烟;工作以后,偶尔回家一次或者他到我那里吃一顿饭,也只是嘱咐我要少喝酒,未曾听他要求我去谋个一官半职什么的,他似乎永远对我的现状感到满意,他似乎永远对我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得益于父亲的“有所不为”,作为儿子的我,一路走来,人生虽然平淡,但是甘饴自知,过着宁静自守的生活,说不上幸福,但是也谈不上痛苦,足矣,还有何求?

我要感谢我的父亲!愿天下做父亲的,都能够“有所不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