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四区域:野性(本能) 感性(情感) 知性(认知) 理性(升华)

 青衣问道 2014-08-18

心理划分为四个区域:野性(本能) 感性(情感) 知性(认知) 理性(升华)

 
人的思维是一个整体,并不能生生割裂,我将思维划分为野性、感性、知性、理性,完全为了分析方便。这种划分确有独到之处,当灵感使我第一次想到它是如此巧妙时,自己着实兴奋了很久。释迦牟尼菩提树下若不是顿悟的神秘体验,那其悟道成佛可能如我想到思维四性,或达尔文想到进化论,或牛顿想到万有引力。



野性、感性、知性、理性,这后缀的“性”是人性之性,是作为整体的思维(人心、人性)的野性、感性、知性、理性,它具有汉语形式上的规整,用其他的词同样能够替代。
野性,指人的生理本能,它是思维中与肉身(器官、肢体)紧密同在、与外在世界直接接触的那一部分,可以称作思维,也可称作机能。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性欲、食欲、排泄欲、走路、跑跳、呼吸等。解剖学将人体分为呼吸、消化、运动、生殖、内分泌、循环、泌尿、神经八大系统,它们在生理上构成有形的人体,其中神经系统遍布人体、控制诸系统。若说思维是神经系统的机能,野性就是其中最基础的、本能的、自然的、不由自主的、条件反射的、动物性的,是思维与肉身模糊、掺和的部分。本书重在探求心理学、哲学,而生理心理学或科学心理学恐怕是最关心思维的野性部分。如果将世界简单分为心理、生理、物理,野性思维就是心理和生理交接渗透的模糊区域。野性也包括直觉第六感。


感性,指人的情感、感情,它是二元的价值判断,可归结为好恶、喜欢与不喜欢。虽然具体可有:羞耻、恻隐、爱憎、鄙视、羡慕、热爱等。感性是趋向、取舍。


知性,指人的知识、认识能力,它既包括各种专门知识,也包括为人处事的社会经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这是思维中工具性的部分。

理性,指思维中野性、感性、知性三者的综合统一,这是理性最保守的概念。理性也有程度的差别,最高级的理性指智慧、大道、天理、理念、绝对精神等,它是人类文明集大成后的升华,是真、善、美的统一。现实中的多数人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因此我们暂且保守的认理性为野性、感性、知性的综合。


需要读者加以注意的是,此处思维四性完全站在个体角度来谈,无论感性、知性、理性受到社会多大的影响,这里都是只谈个体的人本观点。后续讨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记住此点很重要。

将野性、感性、知性、理性举例列于以下表格:
野性    视、听、嗅、味、触、直觉第六感、性欲、食欲、运动、哺乳、吃奶等本能
感性    羞耻、恻隐、鄙视、热爱等感情,可归结为二元好恶、喜欢或者不喜欢
知性    知识、经验、思考等
理性    三者的综合





一论思维四性

野性是人的直觉本能,是思维的根本,同时也是最初级的思维。人常将野性视作无思维、无意识,根据生物学的知识,我们应该把它当作服务我们遗传基因的思维。野性是思维的根本,所以它是最为牢固的思维,但也是最初级的思维。野性,这里并不是说残暴的、暴力的,而是指它的原始,指它的不由自主。野性是和生理结合最密切的思维,人人皆有。我活着,则野性存在,我死了,则野性消失。它一直伴随着肉身的出生、成长、成熟、衰老,直到死亡,是自然的、动物的、原始的。


感性,是思维中最浪漫的。回忆和联想对于感性而言非常重要,回忆既基于经验积累。它可能来自于野性、知性,最终却将它们遗忘,只留下感性的好恶爱憎。感性容易泛滥,既受理智控制极少。儒学是最擅用感性的,儒学将伟大的情感、天地之理内蕴在个人心灵中,内敛后外发,其外在作用非常强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气”就非常接近于感性的意志。感性的联想既不受理智控制,非常浪漫、发散,所以也是美、艺术、神化的源泉。



知性,是有目的的思维,是工具性的思维,是冷静清醒的,是故意的。感性既然容易泛滥,有的时候借助于感性并不能达到目的,所以知性摒弃了感性的障碍,为了结果去寻找原因。但它摒弃了感性,执着于目的,必定有所损失,所以知性是偏颇的,小目的众多,如果各个小目的彼此冲突矛盾,那行动起来必定有利有弊。知性常常压制野性、感性而达到目的,是极端的,就是好处也大,可能害处也大。

知性既有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职业知识,也有社会规范和社会经验,也有权谋兵法,知性涵盖面非常广泛,是一个人类自身创造并生活其中的知识世界。


理性是野性、感性、知性三合一,具体的组合因人而异。





附最初灵感之作《野性、感性、知性、理性之论》
野性者,发乎欲而行之,直觉也,本能也。心之根而浅者也,根浅而实深,除不尽也;浅者,初级也。野性非残暴也,原始也,不由自主也,不由自主乃不能自灭也。生理欲望层面,我既为人则必有之。野性存,则我生;野性灭,则我亡。其随肉身之成长、成熟、衰老,自然也,动物也,真也。

感性者,触景生情也,实触发回忆而有之,类比也。知之浪漫者也。感性者,回忆为其重要者,回忆既经验积累也。积累,故来自于野性而高于野性。其泛也,滥也。其内敛不盲行者,内敛而外发,经验愈多,内敛愈深,则外发之力愈强。忍也,艺术也,美也。
知性者,有目的者也,既有目的则尚行。知之冷静者也。感性既已泛滥,而目的难成,故知性有条理,有因有果,有得有舍。故知性偏颇,小目的众多,若行则彼此不合。知性常压制野性、感性而达于目的,极端也。

理性者,有大目的者也。知之超然者,融三者于一炉。
野既本性,感生德,知生才,理既圣贤,包容性、德、才。





武志红采访:与完美魔鬼和解


完美标准长期植入人们集体意识:似乎只有完美的人才能获得成功、爱和幸福,于是完美成了魔鬼在心头作祟。追求完美的人总在挑剔自己和别人,发现自己有缺陷的个性或内心阴暗,更是不自禁地厌恶自己。

当然做更好的自己是没有错的,但是仅仅要求“不好的我”改变,就真的能更好了吗?是变完美了才能幸福快乐的?觉得自己不够完美,世界不能接纳不完美的我们,其实是我们不能接纳自己,于是也不能够接纳他人和世界。






武志红——著名心理学家,资深心理治疗师,培训师,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邀专家。著有《为何越爱越孤独》、《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为何家会伤人》等畅销书籍。

“任何一个不好的情绪和个性缺陷,当你很深地理解了这个情绪和缺陷的时候,这个情绪和缺陷就会化掉,就会出来一个更好的自己。”




Q:追求完美的心理根源是?

武:追求完美,其实是心理上一种自我补偿,深层原因是满足被接纳、被喜爱的需求。觉得要完美了别人才能接受自己,说明他们内心有很大的恐惧,恐惧别人不接受自己,他们本身的自我价值感很低,这一般都是跟童年的成长经历有关。可推断他们的童年,被接受的程度很低,惧怕童年不被人接受的感觉,再一次在自己身上上演,所以他们鞭策自己事事做到最好。




Q:如何消除内心对不完美的自卑?

武:特别重要的就是,真的单独的去面对自卑和很不好的感觉,说起来特别简单,但实际上,当你鼓足勇气去面对痛苦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非常非常难。但在真正面对的过程中,你会有很多发现和领悟,你对自己的自卑感、很低的价值感,了解地越多、认识地越深,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越坦然,而坦然之后你仍然可以是完美、很优秀的。当你的内心变得很坦然的时候,你的完美对别人,尤其是丈夫就不再是压力,这个时候事情就变得很不一样。




Q:发现内心阴暗,比如吝啬和嫉妒,如何接纳自己?

武:吝啬通常是源于童年没有获得过。我们任何一个人只有先获得,才能给,当没有拥有感的时候,是给不出去的。也许小时候我们被迫要去给别人东西,但那不是我们真正的意愿,等我们长大了可以做自己了,结果我们内心的吝啬可能就会涌出来。

但吝啬还有另外一种情境,比如在自己的家里,你属于被忽略的孩子,或者在很多事情上当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竞争的时候,你经常属于失败的那个。你会感觉很不公平,就是另外一个人得到的多,而你得到的少,你就会吝啬,同时还会带来嫉妒,这个嫉妒就是凭什么他比我得到的多,这就变成一种心结,这个结是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形成的。

当发现自己吝啬或嫉妒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我发现我吝啬,发现我嫉妒,我接受我目前的样子。”但最重要的是,要去好好感受这个吝啬和嫉妒,当你很深很深地领悟到它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来自于哪,那么最终你真的很深地理解了它,最后这个吝啬和嫉妒就会化掉。




Q:通过自我要求可以改变不好的自己吗?

武:有些人是可以通过不断地要求自己,把自己变得看上去更完美。而且他在要求自己后,的确自己就会在那方面做巨大的努力,最终他真的能达到改变自己的目标,但这种人格特点是天生的。大部分人是不可能用强迫自己来改变的,比如你今天对自己说我从此不再吝啬或嫉妒,但你会发现自己心里是有矛盾的,你不会一下子就变成另外一个人,这就是为什么本性难移。所以只有自我接纳才能达到一种本质的改变,但这种自我觉醒是比较缓慢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直到出现一种很深的体悟,这时候会有真正的内外和谐。
 

Q:接纳自己和自我反省的矛盾?

武:儒家说每日三省吾身,这是一种道德层面的、对自己的自我约束,是一种自责。这不是心理学上说的自省,真正的自省是不对自己做评价的,说自己这样不好、那样好,是不带批判的看和认识。

比如发现自己今天很吝啬,那我先去感受它,去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我今天看到的境界不是很高,通常也不会一下子看到很吝啬的根源,或者我看了之后似乎变得更吝啬了,我觉得我就是要吝啬,我为什么不吝啬呢,这都没有关系的,关键是自己要去看它、理解它。

真正的心理健康,不是说一个人活得非常有道德感,而是这个人活得很自在,变得很宽容。他不仅对自己很宽容,对别人也很宽容,他看到好的东西能欣赏,当看到坏的东西的时候,他能看见那些坏的东西背后的那些悲伤和痛苦,他不会觉得那坏的东西就是贪婪和自私。我越来越发现,每一个似乎不道德的东西的背后,都藏着特别大的痛苦。

你会发现很有趣的,但一个人真的能够接受自己缺陷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就会变更好、更优秀。而且这时候这种优秀是不藏着恐惧的,这样的人他虽然变得很优秀,但他反而对别人很宽容,他不会因为自己很优秀就对身边的人要求极严。所以藏着恐惧的优秀和一种坦然的优秀差别很大。




Q:让外表完美,确实能让自己更有自信吗?

武:这通常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在咨询经验中我发现很多很漂亮的女性,但她们照镜子时觉得自己很丑。一个人照着镜子觉得“我真漂亮我真棒”,实际上是她本来内心中的自信度就挺高的,所以她就会展现自信出来。而一个漂亮的人很自信,大家会觉得是因为她这么漂亮所以她才自信,实际上是她先有自信,她才会对自己的相貌很满意。这也是有些女性整容成癖的原因,整了眼睛后她觉得自己鼻子不漂亮,整鼻后她又觉得自己脸型不好看,不论她怎么整,她还是不自信。





Q:完美女人真能幸福吗?

武:我有一个来访者就是内外皆美的完美女人,但她的感情婚姻一直不顺。一直不顺的原因,是她只想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对方,她会对男人非常好,非常努力地去达到所有的传统美德。但男人的感受呢,和她在一起觉得压力很大,感觉很累,虽然她条件很好很完美,但男人最后跑掉不是因为她不好,正是因为她太好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悖论,经常女人会觉得一定要修的很好,男人才会好好爱我,实际上这个事情恰恰相反,在我的咨询中这种事情特别多。

其实因为她本来内心有个很自卑的东西,她为了逃避那个自卑感,所以她把自己修得很完美很优秀。她觉得自己变得这么优秀了,就不需要去碰那个让自己难受的自卑感,实际上这个内心的自卑一定在亲密关系中展现出来。而且当展现的时候,因为她完美,所以她把自己的不完美、自卑感有意无意地投射给男人,那男人就会在她面前自惭形秽、感觉很自卑,所以就会逃开这些所谓的完美女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