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招标配送启动,增速继续回升。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12亿元,同比增长14.62%;营业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26.7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33.90%,扣非净利润增长25.50%,每股收益1.073元,略超市场预期。其中Q2单季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5.51%和54.85%,由于去年联邦止咳露渠道调整使得同期基数较低,增速较Q1继续回升。受益于广东招标配送启动,分销事业部销售收入106.79亿元,同比增长15.92%;制药事业部销售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3.78%,工商业毛利率分别提升0.36pp和0.38pp。通过加强费用控制,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了0.16pp。所得税费用的大幅增长,使经营性现金流为负。 头孢恢复性增长,工业转型推进。公司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基础上,确立了“仿制药、大品种、差异化”的研发战略,目前在研项目共127个,CDE受理号58个,其中,专科用药项目占比60%以上、首仿药项目占比40%以上,包括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阿卡波糖、瑞舒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等,研发产品线转型成效显著。上半年,达力新、达力芬颗粒实现了较快增长,正在快速导入阿奇霉素分散片、达美清、达力罗等新品。与国药医工总院的全面战略合作,目前6个产业化项目顺利推进,其中头孢硫脒粉针和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已实现正常生产供货。坪山基地一期预计2015年投产,将成为公司非头非青、现代中药制剂及海外产品OEM生产基地。 招标放量加快,打造智慧型供应链。分销事业部国产品销售占比49%,直销业态占比72%,品种、业态结构持续优化。基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器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公司作为区域商业龙头,在新一轮广东药品招标配送中将再次提升市场份额。智慧型供应链模式在两广区域全面推进,VMI联合库存管理逐步规模化,实现供应链向上游供应商的全面延伸;东圃医院、陆军总院等4个院内物流形成样板,实现供应链管理向下游医院的有效延伸。公司不断深化两广一体化运营体系,上半年一体化采购金额同比增长31%;已实现全面B2B销售服务,已发展380家客户,正积极争取B2C资质。 定增缓解财务压力,维持增持评级。控股股东定增强化控制权,定增资金19亿元将解决财务压力,加速转型医药工业转型,从而提升中长期估值。预计2014~2016年EPS1.89元、2.36元、2.90元,目前股价对应PE为26倍、20倍、1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转型发展进度低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