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归四逆汤治疗肩周炎68例临床观察

 学中医书馆 2014-08-18

当归四逆汤治疗肩周炎68例临床观察

廖竹芬 钟姬 2004-7-24 17:12:00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5月 第2卷 第5A期
关键词:四逆汤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5-0631-01 当归四逆汤方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细辛、通草所组成。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本方原主治厥阴伤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之症。笔者近年来,运用此方为主治疗肩周炎,凡属血虚、阳气不足、寒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的:“失荣则不用”、“不荣则痛”、“不通则痛”诸症,符合血虚寒阻之症的肩周炎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均为门诊病人,男30例,女38例,年龄48~70岁;病程最短半月,最长2年;左肩33例,右肩28例,双肩7例。全部病例均以肩部疼痛和抬肩困难为主症。痛点以肱二头肌腱长头肩峰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最为明显。

1.2 治疗方法 内服当归四逆汤加减。药物组成:当归15g,桂枝10g,白芍30g,羌活10g,细辛5g,制川、草乌各10g(先煎),川三七15g,炙甘草10g,大枣15g。加减:寒邪痹阻证见肩关节疼痛,夜间及阴雨天或受凉加剧,舌苔薄白,脉细弦,加制川、草乌各10g(先煎),威灵仙15g;痰瘀痹阻证见肩关节疼痛不剧,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舌紫苔白,脉细涩,加全蝎6g,乌蛸蛇15g;经络血瘀证见有外伤或久痛不愈者,舌暗红或瘀斑,苔薄白,脉细弦,加红花5g,川芎10g,桃仁10g,丹参15g。用法:每日1剂,文火煎煮2次,分服。药渣装袋,扎口放药锅内再煎煮30min,先热熏患处,待药温适宜后,用药汁擦洗局部至潮红,再把药袋放置患处热敷,边敷边活动患肩。连用10天1疗程。无效者停药,有效者继续用药2~3疗程,巩固疗效。

1.3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好转: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活动有所改善;未愈:病情无改善。

1.4 治疗结果 经1~3疗程治疗,68例中痊愈58例,显效7例,好转3例。

2 病案举例

患者,男,54岁,2001年3月12日初诊。左肩关节疼痛2月余,夜间剧痛,寐不安,功能活动障碍,抬肩困难,梳头、穿衣均感作痛,抬举受限。近半月来,因气候变化症状加甚,检查:右肩关节肩峰突部,肱骨大结节处及关节后侧压痛明显,牵拉受限;右肩关节上举120°,外展60°,后伸30°,内外旋30°,舌淡苔白腻,脉弦细,证属痹证(肩凝)气血虚寒邪阻滞经络。治以补气血,温经除湿,通络止痛。拟当归四逆汤为主。处方:当归15g,川芎10g,桂枝10g,北芪30g,制川、草乌各10g(先煎),川艽10g,白芍20g,细辛5g,羌活10g,川三七15g,炙甘草10g,大枣15g。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分服。并嘱药渣复煎熏洗热敷患处,活动关节,以上方加减连用28剂而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3 讨论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韧带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属中医学痹证(肩凝)范畴,乃因中老年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卫外功能低下,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或肌肉筋骨失养,不耐外伤和劳损,致筋脉痹阻,气血凝滞,痰瘀胶结,筋腱肌肉间胶结粘连活动受限。拟当归四逆汤为主治疗,方中:北芪、当归、川芎补益气血;桂枝、制川、草乌、细辛、白芍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羌活引药上行,祛湿,通络;川三七、川艽活血祛湿通络止痛;大枣、炙甘草调和营卫,诸药配伍,标本同治,共奏益气血,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

取药渣复煎熏洗热敷患处。乃可共助药力刺激和皮肤渗透作用,促使皮下组织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并有止痛作用。并嘱患者每天坚持局部关节的活动,能促进疗效。 作者单位:514021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



星星 发表于 2008-6-24 22:57

叶天士脾胃学说探析

郑天根浙江省桐庐县中医院中医内科311500

[摘要]叶天士运用《内经》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的理论阐述了脾胃的生理功能。他认为脾与胃同居中焦,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运一纳、一升一降、一躁一润、相反相成,并在肾阳(‘真火’)的不断涵蒸下共同完成纳水谷运精微的功能。同时指出饮食、劳倦、情志、‘六淫’、均会导致脾胃发病,而脾胃病的病理变化、病机所在是阴阳偏弊,升降乖违。并确立了脾胃病以虚实为纲、以寒热为目、以脾胃之性为治的证治法则及用药宜忌。具有独到见解,扩充了李东垣《脾胃论》的内容,为当今临床提供翔实的理论依据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脾胃学说

叶天士,清代著名医家。其医案中,详尽论述了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脾胃病的诊断、治疗、用药宜忌。具有独到见解,现探析如下。

1、 宗内经之旨,以阴阳立论

《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天地间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作为小天地的人,同样离不开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叶氏以阴阳的对立统一、互根互用的理论,概括了脾胃的生理现象。叶氏说:“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胃主卫,脾主营”。“胃是阳土,以阴为用,宜凉宜润”。“脾主升,胃主玫”。“纳物主胃,运化在脾”。脾与胃的生理功能又赖相互间的协调,胃燥脾湿,胃纳脾运,水谷精微乃能消化运输,这是阴阳互根互用的体现。故叶氏说:“胃属阳,主乎气;脾属阴,主乎血;胃易燥,全赖脾阴以和之,脾易湿,必赖胃阳以运之”。天地间万物的滋生离不开一丸红日的温煦,叶氏则认为,脾胃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得到‘真火’的涵蒸。故此,叶氏说:“必得釜底暖蒸,中宫得以流通”。“胃之纳、脾之输、兼火之运也”。盖火是命门之火即肾中之真阳,叶氏进一步指出:“肾阳自下涵蒸,脾阳始得运变”。

2、察病因病机,析证候所在

叶氏认为饮食、劳倦、情志、‘六淫’均会导致脾胃发病。叶案中说:“劳倦饥饱皆伤胃阳”。“味过辛热,肝阳有余,肺津胃液皆夺,为上躁”。“食加便溏,胃醒脾不运也”。“悒郁伤脾”。“酸浊之气,皆是热化”。“湿浊厚味,酿痰阻气”。“热必生痰”。“郁怒之伤,少火皆变壮火”。“湿热着于络中,气机阴遏不宣”。“胃气不苏,湿热内蕴耳”。其病机所在,叶氏认为乃阴阳偏弊。案中说:“胃阳不旺,浊阴易聚”。“阳微不运,水谷悍气聚湿”。“阳气曰衰,浊阴聚则有形,夜痛至晓,阴邪用事乃剧”。“阳愈伤,致清气欲结”。“胃阳虚而为阴所阻格”。“府阳不通畅,浊阴为反胃”。“知饥少纳,胃阴伤也”;“食谷不化,胃无火也”;“口淡无味,胃阳惫矣”。“脾阳呆钝,不能点运水谷之湿滞”。“飧泄半载,知饥少运,脾阳困也”。“脾阳不振,食少神疲”。“阳微,子后腹鸣。”“阳不运行,湿多成五泄”。“中焦火衰,食下不运,作酸呕吐”。“口甜是脾胃伏热未清。”“呕吐绿苦水,显属下焦浊阴犯胃”。“气滞为胀,湿郁为泻”。叶氏认为,脾与胃一升一降,相反相成,纳水谷而运精微,共同维系正常生理功能。若升降乖违,不病而自病。叶氏说:“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脾胃之升降,又赖肝木之疏泄,若木失条达,脾胃则受累。叶氏说:“木动必犯土”。“肝木横逆,胃土必伤”。“肝厥,必犯阳明胃腑”。析其症候,案中说:“肝逆脘痛,右关独弦”。“哕逆脉弦,胃虚木乖使然”。“上逆呕吐者,皆由肝气冲逆,阻胃之降而然也”。叶氏还提出了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之论。他指出,此因“经脉主气,络脉主血也”。故此,他分析说:“脉弦,胃痛年久,病而于络”。“痛而纳食稍安,病在脾络”。“络虚则痛也”。叶氏还说:“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心痛与胃痛不能混而视之,他指出:“厥心痛,为五脏之气,厥而入心胞络”。对于嘈杂的辨析,他告之:“心但有烦而无嘈,胃但有嘈而无烦”之别。

3、立证治法则,释用药宜忌

叶氏提出了脾胃病以虚实为纲,以寒热为目,以脾胃之性为治的证治法则。他说:“脏宜藏,腑宜通”。“太阳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又说:“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故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细析之,治疗胃病,依据在胃多实,实则阳明之说,叶氏主张用通法。凡浊阴之邪凝膈滞中,阻碍阳气,伤及阳道,当施以温通,切忌补中。他说:“腑阳宜通”。“腑病以通为补,与守中必致壅逆”。又说:“参药不受,皆浊阴在上,阻塞气机”。此证“一投柔药,浊升镇塞,必致胀满”。取药宜薄味轻灵,“轻剂宣通其阳”。“柔阴之药,反碍阳气之转旋”。“若投破气开降亦最伤阳气”。凡遇本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证,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高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当施以润通。叶氐创制了养胃汤。他说:“阳土喜柔,偏恶刚燥”。“非阴柔不肯协和”。治宜“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来复,使之通降矣”。“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切忌“燥热伤阴”。还指出:“苦寒及腻滞之药不宜多用,以损胃气”。凡肝木之气逆行犯胃,导致胃气壅滞,通降失司,则施以泄通。他说:“肝脏厥气乖胃入膈及肝为起病之源,胃为受病之所”。“治土必先达木”。“制其胜也”。“肝用宜泄,胃腑宜通”。当“泄厥阴以舒其用,和阳明以利其腑,药取苦味之降,辛气宣通矣”。《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同居中焦,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升降相应。脾的升清直接影响胃的降浊,反之亦然。故叶氏说:“脾阳不主默运,胃腑不能宣达”。“清无所归而不升,浊无所纳而不降”。导致浊乘清位,治当“疏脾降胃,今其升降为要”。俾清阳旋转,脾胃自强”。疏脾用淡渗之品,如茯苓之类,避用守补之白术等;降胃用苦温之药,如厚朴、枳实之类,避用辛热香燥之丁香、川椒、吴萸等。叶氏指出,食下不化、食已欲泻、食加便溏、夫脾胃为病,“当以太阴阳明是调”。法宗东垣,方取异功散加益智等。证治脾病,依据在脾多虚,虚则太阴之说,叶氏主张用运法。叶案中说:“太凡脾阳宜动则运,温补极是”。对于脘中胀痛,呕涌清涎者,投以人参、半夏、益智、干姜、生姜等,该方意合《素问》之训“辛甘发散为阳,”起温运之效,以复脾之用阳之功。叶氏告戒“而守中及腻滞皆非”。对于舌灰黄,脘痹不饥,形寒怯冷者,叶氏则认为,此‘脾阳式微,不能运布气机,非温通焉能宣达”。对于湿困脾阳之泄、之胀、之肿症,叶氏指出,此阳不运行,湿胜之故。治当“中宜(指脾胃)运通,下宜(指大小肠)分利”与“守中治中,有妨食滋满之弊”。若肾阳不足,脾阳不运者,又当脾肾同治,“通补中下二阳”,以温补先天,蒸运后天。对于瘀血积于胃络之脘痛实证,叶氏取“辛通瘀滞法”。药选:川栋子、元胡、桂枝、失笑散、香附等;对于痛而纳食稍安,叶氏则认为:“病在脾络,因饥饿而得,当养中焦之营”。投以建中汤,“甘以缓之”。他指出,“久病已入血络兼之神怯瘦损,辛香刚燥决不可用”。对于脾胃病治法,案中还指出,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宣温燥升运,当恪守东垣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取养胃阴法。用药方面,叶氏提出了治脾之药不能笼统治胃。案中说:“术甘之守,升柴之升,竞是脾药”。“此治阳明之阳也,参入白术、甘草则兼走太阴矣”。可见叶氏脏腑用药之准则是十分严谨的。

4、结语

叶天士在《内经》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的脾阴胃阳、脾升胃降、胃燥脾湿、胃纳脾运、胃易燥,全赖脾阴以和之,脾易湿,必赖胃阳以运之的生理功能是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用的体现。叶氏指出,饮食、劳倦、情志、‘六淫’是脾胃发病之因,其脾胃病的病理变化,病机所在是阴阳偏弊,升降乖违。阐述的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等论点;确立的以虚实为纲、以寒热为目、以脾胃之性为治的证治法则以及九窍不和都属胃病,施以养胃阴大法;治脾治胃药式不同等。是叶氏对中医学发展的突出贡献,对当今临床实践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