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会“聊天”

 闲之寻味 2014-08-20
聊天,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件平常的事情,但是植物也会“聊天”,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近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专家发现,植物之间会用一种新型语言——mRNA(信使RNA)进行交流。

  这项研究选取的对象是菟丝子,这是一种寄生植物,它是靠着吸取寄主阿拉伯芥和西红柿的水分和营养来生存的。

  所谓的“聊天”,其实是一种寄生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千上万的mRNA分子会在两种植物之间交换,这两个物种通过mRNA自由地沟通。寄生植物不断向寄主释放“甜言蜜语”的mRNA,寄主受到这种“糖衣炮弹”的攻击以后,不自觉地变得“飘飘然”,主动降低防御,这样寄生植物就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轻松地让寄主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了。

  看来寄生植物通过“聊天”方式,可以轻松攻破寄主的心理防线,那么如果寄主是心理不够强大的农作物,那该怎么办?

  别着急,既然发现了这种有趣的寄生关系,就可以在它们交流的使者mRNA上做文章了。正所谓祸福相依,mRNA既是寄生植物“忽悠”寄主的小把戏,也是它们的致命弱点,通过切断其与寄主进行交流的媒介——mRNA,就可以保护农作物不受伤害了。

  植物之间的交流可不仅仅是利己,它们其实也可以很“哥们”的。

  美国昆虫学家卡尔班发现,当三齿蒿受损后会把叶子夹起来,而且它附近的“同伴”也会夹起叶子。原来,当受到害虫入侵时,植物会向空气中释放一种化学信息,提醒周围的“小伙伴们”——不好,有敌人,大家快点武装起来!身边的其他植物收到了这个信息以后,就会做出一致对外的反应了。

  植物不但会和自己的同类伙伴交流聊天,还可以跨界交流。

  玉米和利马豆在受到毛毛虫攻击时,会释放出一种求救化学信号,类似在说“保镖保镖,你在哪里,快来救救我”。远处的寄生蜂“听”到了它的“呐喊”以后,会飞速前来,消灭毛毛虫。

  植物也有自己的“小聪明”,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就会发现的确是这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