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扬传统节日 传播核心价值

 指间飞歌 2014-08-22
弘扬传统节日 传播核心价值

2014年08月21日 21:13:53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谌荣彬

节日是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标志,体现了民众对自身时间生活的文化设计,反映着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性格心理和价值观念,折射出千百年来积淀凝聚的民族认同。历史上,我国将岁时和节日统一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岁时节日既是人们顺应自然变化而确定的时间节点,也是民众调节社会生活而人为设计的文化时间。而在今天,传统节日仍然是民众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一环,起着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继承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对弘扬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传统岁时节日体系源远流长。《诗经》、《夏小正》、《尚书》、《吕氏春秋》等先秦典籍中就已详细记载了古人对日月运行、四季更替的总结,及与自然周期性变换相适应的节气历法,成为数千年来指导我国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据。在节气的基础上,更具人文特色的节日在先秦时期也逐渐萌芽发展起来,《礼记·月令》中记录的各类祭典、庆祝活动,便是节日的雏形。随着中国的大一统,各类民俗节日也在更广泛的地域中得到确定。汉代史籍中便记载了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七夕、重阳、社日、腊日等丰富的传统节日,同时,与节日关联的神话传说、民间信仰、民族文化、道德伦理、历史情感等文化内涵也逐渐完善。可见,在汉代,我国的传统节日体系已基本定型。在而后两千多年的沿袭过程中,节日不断地在变化中继承,在传承中发展,一直与中华民族紧密相连。

岁时节日作为传统社会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方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在农业生产方面,人们依靠岁时规律安排农事活动,借助民间节日表达内心愿望、庆贺丰收喜悦,形成了自然有序的农耕社会。在社会运行方面,传统节日中诸多的礼俗成分有着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通过诸如年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岁节中的祭祖聚族活动,不断强化人们家族亲情、道德观念乃至民族认同;通过节日里亲戚朋友邻里之间的走访馈赠娱乐活动,不断和谐联系着社会人际关系。在国家治理方面,统治者从娱民和教化两方面鼓励和引导民间节俗,如《析津志》、《东京梦华录》、《帝京景物略》等文人笔记中,均可看到政府参与主导的盛大热闹的节日庆典,体现了政府对民间节日的重视和推动。

从本质上看,传统节日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民俗事象,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物,是民众观念、民间文化传统的集合。正由于其贴近民众生活的民俗特性,传统节日对于在全社会广泛弘扬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在精神内涵上,传统节日体现了浓厚的人情伦理意味,与核心价值观在提倡团圆、仁孝、友爱、诚信、和合等美好追求方面共通共融。充分吸收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文化功能上,传统节日与广大民众的天然联系,可以有效带动民众在参与和体验节日文化的过程中自觉认同和接受其传递的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载体,有利于提升其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因此,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优势,才能让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方式植根于广大民众心中。

但是,随着洋节的盛行,却有越来越多人反映传统节日没“味”了,其不断弱化的现实困境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功能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商业化过度,文化创新不足,减弱了民众的认同感。过节就约等于送礼消费,而重要的礼俗活动在今天却逐渐被市场经济从传统节日剥离出来,节日本身的情感交流则逐渐淡化,失去了原有节日氛围。而商业炒作和促销则纷纷与之捆绑,天价粽子、天价月饼、天价年夜饭等等过度消费更令人瞠目结舌。二是节日文化宣传不够,造成节日民俗与传统文化的断裂。人们过节约等于聚会旅游,而对传统节日的由来、典故、文化背景等却了解不足。古人赋予节日的美好内涵和寓意逐渐被单一的聚会娱乐取代,导致了节日文化的肤浅化。三是缺乏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一些地方政府更是急功近利地随意造节办节,过分追求活动规模,将节庆活动办给领导看、企业看,忽视了节日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实际参与度,既劳民伤财,也使得传统节日失去了本来意义。此外,加之外来节日的冲击、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和城市人际关系等其他因素,也限制着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力,综合起来,共同导致了民众认为传统节日没了过去的“感觉”。

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民俗节日观。要知道,节日是广大民众的自主选择,人民群众才是节日的主体。因此,要改变传统节日的困境,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离不开民众的自觉认同和参与,而政府和社会则担负着为传统节日搭台牵线的重要责任。首先,加强民俗保护,完善制度建设。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在现代化浪潮下很容易出现节日与生活的断裂。政府要重新认识传统节日的当代价值,完善节假日体系和节日管理制度,科学举办节日庆祝活动,为传统节日重新服务民众生活提供平台。其次,重视节日文化,开展广泛宣传。节日文化是传统节日的灵魂,只有通过政府推广、媒体宣传、学校教育、节日申遗等手段,加强全社会对于传统节日文化底蕴的认识,保护现有的传统节日民俗,让民众真正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最后,着力文化创新,提升节日魅力。传统节日需要不断融进新的文化元素,发展节日文化产业,赋予节日新的时代内涵,才能真正“活化”,使民众能够享受到节日文化的魅力。

传统节日文化在传承中面临着新的挑战,考验着当代政府、社会和民众的文化选择。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既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央至地方高度重视传统节日,大力推广传统节日,宣传道德内涵,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如多地举办的祭祀炎帝、黄帝、伏羲、女娲、大禹等人文始祖庆典活动,弘扬了中华文明,凝聚了民族认同。又如针对传统七大节日的重点宣传,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认识,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可。相信在不久将来,随着制度进一步健全、服务逐渐完善、民众广泛参与,传统节日终将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发展成为内涵丰富、活动热闹、气氛祥和、富有“节味”的中华民族节日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