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流行挑战冰桶背后的危险性

 昵称535749 2014-08-22
2014-08-22 07:56:20

桥本隆则/文

挑战冰桶与慈善联系起来,瞬间流行在世界各地,在日本,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教授在内都参加了这个活动。作为为了世界疑难杂症募捐的运动,笔者认为这个运动的目的与意义是毋庸置疑,是有积极的一面,但是作为网络传播,这样的连带型传播方式,本身是有问题的,所以笔者并不支持。

笔者调查,挑战冰桶的起源有两个:

一是之前在欧洲大流行的跳入水池运动,也就是在脸书上指定自己认识的人去挑水池,河流等,不管你会不会游泳,如果不跳的话会在圈内遭到抵制,而跳的人可以把跃入水池的照片,视频放到网络炫耀一番。但是,之后因为发生了跳水溺水事故,这个运动在欧洲也被逐渐叫停。这也是挑战冰桶的创始人之一,前天死去的原因.

二是冰桶的起源在美国,一般美国橄榄球(也有棒球比赛)比赛中队员一般喝冰水,当比赛获得戏剧化转折,本队获胜时,本队成员为了庆祝,一般就会把冰桶中的水倒在胜利功臣头上,以示庆祝。世界流行挑战冰桶背后的危险性

 美式橄榄球的庆祝
而把这两个联系起来的是美国的网络,为了支援一位住在马萨诸塞州的ALS患者,美国网络上开始流行这个运动,接到指名的人,必须在24小时内把一桶冰水浇在头上,然后把视频传到脸谱与推特上公开,之后继续指定下一个挑战者,或者不挑战向ALS协会捐出100美元。(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后一名称英国常用,法国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国也称卢伽雷氏(Lou Gehrig)病。我国通常将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病混用。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所谓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从2014年7月起,有男子开始接受挑战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传遍了全世界。笔者最担心的地方是,就像欧洲曾经流行的跳水运动,从谁那里被指名后要采取OO行动,然后再指名其他人……。这样的传播方式是有问题。世界流行挑战冰桶背后的危险性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挑战冰桶

这个活动其实就是很多人小时候的连锁信,某个同学接到一份信,要重新抄写50份传给自己的朋友,如果中断,不幸就会降临到他头上。这个形式其实在网络出现之前就存在,现在只不过改变一种方式重新出现。这样的接力也有好的结果这个不容否认。如中国之前的昆山中荣事故中,就是通过网络,微博,以及微信的传递,要求市民踊跃献血,一传十,十传百,当天昆山血库就爆满,很多还从苏州以及其他地方赶来献血。

但是这样做也有很多骗子,如最近网络上又出现某某同学考上大学,因为家境困难,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这样多转发就可以帮到他,实际上这个后来也被查出是一个骗局。日本也有过这样问题发生,如某用某医院的名字向社会发出求助:AB型Rh-血液的孕妇需要手术,这样的血浆没有希望社会帮助,这样的邮件被爆发式转发,这家医院接到无数的电话要求献血,但有人又把邮件内容更改,使得这家医院不得不抽出多人对应邮件咨询,让医院的一般治疗受到影响。

你说那些转发的人有坏意吗?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善事,希望更多人知道与参与,这个转发也是会成为一份力量。但是结果却造成了医院的为病人治疗的延误,一般日常工作受到影响。虽然本次日本ALS协会没有认为这样的活动对协会的日常活动造成影响,但是还是有几个点要注意。世界流行挑战冰桶背后的危险性

 世界流行挑战冰桶

这个冰桶运动是慈善目的,要指定下一个挑战者,现在的氛围,以及为了患者的目的,一般的被指定为挑战者的人很难拒绝,也就是一种半强制的参加。(虽然可以慈善募捐,但是如果不能指定挑战者,运动就会中止的担忧存在)

如果这个慈善活动不是被指定,而是我要参加,我自己挑战的话,笔者认为这样就更加完美。但是如果是各自自己参加的话,缺少关注度,缺少娱乐性,也没有目前的影响与效果。但是不要忘记,这样传播性高的社会运动,如果其中出现问题,就是之前的连锁信的效果,存在社会风险与社会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