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金面可支撑多大级别的牛市?

 真友书屋 2014-08-23

老虎财经作者 青城山中鸟


股市牛市不一定需要业绩改善配合,但一定需要资金面支撑,牛市的前提条件需要资金源源不断的流进市场。截止到7月底,M2余额为119万亿元,居民和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88.9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59.57万亿元,未来三五年宏观资金面可以支撑牛市与否?以及可以支撑多大级别的牛市行情?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一、牛市行情外部资金需求估算


以沪深300指数作为点位的基准,当前沪深300指数2300点上下,对应的沪深股市总市值为25.71万亿元,见下表。



表的竖栏为指数涨幅,每个梯度为30%的涨幅;横栏为退出市场的资金比例,我假定指数每上一个台阶,部分投资者将卖出股票提高现金占比。


假设沪深300指数从2300点上涨到3000点,如果占总市值25%的资金退出市场,则需要相同金额的场外资金补充进来,补充的金额在6.42-8.35万亿元之间。计算公司为退出资金比例剩总市值。


显然,随着指数的继续上涨,退出市场的资金占比越来越多,当指数上涨到6600点的时候,退出的资金占比可能不是25%,而是35%,这个应该好理解。上涨行情中,对资金的需求是呈几何级别的。


二、宏观层面资金运行机理


(一)经济模块(部门)的划分首先我们来看资金分布在哪些地方。国民经济账户分为住户、非金融企业、金融和政府4大部门。非金融企业包括制造业、农业、采矿、能源和服务业,这些就是我们日常所指的实体经济;金融部门除银行外,还有债券、股票、商品期货、信托理财及保险等等。国民经济中,房地产是个很特殊的模块(所以我特意用三角形符合来标示),这个模块既是消费品——和住户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又是投资品——和住户的财富密切相关,还是经济的发动机——和信用扩张密切相关。


如果暂不考虑政府这个部门,资金就分布在图表的11个水池模块中。这些水池都与“银行”这个大水库贯通,银行是这些水池交换的中心枢纽,某个时点每个水池的储水量有多少在银行里有记录。(参见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


(二)宏观资金流公式


(1)金融机构持有的债权+企业利润(含折旧)+(居民收入—消费)


(2)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债券+房地产+商品期货+实体经济+(国外资产-国外负债)


(1)=(2),这个等式原模型见高善文博士《资产重估理论》,我在他的基础上做了些调整。


(1)的宏观涵义是,在一个给定时间内(比如1年)宏观经济层面的全部资金来源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向金融机构举债,二是企业的利润加折旧,三是居民工资(或可支配收入)减去日常消费后可以用于投资(储蓄)的部分。


(2)的涵义是资金的配置去向,获取的资金主要配置在银行存款、证券、房产土地和实体经济。(1)和(2)是相等的,即在某一给定时期,宏观资金来源(流入)等于宏观资金运用(流出)。


(三)案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为403648.98亿元,比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401512.8亿元多出2136.2亿元。增加值(GDP)合计403649.0亿元。其中:劳动者报酬191008.9亿元,占GDP比例47.3%;生产税净额59910.8亿元,占GDP比例14.8%;固定资产折旧55291.9亿元,占GDP比13.7%;营业盈余97437.3亿元,占GDP的比例为24.1%。从最终使用部分来看,居民消费支出144714.4亿元。


2010年社会融资规模14.3万亿元(银行贷款增加8.36万亿元),企业利润加折旧15.27万亿元,居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4.63万亿元;当年银行各项存款增加7.18万亿元,实体经济投入19.36万亿元。


不考虑现金和国内外的资本流动,2010年大约有7.66万亿元(14.3+15.27+4.63-7.18-19.36=7.66)资金流入到房地产和证券市场。考虑到当年有大量的国际套利资金进入国内市场,实际流入房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资金应高于7.66万亿元。2010年下半年,估计有巨额的场外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当年10月,沪深股市日成交金额超过4000亿元,最高超过5000亿元。


三、股市资金来源


开篇就亮明我的观点,没有资金流入,股市牛市无从谈起,那么股市资金从哪里来?


(一)债券市场


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债券市场总托管余额为32.7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30.4万亿元,占总托管量的93.1%。


7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中,商业银行持有债券占比为66.6%,非银行金融机构为9.3%,非法人机构投资者及其他类投资者持有债券占比共为24.1%。


从公司信用类债券持有者结构看,7 月末,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法人机构投资者和其他类投资者的持有占比分别为44.8%、9.7%、33.7%和11.8%。


银行间债券市场玩家主要以金融机构为主,这些资金更多属于封闭性质,一般不会流入股市。可以流入股市的是公司信用类债券资金,基金、其他类投资者是主力玩家之一,这些资金可以进入股市。


(二)银行存款


截止到2014年6月底,中国银行各项存款117.26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50.5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0.81万亿元。相比股票市场现在的25万亿元总市值,似乎感觉外部资金不缺。银行账上躺着这么多资金,银行存款即使分流5%到股票市场,就可以轻易将股指推高到3000点附近。这个看法成立吗?


居民存款与股市波动的关系


按15%的存款增速计算,2006年未进入存款的约3000亿,2007年未进入存款的约1.8万元,这些资金我们姑且认为全部流入了股市。从06、07年股市行情看,居民存款增速与股市波动呈负相关。09年股市大幅度反弹,但存款增速却创下25.20%的新高,这可能要从其他方面找原因。



未来三五年,若居民存款增速降到7%左右,每年可以为股市提高3.5万亿元动力燃料。当然,前提是股市对居民有吸引力,而且要像06、07年那样的吸引力。


(三)房地产


从宏观经济内在逻辑上看,房地产与股票市场关联度更大,而且应该是正相关,但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却不是这样的,正反面的案例都有。03年至08年上半年,经济、房产、股票都呈正相关,金融危机以后,房价与股市走势背离。高善文在其《资产重估理论》报告中提出的观点是,房地产价格走势与股市在逻辑上应呈负相关关系。


中国的存量住房价值约220万亿元(未含办公楼),其中城镇住房建筑面积268.73亿平米,市场价值180万亿元(均价6698每平米?统计局公布的12年的商品房全国均价为5709元、办公楼为12000元);农村住房建筑面积321.7亿平米,市场价值44万亿元。


根据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资产调查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城镇家庭拥有两套房以上的占比15%。


资金如何在房地产与股市这两大水池之间流动?是否只有等到房地产税征收后才有大批投资资金从房地产领域出来?比如那些两套房以上的投资者会寻求其他投资渠道。


(四)信托资金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2014年5月9日发布的《金融监管蓝皮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4)》也声称,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已达到约27万亿元,以2013年中国GDP总值为56.88万亿元来计算,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已占GDP的47%。(另:巴曙松微博估计狭义影子银行规模9万亿上下)。


信托产品截至2013年底的资产余额比上年底增长46%,达到10.91万亿元,已达到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0%。通过信托产品筹措的资金很多都被投向风险很高的开发项目。出于对债务违约的担忧,其增长已开始放缓。


信托资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进入股市?进入股市潜在的资金量?这可能是个很难预测的问题。


(五)实业资金


首先来看非金融企业存款


1、非金融企业贷款59.4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的40.81万亿存款中很多是由贷款生成的,这些存款不适合于参与投资,除非是参与短期投机。


2、非金融企业存款中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占比较大,国有企业一般不会做金融市场投资,很多地方国资委甚至严禁国有企业参与股票、期货等投资。


按照理性人假设,实业资金一般应在股市整体低迷的时候大规模介入,但股市行情启动后,实业资金可能做空。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增减情况可以作为实业资本进出股市的观察窗口。


实业资本参与短期投资(投机更恰当)。参与投机的实业资本比较强大,短期分流过四五万亿到股票市场,那是很有可能的。


(六)境外游资


(七)保险等机构资金


如果我们能估算出未来两三年可以流入股市的资金规模,那么我们可以据此推算出股指可以达到的高度,这个对我们的股票操作还是有些指导意义。我在本文中仅仅指出了股市资金可能会来自何方,但是能来多少资金,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


四、发育不全的资本市场


1、超级托拉斯大公司,占据整个股票市值50%以上;


2、超级大公司只从市场上抽血,从不贡献新鲜血液;


3、银行资金不准进入股票市场;


4、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信贷市场这几大水池之间虽然有管道相连接,但是水的进出并不顺畅。


股票供给与资金供给不匹配,股票供给是全社会的,我们这个经济体中各种经济组织都可以提供股票供给,但是为这些股票买单的却只有居民和非国有企业,而掌握了超过60%以上金融资源的国有企业(含事业单位)和银行,是不能直接参与股市买卖的,不能为股市提供血液。


2014年6月下旬道琼斯数据显示,全球股市市值66万亿美元,全球GDP72万亿美元,全球股市总市值/全球GDP为92%。美国股市1990年之前的60年时间,其总市值/GNP的比值约在40-80%之间,中值为60%左右。自1990年以后,每股总市值/GNP的比值超过100%,最高达到190%。我A股市总市值/GDP之比不到50%,严重拖了后腿呀。


我们股市资金来源有限,而股票供应近乎于无限的供需失衡环境下,未来三五年,股市总市值理论上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