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宝贝 /侯志霞

 hjmzxzgy 2014-08-23

亲爱的儿子:

你好,从你离开家乡到石家庄求学,至今已有一年的时间了,一次次分别,一次次团聚,越来越让我们明白“一家人”的意义所在,什么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是在流逝的岁月里,共同见证生活的快乐和忧愁,回想你成长的每个细节,有多少值得品味的亲情,这份亲情,就是我们在世上最宝贵的财富。

去年,我们遵从了你的意愿,送你去石家庄上学,作为过来人,我们太明白,一颗志存高远的心是留不住的,十六岁的青春,已经在梦里放飞过无数次了吧,怎么能阻拦呢,为什么要阻拦呢,所以,尽管不舍,尽管不是百分百放得开手,还是高高兴兴地送你去了你向往的地方。入学军训的时候,你被晒得又黑又瘦,但是面容上有着自然流露的精气神,第一次休月假返家的时候,你的头发长得像个“刺猬”,在学校里,理发和洗澡居然成了奢侈的事情,你舍不得花时间在这你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有一次你生病发烧,自己去医务室看医生,在宿舍里躺了一天,过几个小时就给家里打个电话,那是你第一次独自面对生病,以前在家,都有父母照顾,我们在电话里听到你的声音,像个小大人,不慌不急,今年夏天去长沙培训结束返家的时候,你一个人乘坐火车,在车站因为身份证无法在取票机上刷取车票,你只好到售票窗口取票,离火车开动的时间甚短,你来不及排队只好加了一回塞儿,你告诉我说,当时因为火车出发时间快到了,你是迫不得已这么做的,你诚恳地跟那位排在前面的旅客作了解释,孩子,我们知道,你一向是个遵守文明的孩子,从小到大,从不跟人无理争抢,谦让是你的美德。不过出门在外,谁也保不准遇到急事,不得已需要借个方便的时候,对人好言解释,谁又能不通情达理呢,你上了车,第一件事就是给妈妈打电话,说你可以乘载这趟预定的列车回家了,我们好心疼你,仿佛看到了你拎着沉重的行李箱,奔跑在长长的站台上,心里一定祈祷着,希望那趟可以带你回家的列车等等你,别落下你,话筒里传过来你喘息未定的声音,你没有忘记告诉妈妈要感谢那位让你加塞儿的好心人,是啊,你以后会更多地发现,这世上,理解和善良是无处不在的,成长的过程中,值得回忆的不仅是校园和课堂,还有社会这个大课堂,你所到之处遇到的那些平凡的人和事,也许正是滋养你成长的精神食粮,记住那些给你留下美好记忆的人和事吧,但愿你能从中发掘一些闪光点,有所借鉴。独自在外,有许多预料外的事情需要你勇敢面对,遇到突发事件时,告诉自己不要慌,及时整理思绪,想出解决的办法,这个历练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告诉我们你的经历,让我们与你共同分享吧。

暑假的时光更是匆匆,你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作为父母,我们珍惜与你近距离相处的分分秒秒,尽我们所能为你做可口的饭菜,为你创造舒适的环境,让你享受轻松和快乐,回到家里,你的状态也与在学校不同,你会睡懒觉,会连续几个小时上网,会悠闲地把一个下午的时间交给电影院,会骑着自行车在城市的街道上自由自在漫无目的地闲逛,会与同学约好了在某个路口见面,等等,因为信任你,我们从未阻止你的这种“随心所欲”,相信你也一定知道,这种“随心所欲”绝非不成方圆的“放浪形骸”,绝不是没有规矩的妄想妄为,而是一种有利于情志宣发的与正能量同轨的身心休养,当你的身心在短时间内全部放松的时候,也正是你体内能量蓬勃积蓄的黄金时期,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人生境界的修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对你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切实际,即使是我们做父母的,以今天的思想行为,还在努力地追求开解和禅悟呢,你还这么年轻,如果能对圣贤的话有点滴的领略,已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孩子,一年来,你已经适应了独立生活,能够平静地面对困难,逐渐树立了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外边的世界也让你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记住了那么多同学的名字,发现了他们身上的优点,懂得了为别人喝彩,希望你的成长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书本,还有对生活乐趣的感悟。

这次回家,你说到在考试中几个简单问题计算失误了,爸妈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过多地使用计算器,眼脑手三者的协调训练少了些,二是高一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太快了,惯性没能使你静下来,随着你对住宿生活的适应,也让你的行为节奏与心理节奏尽量合拍吧。关于手机、电脑、计算器这些工具,希望你仅仅把它们当作工具,而不要成为它们的俘虏,因为对它们的过度依赖而失去思维创新力,那不是你应该做的。

在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方面,你是小荷初露尖尖角,有时候,你解题思路的别出心裁独树一帜让我们刮目相看,我们总是问你,老师的讲课能不能听得懂,书本上的教义能不能看得懂,你总是自信满满地回答:“能”。相信这是你的真心话,如果有不懂,你一定要去请教,无论是向老师或同学,虚心向学,才能长足发展。关于你付出时间与精力最少的生物课,我们还是要提醒你,尽管你喜欢奥赛,但是也不能忽略生物这门课的重要性,你要尊重这门学科的意义,也要尊重任课老师的辛勤施教,合适的时机与老师取得沟通和支持吧。

     孩子,再一次告诉你,作为你的亲人,我们很爱你,这句话怎么总是说不够呢,你是不是也百听不厌呢,一定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