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癜性肾炎

 zhangzz 2014-08-23

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是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损害为特点的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所引起的肾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伴发临床肾脏损害率可因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而异,国内报道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病率为376%。本病好发于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占儿科泌尿系疾病住院的8%,仅次于急性肾炎。本病轻型患者自然病程经过良好,重症患者缺乏特异性治疗。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根据临床表现,在紫癜阶段属中医学的“发斑”、“斑疹”、“肌衄”、“葡萄疫”等范畴。伴有肾损害时,与中医学的“血证”、“水肿”等相关。疾病后期,出现正气虚损时与“虚劳”相类似。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气阴虚弱,不能胜邪,致使六淫之邪扰动血络,血分伏热,外溢肌肤而发紫癜,内渗肾脏则尿血不止。本病的病理性质在于本虚标实,一般早期多为热毒内蕴,经脉痹阻,以实证为主;病至后期,则表现为脾肾虚衰,阴虚内热,血脉瘀阻之象,转以正虚为主。其病因病机如下:

    1.风热夹瘀  风热袭表,邪郁肌肤,正邪相争,则发热;风热内扰,热迫血行,致使血溢肌表而见皮肤紫癜;热邪入里,结于下焦,损伤肾与膀胱,阴络受损,则尿血;热盛血瘀,凝滞经络则关节痛;风热在表,营卫不和,则发热恶寒,头身疼痛。

    2.热毒亢盛  外感风热疫疠之气,袭于卫表,郁于肌腠,内扰营血,迫血妄行,溢于肌肤,发为斑疹;胃火夹热毒发于肌肉,则见遍体紫癜;热毒损伤阴络,则见尿血;热毒亢盛,上攻下扰,则见咽喉肿痛,口干喜饮,头痛,小便短赤;热极生风,则抽搐;热扰神明,则谵语。

    3.阴虚内热  温热病日久伤阴,肾阴虚,阴虚火旺灼津,致使津乏不能润养,则口干舌燥;虚火灼伤阴络,则尿血;虚火迫血外溢于肌肤,由于病程日久,血溢无力则紫癜不明显。

4.脾肾气虚  紫癜、尿血日久则脾肾气虚,脾虚失运则纳差,脘腹胀满;腰为肾府,肾气虚则不能温养肾府而腰酸痛。

    5.气阴两虚  《内经》记载:“壮火食气。”热灼日久,耗气伤阴,精微下泄,资源匮乏,则导致气阴两虚,正虚邪恋。脾气虚则见气短乏力,纳差,自汗,晨起水肿;肾阴虚则见心烦,口干,手足心热;阴络伤或脾不统血则尿血。

    6.脾肾阳虚  紫癜日久不愈,热灼阴津,阴损及阳,导致脾肾阳虚。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开阖不利,水湿内停,则为水肿;统摄无权,精微物质外流,则见大量蛋白尿(小便浑浊);阳虚则温运不及,故见面色白,畏寒肢冷;脾虚失运,则见神疲乏力,纳呆,腹胀,便溏。

病例:XX13岁学生 昆明市XX小学。

2008310初诊。平素易感冒,此次反复发作已30余日。刻诊:颜面轻度水肿,四肢散在出血性皮疹、对称分布、压之不退色,尿色深黄如茶色,口干,咽痒,手足心热,腰酸困,脉细数,舌质红,舌苔薄黄,舌底脉络暗红。尿常规检查:蛋白++,隐血+++,红细胞+++。诊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辨证:肌衄、尿血。属热毒内蕴,迫血妄行,阴虚夹瘀。治宜清热,滋阴凉血。

用三联疗法治疗

1,耳尖、结节轮流点刺放血。揉搓耳郭,耳郭上部常规消毒,用针灸三棱针或1次性注射针头,点刺放血1~3个棉球。每天治疗1次,今天点刺耳尖穴,明天点刺结节穴。两穴轮流施治。

2,穴位注射:药用板蓝根注射液4ml+利多卡因注射液1~2ml混合备用。取穴:肺俞,脾俞,肾俞,曲池,血海。每天穴位注射1次。

3,中药汤剂:方用:丹参20g 小蓟20g 白茅根30g 石韦20g 薏苡仁20g 金银花20g 车前子(包煎)20g 女贞子10g 墨旱莲10g 杜仲15g 生地12g牡丹皮10g 陈皮10g 赤芍8g 砂仁(后下)5g。随症加减。 每日1剂。水煎服。嘱忌食鱼、虾,预防感冒。

治疗1周后,318日,颜面水肿消失,四肢皮疹消退过半。尿色仍深黄,余症悉减,舌脉同前。尿检查:蛋白+,隐血++,红细胞++。仍宗前法,中药加藕节炭12克。每日1剂。

又治疗1周后,326日,尿色淡黄,咽干痒不适。尿检查:蛋白(-):隐血+,红细胞+。仍守以上治疗方法,中药去杜仲、车前子,加麦门冬10克,桔梗8克。每日1剂。治疗1个月后,病情稳定,尿常规全部阴性,皮疹消退。临床治愈。停止耳穴疗法和穴位注射,仅服中药、以上方加减化裁服30余剂,诸症消除,尿检查持续阴性而告痊愈。1年后,因感冒来就诊,肾炎无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