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8 10:40:47 来源:迈点网 作者:末代叔叔 通过统计分析也可以看出其中端倪:特惠、抢购类广告的阅读量非常之低。 上周末出差,利用在路上的碎片时间,把目前国内主流的在线旅游服务商的微信号都关注了一圈,并且把近一周内(8月3日~8月10日)推送的历史图文都大致翻阅看了看,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本以为特惠、抢购等内容会有较高的关注度,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于是回来后,利用几天的业余时间专门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希望能从数据列表中,窥得一点规律。
一,服务号为核心,打造订阅号矩阵 笔者以关键词搜索的方式,汇总了各家旗下的微信公众号阵营(以微信认证为准),携程、途牛、去哪儿和同程都有比较完善的微信矩阵,从而可以看出综合阅读量的优势。但驴妈妈却是一个例外,只有“驴妈妈旅游网”和“驴妈妈旅游特惠”两个平台,但一周阅读量却远远超过去哪儿、同程这两个重量级服务商,基本可以判断出驴妈妈官方微信的活跃用户数,高于去哪儿、同程。 另外,在矩阵分布中,绝大多数以官方名称为综合服务号,其他分别分配给了“特惠(特卖)类、“攻略(社区)类”、“门票(机票、酒店)类”,以及“国内(出境类)”等类别,并以订阅号来运营,向各自的目标客户群体推送相应的图文信息。其实这与PC端网站的导航分类非常相似。 当然,您可能会问,这样分散的布局,会不会影响主号的粉丝量?如果仔细查看上面阅读量统计表格,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官方主服务号的活跃粉丝数高于其他类目的订阅号。另外,与服务主号相比,各服务商更关注的应该是自己的移动预订平台,因此,在各订阅号的最后,都留有跳转链接(如上图),往官方的移动预订平台上引流,相信这应该也是旅游行业内微信运营可以借鉴的地方,一切不以自身平台壮大为目的的运营都是耍流氓。 二、从推送内容上来看,特惠、抢购等广告图文并不受欢迎 虽说得屌丝者得天下,但大多数屌丝并不真正希望把自己贪图小便宜的一面,暴露在子的朋友圈里,通过统计分析也可以看出其中端倪:特惠、抢购类广告的阅读量非常之低。这或许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两点:一是已有粉丝人群里,对广告类图文不感冒,没有点开的兴趣;二是即使偷摸点开来瞄了一眼,也不会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了解旅游服务商在搞的活动,除非活动非常有吸引力,携程官微推送的《手把手教你1元订如家酒店》就获得了100000+的阅读量,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是一篇攻略,一个优惠活动的攻略,点开阅读的人必然会多一些,这也与携程主服务号的粉丝基数不无关系,连《读图看携程 第2季财报》这样的财报类图文都有超过100000+的阅读量,其粉丝基数不可小觑。携程在微信公众号上的布局与宣传,相对来说是很成功的,一周内最高阅读量总和是位于第二位的途牛的6倍左右。 从内容的属性来看,阅读总量排在前三位的携程、途牛、驴妈妈更偏向于推送高大上或者小清新的攻略、趣闻和鸡汤,比如《为什么再穷也要去旅行》、《韩国化妆品真相贴|兰芝在韩国式初高中生用的》(同一时期同程网页转载过这篇文章,但阅读量不在一个量级,一是发布时间晚了几天,二或许是粉丝基数不如人家)、《中国175个5A级景区,收了吧,尽量全走一遍》等等这种利于粉丝点开、分享和传播的内容,这样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一来可以提升自己的逼格,二来可以分享给男朋友/女朋友/老公/老婆/情人/朋友,看看,潜台词是一起去吧! 再来看看去哪儿和同程,以抢购和屌丝产品攻略为主,例如《你若不抢,后会无期!》、《新BMW X1自驾游+酒店+机票” 一站式超值畅想》、《盘点国内人气超高的十大青年旅社》等等,很明显,对粉丝来说,这些文章的分享欲望不是特别强烈,不利于传播扩散。 最后是艺龙、芒果和淘宝旅行,淘宝旅行就不说了,人家根本没玩微信。关于艺龙和芒果,可能是因为没有完善的微信矩阵作支撑,但笔者大胆估计是其粉丝基数不行,不然,同样是只有两个公众号的驴妈妈,为何可以跻身前三甲? 具体的图文阅读量、点赞数等这些表面数据就不一一列举分析了,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看上面的数据表格,比较直白生硬的数字(截止8月10日晚24:00前的数据,对于到今天的数字变化而引起的社会矛盾,本人概不负责)。 三、最后的话 读到这里,如果你是打工仔,那么本文只是粗略地、毫不负责任的YY之作,不必沉迷于此,微信后台的统计功能才是最科学权威的,更多的数据统计需要你在工作中不断地去发掘、完善和总结;如果您是老板,也请不要在明天周一早会上表扬或者批评您的微信运营专员, 大家都是抄一抄、转一转,其乐融融一家亲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