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屋漏痕

 南宫藏文 2014-08-25
我以为屋漏痕之说就是“况”。而真卿所云:“何如屋漏痕?”当指茅屋土墙之漏痕。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砖墙瓦屋之漏呢?第一,如今常见的砖墙瓦屋之漏痕根本不足以令“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第二,古民居有墙斗中装土的砖墙瓦屋之漏痕,其中间是一条泥迹,外部却是水漫渍洇散之迹。虽然与用笔有可比性,但是与茅屋土墙之漏痕比较,似乎远没有达到相似的最大化程度。另外怀素所云“坼壁之路”,我也以为是指土墙之坼,因为砖墙之坼大部分沿着较软的勾缝走,也就谈不上“一一自然”了。
        我所说的茅屋土墙之漏与用笔相比,最少有以下六点相似:第一,它的痕迹与书法的点画形相似,既非笔直的“尺线”,又非软弱的“面条”;第二,漏下的夹泥之水对外缘土墙的浸渗力同墨汁完全一样;第三,漏下之水对土墙的浸蚀与石刻完全一样,是立体的凹槽;第四,上部流下之水使水头重量增加,而墙体对水头不断吸附使其重量减少,重力与吸附力之间的矛盾和挥运之力与纸的涩力、笔的弹力之间的矛盾极为相像;第五,茅屋之“漏”和瓦屋之“泻”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不是来势迅猛去也匆匆,而是“细水长流”, 水头重力和墙体吸附力之间的矛盾使水的运行过程呈现出迟速轻重的节奏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段,它与运笔过程几乎没有区别。
        以上前三点是静态的空间相似,四五两点是动态的运动过程相似,因此它的时间性格和空间性感与书法也非常相像,这是第六点。
        或许还有人问他们见过茅屋土墙之漏痕吗?我不认为这是问题,颜真卿和怀素都是行万里路者,故茅屋土墙之漏很容易见到;杜甫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三重茅”之句,不要以为茅屋土墙就是穷人所居之所,茅草盖得越厚成本越高,下层和泥者就要超过盖瓦了。更何况它冬暖夏凉,抗震抗撞击和防盗能力远远优于砖墙瓦屋,说不定包括他们在内的上层人物经常居住也未可知。
        再从怀素几个具体的设喻分析,前几个比喻似乎都各只有某一特点与书法相像,故怀素一连串用几个比喻组成一个博喻来表达他对书法的感悟。当真卿用 “ 屋漏痕 ”仅一个比喻就能完整表达他对书法的所有感悟时,他怎么不视颜真卿为知己而站起来握公手曰“得之矣”。
我以为屋漏痕之说就是“况”。而真卿所云:“何如屋漏痕?”当指茅屋土墙之漏痕。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砖墙瓦屋之漏呢?第一,如今常见的砖墙瓦屋之漏痕根本不足以令“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第二,古民居有墙斗中装土的砖墙瓦屋之漏痕,其中间是一条泥迹,外部却是水漫渍洇散之迹。虽然与用笔有可比性,但是与茅屋土墙之漏痕比较,似乎远没有达到相似的最大化程度。另外怀素所云“坼壁之路”,我也以为是指土墙之坼,因为砖墙之坼大部分沿着较软的勾缝走,也就谈不上“一一自然”了。
        我所说的茅屋土墙之漏与用笔相比,最少有以下六点相似:第一,它的痕迹与书法的点画形相似,既非笔直的“尺线”,又非软弱的“面条”;第二,漏下的夹泥之水对外缘土墙的浸渗力同墨汁完全一样;第三,漏下之水对土墙的浸蚀与石刻完全一样,是立体的凹槽;第四,上部流下之水使水头重量增加,而墙体对水头不断吸附使其重量减少,重力与吸附力之间的矛盾和挥运之力与纸的涩力、笔的弹力之间的矛盾极为相像;第五,茅屋之“漏”和瓦屋之“泻”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不是来势迅猛去也匆匆,而是“细水长流”, 水头重力和墙体吸附力之间的矛盾使水的运行过程呈现出迟速轻重的节奏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段,它与运笔过程几乎没有区别。
        以上前三点是静态的空间相似,四五两点是动态的运动过程相似,因此它的时间性格和空间性感与书法也非常相像,这是第六点。
        或许还有人问他们见过茅屋土墙之漏痕吗?我不认为这是问题,颜真卿和怀素都是行万里路者,故茅屋土墙之漏很容易见到;杜甫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三重茅”之句,不要以为茅屋土墙就是穷人所居之所,茅草盖得越厚成本越高,下层和泥者就要超过盖瓦了。更何况它冬暖夏凉,抗震抗撞击和防盗能力远远优于砖墙瓦屋,说不定包括他们在内的上层人物经常居住也未可知。
        再从怀素几个具体的设喻分析,前几个比喻似乎都各只有某一特点与书法相像,故怀素一连串用几个比喻组成一个博喻来表达他对书法的感悟。当真卿用 “ 屋漏痕 ”仅一个比喻就能完整表达他对书法的所有感悟时,他怎么不视颜真卿为知己而站起来握公手曰“得之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