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下跪是因为等级制度吗?

 云中公子 2014-08-26
古人下跪是因为等级制度吗?

影视镜头中,古代臣民之间、君臣之间下跪现象十分常见,很多人也就此认为,这是古代等级制度的体现,或是一种象征。实际上,古人下跪有着更多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跪”是一种生活中离不开的礼仪。宾主相见,普通百姓吃饭等,都是跪着,没有侮辱性的含义。古人“席地而坐”,其实就是跪坐,相互之间是对等的,即便是君王与百官,也采用跪坐姿势上朝议会,并不分高下。刘邦七年的时候,叔孙通倡导宴席礼仪:刘邦皇帝入席跪坐时,群臣“皆伏抑首”,被某些作者认为是跪拜的源头,其实,每人面前都有宴桌,应该是“皆伏(案)抑首”,也就是略微前倾点头表示尊敬而已,连鞠躬都算不上。

汉代最高级的官员为三公:即丞相(东汉称司徒)、太尉、御史大夫(东汉称司空),皇帝对他们的礼敬仪节有“兴”,是以起立作为对他们进见的迎接礼,或对其叩拜的还礼,相比先秦时期君主的向臣下行揖礼、空首礼要怠慢多了,不需向臣下俯身作揖或叩首,无伤皇帝至尊身份,因而尚作为礼仪制度保留。

那么,古人沿袭的跪礼与什么有关呢?应该说,主要取决于科技水平。具体来讲,就是与椅子与服装有关,受客观生活条件的制约。

凳子始于汉末魏晋年代,初名为胡床或马扎。到唐明宗时期凳子有了靠背,就是椅子。到宋代出现带扶手的交椅,这就是权力的象征,梁山泊有草寇交椅,宫廷有龙椅或者叫御座,成语正襟危坐就是指称皇帝在交椅上的坐姿。宋以前,椅子还没有发明,上朝的时候,皇帝和臣子一样,都是席地而跪,即跪坐。日本的跪坐礼节就学自中国隋唐。

没有凳子或椅子,当然就不会出现谁跪、谁站的问题。并且,那时的坐姿非常不雅,尊者也不会接受——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穿着裤子,但通常穿着于袍服内,并不会把裤子露在最外面。初期裤子都是没有裤裆的,后来才出现了合裆裤。没有合裆裤,即使有凳子或椅子,坐姿都会暴露隐私部位,只有跪姿才能隐藏,显得文明有礼!

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洋海古墓,曾发现了两条裤子,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裤子,历史可追溯到3300年前。那么,中国人是不是从三千多年前开始穿裤子?其实不然,三千多年前的新疆,是游牧民族的领地。所谓游牧,就是居无定所,人们骑着马驱赶牛羊,逐水草而生。对于骑马的游牧民族而言,没有裤子,马背会时刻摩擦大腿内侧的肌肉,容易出血,没法骑马。所以,很多研究者认为是游牧民族最早发明了裤子。

对于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国人而言,裤子就并非必需品了。那时的社会以农耕文明为主,有块布料把身材围起来就已足够。即便是战争,也无需骑兵——直到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打仗都是以步兵和战车为主,战车用马拉着,士兵站在战车上,上衣下裙,也不用担心走光。

上衣下裙,就是古代所说的“上衣下裳”。衣,依也,人依以庇寒暑;裳,障也,人依以自障蔽。所以,古人的下装,主要是考虑隐私问题。

战国时期,赵国地处北方,接壤匈奴,而匈奴多骑兵。赵国屡次跟匈奴交战,自己笨重的战车总是被匈奴机动性更好的骑兵击败,赵武灵王便决定进行军事上的改革——改变服装,让士兵都穿短衣、长裤,从而便于活动,进而学习骑射。有了裤子以后,才有了骑兵。

不过,那时已经有了“胫衣”,类似于现在的裤子,但是没有裤裆,没有裤腰,就只有两只裤管,套在小腿上,用带子系于腰间,但要害地方仍然保持真空,也就是现在的开裆裤,其目的是便于私溺,因为在胫衣之外,人们还穿有裳裙,所以不会显露下体。尽管有胫衣罩住小腿,但人们还是容易走光。所以《礼记》中就提出“劳毋袒,暑毋褰裳”,说的就是做活时不能袒露身体,夏天也不要把下裳提起来。

胫衣到了宋代,就变成了加罩在长裤之外的膝裤。从史书记载来看,两宋时期的男女,不分尊卑,都穿膝裤。《朱子语录》记载,南宋奸臣秦桧在朝为相,虽然得高宗皇帝的重用,但高宗对他也有防范。秦桧死后,高宗不免松了口气,对臣下说:我终于不用在膝裤里面藏一把匕首了。到了明代,关于穿膝裤的文字就更多了。《金瓶梅词话》里写到潘金莲的服饰,就是裙子里面系一对“锦红膝裤”。

古人下跪是因为等级制度吗?

——这就是中国裤子的史略大概。与历史相映衬的,古人没有“裤子”,“下跪”就是常态。汉代人请客吃饭,都必须双腿并拢跪在地上,让外衣垂下来,护住要害部位。在汉代,人们以跪坐为合乎礼节的坐姿,还形成了一整套以跪坐坐姿为基础的礼仪制度。连裆裤在魏晋南北朝广泛使用,所以从魏晋开始已经有人放弃跪坐。到宋朝,所有人都习惯于坐在椅子上吃饭,再也不用担心走光了。

所以,“下跪”并非古代等级制度的产物,而是社会现实生产力水平真实而客观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与文化,要义都是“与时俱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