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粹德国为什么不发展大舰队?

 木立 2014-08-26

自从色当一役拿破仑三世被打得丢盔弃甲之后,就有了德国陆军天下无双的美名。自此往后的德意志陆军是这颗行星上最可怕的军队,若无美国相助,一战鹿死谁手还真说不清楚,若没有老天爷的帮助,1941年的斯大林可能就横尸莫斯科街头了。德国陆军强大的威名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里都败了,但是真正在硬碰硬中击溃过德军的战例很少,不可忽视的事实便是即使纳粹德国灭亡的时候,其仍然保持着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只是其已经没有资源来支持这些现代化部队的作战了。

可是与德国战车威名相反的是,德国海军好像没什么名气。闻名遐迩的狼群战术,差点就让英国窒息了,可是当时的潜艇不可能完全封锁英国,而且当时反潜技术的发展速度也远远快过潜艇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潜艇和水面舰艇的对抗是不平衡的,潜艇的鱼雷必须击中对方,但是水面舰艇的深水炸弹却可以用水压把潜艇压扁。

那么,元首为啥不发展大舰队?不发展海军?这个问题似乎对于我们现在的海军建设,也有着很深刻的启示。

德国在历史上就是个陆地国家,虽然德国的海岸线并不短,但是大部分在波罗的海,面向大西洋的很短,由此,无论德国在封建时代的分裂之中,还是普鲁士帝国趋于统一的过程中,都不重视海军的发展和建设。因此德国没有海军传统,也没有海军建设的意识,这种情况甚至一直持续到威廉二世继位,老首相俾斯麦激烈地反对年轻的皇帝发展海军和称霸世界。

但是俾斯麦毕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间,他没能阻止年轻皇帝的野心,从大陆策略转向称霸全球的德国,需要一支海军,而且这不是一支普通的海军,皇帝将要建设的是一支能够匹敌已经称霸海洋将近100年的英国的大舰队,一支能够打破英国垄断海洋的舰队。这个契机让德国海军的发展速度疯狂得加快了。

其实在威廉二世尚未继位(1888年)时,德国就已经开始建设海军了,这个情况从我们的北洋水师也能看到,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是德国船,而不是英国船。但是也从北洋水师的舰船中看到,当时的德国舰船虽然质量胜过英国,价格低于英国,但是其设计仍处在探索中,设计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等到威廉二世继位的时候,德国人在海军上投入了很多钱,德国海军就一下子发展起来,成为世界第二了。

地球表面积的70%是海洋,因此控制了海洋就等于控制了世界,英国的庞大殖民帝国就是建立在他近乎无敌的海军上,而现在美国人能够制霸全球,也在于他那可怕的大舰队。德皇威廉二世的目的就是要推翻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他们的殖民地,将已经被英,法,美,俄分得差不多的世界重新洗牌。其中除了陆地上攻占法国和俄罗斯外,更重要的是在海上击败英国,如果没有海军,那么是绝对无法打败大英帝国的,难道让陆军士兵划着洗澡盆过英吉利海峡吗?

德国海军的建设持续进行了20多年,这段时间也是钢铁战舰发展最快的时间,1880年代的定远,镇远号这样的战舰,到了1900年代已经连派上战场的需要都不存在了。感受到红黑帝国威力的英国和德国展开了造舰竞赛,造舰竞赛的重要转折是无畏级战列舰的出现,无畏舰重新定义了巨舰大炮,同时也让海军竞赛的费用陡然上升。海军发展究竟有多快?仅从排水量来看,1880年代的大清定远号,7000吨,1900年的日本三笠号,15000吨,1910年的德国国王号,25000吨。三笠号只有两座炮塔4门主炮,国王号有五座炮塔10门主炮。但是两国海军都不可能把全主炮战列舰,俗称无畏舰之前的船都给拆了,因此在大战开始时,德国和英国的战列舰都分为无畏舰和前无畏舰。巨舰的压力由此一般。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英国有20条无畏舰,38条前无畏舰,5条战列巡洋舰,67条各类巡洋舰,德国海军则有15条无畏舰,22条前无畏舰,3条战列巡洋舰,25条各类巡洋舰,在大型舰艇方面的德国海军还是不如英国海军。而英国海军则是几乎调动了全世界能打的船死死地封锁住德国的出海口,这便断绝了德国的所有海上贸易。可是,花费了20年打造的海军,耗费了无数的钱财,堪称是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结晶,现代工业皇冠上宝珠,最强的战争兵器,却让威廉二世怯懦了。担心几十年的心血一朝喂鱼的德国海军闭门不出,整个一战只在日德兰一战上演了巨舰大炮的巅峰对决,但是就算是这一战,德军仍然非常小心,并没有像日俄对马海战那样你死我活地死磕。

结果,这支耗费了德意志大量精力的海军在德国战败以后,就被协约国接手,没有到海里喂鱼,反而是更惨烈地被敌人俘虏,结局和北洋水师如出一辙。后来这支海军在爱国海军的破坏下相继自沉了。

德国海军发展到这里,就成了绝唱了,我国海军自北洋之后到现在完全复兴了,可是德国海军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大规模发展了。

扯了这么多,才进入正题,为啥纳粹德国不发展海军?德国1918年战败以后,除了割地赔款外,国体也变更了,同时还受到凡尔赛合约的巨大影响而不许发展海军,不许建造大型水上舰艇和潜艇。到阿道夫希特勒上台的1933年,德国还海军建设这方面还处于一片空白中。不过当时的海军司令雷德尔极力鼓动希特勒发展重新发展海军,雷德尔在希特勒还没上台时就已经提出重新建设大型水面舰艇的要求。

由此,德国不发展大海军的第一个要素出现了,这来自于阿道夫希特勒的个人原因。希特勒认为海军的发展是必要的,这点上他同意雷德尔的说法,但是希特勒本人是陆军出身,他对于海军完全没有威廉二世那种热情,让他狂热的是坦克,飞机,以及那些新奇的兵器,在海军里,他最感兴趣的是潜艇。和一般人的认识还真不同,虽然威廉二世打的是欧洲大战,但是他的目的是要称霸世界,而希特勒打的是世界大战,但是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迫不及待地将世界上最大,最邪恶,最可怕的苏维埃帝国彻底碾成粉末。而且希特勒也清楚地知道,在短时间内,德国不可能打破英国的封锁,因此不需要面向大海,德意志的铁蹄是要征服整个大地。

希特勒的忧虑也表现出一个最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德国在当时有能力造舰,但是没有能力造大舰队,更没有能力去维护这支舰队,而且这支舰队也不可能是英国海军的对手。英国海军已经逐渐从巨舰大炮时代转入航空母舰的时代,而大型航母发展的这20年恰好是德国海军的空白期。而且,和很多人所想象的完全不同的是,1933年代的德国人空有智慧,而没有太多的经验,兵器设计的断档让他们什么都要从头做起,仅从德国坦克这忐忑的发展情况,就能看出,又何况海军?何况航母?何况已经发展到4万吨级别,400毫米口径火炮的战列舰呢?

还有一个原因让希特勒和德国人都感觉不需要发展海军,那就是飞机的发展。在一战的时候,德国人还在用飞艇进行轰炸,但是20年过去了,飞机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德国的航空技术发展得很快,很快就出现了一批性能可靠的大型飞机,而时代已经完全变了,只要能够控制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那么海上这些铁疙瘩只是浮动的靶子而已,控制了制空权就等于控制了制海权,德国完全不需要控制整个世界的海洋,他们只要能控制英吉利海峡,渡过大海,占领伦敦,那么这个海上帝国便土崩瓦解了,而至于美国人,那元首感觉他们虽强,但暂时没有称霸世界的想法。


但是这不是说德国就真的完全不发展大型水面舰艇了,毕竟德国不可以完全没有海防,但是整个二战中,德国的大型水面舰艇只有两条战列舰,两条战列巡洋舰,三条重巡洋舰和三条过渡形的战列巡洋舰。德国的战舰几乎都是以一己之力挑战英国整支舰队,单打独斗。而且德国海军的建设的确也异常曲折,比如有名的俾斯麦和提尔皮茨号的建造都长达10年。

当时世界上海军实力最强的是美国,英国和日本,但是日本并不是真正强,他们的船的质量很差,虽然火力猛,装甲厚,但是装甲强度很差,大和号虽然装甲极厚,却很容易被击穿,因为钢板强度不行。简而言之,日本战舰大多拥有很高的HP,真正的防御力却并不强。英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虽然海军强大,但是一战之后已经无力维持,新造战舰的质量也很差。胡德号被俾斯麦号打沉了,这个有名,但是比胡德号更强的威尔士亲王号当时也在场,才挨了俾斯麦号一炮就丧失了战斗力,后来又中了3炮,就跑不动了。后来这条船在东亚被日本人6发鱼雷给干沉了。但是俾斯麦号和英国数十条战舰战斗,中了100多炮,6枚鱼雷,最后也没沉,而俾斯麦号最终沉没还是英国人运气好把他的桨打坏了,动不了了。

虽然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在但是的世界海军里数量不值一提,但是这些铁疙瘩皮糙肉厚,质量上乘,这条船毫无疑问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战舰。只是他们不仅没有被希特勒委以重任,而且也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了。

但是聪明的德国人当然能够认清时代,所以他们也造过航母。

德国和日本的合作让他们得到了一定的航母建造技术,但是日本的航母技术其实并不是先进,日本在整个二战中一共有十条主力航母,直接制造的航母只有5条,还有5条都是别的船改造的,虽然吨位很大,但是没什么用处,比如大和级战列舰改造的信浓号,达6万吨,但是当时的日本舰载机体积增大,致使这么一条巨舰只能装50多架飞机。

不仅日本的航母技术不先进,他们的航空技术更是因为零式飞机而被人极大高估了。日本的航空技术落后德国很多,以至于日本很长时间里都没有能够设计出适合于陆地起飞的大型战斗机,舰载机虽然一开始比美国好用,但是零式面对美国的P38,P51,只有被打烂的份了。而德国的航空技术就比日本要好得多,于是便出现了先进飞机搭载落后航母这种奇怪的情况。

德国海军建设Z计划的核心就是这条航母,38年就下水了,但是当时德国已经进入战争准备的最后阶段,当时不知道有多多少少地方需要高质量的钢铁,此外,戈林拒绝为这条孤舰提供支持,以将Bf109改成舰载型,以及海军航空兵的训练。这条船眼看差不多了,却停工了。而战争爆发以后,这条船就被遗忘了。

海军发展是见效最慢的,几年才能造一条船,远比不上陆军,陆军研发一种坦克,只要1年时间就能开始列装军队,带来的效益要远远胜过海军。而这个时候,邓尼茨在海军里得势,潜艇的发展开始被重视。潜艇的建造周期短,战斗效果好,在战斗开始时,德国的潜艇兵好几次干沉了英国的大型潜艇,这种不对称的对抗让希特勒非常满意。之后,由于英国作战的失败,希特勒又急于攻击苏联,便企图利用潜艇封锁英国。这种转向让德国的大舰队,更是不可能实现了。


但凡是世界大国,都会发展海军,发展海军有两个作用,一来可以纵横世界,二来可以耀武扬威。海军几乎是纯粹攻击性的军种,特别是现代战争。所谓海防,不妨说是海攻,因为军舰的威慑,才有了海防。若仅仅是近海防守,并不需要大型舰艇,完全可以用陆基的海军航空兵和导弹来防御。但是这种防御太被动了。现在的国家都卷入了世界化,如果海防不是积极的,不建设大舰队,那么一旦被封锁,一个国家很快就崩溃了。打个比方,如果美国人封锁了南海,中国可能很快就到处都是李自成,洪秀全了,或者中国人封锁了南海,那么日本人的油船,货船还来不及从菲律宾绕,日本经济就炸了锅了。这种威胁,就连清代的那些腐朽的统治者都意识到了。而且当今世界,陆地战争发生的几率已经越来越小,而再发生二战那样大规模陆地战争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了。但是海上摩擦却持续不断,全球化的血脉完全依靠大海,陆地上哪有东西能一口气运10万吨的货?我国海军的发展切不能鼠目寸光。然而我国也没有什么海洋传统,海军建设很多地方都很不到位,加之军队腐败之深,竟然连前全军副统帅都锒铛入狱,不禁让我们非常担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