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故事如何飘洋过海 赵氏孤儿海外传播之路

 慧读书院 2014-08-26

春秋故事如何飘洋过海 赵氏孤儿海外传播之路

http://www.sznews.com   2010-12-10 16:42  深圳新闻网    【字号:  

  说《赵氏孤儿》,盖因它的早成名与大影响,自 《左传》、《春秋》、《史记》直至元杂剧,甚至在法国乃至欧洲一些国家引起的轰动,而这,与法国文豪伏尔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在信息通联尚不发达的时代,一部《赵氏孤儿》是如何漂洋过海展现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面前的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马若瑟的翻译

  1752年,意大利剧作家梅塔斯塔齐奥以元曲《赵氏孤儿》为蓝本,创作了《中国英雄》,使之成为欧洲最早改编中国戏曲的作品之一,在意大利和欧洲流传甚广。

  17世纪的法国,汉学的领先程度已经让其他欧洲国家望尘莫及,《中华帝国志》等一批著作的面世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塑造了一个“理想的中国”,成为18世纪中国文化热的主要源头之一。马若瑟是久居中国的法国传教士,为了让欧洲学者知道中国古代经典的价值,1731年年底,他用了七八天的时间,完成了对《赵氏孤儿》的翻译。马若瑟托两个送信人把包裹先交给了杜哈德——他当时正在编辑《中华帝国志》,就把《赵氏孤儿》的译文用上了,然后又把包裹还给了傅尔蒙——当时法国皇家铭文美文学院的院士、法国的中文权威。傅尔蒙见到此剧本发表后很是吃惊,公开指责杜哈德,因为马若瑟在给他的亲笔信中明确地把稿件的发表权交给了他。这场笔墨官司打了很多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傅尔蒙有理。

  马若瑟为什么在百种元剧中选择了《赵氏孤儿》?有学者说,因为这出剧在元剧中最符合当时法国文学界对悲剧的理解: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一致;主题来自古代历史,是涉及国家民族大事的重大题材;主人公属于王公贵人;文体高雅,用语不俗;悲剧也必须用诗体。中国戏剧从来都不讲究时间和地点一致,但除此而外,《赵氏孤儿》在其他方面都严格合乎法国悲剧的要求。另一方面,剧中人物高贵的英雄气概也是吸引马若瑟的原因之一。

  马若瑟虽在中国生活长达30余年,但对中国戏剧艺术和中国诗词似乎还缺乏深入研究,他在译介过程中,认为:“这种唱词不易理解,对欧人来说更是晦涩难懂,因为其中富含我们所陌生的隐喻,其修辞法也是我们难以领会的。”故将占全剧一半篇幅的诗歌唱段全部删去,仅以“他唱”二字代之。他的译本仅保留了原作故事梗概的节译本,中国原剧艺术形式上的特点已荡然无存。马若瑟节译的《赵氏孤儿》进入法国之时,正值法国和欧洲“中国热”方兴未艾之际,它一传入法国便引起了一些作家、批评家的关注,促进了中国文化热潮的高涨。

  马若瑟简介

  马若瑟出生在法国北部城镇歇尔堡。1698年来华后,在中国语言文学、哲学等方面付出了30多年的心血,直到去世。他在汉学方面造诣极深,被后世学者公认为是西人汉语文学专家和易学专家中的佼佼者。马若瑟有许多重要的著述或译著。在涉及中国语言文字的著作中,他的拉丁文手稿《汉语札记》堪称传世力作。

  伏尔泰的改编

  在杜哈德编的集子中读到马若瑟翻译的中国悲剧时,伏尔泰产生了构思一部悲剧的想法。他对《赵氏孤儿》的艺术水平心存质疑,但认为这个中国戏“使人了解中国精神,有甚于人们对这个大帝国所曾作和所将作的一切陈述”。他以此为素材,创作出《中国孤儿》。他把故事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期向后移动了一千七八百年,又把一个诸侯国家内部“文武不和”的故事改为两个民族之争。他还遵照欧洲新古典主义的戏剧规则,把故事时间从20多年(据伏尔泰说是25年)缩短到一个昼夜,剧情也被简化了;更有趣的是,他还根据当时“英雄剧”的写法,加进了一个恋爱的故事。他承认,从纪君祥、梅塔斯塔齐奥、马若瑟的作品中汲取了完全不同的剧情作为他自己悲剧的主题,他的《中国孤儿》与上述两个剧只是“名称相同”而已,但作品颂扬中国道德和儒家文化,在欧洲国家的文化界和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东方题材风靡一时。

  《中国孤儿》首先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德利斯寓所演出,但是传说这次演出反应平平,特别是扮演成吉思汗的演员单调的朗诵使观众大失所望,传说,伏尔泰一个劲儿地低声呼唤:“成吉思汗兄弟!成吉思汗兄弟!”观看演出的孟德斯鸠在席间打盹,而且那么沉,使伏尔泰很生气,向他扔去帽子说:“他还以为是在法庭呢!”到了1755年8月20日,伏尔泰版本《中国孤儿》才由巴黎喜剧演员在巴黎正式公演,该剧获得了成功。演出16场之后,该剧得以在宫廷演出,宫廷对这部完全表现中国主题的戏剧表示欢迎。

  《中国孤儿》产生了巨大反响。1755年,《就〈中国孤儿〉致一位旧时代人物的信》发表;1756年,《奇怪可笑的瓷像:1756年3月19日由国王的喜剧演员演出的一幕诗剧〈中国孤儿〉的模仿剧》面世;1756年,《中国孤儿》由一个叫拉奥的人制成搪瓷像;宗·德·乌尔克西尼衷的作品《论〈中国孤儿〉》出版,1760年再版。1775年,《悲剧〈中国孤儿〉的分析》、《就〈中国孤儿〉致某夫人的信》陆续问世。

  而文学家卢梭对此却有着自己的看法。1755年9月,他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傻瓜,剧场里挤得满满的,咖啡间里回响着他们的警句,塞纳河畔的书摊上放满了人们的小册子,人们对《孤儿》是一片欢迎之词,可我却要说几句批评的话,这样一个蹩脚的作家,很少能看到其中的缺陷,也几乎感觉不到其中的美。”抛开卢梭的见解,从中是可以折射出当时的演出盛况的。

  伏尔泰简介

  伏尔泰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伏尔泰的评价

  伏尔泰评论:“(《赵氏孤儿》)是了解中国精神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过去和将来有关这一幅员辽阔的帝国的任何一部游记都无法比拟的……这个剧本如果跟我们14世纪戏剧相比,是一部杰作。”

  在英国的改编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后,英国剧作家阿瑟·墨菲也对之产生了兴趣。他花了两年的时间,几经修改,最后终于完成了加进许多人修改意见的《中国孤儿》的改编本,于1759年4月在伦敦德如瑞兰剧院上演,并取得成功。墨菲的《中国孤儿》改编本同样使原作大为变样。他认为,中国的《赵氏孤儿》题材是好的,可惜作者对救孤一节没有处理好,他觉得,牺牲一个婴孩来拯救另一个婴孩,远不如牺牲一个青年来救另一个青年,因为这样更可以表达为父母者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

  《赵氏孤儿》还被英国著名剧作家威廉·哈切特改编成 《中国孤儿》,改编后风格大变。首先,剧中人物都被换成了一些古怪的名字,卷首还特意加了一张剧中人物表;其次,剧情也有所改变:元剧《赵氏孤儿》的情节是从“文武不和”谈起的,而且是武臣陷害文臣,而哈切特的《中国孤儿》则将它改成了“首相”陷害将军。这已是非常明显地影射18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首相瓦尔帕尔——他当初曾弄权嫉才,陷害有功的元帅和将军。另外,改编的剧本还加了一个情节,在哈切特看来,既然要牺牲自己的孩子来代替孤儿,就须先和自己的太太商量商量才是,所以就加了一个医生与太太商量的场面。他还在剧本里插上了歌曲,说是仿照中国的格式,但实际上与中国的说唱相去甚远。

  在德国的传播

  1774年,在德国出现了由一位匿名者改编的 《中国人或公正的命运》,改编本不是采取传统的五幕剧形式,而是由六步抑扬格诗句组成,意在展现古老中国的特点和习俗。1781年,德国大文豪哥德也根据《赵氏孤儿》和《今古奇观》中的小说情节改编成一个全新的剧本,取名为 《埃尔彭罗》,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这本改编剧最后没有完成。文化的深情

  《赵氏孤儿》一剧迄今在欧洲已有7种主要译本和5种改本。18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先后出现的《赵氏孤儿》的5种改编本都是以马若瑟的译本为主要参考的。马若瑟的译本收入杜哈德编著的 《中国通志》一书,1735年在巴黎出版,1755年,又由巴黎阿帕京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中国通志》有英文转译本、德文转译本、俄文转译本。1762年,英国汉学家托马斯·帕西又翻译了 《赵氏孤儿》新的英译本,收入其编著的《中国诗文杂著》一书。1834年,巴黎出版了由法国著名汉学家斯坦尼斯拉斯·朱利安翻译的新的法译本《赵氏孤儿》,此译本在欧洲颇负盛名,被中外学者推崇为第一流译作。20世纪以来,《赵氏孤儿》在欧洲的编演热潮虽然已经过去了,但这个剧本的新译本以及评论著作仍不断出版。1973年,伦敦出版了艾伦翻译的《赵氏孤儿:五幕戏剧》。由此可见《赵氏孤儿》在西方的长盛不衰。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伏尔泰的改编本《中国孤儿》由孟华博士译为中文,在天津舞台上与京剧《赵氏孤儿》同台演出,这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能不说是一桩盛事。2001年,李岚清访问法国时赠送的《赵氏孤儿》礼品书打动了当时的法国总统、“中国通”希拉克。新世纪,越剧、豫剧版的“赵氏孤儿”都曾在法国、芬兰、意大利亮相,吸引了欧洲无数观众前往观看。

  一部《赵氏孤儿》,一个惊世传奇,演绎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不了情。(李晓勤)

来源: 太原晚报  编辑: 潘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