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添“上学郎”,不妨学三招

 bx126 2014-08-27

家添“上学郎”,不妨学三招

2014-08-25 03:31:28 来源: 解放日报(上海) 0人参与
分享到

IC图

  本报记者 彭薇

“小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唱出了读书郎的心声。对于许多家长来说,9月份新学期开学,意义非凡,孩子即将背上书包,成为一名小学生,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就此开始。家增“上学郎”,家长应该做何准备?记者就此采访了武宁路小学校长孙纳新。

第一招:

带孩子适应新环境

孩子上小学,家长急得团团转。对于不少小学校长来说,他们听到家长咨询最多的问题,不是孩子是否能适应小学生活,而是“要不要学拼音”、“没学英语有影响吗”等。

“家长普遍担心的是,孩子学习跟不上怎么办?”孙纳新说,开学前,有的家长甚至还会失眠。老师们给新生家访时发现,开学前,多数家长开始唠叨孩子:“你什么都不会,到时候看你上了小学怎么办”,“现在不好好看书,读一年级了别哭鼻子”……老师都和家长开玩笑:“你们是不是得了入学焦虑征?”家长连连点头。

孙纳新建议,家长不妨将焦虑心理放一边,与焦虑学习状况相比,从心理上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新环境的到来可能会让他们无所适从,如果这时候家长还在数落或指责孩子,更加会加剧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恐慌。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新校园走走,和他们聊聊天,告诉孩子,你在幼儿园结交了那么多朋友,读小学了,你会去一个漂亮的校园,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学到更多的本领。

第二招:

教孩子改变生活习惯

六七岁的孩子,从幼儿园学生变成小学生,环境变化会带来很多生活习惯的改变,家长须帮助孩子慢慢调整。

作息时间需要早睡早起。与幼儿园相比,小学上课时间一般在8点,提前了半小时左右。孩子读幼儿园时,即使偶尔迟到十几分钟,也没有关系。可是上小学如果迟到,耽误的可能是晨读或者上课时间。所以,家长和孩子的这根时间“弦”应该绷得更紧一些。另外,幼儿园有一两个小时的午睡时间,孩子当天晚上睡得晚,第二天中午也能补补觉。可是,上小学以后,午休时间也就1个多小时,孩子不能睡午觉。有些孩子前一天晚上10点多才睡觉,到了第二天下午没精彩,影响上课状态。所以,从开学前,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这样会有一个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小学生活。

孙纳新说,在吃的方面,小学不如幼儿园准备得精细,家长要有心理准备。小学规模比幼儿园大得多,很多小学有一千多个学生,厨房烧菜都是大锅菜,有的学校直接叫盒饭公司配餐,午餐菜品无论从口味还是色香方面,不如幼儿园好。而且,幼儿园每天都会提供两顿点心和水果,这个环节在小学取消了。一些孩子养成了每天吃几顿点心的习惯,小学一般允许学生带一些饼干、水果、牛奶等充饥,家长可提前备好。但老师不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各类零食,小学生年龄小,容易被这些物品分心,导致上课思想不集中。

老师们总结,上小学以后,小便问题是孩子们最需要改变的生活习惯之一。幼儿园的厕所都在教室里,孩子想上厕所,可报备老师直接去。可在小学,老师建议应慢慢养成下课期间小便的习惯,家长回家也可多叮嘱。小学新生课堂经常会出现类似情况:课间十分钟,孩子抓紧机会玩耍,忘记上厕所;上课铃响以后,匆匆往厕所奔,或者上课期间,三三两两举手要小便。这样的话,经常打断课堂节奏,对老师和其他同学都有影响。

第三招:

正确的陪读是和孩子交流

孩子读小学了,要不要陪读,这是让不少家长烦心的事。孙纳新建议,小学新生家长应该陪读,但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陪学。

一般来说,小学一、二年级都没有回家作业,对家长来说不存在陪读概念。但是孩子初入小学,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比如可以问问孩子,今天交了几个新朋友、在班级表现怎么样、最喜欢的学校活动是什么。或者问问孩子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小学新生年龄较小,有些事情孩子不敢和老师沟通,但是对父母会敞开心扉,家长也应该及时关注。孙纳新说,曾经有孩子上学一两天了,连自己是几班的还不知道,找不到教室。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多关心、多交流。

对于小学新生家长来说,陪读不是为孩子补知识,而是帮他们养成好习惯。提早学习的孩子,适应小学学习可能会更快,但是“零起点”的孩子,也不必焦虑。他们暂时落后,是因为没有提早学,到了二、三年级之后,他们和早学孩子之间的差距,会慢慢拉平。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孙纳新建议,不妨让孩子每天自己整理书包开始,按着课程表带好书本、收拾文具。起初,孩子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另外,要让孩子养成放学回家后看书的习惯。小学低年级没有回家作业,可以看看当天学过的课文、翻翻明天要学的书本等;到了高年级,有书面作业,一回家最好先把作业完成,再去玩耍,“低年级时不养成良好习惯,到了高年级让孩子改,就更难了。”

和孩子

一起准备“上学清单”

上小学了,需要用到的学习用品比较多,家长不妨和孩子提早一起准备。一些“过来人”家长列了一份“上学清单”。

1、按照老师要求,准备各种生词本、拼音本、单线双线本等。

2.准备包书皮等。市场上有纸质和透明塑料质的包书皮,并且有很多尺寸规格。现在孩子的书大都只有两种尺寸,大的和杂志尺寸相同,小的和作业本尺寸一样。这两种尺寸的纸质和透明塑料质的可各买10张。

3、学习用品。包括书包、铅笔、铅笔盒、直尺、橡皮、卷笔刀等。书包最好是合适的双肩式书包,大小与孩子身高以及教室书桌格子大小相适宜,质料要轻,肩带要宽阔,现在不少书包显眼地方都可附上卡片,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最好给孩子买功能最简单、色彩不鲜艳的铅笔盒或笔袋。市场上的铅笔盒,功能很多,样式花哨像玩具,这样的铅笔盒最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建议购买。

4、其他零碎物品。比如水瓶、干湿纸巾、文件夹等。9月开学时是秋季,天气干燥,带上水瓶让孩子多补充水分,到了冬季,最好挑选有保温功能的水瓶。干湿纸巾最好是小包装的,在校洗完手,或者午饭后都可派上用场。孩子上学后,老师经常会发一些通知单,这些都可放在文件夹里保管好,以免孩子当成废纸不小心扔掉。

家长在家中尽量为孩子创设养成良好习惯的条件,比如设置固定放书包、用具、图书的地方。选择合适的灯光照明,适合孩子高矮的桌椅,不要将孩子安排在与电视机同屋的房间,要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netease 本文来源:解放牛网-解放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