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失败是常态

 tuzididie 2014-08-27

  “人生失败是常态。”是陈如江兄文章中的一句话(见7月28日“夜光杯”)。初读,感到清新;细想,引人深思。

  常态,是什么?词典上说,就是正常状态。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普遍性,也就是说,失败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乍一听,好像有些危言耸听,不可思议。可是,这恰恰是事实。

  失败与成功是如影相随的一对矛盾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成功,就有失败;有人成功,就必有人失败。这是必然的,毫无疑问的。

  12岁的孩子李云龙和12岁的安德烈对决,最终只有一人成功,另一人就必然失败;

  世界杯足球赛,冠军奖杯只有一座,德国队运筹得当,过关斩将,最终捧得冠军奖杯,那么其余31支球队则均遭失败。

  在寻常百姓中,这种失败就更多了。因为他们缺少某种天赋,缺少可以与人“拼一下”的爹妈,所以,他们在升学、求职、恋爱、婚姻等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遭受到更多的不顺和失败。

  古人云:“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这“成事难”,就是失败多而成功少。当然,我们告诉孩子们“人生失败是常态”的现实,不是让他们害怕失败、不敢去面对失败,而是在明白了失败是“常态”之后,坦然地去面对失败,去正视失败,甚至去利用失败,从而在失败中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由失败转化为成功。这一点,对独生子女更为重要。

  我们有不少独生子女,一生下来就受到父母以及祖辈们的呵护和娇惯,事事顺着他,逐渐养成了在家中是无法无天、胆大妄为;但一出家门,离开了父母祖辈们的呵护,就浑然不知所措,一旦遇到小小的挫折,就如天塌地陷,束手无策,有的甚至还会情绪失控,号陶大哭。

  由此,我想到了邓伟志先生说过的,对孩子要进行“挫折教育”。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在美国留学毕业后,信心满满,自认为自己是名校的学生,又是比较吃香的金融专业,还曾在美国著名大银行实习过,那本厚厚的面试教材,几乎背得滚瓜烂熟,找个好工作,应当不成问题。

  可是,几十家银行、公司面试下来,竟然无一录用。孩子的自尊心遭到打击了,有点灰心了。他责怪面试官出难题、偏题刁难他。我的朋友却冷静地对孩子说:“这几十次面试失败,你不觉得是一种收获吗?”孩子不解。朋友说:“其实这些失败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你身上存在的诸多缺点和不足。而这些缺点和不足恰恰是你平时发现不了的。如果,你能正视并改正这些缺点和不足,你离成功不就近了吗?”

  孩子听了,顿觉眼前一亮。是啊,原先自己一味责怪面试官出题刁钻,现在想来,是自己准备得还不够充分。比如,有一位面试官知道他准备了许多高难度的数学题,偏偏问他本科学过的某个公式。他竟一时卡住。现在想来失败只能怪自己。这个孩子正视了失败,并检查和修正了自己在面试中暴露的缺点和不足,找回了信心,不久,就被一家大公司录用了。

  朋友问孩子:“现在还害怕失败吗?”孩子说:“不太怕了。”他还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失败不仅是我成长中的一面镜子,而且还是我成长中的老师。她会帮助我迅速改掉身上的不少毛病,虽然这些毛病,你们也曾经指出过,但远没有经历失败之后印象深刻。”

  说得真好!这大概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涵义吧。





葛昆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