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用时间来承受历史之重2014-08-28

 天宇春涛 2014-08-28

“中国用时间来承受历史之重”

  • 字号
2014-08-28  

  徐佳 李荷雯

  日本,是国人永远绕不开的话题。自唐代进入华夏文明的视野,同处东亚文化圈、同样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传统转型的邻国,如今仍然是中国“熟悉的陌生人”。

  中国关注近代日本,而日本更专注于古典中国,分水岭恰好是两个甲子前的那场战争。中国叫甲午战争,日本叫日清战争。“日本人以地缘命名,用地缘来承受历史之重。中国人以年轮命名,用时间来承受历史之重。看似无甚意味的命名,却显露了一种心情、一种姿态。”日本文化与哲学研究学者姜建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邮件专访时说。

  “一个强调永志不忘性。60年一个轮回,只要是甲午年,就必然会想起那场战争。甲午这个概念,在中国指向的是历史记忆。另一个是已经发生,不值再提,因为从地缘政治来看,"清朝"早已成了历史名词,在这里历史记忆不再亮眼。”姜建强补充道。

  对历史的态度决定了对当下的认知,120年里,“中日之间”愈发分歧。“有中国人对日本的误解,也有日本人对中国的误解。”姜建强说。

  在今天的日本,汉学被关注得越来越少。坚持了18年之久的《中国现代小说》季刊被迫停刊,表明了日本汉学家遭遇的窘境。虽然国内的日本学热闹了许多,各个综合性大学都设有日本或日本文化研究所,介绍日本历史和文化的书也在不断地出版。“问题在于中日关系的好坏往往左右和影响着这些研究和出版,且研究没有深度。”姜建强直言。

  迷茫和不解,喧嚣与冷漠。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理解日本,它是不是铁板一块的存在?“问题其实没有那么直线。”姜建强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