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是医院的特殊部门,提供全年无休的24小时急诊急救医疗服务。工作任务繁重,急危重症抢救案例众多,日夜颠倒的轮班制更是令医护人员闻之变色、苦不 堪言,六六的《心术》曾有描述值夜班的小护士“第一年红苹果,第二年青苹果,第三年黄苹果,再往后烂香蕉”的经典描述。 当万家灯灭,人们安然入睡时,急诊正是繁忙之时。城市里的急诊室不但承载急危重病的院前和院内急救,还是街坊们的便民门诊。因为急诊实行与门诊几乎一致的挂号费,却拥有快捷的诊疗、交费、化验检查、取药、注射流程,24小时随时可以光顾。服务如此周到,谁不来谁傻啊! 在夜鹰看来,急诊就是抢救生命的地方,危重病人再多、抢救再忙再累也能充满激情的去做,面多诸多痛苦的病患,急诊医护经常会忙的不知道累,这种累,值得! 然而,在很多大众心目中,“中国式急诊”却有三层含义:一 、不管什么病,患者感觉很着急,就可以看急诊,不能拒诊!二、不管什么病,挂了急诊号,就要马上诊,不能等!三、不管什么病,看了急诊就要快点好,不能无 疗效!以上三点如果达不到,基本得到耽搁病情,水平差劲,医德沦丧等评语。 所以,想成为一个老百姓满意的急诊医生,很难!很难!很难! 既往夜鹰说过很多急诊科的惊险危重的案例,这些抢救过程充满紧张刺激,挥洒着急诊人的辛勤汗水,洋溢着急诊人的自豪感,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医者职责!然而,也 有一些急诊就诊案例,病情很轻,却往往另值夜班的医生儿茶酚胺分泌急剧增加、内心狂躁、血压飙升........生生的憋出“内伤”。 今天为大家说说那些把夜班医生憋出“内伤”的急诊病人。 1. 傍晚6点钟,小伙子来诊,说“喉咙痛,流鼻涕,你们医院门诊下班了,只好挂急诊来看看”。 2. 晚间8点半,中年大婶来诊,诉反复膝关节疼痛3个月,说“痛了很久了,一直没看,今天吃完饭跟老公逛街,走到这里,刚好看一下到底怎么回事" 3. 晚间10点,一男子来诊,说“我不是病人,我是来替老人开点高血压的药”。 4. 凌晨0点,年轻女子来诊,说“感冒了,开点药,最好的中成药,50元以内”。我说“你应该是来开假条的吧?”。女子妩媚一笑。我眼前一黑。 5. 凌晨2点,一男子来诊,说“反复咳嗽1个多月了,今天跟朋友吃完夜宵,顺便过来看看”。 6. 凌晨3点,一年轻女子就诊,说“睡不着,来开点安眠药”。 7. 凌晨5点,一青年男子来诊,说“半夜胸痛,喘不过气来,发作过很多次了,做了很多检查,也没有诊断出来”。我翻开他既往厚厚的检查检验单,心头为其默哀,“焦虑症”。 8. 早上6点,警察带一着手铐脚镣的嫌疑犯进来,说“医生,帮忙测血压血糖及心电图检查,写好门诊病历,并开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诊断证明书,不需要开药。 9. 早上7点,有病人进来,说“医生我是###病人,今天挂了##教授门诊,想先在急诊先查一下血常规、尿常规,到时拿给教授看,行吗?” 10. 早上7:30,一大妈来诊,说“医生,早上好!太好了,幸亏我来的早,这时候看病的人少,我呢这几天头昏昏沉沉,你帮我打点通血管的针,我以前在###打的###注射液,效果很好。” 11. 早上7点40 ,120电话调度出车,我们饥肠辘辘、头晕眼花的爬上9楼,家属说:“医生,辛苦了,是老病人了,等床位住院,今天医院通知说可以办住院了,我们搬不下去,请你们帮忙送去####医院吧!” 期盼的北京时间八点整终于来到了,本该下班的时间,我却还在转送病人到其所指定医院的救护车上。刺目的阳光照在疲惫的脸上,前方车水马龙、水泄不通,我的心中满是“伤痕”。 夜鹰呼吁,珍惜急救资源,善待夜间守护人们健康的急诊医护人员。 (作者:急诊夜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