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鹰爸”之争看家庭教育之困

 麦子宝宝之家 2014-08-29

                                  从“鹰爸”之争看家庭教育之困

自从4岁“裸跑弟”的视频春节期间被放到网上以来,关于“鹰爸”的种种议论还在持续发酵。

视频中,来自南京市、跟随父母到美国旅行的4岁男孩多多,仅着一条短裤,在零下13摄氏度的暴雪中踉踉跄跄地奔跑。孩子的父亲何烈胜将其称之为“鹰式”极限教育。视频很快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和议论,“鹰爸”的名声也迅速传开,并被与之前的“狼爸”和“虎妈”相提并论。

从“鹰爸”的叙述来看,他采取这样的极限教育方式的确有其苦衷:多多是七个月的早产儿,出生时就伴有多种并发症,被医生认定为“未来可能脑瘫痴呆”。于是,教师出身的父亲才决定为儿子亲手制定一系列“凶狠”的教育计划,让他健康成长。但抛开“鹰爸”的苦衷,这起事件的本身依然值得咀嚼,特别是在“鹰式”教育被与“狼爸”和“虎妈”联系到一起之后——为何“猛兽”父母会突然大行其道?难道人要回过头来向动物学习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方式究竟适不适合孩子?笔者以为,“鹰爸”和“虎妈”们受到的关注和争议,正好折射出当前家庭教育的种种困惑——既包括对教育方式的困惑,更包括对教育目标的困惑。

其实,从古至今,采取“虎式”“鹰式”教育方式的父母并不少见。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适当的严厉和压力有时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虎和鹰的教育方式遵循的是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如果一味把猛兽的教育方法套用到人身上,其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孩子总是视父母为最可依赖的港湾,长期的过度严厉可能会让孩子的身心受到难以挽回的创伤,产生被抛弃感,进而变得冷漠、封闭或者叛逆。

在这里,笔者更想探讨的是“鹰爸”和“虎妈”们采取严厉教育方式的动机和目标。“虎妈”蔡美儿认为,严厉的中式家教比宽松的西式教育优越的理由是中国小孩总在世界上扫荡各类数学和音乐大奖。为此,她以超乎寻常的严厉来要求女儿,最终让女儿在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大厅登台表演。而“鹰爸”何烈胜在接受采访时也坦承,除了帮助孩子恢复健康,他的目标是在多多10岁的时候把他送进最好的大学。父母希望孩子成功,这无可厚非。但人生中往往跌宕起伏,孩子的成功与否,幸福与否,更需要从一生的角度去看。

不同的孩子适合不同的教育方式,在这个迅速变迁的社会里,家长或许很难找到一种称得上完美的教育方式。但是在教育问题上,有一些基本的原则还是不会变的:首先,教育的方式必须依照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而行,“小皇帝”式的教育固然不可取,一味使用虎狼之方也可能过犹不及,无论宽严都要适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能带给孩子一生都能受用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