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弗格森暴乱的真相和思考

 看见就非常 2014-08-29


美国小城弗格森暴乱的真相和思考


心路独舞


密苏里弗格森的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被警察枪杀,引起当地非裔居民不满并酿成骚乱,这个案子集中了美国民权运动案例的经典因素:白人警察打死手无寸铁的非裔、发生在黑人为主要人口的小城、当地犯罪率(尤其非裔)较高、而执法和管理人员却以白人为主等等。


以下是弗格森这个案子的发生、发展和升级的时间顺序。


  • 89日,18岁的布朗和另一位朋友在街上被警察拦截,双方发生冲突,手无寸铁的布朗被警方击毙,尸体在马路上停放了几个小时。
  • 因警方选择性发布消息导致了非裔的不信任,抗议活动开始,要求公布杀死布朗的警察名字和被杀真相。有目击人说看到布朗转身举手投降后被击倒,也有现场的人说是与警察发生肢体冲突并试图抢枪而被击毙。
  • 一周后警方被迫公布开枪警察的姓名和案发前布朗在小店里盗窃的视频,但警察也承认在街道上拦住布朗的原因不是盗窃小店,而是因为违反了交通规则。
  • 抗议活动持续一周,要求联邦政府进行调查,同时,独立民权调查机构也介入了调查。
  • 抗议活动升级到殴斗、抢劫和暴力冲突,州长下戒严令。警方向抗议的人群使用了眩晕手榴弹和催泪弹,而燃烧弹和瓶子则被投向全副武装的警察,有31人被捕。
  •  本周一,国民警卫队抵达增援后宵禁解除。同时奥巴马总统发表讲话敦促少数示威者“不要因为愤怒失去理智,从而犯下抢劫、持枪、或是袭击警察等罪行”。
  • 尸检公布至少有六处弹伤,家人雇佣的独立尸检机构称,结果表明在警方开枪前布朗已投降。
  • 本周三(美国时间明天),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将前往弗格森,当面听取联邦调查与独立民权调查的结果,他还将与社区的领导人会面,力求恢复这个小镇的和平与冷静。

 


一个不带武器的黑人男子被白人警官枪杀,由此而引发种族歧视的问责自然不可避免,但问题的焦点却应该放在警方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开枪的,而对此美国媒体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多数媒体称,布朗和另一个青年从便利店走出,没携带任何武器,在警察发出警告后举起了双手,但警察过度反应,对布朗连开数枪致其死亡,尸检的结果似乎也印证了这种说法:布朗身中六枪,头顶两枪,说明这两枪是在布朗已低下头后发射的。但是也有另外的一些媒体有不同的说法,布朗虽只有18岁,但身材非常魁梧,在被按进警车的过程中与警察发生了扭打,并袭击了警察的面部,事实证明事后该警察的确在医院接受过治疗,他是在布朗企图抢夺其武器的时候开的枪。很显然两方说法不一,但谁都没能提供可信的证据让我们这些旁观者能还原整个事件的真相。


弗格森镇的警方与当地非裔居民之间的紧张关系由来已久。弗格森是位于圣路易斯北部郊区的一个社区,其复杂的社会和种族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圣路易斯市和县各自为政,导致了先后有数十个规模较小的社区在圣路易斯城外形成。到了20世纪,在南方黑人向北迁徙前往底特律、芝加哥寻找工作机会时,圣路易斯成了途中的一个停靠站,使得这里的种族问题更加复杂。随着非裔的迁入市区,白人开始搬往郊区城镇,双方造成了事实上的隔离。到了70年代民权运动的高潮,这种隔离开始瓦解,非裔逐渐搬进郊区,让弗格森和圣路易斯周边的很多城镇变得和市区一样,非裔人口成了绝大多数,但不同的是其权力结构仍是白人主导。以弗格森来说,虽然约三分之二的居民是非裔,但这里的市长和市议会六名成员中的五名都是白人,总共53名警察中也只有三名是黑人,因此在弗格森的黑人中一直弥漫着一股不满情绪,觉得当地政府无视他们关心的问题。不过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虽对白人为主的政府极度不满,这些年弗格森的非裔居民在地方政治议题上却一直安于现状,地方选举的投票率一直很低,最近一次市长选举中的投票率只有12%。这种局面的持续使得非裔和白人对立情绪继续在不断累积,让布朗被枪杀事件成了矛盾激化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有了今天的这种对立局面。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事态还在发展,真相有待揭开,在此之前任何一种没有根据的指责和猜测都于是无补,而公正、透明的调查才是还事件本来面目的关键。对任何一个产生激烈社会矛盾的事件来说,都会有合法、合理和合情的不同层面,合法是基本,合理是上升到对法律的理解和质疑,合情则再进一步到对法律运用细节上的考虑,虽然我们永远无法因此挽回布朗的生命,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对这些不同层面上的思考和审视来避免进一步的对立和矛盾,为此,我一直在期待事件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家长必读】美国人培养出优秀孩子的秘密

讲诉一个普通女孩的祛斑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