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京剧该如何入门?

 pgl147258 2014-08-30

【平沙生的回答(115票)】:

谢邀。这个问题吧,其实非常因人而异.如果您有一个懂戏且懂您的朋友,就一切不必担心了。

【月底我在纽约讲这话题,美东对京剧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联系我】

·····································分割线,第一次修改开始咯·······································

大原则,能看现场就不看录像,任何剧场艺术,视频和现场的表现力是完全不能比的。如果您住在京津沪,那算有福了,不知道看什么戏,可以在网上咨询当地的青年资深戏迷。

千万不可看央视戏曲频道!大外行频道!!没文化!

再说这因人而异的问题。咱可以分几个类型:

【经我第一次修改后大家可以直接奔第七条!】

一、音乐类爱好者。像邀请我的 @阿鲁卡多 这样的资深古典乐迷,肯定我会带您从听唱片入手。听谁开始呢?这时候就得正确估量您自己的审美水平了。好比您水平很高,听歌剧专听卡鲁索这级别的,对帕瓦罗蒂不屑一顾,那您完全可以从谭鑫培、余叔岩开始听起。如果您还没有到那忽略录音音质,直达大师内心的耳朵,也可以从解放后的录音,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开始听起。如果还嫌音质不好,那就听一些像张克、杨乃彭等这样有高清CD录音的当代名家开始。如果您爱听于魁智?呵呵。参考资深古典乐迷们对李云迪的态度。

老先生的录音可以在老唱片网 http://oldrecords.xikao.com/ 以及梨园网http://liyuan.xikao.com/上找到。当代名家的录音可以在虾米音乐网上搜到。

二、舞蹈、形体类爱好者。可以从武戏入手。京城一位老玩儿家曾有“武戏是京剧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论述。虽然我个人觉得唱儿才体现出了最高境界吧,但是人家也有道理……武戏体现的力与美,是典型中国式的古典韵味。大家可以看两个视频

1、俞大陆的挑滑车:著名京剧武生艺术家俞大陆先生《挑滑车》

可以先从21:20看起,看这段

【石榴花】曲牌的表演。

2、裴艳玲的夜奔:裴艳玲 林冲夜奔 实指望封侯也那万里班超 视频

经典,看了再说别的。

三、颜控们……真的,我不会judge你们的,真的有很多后来很了不起的青年票友都是从当颜控开始的……喜欢帅哥的从凌珂、杨少彭、王珮瑜

【乱入】等开始,喜欢美女的从李胜素、王艳、丁晓君等等

【旦角实在太多了】开始。

四、古典文学爱好者。尤其小说。我就是受益人啊,小时候爱看三国,看戏也从三国戏看起,很容易有兴趣。

五、曲艺等传统艺术爱好者。我就是从听相声开始听戏的……这个也容易得很。

六、萌物控、小朋友们。强烈推荐@胖不墩儿 姐的京剧漫画大作《说段儿京剧你听吗》!激萌!太哏!估计大家可能都看很多营销账号转过《舌尖上的京剧》漫画,那就是墩儿姐的作品。

七、没节操的……这个经 @夏建寅 贤弟提示,让我想起来,这是最要紧的一条!!!

我估计这条应该比颜控那条更受欢迎……首先我们老生就有很多没节操的例子:

1、调戏小姑娘。比如《游龙戏凤》……可以带你想泡的妹子去看这戏哈哈,不过解放后净化舞台,很多原有的情色包袱都给去掉了。等我演时候我再加上。

2、被小姑娘调戏。比如《珠帘寨》……剧情见胖不墩儿的《说段儿京剧你听吗》,反正还被二皇娘打了一巴掌,这戏我也演过……

3、调戏好基友与被好基友调戏。最典型的,《群英会》,Sherlock和Watson不就是现代版的诸葛亮和鲁肃嘛!一定要看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等大师们的豪华合作电影版!

夏贤弟说的是让我推荐“粉儿戏、神鬼戏、三小戏”,让我想起了微博著名ID @北冥乘海生 老师的关于振兴京剧的方法:“全面恢复粉戏和一切封建迷信情节。”

三小戏我也提几个供你们参考吧。筱翠花音配像的《一匹布》、陈永玲的《打杠子》,82年众多相声名家合作的《三不愿意》

【这几个录像都很好找,找不着在评论找我要】

~~~~~~~~~~~~~~~~~~~~~~欢迎补充。以上所举的几个方面,是我一下子想到的,难免挂一漏万,大家想起啥来我就补充里面。您可以问我:“像我这样喜欢XXX的应该怎样开始听戏?”

先回答到这里~~本月在纽约的朋友有空来听我讲座。

【曹梦迪的回答(44票)】:

1。先从熟悉的故事开始看,比如《空城计》《红楼二尤》《铡美案》等等。

2。先从贴近自己生活经历的开始看,比如自己属于比较侠肝义胆又聪明的,可听《四进士》;属于年轻对生活诸多不满的,可听《锁麟囊》;夫妻感情上有过不和后又和好的听《白蛇传》;当年叱咤风云现在却被人欺负的听《打渔杀家》等。

3。唱段先听中速的,如《空城计》中的”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三家店》中的“将身儿”,《凤还巢》中的“本应当”等。

4。看表演时可把演员的韵白和唱段先都当成外语,但从演员的手眼身法步和语气语调语速中试图理解剧情。

5。多去现场看戏。

6。多和资深戏迷交流,尤其是年轻的资深戏迷

7。可以联系历史、哲学、政治、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和理解。

8。不要怕其他人嘲笑你不懂,不懂就问。

【吴伟的回答(39票)】:

我之前也不听京剧,最近开始迷上京剧了,就从我个人的切身体会来说说如何欣赏京剧。

如果想欣赏京剧,需要有较高的欣赏水平。

这句话听起来挺高大上,也挺装b,其实翻译过来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京剧已经老了,他已经不能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给人民大众带来欢乐了,所以你需要更费力的去挖掘他的娱乐价值。

这种老是全方面的,比如:

1叙事手段。京剧基本上只有一种讲故事的结构,就是平铺直叙,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陈述。可是看看电影,叙事结构多复杂:正叙、倒叙、插叙、循环叙事、平行叙事,变着方的给你讲故事;都不要说电影,即使同为舞台艺术的现代话剧,叙事手段也可以做到很酷很炫,甚至有些话剧根本没有剧情,看的就是结构。试想一下,京剧凭借这么老的叙事手段,如何给你讲述一个悬念重重,引人入胜的故事呢?

2视觉效果。虽然都说京剧布景华丽,但那是相对于京剧流行的那个年代说的,现在看看电影的视觉奇观,又是3d又是高清,无论是震撼力、清晰度、色彩刺激,都远远不在一个档次上了;话剧舞台也一样,丰富的灯光效果、舞台效果、令人炫目的道具、舞台装置,这些京剧也是比不了的。

3最后说说音乐。大部分接触京剧最大的障碍就是听不懂,咿咿呀呀唱半天不知道唱什么,伴奏乐器的表现力也远远不及现代乐器(西方古典音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故事情节、视觉、听觉,是人们欣赏戏剧的最直接的体验,看看豆瓣上的影评,绝大多数都是从这三方面评价一个电影的,特别是故事情节,很多高分影评就是从电影剧情中引申出一点自己的感慨罢了(顺便吐槽一下,这样的影评最多也就是叫观后感,但是竟然普遍能得高分,只能说豆瓣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文艺)。而京剧这三样都不占优势,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欣赏起来有困难。

所以想要欣赏京剧,就要跳过这些最直接、最容易获得的快感,去挖掘一些更深层次的快乐。

比如,你能够无视故事情节发展本身,而是去欣赏演员 在舞台上是如何调度的;你能够忽略角色本身,而是去欣赏演员是如何塑造角色的;你能够忽略唱腔是否朗朗上口以及歌词的能否带来感动,而是欣赏歌者的发音技巧、伴奏者的演奏技巧;你能够忽略舞台布景、道具是否真实的问题,而是探索道具为什么此时此刻出现在这里,究竟对表演起到了怎样的辅助作用。

总之,如果你能够深一步的挖掘京剧表演背后的事情,而不是着眼于表演本身,就会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和乐趣,但是这种欣赏当然比不上看大片轻松,是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的积累和知识的,这也是京剧曲高和寡的原因。恰好我在接触京剧之前写过剧本,演过话剧,组过乐队,可以说具有一些初步的知识,再恰好接触到了京剧,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下面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也是立即被迷住的京剧曲目:《失空斩》里面诸葛亮“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选段,我把自己的欣赏过程写出来,供你参考。

先放视频,你可以先欣赏一下(说句题外话:这段视频是马连良马老板的录音,张学津张老板配得视频,由cctv主导录制。虽然我对cctv一项没有好感,但是这件事情我还是很感谢他的):

听京剧该如何入门?

马连良 失空斩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2MDkwNDYw.html

下面是我的赏析:

听京剧该如何入门?

在这段舞台调度上,诸葛亮在舞台右上方,司马懿在右下方,老兵在中间坐着。这样虽然舞台上人很多(12人),但是由于层次十分清晰,即把舞台站满了,又不显得凌乱。而且,由于在垂直方向上的层次看,立刻可以看出三人在剧情中的地位:诸葛亮最高(因为在这部戏里诸葛亮是神一样的人物,用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的千军万马),司马懿其次,跑龙套的老兵地位最低。在这段舞台调度上,诸葛亮在舞台右上方,司马懿在右下方,老兵在中间坐着。这样虽然舞台上人很多(12人),但是由于层次十分清晰,即把舞台站满了,又不显得凌乱。而且,由于在垂直方向上的层次看,立刻可以看出三人在剧情中的地位:诸葛亮最高(因为在这部戏里诸葛亮是神一样的人物,用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的千军万马),司马懿其次,跑龙套的老兵地位最低。

而且这个城墙的道具设置的也很讲究,首先,城墙的大小与人物的比例肯定是与现实不符的,现实中的城墙要高大得多。之所以故意缩小城墙的高度,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其次,诸葛亮虽然说“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但他其实没有坐在城楼上,而是坐在城墙上。在有的版本中,整个舞台是完全相反的,和目前的状态成水平镜像,但是无论如何,诸葛亮都不会坐在城楼上,这是为了从视觉上显得均匀一些,否则本来城楼就高,再坐上去一个人,使得诸葛亮在舞台上过于突兀,失去的平衡的美感。

听京剧该如何入门?

在这里,明显的看到司马懿背对着观众,在戏剧表演里有个专有的名词叫“背台”。作为戏剧表演的常识,演员是不能背台的,因为这样一方面观众看不到演员的表演,另一方面用背影对着观众,会让观众产生一种突兀感,会影响观众沉浸在戏剧表演的氛围中。但是京剧里,背台的情况很普遍,经常某些次要角色在自己没有表演的时候就背台了 ,比如现在的司马懿。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由于这一段是诸葛亮大段的台词,司马懿如果一直傻愣愣的站着也不好看;另一个也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主要角色。虽然背台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但是京剧用服装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请看司马懿的服装(行话叫行头),首先服装很宽大,基本上躯干部分看不出腰身、腿,近似于一个长方形;其次,背后的花纹很复杂、华丽。这两点结合起来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效果:当演员背台时,其实后背并不是光秃秃的,反而是一张漂亮的画面,有机的融合到整个舞台表演中去了。

不是搞舞美的,所以对于服装说不了更多的东西,相信如果更仔细的研究,会发现行头更多好玩的地方。

听京剧该如何入门?

对于演员表演来说,最常见也最复杂的莫过于面部表情。张学津老先生是我很欣赏的一位京剧艺术家,他对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的应用非常的到位。看这张图,诸葛亮让司马懿进城,说:“你来来来。”再看这个眼神,是不是传达出很多的含义,仿佛会说话一样。

再来看看台词对整个剧情、情绪的推动作用。诸葛亮的唱词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蔑视:从“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开始,后面还有“你得三城多侥幸”等等;第二个层次是威胁:比如“贪而无厌夺我的西城”、“诸葛在敌楼把驾等”,第三个层面是吓唬,比如“只有我的琴童人两个,我既无有埋伏又无有兵”等等,随着诸葛亮从心理上不断的为司马懿施压,司马懿的内心也从准备作战、怀疑有诈、确信有诈三个层面发展,直到最后诸葛亮说道“请上城来听我抚琴”后,司马懿立即下令撤军。这样一个层层推进,铺垫情绪的过程,让剧情发展的顺理成章,观众也不会产生突兀感。所以台词的功力还是很强的,应该说京剧的台词也是众多表演艺人一代代打磨的结果,很难说出来谁是原作者了。

最后从音乐的角度说两段我认为有意思的唱词。

第一个是视频33秒“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这是一句弱起的唱词,“却原来”三个字都是弱音。所谓弱起就是乐句从弱拍起唱,使得节奏富于变化。而“司马”的马字时长达到了4个小节,是整段唱腔里最长的一个字。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看看能不能跟着马老板一起唱这么长的发音。因为也没有听到明显的换气过程,所以马老板要不然就是有高超的换气技巧,要不然就是肺活量真的惊人。

第二个是1分29秒的“等候了司马到此好谈呀谈 谈谈心”,这句有意思的是在于“谈呀谈”后面跟了个休止符,然后是两个8分音符“谈谈心”(因为谱子上也没标是什么拍子,我就按4/4拍算了)。因为这一段实际上是诸葛在戏耍司马,所以休止符之后有连着两个短时长的音符,听起来确实挺好玩的,能够感受到诸葛的那种戏谑的语气和司马满头是汗的神情。

=============说几句关于振兴京剧的牢骚话===============

我觉得振兴京剧、普及京剧的方法可能有很多,但是像我这种又是截图、又是写赏析的方法肯定是不对的。普及、振兴京剧,就应该让京剧像电影那样,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普通观众都能够立刻欣赏;就应该像郭德纲振兴相声那样,哪怕是第一次听相声的听众,也能从头乐到尾。这才是京剧的真正复兴,京剧不应该是个阳春白雪的艺术,他应该是普通人最容易获得的一种娱乐方式。还请各位有识之士多多努力,为京剧恢复娱乐大众的功能奋斗!

最后贴一段视频,是一位中阮演奏艺术家冯满天的演出视频。中阮是唐朝时流行的宫廷乐器,但到现代已经失传,甚至在新中国打算修复这门艺术的时候,竟然没有人知道这个乐器长什么模样。幸好经过多位艺术家的不断努力,这门古老的民族艺术又焕发了生机。视频中的冯满天先生,将中阮生生弹出了爵士吉他的感觉,相信你即使从来没听过中阮,完全不知道中阮是做什么的,也会忍不住随着节奏鼓掌。这,才能叫振兴。

听京剧该如何入门?

“逆天”的中阮即兴(中阮大师冯满天与爵士钢琴家尤雅)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0ODk1NzQ4.html

【珠帘寨主的回答(2票)】:

首先你为啥要听京剧,是真的觉得京剧好听么,如果确实觉得好听的话那就多看看CCTV戏曲频道的节目吧,可惜名家名段被取消了,否则那个入门很好

【赵文轩的回答(4票)】:

希望题主增加题目完整,比如,听什么,如老生,青衣,小生,老旦,花旦等。。。。现代戏,折子戏等,选段推荐等

初学者也分,不过也可以从一些曲牌,像夜深沉或者现代戏如打虎上山'智取威虎山选段。智斗'沙家浜选段等

本人从小就受京剧熏陶'(我爸一家,老北京传下来的)。其实听多了你可能就喜欢上了。

题主题目更了我再更

【Anonymous的回答(9票)】:

1、从比较流畅的经典唱段开始,西皮流水之类的

我自己就是从某次晚会听到票友唱《三家店》觉得好听,才开始听的

下面是从网上转来的,一些经典唱段:

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

定军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在黄罗宝帐领将令;(此为两段)

桑园会-秋胡打马奔家乡,站立在桑园把话答;(此为两段)

珠帘寨-贤弟抬头来观瞧,老虽老孤的须发老(张建国唱),昔日有个三大贤(三个“哗啦啦”,层层高起,很是好听);

打严嵩-(麒派和马派都不错);

追韩信-我主爷起义在芒砀;

五家坡-苏龙魏虎为媒证(流水对唱);

四郎探母-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流水对唱);

梅龙镇-月儿弯弯照天下(对唱);

淮河营-此时间不可闹笑话(马连良唱);

甘露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历数“刘关张赵诸葛”的流水,有气派);

斩黄袍-天作保来地作保;

秦琼卖马-站立店中用目洒;

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余言高马杨奚关派均有此段);

穆桂英挂帅-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锁麟囊-耳听得悲声惨(此为“二六板”);

春闺梦-可怜负弩充前阵(此段唱词极为优美,如诗如画);

红娘-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

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桐县(梅尚程荀张派都有,各有千秋);

牧虎关-高老爷来至在牧虎关;

断密涧-李密闻一言无定准;

双投唐-这时候孤才把这宽心放(邓沐伟,关怀对唱,是净角生角对唱经典)

打龙袍-一见皇儿跪埃尘;

四郎探母-一见娇儿泪满腮;

法门寺-刘公道在大街我珠泪双抛。

2、如果还是觉得好听,就可以听整本的戏了

3、然后,我也不知道了,自己也是刚开始听没多久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过年都有戏曲春晚 今年是大年初二初三晚八点 然后有一些戏曲电影 小时候跟着家里老人看了不少所以比较能接受(但是现在想举例子的时候发现印象比较深的都是别的剧种的……)惊闻名家名段木有了 不过土豆优酷上还是有蛮多的 不管是哪个剧种都有最经典的几出几段 先看熟了作为基础 然后听不同流派 不同年代的名家唱的 各自比较 这个就取决于个人口味了 但是一开始绝对要听名家的 因为声音也是种记忆 有个先入为主的因素 现场虽然气氛好 观赏角度比较开阔 但是演员的发挥不稳定 自身水平也与几十年前大师级人物没法比

如果想培养兴趣的话先看程派的锁麟囊吧 不过我觉得喜欢这个剧的人也可能更喜欢昆曲……

【胖次的回答(1票)】:

听现场。

非现场的可以听一些过世的老艺术家。首推男神裘盛荣的《铡美案》《赵氏孤儿》;然后经典戏《锁麟囊》,现代戏《沙家浜》也不错~

作为初学者我一直听不进去梅兰芳……

如果题主不拘泥于京剧,也可以听听其他戏曲啊,比如我觉得《穆桂英挂帅》豫剧版最好听,《苏三起解》黄梅戏最好听,《西厢记》《梁祝》这些儿女情长当然是吴侬软语的越剧最好听~~都可以试一下

【等风来的回答(1票)】:

个人比较喜欢听黄梅戏

【大佩佩的回答(1票)】:

可以先从武戏开始啊!肢体语言比较利于接受,文戏的话可以先从做功多的,反正这是我的经历,哈哈!

【张中博的回答(0票)】:

京剧入门最简单的就是听现场版,带叫好的!听哪些地方好,不懂也没关系,再听别的演员这段,就知道哪好了,慢慢的就会找到这里面的魅力,先听相声再往里转也是个选择,比如于宝林的《铡美案》连唱带讲。要是对这个都接受不了就放弃吧,干什么不找乐啊,您说是不?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我觉得这强求不来。喜欢是发自内心的。我从小就对戏曲没有反感,我父母就接受不了。我身边的同龄人都觉得我喜欢听戏曲是个异类。

【书飞白的回答(0票)】:

如果你是颜控,旦角就看看李胜素的戏吧,蛮多的,扮相超美。几位新星我都不太认识,以前很喜欢的王蓉蓉,管波也不太上电视了的样子。

老生帅的太多了,而且每个流派都超有特色,简直说不上最喜欢哪个。我特喜欢老生戏,扮相干净漂亮,主要是故事都特好。

花脸……就不推荐漂亮的了,长相加分不大。倒是花脸有两种,铜锤和架子,铜锤是声音比较闷的那种,比如包公。架子花比如张飞那种,花脸戏不太多呢。

京剧有种说法叫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尽的三列国,如果您是历史控,列国戏绝对不容错过赵氏孤儿,伍子胥都特别好!老戏好就好在不管谁演,扮相嗓子怎么样,光看故事就够人哭一会儿的,超赞!

三国戏,隋唐戏和杨家将,包公戏什么的简直能凑成四部电视剧,可惜现在都不兴演连台本戏了,估计想看全了得自己凑。

如果您是武打控,武生,武丑都特精彩!九龙杯,三岔口都是百看不厌的。还有挑滑车。

有一种反串戏也比较好玩,大家都不演自己的行当,基本上笑料百出,不过还真不乏超赞的反串。经典反串戏八蜡庙,网上好几版,不过推荐过段时间再看否则不太能找到笑点!

新编戏其实也不错,倒是我不太喜欢啦,因为成本高不能保留下来,也不能对比着看。而且我比较怀旧,更喜欢传统的表演形式,比较朴素。也不能说新编戏不好,名家会聚至少也是看点,而且很华丽,视觉上的刺激很给力。

样板戏也不错,虽然样板戏和新编戏都被某些老戏迷批评,但是你在家唱两句样板戏很快就能跟爹妈找到共鸣了!

京剧这东西,说是国粹,其实也是很草根的东西啦。梅兰芳先生那样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不也是戏迷捧出来的吗,所以作为戏迷您有权利选择喜欢谁不喜欢谁。你也有权利选择迷迷糊糊地听声看脸,或者是钻研一些比较深刻的东西,不管怎样都是好的。

至于欣赏,您得先觉得一听见胡琴响就高兴,其实这就是最起码的欣赏了,至于能分析理解到什么层次,就随缘吧。

【孙济安的回答(0票)】:

听名段,去戏院。

【TIANLEE的回答(0票)】:

1. 如果有条件的话,看一次现场版的。上海的逸夫舞台连续16年在周六和周日两场公益场,票价到今天也只有30元起,4个小时的唱念做打,数十位演员给您演出,更别说剧场内部古雅高档的装修和气氛了。看完以后,你会觉得化50元去看一场电影,真是太坑了;

2. 看基本京剧的普及书目,推荐齐如山的《国剧汇考》,《齐如山回忆录》,非常有趣,而且专业;

3. 接下来,如果真的喜欢,那就自己去网上当了,有的你看的。

【papi的回答(0票)】:

常聽

【化月鸟的回答(0票)】:

伪戏迷一个,但以前排斥,现在爱听,建议先听西皮流水一段一段的,节奏非常强,好听。

坐宫。女起解。男起解。耳听得悲声惨。

【李飞天的回答(0票)】:

听戏,其实就是来看角儿的。

人不出彩,唱念做打功力不到位,再好的剧目也没办法吸引你。

我承认我是从老郭——梅葆玖——张火丁,中间还有很多京剧艺术家不一一列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