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内分泌失调

 昵称535749 2014-08-30

2014-08-30 09:00:43

        中医针对内分泌治疗主要以中药调理为主,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看其属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的哪一种,然后根据脏腑的阴、阳、气、血,虚、实等进行不同的调理。辨证论治,从而可以清除体内代谢淤积,平衡女性气血,使内分泌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医治疗内分泌失调妙方一:柴胡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白术15克、丹皮9克、栀子9克、薄荷(后下)6克、生姜6克、茯神15克、炒枣仁12克、合欢皮12克。诸药水煎服,每日一剂。
 
  中医治疗内分泌失调妙方二:生白芍30克、当归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30克,生黄氏20克、丹皮15克、炒栀子10克、红枣10个。每天一副,用砂锅或则会不锈钢锅加水煎。放的水以淹没药物2-3cm为宜。水沸腾后再煎20分钟,滤出药汁,再次煎煮,滤出药汁。将两次的药汁混合。分成早晚两份。记住饭后半小时温服为宜。
 
  中医治疗内分泌失调妙方三:复盆子、当归、丹参、川芎、鸡血藤、枸杞子、苍术、赤芍、柴胡、胆南星、莪术等,每日清水煎服1剂与养血调经中成药一起内服。中医辩证治疗脾肾两虚、湿热瘀阻,功效:健脾补肾、燥湿清热。

女性内分泌失调中医辨证施治
        提要:中医中药治疗内分泌失调与西医相比有着明显优势。由于中药属自然植物、动物成分,疗效好,且无副作用,目前西药无法根治内分泌失调,采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内分泌失调痊愈率高。传统的中医中药治疗需要有临床经验的老中医运用四诊,即望、闻、问、切手段诊察疾病,然后运用八纲辨证作出证候诊断,再根据证候辨证施治、选定治法与方药。

        内分泌失调是由阴阳、气血、虚弱、淤滞所造成。淤血滞留体内、脉络受阻、外毒入侵人体等都可能会引致气血淤滞。我们在临床见到的很多女性常见病其实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所引起。因此,治疗这些病症要从调节内分泌入手,由内而外的全面调理,令气血通畅,使精血旺盛才能滋养全身,促进血液循环。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对功能亢进者应多注意养阴治疗,而对于功能减退者往往表现有气血两虚、肾虚等,一般是给予补血益气,补肾等治疗,使情况得以改善。
        情志直接影响内分泌,从中医上来讲,所谓的“情志”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精神心理状态。《黄帝内经》反复论述了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对人体脏器所造成的损伤,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体雌激素等的分泌。
  女性因为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性,也会出现独特的情绪表现,她们因为较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经常出现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所以要主动调节情绪,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心境,以减轻特殊生理周期前后皮肤的变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然,还要保持规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在月经、更年期等特殊的日子里,更要注意及时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
  调节内分泌还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预防感染;尽量避免环境激素的危害。另外,现代女性还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应以新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保持每天都吃一定量的水果,以补充体内水分和营养。
  中药对调理女性内分泌失调紊乱有独到疗效,药物调理中医主要通过调理补养气血、化瘀散结、补益冲任着手,从根本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从而调节内分泌,消除体内瘀积,使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趋于均衡状态。
  一般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看其属于实、虚、阴、阳、气、血等进行不同的调理,中药可清除体内代谢淤积,平衡女性气血,首先使内分泌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对功能亢进者应多注意养阴治疗,而对于功能减退者往往表现有气血两虚、肾虚等,一般是给予补血益气,补肾等治疗,使情况得以改善。

                      王圣尉   编辑
内分泌失调临床常见的证型:

1.气滞病症:
  证见:胸闷喜叹息,两胁、胃、腹胀痛,嗳气:,咽部如有异物梗阻,性格内向,忧郁寡欢,心胸狭窄,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女性乳房、小腹胀痛,舌色暗,脉弦等。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

2.血瘀病症:
        证见:口唇爪甲紫暗,皮肤青紫斑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或触及肿块,面部色素沉着,眼圈黑,黄褐斑、女性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或闭经,舌紫暗或有青紫斑点,舌下静脉郁血,脉涩等。治宜则应以补血,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补气。血府逐瘀汤、膈下逐淤汤等。

3.脾肾阳虚型:

        证见:腰酸膝冷,神疲乏力,形寒胶冷,面色黧黑,食欲不振,少腹冷痛,下利清谷,毛发稀疏,女月经失调,舌淡嫩,苔白滑,脉沉弱。治宜健脾温肾,方用用苓桂术甘汤合肾气丸。
4.阴阳两虚型:

        证见:腰酸乏力,面色萎黄黧黑,下利无度,形体羸瘦,身热口干,烦躁不安,甚至昏迷不醒,舌淡嫩,苔光滑,脉沉微细数。肾阴虚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类的补肾阴的药物;肾阳虚的补肾可以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五子衍宗丸等。

5.阳盛血热型:

        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鲜红或紫红,伴有面赤,烦躁易怒,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散、丹栀逍遥散等。

6.阴虚血热型:

         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不多,甚至减少,色鲜红质稠,伴有面潮红,手足心热,盗汗,心烦失眠,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方用两地汤、清化饮等。

7.气虚不摄型:

        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淡,质清稀,伴有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治宜补气摄血,方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

8.肾虚不固型:

        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淡,质稀薄,伴有腰脊酸痛,腿脚无力,舌淡,脉细弱。治宜补肾固冲,方用龟鹿补冲汤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