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解汤

 刘曦谦 2014-08-31
寒解汤(三) 名方传天下第四十一方
                                读《医学衷中参西录》
                                陈喜刚
                                左右逢缘 读‘寒解汤’
     寒解汤主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
    “按:寒温之证,原忌用粘腻滋阴、甘寒清火,以其能留邪也。而用以为发汗之助,则转能逐邪外出,是药在人用耳。”
     寒温之症为何忌粘腻滋阴、甘寒清火,因其能留邪也。为啥能留邪呢?导师觉得是“小儿科”,所以没往下说。
     粘腻甘寒这四个字组在一起,让我想起来了中医上的“痰”,想到了“痰”,又想到了两句中医名言:“百病痰作祟”,“怪病痰作祟”。提起“痰”,中医就头痛,“痰”附着于人体如同口香糖附着于地面。而“痰”似忽有根,清除的难度,可想而知。这事让中医头痛也就可以理解了。
     粘腻甘寒之药进入人体后,遇寒遇热则可能凝结成痰。本来人就受了寒温,就有病,再加上“痰”,岂不是雪上加霜。
     但凡事物都可扬长避短,粘腻甘寒之药虽有留邪之弊,但用来发汗,则立杆见影,看导师所举病例:
    “一妊妇,伤寒两三日。脉洪滑异常,精神昏愦,间作语,舌苔白而甚浓。
    为开寒解汤方,有一医者在座,问方中之意何居?愚曰∶欲汗解耳。
    曰∶此方能汗解乎?愚曰∶此方遇此证,服之自能出汗,若泛作汗解之药服之,不能汗也。
    饮下须臾,汗出而愈。”
    寒解汤主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虽然导师没在案例中细述,但脉洪滑异常一句,已将主治之症说个明白。患者的内里,就象烈日下的干旱沙漠,一滴水都没有,哪来的雨呢?给患者服寒解方,就是在给干旱的沙漠灌水,有了水,就会有雨。人出汗,粘腻甘寒之药自然随汗而出,而不会留邪在内,也不会滞而成“痰”。另一方面,方中的石膏重坠下行,自可引导粘腻甘寒之药通达出口。
    药性是死的,用法是活的。特定条件下,发挥特定的作用是中药应用的一大特色。
    事在人为,这话说得好,但先要精于事才能有所为。 
    2012-11-2写于银川
    附:寒解汤 生石膏(一两,捣细)知母(八钱)连翘(一钱五分)蝉蜕(一钱五分,去足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