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孩子不良行为及习惯的十四大有效策略

 佳梦书屋 2014-09-01
改变孩子不良行为及习惯的十四大有效策略

  有效策略之一过度矫正法

  冬冬今年7岁,是个非常好动的孩子,可是常常将自己的东西丢三落四,而且最令人生气的是:凡是行经之处总会有些纪念物留下。例如,他会让房门大开,把外套随手扔在沙发上,客厅里有他的运动鞋,完全无视于他人的提醒、警告和惩罚。他妈妈每天都跟在他身后面替他收拾这收拾那的,根本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因此对冬冬的行为感到非常的头痛。

  于是她和先生商量,决定使用自我矫正和过度矫正法。他们告诉冬冬,以后不再跟他屁股后面替他拾东西;而且只要一发现他又乱丢东西,不管当时他正在做什么,都必须停下来把东西放妥归位才能继续下去。不仅这样,只要当时家中有任何一样东西位置不对,他就必须使它归位,直到爸妈满意为止。冬冬的父母跟他详细说明了这些新规定后,他们还示范表演了一次,直到冬冬完全明白为止。

  连着两天冬冬都表现良好,周围一切都是干净整齐的。但到了第三天,因为他赶着看一个电视节目,又忘了把房门关好,衣服和玩具也散了一地,冬冬的妈妈当场把电视机关掉,然后要他把房门关好并且将东西收拾好,接着又要他清理烟灰缸,整理沙发垫,直到客厅看起来干净舒爽为止。因为冬冬的动作太慢,结果他想看的那个电视节目,他只看到了最后的5分钟。

  第四天他又忘了关门,可是这回他在妈妈发现前就赶快去把它关好。从此以后,冬冬很少再要别人提醒他做这做那的;而且每次他收拾完毕都会叫妈妈来看看他的工作成果。

  曼华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她经常因为无法按时交作业而成绩不佳。在她连续两个月一直没有改善迟交作业的情形之后,曼华的老师告诉她再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那么要用下课时间15分钟来写功课;另外,她还必须待在教室里,而且必要时,还要请她放学后多留15分钟来写功课;除此之外她还必须完成同一单元的额外作业。这就是过度矫正法。

  老师和曼华详细讨论了细则,并且回答了她所有的问题,直到她同意为止。为了确定曼华是否了解规定,老师还问了她有关的细节问题。

  在有过两天没有课余时间,及放学后被留下来的经验后,曼华开始准时交作业。曼华习惯的养成,妈妈也是功臣之一,因为在老师跟妈妈联系过后,妈妈在家里也利用过度矫正法,使曼华在晚饭后开始做功课,而不拖延到睡觉前。

  以上两个例子,就是用自我矫正和过度矫正法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到厌恶,产生自我改正的意识。

  有效策略之二消退法

  马凡在学校被视为“有问题的学生”,他的老师对他感到非常头痛。因为不管老师要求他做什么事,或指派做任何功课,马凡总是要和老师争辩一番,反问老师为什么他要做这些事或说老师指派不公平等。

  后来,老师开始采用不同的态度对待马凡,每当马凡开始和他争辩时,老师就转过身去指导别的学生或埋头于他自己的工作。3星期后,马凡的争辩行为不再出现了;同时马凡似乎也改变了,他不但变得更快乐,其他那些惹人讨厌的行为似乎也消失了,马凡比班上其他他同学看起来并没有问题。

  如果别人正在做一些你所不喜欢的行为,以引起你的注意,而你也已预先准备好态度不去注意他,这就是所谓消退法,俗称忽视法策略,也可以称为是“冷处理”策略,或撤销关注策略。所以不要去注意那些不良的行为,促发它的出现,这样一种健康而愉悦的关系就会发展起来。对于闹别扭、发脾气、撒娇、无理取闹、呜咽、搞恶作剧、班级小丑等行为采用故意忽视法较有效。

  例如,一天晚上纤纤要吃糖果,而家里正好没有了。妈妈告诉她明天给她买,纤纤不从,哭着非要吃糖,怎么说也不行。后来,妈妈把平时放在糖果的空罐子拿到纤纤面前,对她说:“你就在这儿哭吧,如果能哭出糖果,你就吃,要是哭不出来,你就一直哭到明天,我可要看报纸去了。”说完转身走向书桌。奇怪的是妈妈刚拿报纸,纤纤不哭了,自己擦眼泪,抱起了她的玩具娃娃,自言自语地对娃娃说:“不哭,明天再买糖吃。”为什么妈妈言劝她不听,不理她走开了,她反而明白过来了呢?这里,关键是妈妈不再与她纠缠,并不再关注她,使她冷静下来了,也就明白了明天才能买糖的道理了。经历过这么两三次的“冷处理”,孩子一般以后就不会再无理哭闹。因为他知道了闹也没有用。如果父母能够从小就迁就不孩子无理取闹,就不会出现令父母无可奈何的大哭大闹的场面。

  当孩子无理取闹,向父母有意挑衅,父母最好采取忽视法,也就是进行“冷处理”,从挑衅中撤退下来,无须应战。多数情况下,孩子发起的挑衅是为了与父母进行权利的较量,或是对自己的行为范围试探,看看自己能得到多大的自主权。如果我们卷入这场冲突,对孩子的错误动机是一种鼓励。从矛盾升级中退出,留下一个想闹的孩子,他自知无趣,又没对手,又不好玩,最终只好放弃。父母从他们的挑衅中退出,等于告诉孩子:“你走得太远了,这里就是界限。”孩子会很快地领悟其中的道理,调整自己的行为,重新回到与父母合作的状态。

  马克的父母对教训孩子并不陌生,他们对自己的小叛逆者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他们打他、罚他站墙角、赶他早点上床、责骂他、呵斥他,但这些都不起多大作用。小马克的暴躁脾气依然如故。

  后来,有一晚上,马克的父母都在客厅看报纸,他们说了些什么话惹怒了他们的儿子,马克便倒在地上雷霆大发,他尖叫,用头撞地,挥手踢脚。这次父母亲都被彻底激怒了,但都一时不知所措,于是他们便置之不理。他们一声不吭地继续看他们的报纸。

  这恰恰是小马克最不期望的情形,他站了起来,看着父母亲,又倒下去把先前的好戏上演了第二遍。他的父母亲再一次对此没有任何反应。这一次,他们心照不宣地看着对方,然后惊讶地打量着马克。马克突然又倒在地上上演了第三遍。马克的父母亲继续不理睬他。最后,马克的反应是什么呢?他觉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实在太傻了。从此,他不再朝别人乱发脾气了。

  马克的乱发脾气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自然消失了。

  比如,邻居阳阳虽然只有6岁,但是很有礼貌,一天早上见了你时喊“阿姨好!”由于当时你心情不好,不想搭理任何人,对阳阳的问候也置之不理,第二天早上,阳阳见到你向你问好的可能性就减小了。

  本例是消退法一个错误应用的例子,把一个好的行为消退了也就是把本来应该强化的行为消退了。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行为得不到强化是易于消退的。依照斯金纳的看法,儿童所以要做某事“就是想得到成人的注意”。要使儿童的不良行为消退,可在这些行为发生的时候不予理睬,排除对他的注意。在儿童的眼中,是否多次得到外部刺激的强化,是他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的唯一标准,练习的多少本身不会影响到行为反应的速率。练习在儿童行为形成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提供了强化的机会。只练习不强化是不会巩固和发展起一种行为的。

  运用不理睬的消退法这一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多次使用方可见效;二家庭成员要态度一致,结成统一联盟;三与正强化配合使用。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用置之不理,故意忽略,撤消关注,当孩子出理良好的行为时要及时地补充关爱和赞赏;四连续使用,不能用用停停,否则会加剧孩子的不良行为。

  有效策略之三斥责法

  王先生与王太太有一个3岁的女儿叫美美,经常把食物弄得满桌满地都是,他们觉得美美已经够大了,不应该再把食物弄得乱七八糟。因此,当下次全家人开始吃饭,美美又开始在乱搅食物时,王先生用劲捉住美美不让她碰食物,并看着她,用坚定的语气说:“美美!我们不喜欢你乱弄食物,因为你这样玩,爸、妈必须花很多时间来收拾这些脏乱。现在用你的汤匙好好吃!”美美好好地吃了几口后,王先生说道:“你吃得很好,美美!你吃得这么好,爸妈都高兴!”

  在吃这顿饭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斥责了美美几次,但当她好好吃了几分钟后也称赞了她几次。这一过程在每次吃饭时都得到了实施,一星期后,美美便不乱弄食物了。当然爸爸、妈妈还会不时称赞美美良好的饮食行为的。张老师在幼儿园中工作,班上有一个男孩叫大伟,经常打其他小朋友,老师决定用斥责策略来纠正大伟的行为。

  当下一次大伟再打人时,张老师抓住大伟的肩膀,看着他说:“大伟!你不可以打小凯,如果你再打别的小朋友,就没有人喜欢你了,你也交不到朋友。”不论何时,张老师只要看到大伟打人时,就会持续地用此方法来斥责大伟。此外,张老师只要看到大伟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好时,她总会笑着告诉他们,她很高兴看到他们和睦相处。有时她会拍拍大伟,或给每个小朋友一些饼干,这样过几个星期后,大伟打人的行为已逐渐少了。

  运用斥责法的基本原则有:

  (1)只有在具体说明下列三点后,斥责才最有效:①受斥责的行为;②受斥责的理由;③应取代的适当行为;

  (2)语气坚定,但不可用尖锐的声音来传达斥责,更不可失去控制开始大吼,如此反复使音调显得不够坚定;

  (3)用肢体语言加强表达,用眼睛直视孩子或瞪视着他;

  (4)必须靠近孩子身旁,否则效果甚微。你若不靠近孩子也很难用目光注视,更无法抓住他的肩膀来增进斥责的效果;

  (5)不要忽视不良行为,持续一致并且在不良行为尚在萌芽阶段时,即予铲除方为上策;决不能迁就孩子的“第一次”犯规,要狠抓“初犯”。因为那些较严重的不良行为出现前总会有一些轻微的不良行为,而后者是比较容易用斥责技巧来修正。如在吵架之时就斥责,这样就可以避免打架行为出现;

  (6)用身体接触来阻止危险或持续性的不良行为,凡对孩子或其他人构成威胁的行为皆应立即禁止。譬如,触摸电源、在街上乱跑、打架、破坏公物等行为即需用身体接触等方式给予斥责;

  (7)经常称赞良好的行为;

  (8)必要时要用具体的行动支持,当斥责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可配合使用其他减少不良行为的方法,以增强成效。如隔离、过度矫正、剥夺权利等;

  (9)情绪不要失去控制,在斥责时切记要控制情绪,不要脸红脖子粗。如果你不想情绪失去控制,最好是让孩子了解到,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却无法容忍他的不良行为。用身体接触的方式来阻止问题行为的产生,可以使情绪得到控制,同时不会失手伤到自己或孩子;或用隔离法、过度矫正等技巧来支持你的斥责。最后要注意的是,在良好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称赞,如此可让孩子了解,你只是不喜欢他的那种行为而不是不喜欢他。

  有效策略之四制约法

  一、规则制约法

  丹娜早晨的动作非常慢,父母亲便决定用“时间卡”来改正她磨蹭的习惯。具体做法是要求女儿每天睡觉前上好闹钟,早晨起床后,先在“时间卡”的第一关上画个圈,如果是按时起床,就要求丹娜在起床后的40分钟内收拾好自己的房间、刷牙、洗脸、做好弹钢琴的准备。如果延误了第一关她晚上就得提前半小时上床;如果再误第二关她就得提前一个小时上床,可以在床上学习,但不能打电话或看电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我们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把原来由母亲担负的责任还给了孩子,由于目标是明确的,处罚的办法也很清楚,执行起来就容易多了,家长不必捶胸顿足,孩子也不会有太强的逆反心理。

  制约法就是用纪律、规范、制度来约束孩子,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并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习惯的方法。孩子自觉性不高,需要一定的规则制约。要克服不良习惯既需要内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完全靠自觉是不行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纪律、规范、制度的制约对孩子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一条没有岸的溪流只是一片沼泽,孩子的成长需要制约与引导。有了这些制约就有了警戒,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明明白白地规定着,它可以提醒孩子,防止孩子犯错误。用外在的规则、纪律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父母通过一些规则,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们逐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和能力。如果没有规定,完全凭家长临时说了算,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它不利于培养出规范的行为。规范、规则的约束力,它对孩子成长很有必要。有了规则、制度就要认真贯彻执行。规则、制度定得再好,不执行也是无用的。建立了规则,又不执行,比没有规则还坏。没有规则,可以建立,建立了却不执行,以后就很难建立规则的权威。执行规则、制度是制约法的关键。规则、制度执行得好坏关键是家长能否用它们严格要求孩子“一以贯之”。要执行好就要经常提醒孩子按规则、制度去做,建立孩子执行规则、制度的意识,事事处处用规则、制度提醒孩子,事后用规则、制度进行总结对照,使规则、制度真正成为约束孩子的“法律”。

  制约法要真正起到制约作用就要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对于认真执行规则、制度的行为要给予表扬、奖励,使孩子执行规则、制度的行为得到强化,使其更好地执行它们;对于违反规则、制度的行为要给以批评甚至惩罚。没有奖励和惩罚,规则、制度就失去威严,所以奖励和惩罚可以说是制约法的生命。

  制定规则、制度要合理、公正。也就是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符合实际,过严、过宽都不利。为了便于培养孩子的良好的道德,在家里,每一个阶段应重点强调一两个规定,以便于集中力量养成或矫正某一两个习惯。简明扼要,少而精,规定太多,太滥是无益的。制定规则、制度最好征得孩子的同意,如果能和孩子共同讨论更好,孩子认同了才有自觉执行的基础,完全强制命令也是不行的。规则、制度一经制定就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但也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增减内容。

  执行规则、制度的坚定性来源于组织纪律的制约,没有一定的纪律制约就会出现规则、制度软化的现象,规则、制度就不能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出现规则、制度软化现象主要的原因是监督软化。如果在监督过程中不坚持原则,使“规范变通”,搞所谓的灵活性,或“规则、制度扭曲”,在执行的过程中走了样,就会失去监督系统的严肃性,使规范失去威慑力量。因此在贯彻规范时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奖惩制度。

  二、家规制约法

  家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全家人的,是家庭“公约”,人人都应遵守,同成长,共进步;另一类是针对孩子的,是家长用守则的形式来约束儿女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对于任何家庭来说,两种家规都是需要的。

  (一)家庭制度

  宋女士孩子长到10岁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家务,成绩一般;丈夫上网成瘾;她也整天赌气不收拾房间,家里乱七八糟,常常连下脚的地方也没有。整个家庭处于“无政府”状态。为此苦恼不已,不知如何解决?她上班的时候看到学校的各种制度,上级的各种规定经常贴在宣传栏里,挂在墙壁上,时刻提醒大家对照执行,而且与奖惩挂钩,她就萌发了制定家庭制度的念头。当晚全家人共同商量,一致通过。

  全家人围在一起,开始制定制度,你一言我一语,从生活到工作,从家务到学习,面面俱到,十分细致。几点起床,早中晚饭由谁负责,拖地、洗衣服怎么承包,上网时间怎样控制,每天学习时间怎么安排,休息日怎么活动、休闲,晚上几点睡觉……全都有所显示。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还用电脑设计了图案和边框,结尾处署上了家人各自的名字。

  这样,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有章可循,任务明确,很少有人不遵守的情况发生。即使偶尔有,他们也会及时惩罚:他们的惩罚是增加劳动任务。

  从家庭制度诞生以来,一家人的生活井井有条,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各司其职,照章办事,家里每天窗明洁净,让人十分惬意。孩子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宋女士和其先生也受益匪浅。2005年元旦宋女士和其先生对家庭制度作了适当的调整,对家人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也让它更适合他们现在的家庭状况。比如,加上了讲文明话语,不随地吐痰,家庭消费等问题。

  家庭制度能培养成员良好的生活、学习、休闲、成长的习惯,有利于家庭和谐,温馨,积极,健康,向上。(二)好孩子守则

  安女士的家庭获得过省和国家“美好家庭”的称号,他们夫妇还被评为河南省教子有方“十佳家长”。其女儿和儿子都是留美博士,女儿为双博士学位。她把成功归于家庭的三个守则:一是好夫妻守则;二是好父母守则;三是好孩子守则。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好孩子守则”。

  好孩子守则主要是为处在学龄前和低年级阶段的孩子制定的。孩子渐大,这套好孩子守则显得幼稚了,但是,这守则养成好习惯却让女儿、儿子终身受益。到孩子上初中后,他们几乎就不用管理了。

  针对孩子年龄特点安女士把好孩子守则编成顺口溜:

  1.小孩子长身体,早睡早起有规律。吃饭不闹不乱跑,不挑不拣不偏食,不要随便吃零食。

  2.饭前要洗手,饭后要漱口,睡前洗脸又洗脚,按时理发勤洗澡。

  3.走、站要挺胸,坐、卧要端正,行路注意车,马路靠右行,红灯停,绿灯行。

  4.来客先问好,送茶双手捧,有问必有答,礼貌又恭敬,告别道再见,迎宾说欢迎。爸妈不在家,莫领生人进家中。

  5.人家吃饭不要看(注:当时住在杂院,边吃边看邻居),吃别人的东西叫嘴馋。午休切莫跑和叫,叔叔阿姨在睡觉。果皮不要到处扔,乱涂墙壁不卫生。公共场所讲礼仪,做个文明小先生。

  6.能干的事自己干,推给别人是懒汉。今日事今日完,拖拉本是坏习惯。自己东西自己理,物品用过要复原。每天扫扫地,帮妈倒垃圾。

  7.不打人不骂人,不说谎话不骗人。不拿别人一针线,借人东西要归还。串门先要经允许,做客文明守规矩。

  8.孝敬爸妈和爷奶,不惹生气是第一。好东西大家享,少了先给爷奶尝。

  9.有要求直接提,不能使性耍脾气。无理取闹要批评,通情达理受奖励。

  10.爱读书,爱学习,打扑克,下象棋,学画画,讲故事,野外捉蝉去钓鱼,游泳爬树练跑步,聪明伶俐赛猴子。

  三、原则制约法

  制约法的一个延伸理念就是管教,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能妥协、让步。

  女儿在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考完试了,到同学家去玩,玩得很开心,打电话来了:“老爸,我今晚不回家行不行,我和同学难得在一块,好好痛快玩一夜。”爸爸说:“不行!”“为什么不行啊?”爸爸说:“未成年人不得在外面过夜,这是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回家。”“怎么不行啊,我让同学跟你说。”她同学是一个女孩子,拿过电话说道:“叔叔啊,我们在一块玩得很好……”“我知道你们是好朋友,我也愿意你们玩得很好,但是你的父母不在家,你做不了主,今天她必须回家,没有任何余地,你们要是想哪一天在一块住,可以,到我家来,由我来负责向你们的父母解释。”

  对孩子的不良倾向,危险的倾向,就要敢于说“不”,并坚持到底。这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一个孩子因为上网,从偷家里的钱到偷亲戚的钱,最后甚至偷邻居的钱,爸爸妈妈无奈之下便主动给钱让孩子上网。这是原则性的错误,将加速孩子灾难性的来临。不管任何情况下,原则问题绝对一步不让,妥协一次,永无宁日!此时,父母完全可以告诉孩子,上网是一回事,偷钱的性质完全不同,我们还是不许上网,如果再发现你偷钱,不管是家里的还是别人的,我们都会报警,警方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决不心疼,盗窃罪对你这样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你应该清楚。孩子听后一般会有所顾忌,不敢再犯。

  原则一定要坚持,即使你眼含热泪,也要坚决执行。爱和权威并重的父母,才能给孩子和家人带来健康和幸福。没有权威,没有原则的教育是可怕的,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会葬送孩子的幸福。健全的父母之道是融合了两大要素的:爱和管教,两者彼此相依,取其平衡。如果在儿童时期,听凭孩子自由发展,缺乏外在和内在的权威与纪律约束,他们从不做任何他们所不喜欢的事,他们从不接受他们所不乐意的命令,他们根本没有养成对长辈尊顺的习惯,长大以后他们也很难自动自发地约束自己。

  孩子成长需要相应的制约。特别是在成长中出现一些较严重的问题,如撒谎、偷拿、逃学、迷恋游戏、不交作业、交友不良等,教育者都要静下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制约矫正方案,以法治代替人治。有效策略之五剥夺权利法

  一次,斯特娜夫人的女儿到一个朋友家去玩,去时说好准时回来。可是她并没有按规定的时间赶回来,女儿虽然回来得晚了,但期特娜夫人并没有责备她,只是指一下手表,暗示已经迟到了。斯特娜夫人认为,女儿不守时间是一种不良行为,必须纠正。为了惩罚女儿,便取消了她正当看电影的计划。女儿见母亲不让看电影,连忙认错说:“今天是我不对,请原谅这一次吧!”斯特娜夫人毫不退让地说:“今天时间来不及了,我只能表示遗憾。”女儿受了这样的惩罚,真是刻骨铭心,从此以后,从未再犯不守时的过失。

  曾经有位母亲咨询:我们8岁的儿子,是个“健忘者”,不管我们叫他做什么事,他似乎都记不得。指定他做一件事务,他忘了,要他带个口信给某人,话永远传不到,他年纪愈大,情况似乎愈糟。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他的记忆力?

  咨询师回答:你的儿子不是“健忘”而是不听话。“我忘了”是一种回避的说法,用以代替“我不想”,或其他类似的不服从。

  孩子忘这忘那,可是却从不会忘记冰箱里有冰淇淋,或者父母几个星期前曾经不经意提过要带他去动物园的事。为什么孩子忘记的总是那些叫他办的事情?

  为了要让孩子“增进记忆能力”,不妨先开一张清单,列下他可享受的事物或某些“特权”,例如,骑自行车,去外边玩,请朋友到家里聚会,看电视等,反正要是一些孩子非常感兴趣非常喜爱的事情。把这个清单贴在冰箱的门上,每次他“忘记”一件事,就从清单上最前面的一项(骑自行车)开始画掉一件事。每画掉一项,那项特权便开始被取消,一直到下星期一才恢复。星期天晚上,送孩子上床后,便把一切记录一笔勾销,把旧清单拿下来,贴上一张新的。用这种痛苦的方式,让孩子为他所谓的“健忘”付出代价,也同时要他自己对这个问题负起责任。要是你能贯彻始终,那么,可以向你保证,几个月内,你便会发觉,他的“记忆力”将有惊人的进步。

  上述两个案例的方法都是剥夺权利法,也叫限制权利法。行为心理上称之为反应代价或行为代价,是指在行为发生后使行为者失去自己所拥有的部分强化物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反应代价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着。例如,在一些公共场所,常有不准随便吐痰,不准吸烟,不准闯红灯等规定,一旦有人违反,就立即被处罚,如罚款、罚打扫卫生、罚维持交通秩序等。反应代价的原理是,个体都拥有自己的强化物的自然倾向,一旦在某种情境中,因某种特定行为而使自己失去了这种强化物,则以后就会避免在同一地方再跌跤,从而会使此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下降。

  反应代价的优点是便于实施,费时较少,适用面广,能针对多种不良行为。比如第一例中,不剥夺看电影也可以,可以限制孩子一周内再也不能到小朋友家去玩,也不得请小朋友到家来玩。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又比如,孩子马虎、粗心,除了运用相应其他矫正方法外,也可用此方法:发现一周作业马虎两次扣零用钱一周,限制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三天,或取消某个向往已久的活动等。所选择的处罚必须对孩子有效、有意义。如你的孩子最喜欢听你讲故事的话,你就可以选择不讲故事作为处罚。在应用这一方法时,应尽量在不良行为发生之前说明该处罚。如“孩子你这几天吃饭时表现不好,如果吃饭再哭闹,那今天妈妈就不给你讲故事”。要让孩子记住,并说出来。违反按规定执行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对某些孩子来说,由于一再被剥夺强化物,被限制最感兴趣的事,和应享有的正当权利,内心产生过多的挫折体验,有可能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为此,一方面要确定合适的代价,另一方面要佐以疏导和帮助工作,亦即使孩子既被罚得“口服心服”,又增强了“改恶从善”的决心和能力。案例运用指导:

  孩子吃饭拖延时间,而且常掉饭菜;偏食,尤其是不吃蔬菜。针对孩子每天晚饭后喜欢打乒乓球、吃水果,周末喜欢打篮球或踢足球的情况,妈妈给他作了这样的规定:吃饭拖延时间,当天就不让他打乒乓球;掉饭菜,当天不让他吃任何零食;连续两天不吃蔬菜,周末不让他打篮球或踢足球。这样经过了两个星期他就养成比较好的就餐习惯,现在正在慢慢适应吃蔬菜。

  剥夺权利法应用有个前提条件:行为者必须自己拥有一定量的强化物可供剥夺。当行为者并不拥有一定量的强化物而又想运用剥夺权利法时,可以做出某种安排,为其提供一定量的某种强化物。因此,剥夺权利与代币制相结合使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先用代币制实施两至三个星期,让孩子拥有一定量的强化物,然后两者再同时结合使用,这样就能更好地矫正不良行为,强化巩固良好行为。

  有效策略之六冲突化解法

  有时候父母的教育和孩子现有的行为、思维逻辑,发生了倾向性的对立和冲突是一个明显的僵局。那么怎样解决这种教子时经常遇到的冲突呢?我们介绍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一、另辟蹊行径法

  有个小学生不太喜欢作文,暑假她写了两篇作文。有一天,她爸爸把她领到柯老师家来说,你给叔叔念一下作文,他想通过孩子念作文鼓励孩子。

  孩子说,我不念。

  父亲说,你念吧,叔叔又不是外人。

  孩子还说,我不念,要念你念。

  这时候家长的意图和孩子的意图发生了冲突。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你硬性要求孩子念吗?这种强迫不行,因为孩子没有犯什么明显的道德错误。

  你能够说:“不念就不念,算了,真没出息!”这样合适吗?你会使孩子继续不喜欢作文,继续不敢在公开场合念自己的作文,继续不敢在生人面前做这种大胆的陈述,性格素质和学习都受影响。

  父母和孩子经常会发生这种冲突。

  柯老师当时是这样办的,柯老师说:“你念第一句,我就能知道你第二句是什么。”

  孩子一下就好奇了,她已经忘了刚才和她爸爸的争论啦,忘了你让我念,我就不念这样的对立了,也忘了她不敢念这个心理啦,她的注意力完全被转移了。

  “我不信,”孩子拿起作文就念了第一句,“我背着旱冰鞋和爸爸一块儿来到了旱冰场。”

  柯老师说,“我看到”,果然是这3个字。

  孩子说:“你怎么知道的?”柯老师说:“我就是知道,你再往下念,我还会知道呢。”孩子听完,一口气就念下来了。

  这时,柯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对孩子欣赏和夸张一番,结果,第二篇作文,她又一口气就念下来了。

  这就是另辟蹊径法。跳出那个你念我不念的僵局,用另外一种方法,提出另一个方案来解决问题。

  许多人的思维方式就是非此即彼,天下很多矛盾不能靠这种方式来解决。

  比如,你说:“那个小朋友在路边哭,你去帮助他。”孩子说:“我不去。”你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去不去?”孩子说:“不去。”

  这又是个僵局。

  面对这种僵局,当你的坚持达不到目的时,不要固执于这个坚持,保留于这个坚持,最后以和孩子闹僵,训诉孩子为结束。不但影响亲子关系,而且会使孩子失去成长和锻炼的机会。这样很不好。

  “你帮我拿东西,我去。”

  回来以后你对他说:“我去帮助小朋友,你帮我拿东西,咱们一块儿帮助小朋友,没有你帮助我,我也帮助不了他。”

  这个感觉挺好,这也叫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要跳出一个僵局的逻辑,另辟蹊径,别开生面,想出新的思路。

  当孩子因为某种倾向而不接受大人对立的倾向,与大人表现出冲突的时候,只要这个冲突不是个根本问题的道德问题,都可以用另辟蹊径法来解决。

  而当孩子接受了你的新解决方法,要及时地欣赏和夸奖。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跳出这种非此即彼的生硬的对立僵局,是解决天下各种复杂问题,一种特别重要的艺术和方法。推而广之,可以用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另辟蹊径的方法根本不只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更是思维技术最高超的一种表现形式,时常伴随着创新。

  二、转移注意法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养成任性的毛病,有时父母不让干什么,他非要干不可。家里没有什么,他非要不可。总之,客观上不允许做什么,孩子非做不可。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转移注意法。

  比如,你带孩子到商场去,孩子在玩具柜台前看中一种新式玩具,吵着闹着非买不可。或是因为家里已有了这种玩具,孩子喜新厌旧,也可能是由于家长手里没有钱,家长不给买。可孩子很任性,你不买,他就赖着在那里不走,甚至干脆躺在地上打滚撒泼。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你打他,骂他,当众人的面,他会更来劲,许多人围观,使家长难堪;迁就他吧,会助长他的任性。

  这时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解决僵持局面。比如,对孩子说:“走!咱们到楼上看看有没有你穿的漂亮衣服?”或者说:“你的衣服都脏了,明天怎么上幼儿园呢?”或者说:“我提包里有好吃的,你尝尝好吃不好吃。”等,设法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另外一个事物或另外一个方向上去,以缓和暂时的矛盾状况,以便另谋时机再进行教育,这是对待任性的孩子的一种有效的教育艺术。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常运用“许诺”的方法。这里特注意的是,许诺不等于欺骗,许诺了的事一定要设法兑现,不能言而无信,说了不算数。如果不打算兑现,或事实上难以兑现,那就不要轻率地许诺,否则会产生诸如不诚信等许多不良影响。

  三、巧用选择法

  冲突化解法的更高境界就是避免产生僵局、冲突。下面介绍一种“巧用选择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慢慢增强,处于成长反抗期,越来越喜欢说“不”,经常和父母对着干。为此很多父母感到很是烦恼。千万不必着急,你完全可以通过改变提问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假如你要孩子按时睡到床上去,不要说:“儿子,现在去睡觉好吗?”你可以这样提议:“儿子是现就去睡觉,听妈妈讲故事,还是玩一会儿去睡,但今晚不能再听故事。”如果他是一个故事迷的话,我相信他一定是选择了你希望其挑选的那一项。一旦那个答案是其自己选择的,那么行动起来就会很有积极性。

  如此提问的一项基本原则便是:将另一个更“不幸”的结局隐藏在提问中,让孩子只能选择你乐意选择的一项。这样,你们就不会绕进迷宫而失去方向,也不会在“拉锯战”中酣战不止,伤了亲子之情。

  四、警告后果法

  “如果你再说粗话,我就取消周日带你去动物园的活动。”

  “如果你继续这么尖叫、踢打、胡闹,我就关你的‘禁闭’。”

  如果孩子不能很快停下来,你就必须这么做,一旦孩子停止吵闹,立即给予表扬。

  警告起到了提醒的作用,让孩子知道要发生什么了,给他一个机会来操练自制,后果意味着惩罚的方式,最好用剥夺权利法,即让孩子失去强化物。五、重复命令法

  你要求孩子每天9点睡觉,但他经常会从床上爬下来,这时可以采用重复命令技巧:当他爬下床到你身边时,看着他的眼睛说:“回去睡觉。”只要他回嘴,就重复同一句话:“回去睡觉。”别的什么都不要讲,不要发火,不要愤怒。因为愤怒无助于让孩子入睡。态度平静,语气坚定,只说这一句,直到他灰心地离开。他要再出来,重复这么做,头两天他可能会吵闹,不要理他,撤销关注,故意忽略,直到他明白你的立场。

  “关于你想和伙伴们一起逛街的要求,我认真考虑过了,我的看法是那样做不太安全。很抱歉,我知道你有些朋友的父母准许他们去,而你也的确希望和他们一道。我也知道,你可能认为我这样做是保护得过头了,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我担心的是你的安全。”

  如果孩子和你争辩顶嘴,可使用“重复命令”技巧:

  父亲:“这个话题已经结束了。”(开始看报纸)

  儿子:(喊道)“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不能去?”

  父亲:“这个话题已经结束了。”

  儿子:“为什么我不能?别人都可以!”

  父亲:(不争辩)“这个话题已经结束了。”

  儿子:“打电话给他们父母,他们会告诉你这很安全。周围有这么多的孩子,怎么了?”

  父亲:(翻开一页报纸,继续看)

  如果孩子喊叫不停,告诉他你不会理睬:

  你怎么跺脚、喊叫、纠缠,我都不会理睬。如果你有什么想法让我考虑,把它写在纸上。过一个小时我会看,现在这个话题结束了。

  如果他大发雷霆,还是不要理睬。你可以选择离开房间,但要平静,否则他会认为自己成功地将你赶走了。你要做得看上去只是为了干别的事情,拿报纸,上厕所,看看厨房里的煤气关了没有,回个电话给那些不在意有背景噪声的人。

  如果孩子情绪失控,警告他将面临的后果:

  “这个话题结束了,你要再叫喊、砸门,你今天晚上就睡地板。”

  如果孩子偷偷地和朋友出去,违反了你的规矩,就必须让他承受“后果”。所谓“后果”就是剥夺他做某件事的权利,这件事对他很重要,也在你的控制范围内,可以立即实施且时间不太长。对年龄大些的孩子可以相应地增加时间,如当天剩下的时间不许出门玩,星期六睡地板,周末不许与其“同案犯”来往,3天不准看电视,两天不准动他喜欢的音响,取消周日到肯德基的活动等。

  六、暂缓解决法

  当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时,先把问题放在一边,第二天再说,经过一夜的延缓和反省,到了第二天,矛盾往往就解决了,或者是虽未解决,但至少不像昨天那么尖锐了。

  孩子特别是大孩子,在遇到比较激烈的思想矛盾或比较复杂的情感影响时,往往一时转不过弯来,与父母形成对抗的僵局。在孩子极端固执的情况下,父母可以争取“今天听,明天说”的技巧。当时不反驳,静静地听孩子说,当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后,再说出自己的主张,对方就较容易理解、接受。

  与孩子有矛盾时,父母千万不要忘了这样一句话:“这问题先谈到这里,明天再说。”

  当孩子发犟时,在说服教育的情况下,也可先采用冷处理方法,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像那个正在乱发脾气的孩子根本不存在一样,等他自己觉得没意思,达不到目的后,他会自己收场。这时,父母再来和孩子讲道理,他就比较能够接受了,而且冷静下来的双方都会清醒、理智,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沟通就很容易,教育孩子的效果会较为理想。七、平等沟通法

  教育者和孩子发生冲突时,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达到双赢的效果。这样不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利于亲子关系融洽。要想达到双赢效果,两代人必须学会用平等沟通,相互交流,共同商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关于这一点在本套丛书的第一本《走进孩子心灵》“成长需要尊重”中的专题中有详细论述。

  前面故意忽视法中的“冷处理”、“言必信,行必果”中的原则坚持法及后面的“暂时隔离法”等都是冲突化解决法。但对于原则坚持法,这里需要重申两点:原则坚持法要求教育者对孩子的不合理行为、错误行为和要求,坚持不退让,但要不发脾气,要和蔼。但有时冲突得很厉害,这时就要找到通融的方式,这种通融的方式总的来讲,叫做局部退步,整体不退让。比如,孩子答应看半小时电视后去睡觉,结果半小时到了,你不让他看,他非要看,这时就可以让他再看5分钟,结果他也同意了,看过5分钟就睡觉去,这种局部的退步和整体的不退让,有的时候是通融解决问题的一个非常自然的方式。孩子觉得你没有退让,可是孩子也找到一个台阶。

  有的时候可能比这个还难解决。他要再看半个小时,你只让他看5分钟,可是,这是场球赛,他非要看完不可。这时万不得已的方法叫做“名义上不退让,实际上退让了”。

  就是说,你对孩子讲,你答应过只看半个小时的,现在半小时已过,你却还要再看半小时,你要遵守你的承诺,我今天不同意你再看,你怎么说我都不同意。说完关掉电视了,然后,你就出门了,结果,他就偷偷看了。等半小时后回来他已经关掉电视机,钻到被窝里。装着什么也没发生。

  这是你的坚持原则的一定程度的胜利。孩子虽然偷偷地看了电视,但他觉得自己不对,觉得爸爸没有妥协,没有退让,他以后再这样做的时候,就得考虑考虑。

  有效策略之七理性疏导法

  琼太太发现9岁的儿子杰米开始从店里偷东西,这种行为让她大吃一惊,她仔细地想了想该怎么办。一天,当家里只有妈妈和儿子两个人的时候,琼太太把杰米喊进来。她用很慈祥的眼光看着儿子,将他抱在膝头,然后告诉他,她听说昨天有人从一些店里偷东西的事。她接着讲自己在五年级时,曾从店里偷过像皮,她知道这是小偷行为,心里很害怕。这样做后,很长时间都觉得惭愧,有犯罪的感觉,所以认为这样做很不值得,不应该,以后便再也不这样做了。开始杰米试图为自己辩解:“可是店里有的是泡泡糖,拿一点也不有关系。”琼太太便仔细地同他讨论起来:店主要多少泡泡糖及其他物品,才能赚足够的钱付房租;付雇员的工资及进货;有足够的钱养家糊口;经营者也很不容易。再说这个商店不是我们的,是别人的,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对的。杰米同意妈妈的说法,还说他从来没有从这一角度考虑问题。他们接着又谈到杰米和妈妈也不喜欢别人从自己家里偷东西。最后杰米同意了,他再也不会偷店里的东西了。另外,琼太太让杰米为偷来的泡泡糖付了钱,并且向店主认了错,道了歉(孩子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琼太太用平等、真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她没有去教训孩子,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道理。孩子有了错误的行动之后,父母要明白孩子隐藏的动机是什么,只有对症下药,循循善诱,让孩子心服口服之后,才能使他纠正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观念。

  孟子小时候,很不喜欢读书学习,总是贪玩。一天,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回来了。孟母正在织布,问他为什么这么早就回家来了,孟子说:“我觉得念书没什么意思。”孟母很生气,但觉得只是严厉训斥,并不能解决问题,她当即用剪刀把正在织的布剪断。孟了对母亲这一举动感到不解,问道:“母亲,好好的布,你怎么给剪断了?”孟母对儿子说:“你读书学习,就跟我织布一样。织布是累丝成寸,累寸成尺,累尺成丈,累丈成匹,这样才能成为有用之物。你读书学习,也只有累日累月之功,不分昼夜,不断积累学问,才能成为有用之才。而你却懒学厌倦,半途而逃学,前功尽弃,一事无成。我剪断织的布,就像你半途弃学一样,什么有用的物件也成不了。”孟子从母亲的比喻中领悟深刻的道理,深受教育,再也不逃学了。从那以后,他发愤笃志,朝夕勤学,后来从师于子思门下,终于成为著名的儒家学者。这就是“子不学,断机杼”的教子佳话,一直流传至今。孩子生活阅历浅,生活经验不丰富,对待事物的理解片面,往往认识不足。要使孩子真正掌握某种行为规则,必须让孩子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在行为上才能自觉。教育者要寓教于喻,深入浅出地引导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让孩子真正弄懂,使孩子刻骨铭心。

  有一阶段,班上同学上课很不专心,尽管老师敲着讲台大声喊:“注意听讲!注意听讲!”可思想开小差的人仍不少。为了使同学们能专心听讲,老师做了不少说教,可收效甚微。于是,老师改用心理学知识引导他们,在切身体验中让学生懂得专心听讲的重要性。有一天,教师上课时突然提问:“哪个同学能马上说出咱们教室有多少块玻璃?”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全说不出准确数字。老师又问:“谁知道咱们楼梯上一共有多少级台阶?”同学们又哑巴了。老师接着问:“咱们学校操场周围一共有多少棵树!”大家依然摇头。这时老师说,我们每天生活在学校、教室,天天看见玻璃、树木,天天上楼梯,为什么不知其数呢?因为我们没有有意地注意它,这叫熟视无睹。然后老师给同学们讲什么叫有意注意,什么叫无意注意,讲有意注意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下课后纷纷跑去数楼梯,数操场的树。不少同学深有体会,他们说,有意注意了几分钟,就能回答出您提出的问题,可没有注意,虽然天天看也答不上来,有意注意太重要了。事后这个班又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专注成才的法宝》,在会上同学们列举了一些科学家专注而成才的事例,学习尖子介绍了他们专注的经验,不少同学说了自己的教训,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从此以后,上课专心听讲的人多了,思想开小差的人少了。

  一个德国的小男孩喜欢上了刚刚转到幼儿园的一个中国小女孩。因为那个小女孩有着德国小女孩没有的黑眼睛与黑头发。小男孩回家对妈妈宣布他要结婚。妈妈听了孩子的话笑了,说:“好啊,那你知道结婚需要什么东西吗?”孩子摇摇头。妈妈说:“那好我告诉你,首先,你要给你的新娘买一个结婚戒指,其次,你需要买你们住的房子和汽车,还有度蜜月也需要钱。”母亲帮孩子算了一下大致需要的钱,然后一本正经地问,孩子,你现在有多少钱呀?孩子把存钱罐拿过来,数了一会儿,很泄气。没关系,妈妈安慰他,你现在的任务就是赶紧认真学习长大,长大了,有知识了,就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工作,工作了就可以赚到钱,有了钱就可以与你心爱的女孩结婚了。孩子听后,又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以上谈的都是简单的疏导方法运用。下面我们谈一个复杂一点的例子,让大家对疏导法有较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小惠是个初二年级学生,最近不想上学了,是因为她觉得别人对她不好。她认为:“别人都应该对我好!”校外咨询老师到她家进行家访,小惠正在剪纸,“你的手很巧。”老师决定从她的手工作品入手,“这幅梅花剪纸既形象又生动,活灵活现的。我虽然也会剪‘喜’字,但剪得不好。”“是吗?‘喜’字可好剪了,我教你。”很快小惠接纳了这位咨询老师。后来老师用积极的关注和感情使谈话得以继续,建立信任的关系。

  谈话慢慢深入到小惠的问题。“你不想在学校见到谁?”“好多人,有老师,也有同学。”“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同学们取笑我的新衣服。老师上课也不提问我,好像我不存在一样。他们都对我不好。”“就因为学校里有对你不好的人,你就不想去学校了,是吗?”“……”“你觉得他们待你好是应该的,他们都不能取笑你,忽视你,批评你是吗?”“……”

  “你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大家都待你好?”(利用质疑使问题深入)“如果有人待你不好,这个世界就要毁灭了吗?”“你是不是告诉每一个人‘如果你们对我不好,我就活不下去了’?”“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人能得到每一个人的喜欢吗?”“应该没有。”“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没有谁能得到所有人的拥护。”“你和别人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你和别人一样,他们没有必要对你另眼相看。别人待你好,你感到高兴;别人侍你不好,也不必强求。”不同程度的驳斥和辩论,使小惠对她头脑里根深蒂固的理念产生了动摇;也使她意识到了正是这种理念,使她不想去学校。

  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她体会到“别人都应该待我好”是不现实的。

  “如果你的同学也和你有一样的想法,你就应该对他们每个人都好,对吗?”“是的。”“那你是不是对每个同学都好呢?”“不是,我只对我喜欢的人好。”“你自己都做不到对每个人都好,别人就能做到吗?”“好像不能。”“那么有同学或者老师对你不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了?”“在同一天,你的老师和同学都对你不好,你会觉得怎么样?”“心情很不好,觉得我再也不想见到他们了。”“如果那天你的同学也心情不好,她并不是有意的呢?”“这样啊,我想我会原谅她。”“你自己有这样的时候吗?”……

  经过深入沟通,最后,取得了这样的共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一般朋友及关系不好的朋友。要求每个人都对自己好是一种不现实的奢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诸多因素(熟悉程度,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往习惯等)影响,对侍他人的态度不会一直保持不变,每个人在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都难以有耐心对侍别人;如果想要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应先对别人好。

  对于怎样面对生活中的不友好,老师和小惠商定了这样的方法:首先判断是否确定是不友好的表现,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和用意;学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错在自己,应加以解释;真正对自己有敌意的人,试着慢慢和他(她)交往,实在没有办法沟通时,就放弃;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我并不是完美的人,只要能拥有待我好的人,就已经足够了,豁达使人生快乐。

  小惠开朗了许多,至今再也未曾出现过不想去上学的情况。

  疏导法是对孩子不良行为、错误认识矫正的重要方法。仅有疏孩子不知道该怎样做,仅有导孩子会反感。也就是说,不仅要给孩子提出存在的问题,还要给他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疏是手段,是目的,导必须建立在疏的基础上,要善于把握这种分寸,疏和导要紧密结合。

  利用疏导法要注意以下事项:

  (1)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先要投其所好或从孩子缺点、错误中寻找积极因素,即找到赏识的突破口,让孩子接纳自己,拉近距离,取得孩子的信任,同时要和孩子做朋友,平等相待,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是疏导法运用成功的前提。即使你掌握的是真理,如果你端着刺刀让人在你面前跪着接受,可能很多人会选择宁死不屈,生硬地灌输大道理是没有作用的。

  (2)善用发问引导。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思考和反省,得出答案,让孩子学会移情即换位思考,使其体验感悟,穿透心灵。以引导孩子自己思考为主,教育者讲大道理为辅。疏导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先提出开放式问题获得信息;然后根据问题的症结,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引发孩子思考,使孩子对问题有个清醒的认识;最后再通过提问让孩子自己寻找解决方法。在寻找方法的时候,最好是采用正面的问话启发孩子,将之引导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也可以用脑力激荡法大家一起找。

  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疏导孩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4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找到正确的认识;“归纳”即通过对个别事物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孩子思考问题偏执、绝对,直接给他正面教导有时会超过他的理解力,只有把极端、片面的思想摆出来,让他看出自相矛盾,他才会顿悟。(3)从实际出发,讲究针对性。“针对性”首先是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方法。孩子的年龄不同、性格品质不同、心理水平不同、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因而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方法。要研究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进行教育。其次,还要讲究内容的针对性。有个孩子的问题不同,需要不同,因此选取的教育内容也不同。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孩子选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4)要抓住兴趣点、兴奋点进行疏导。要疏导就必须找到疏导的地方,顺势引流。最好疏导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兴趣点、兴奋点,根据孩子的兴奋点去疏导,孩子往往感兴趣,主动投入,不知不觉地就顺着教育者“挖的沟”而流了。

  (5)疏与堵结合。采取疏导教育时,最好与“堵”结合。一方面开沟引水,一方面垒土堆墙,这边堵上了,只能往那边流,这样有利于疏导。因此,我们在疏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知道,那样做是不行的,是要受惩罚的,这对疏导的顺利进行是有好处的。

  (6)要有教育的机智。疏导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教育方法,疏导好了就是一种教育艺术,因而它需要一定的教育机智。

  教育的特点是既有计划又无计划性,有的时候需要有计划,按一定目标,循序渐进,科学地进行教育,但有的时候又是随机地教育,遇事而诲,遇物而诲,灵活机动。这就需要教育者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教育机智是教育者在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准确的反应能力和妥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艺术是指一些创造性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的机智和教育的艺术是指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无论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矛盾,都能得心应手。

  孩子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教育者应该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教育能力。只要这样每位教育者都可以创造出适合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

  有效策略之八渐隐法

  刚入学时,虹虹写家庭作业时,妈妈总是在一旁陪着,时间长了孩子养成了父母陪读的依赖习惯,写作业时要求妈妈陪坐在书房才踏实,这样妈妈就干不成自己的事情了。如果妈妈在厨房或客厅做事,虹虹只在书房练一会儿就出来一次。妈妈很着急,向教育专家进行咨询,专家采取了以下步骤逐步改善孩子的不良习惯,经过近两月的努力,虹虹能独自写作业了,不再要求妈妈陪坐。

  第一步,妈妈坐在旁边指导或监督虹虹写作业。

  第二步,妈妈坐在书房看书或织毛衣。

  第三步,妈妈坐在书房但偶尔会离开。

  第四步,妈妈坐在书房但经常悄悄离开。

  第五步,妈妈在客厅或厨房做家务。

  第六步,虹虹独自在书房学习。

  采用润物细无声方式,慢慢退出原则,这种行为改变技术称为“渐隐法”,这一方法与“系统脱敏法”有许多相似之处。这里需要注意,必须是上一步骤孩子已经稳固适应后才进行下一步的训练,而且步骤之间的过渡不能太突然,要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让孩子的不良习惯在无痛苦知觉中隐退。

  下面介绍一下怎样运用渐隐法矫正孩子上课不敢发言的坏习惯。

  君君是个文静的女孩子,自从上一年级开始她就不敢举手发言,其实她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妈妈也常常鼓励她课堂上要大胆发言,但效果不佳。妈妈也和老师沟通过几次,老师有时有意提问她,她站起来,满脸通红,紧张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妈妈后来从书上学到有关渐隐法的知识,就决定利用一下。于是,君君爸爸妈妈办了一个“家庭模拟课堂”,在家进行演练,按照如下程序锻炼孩子大胆发言。

  第一阶段:妈妈当老师,君君和爸爸是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君君主动举手发言一次,可以奖励一张卡通片,累计15张可以换得一盒君君非常喜欢吃的巧克力;

  第二阶段:爸爸当老师,把君君的同桌叫到家里来,与君君一起模拟上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两个孩子举手发言获得的奖励与第一阶段相同;

  第三阶段:把老师换成爸爸的同事,其他与第二阶段相同。

  三个阶段训练完毕,老师反应君君上课敢于发言了,有时还会主动举手发言。

  渐隐法的特殊之处在于,孩子的目标行为不变(敢于发言),父母则不断改变目标行为发生的场合,使孩子的目标行为取得广泛的适应性。这一方法纠正孩子胆小、怯懦、自闭、不善交往与共处等非常有效。

  有效策略之九区别增强法

  你知道吗?荷兰阿姆斯特丹大街上的某些商店也可以卖毒品,全世界都在戒毒,他们还在卖毒品,真的令人奇怪。荷兰人说,我们是卖给那些戒毒的人的,他戒毒一下子戒不掉,我们允许他们微量吸毒,凭一个证,可以来买点,让他逐渐减小,这就是递减法。坏习惯就和毒瘾差不多,一可以用递减法来矫正,一次比一次少直到成功。

  李响是一个小学生,脑子挺机灵,学习中等稍偏上,可是写作业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为此父母伤透了脑筋。明明只要半个小时的作业,他能拖到两个小时才能完成。这期间,他一会儿玩铅笔,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到水喝,一会儿上厕所,往往只写几分钟就找借口离开写字桌,或者坐在那里愣一会儿神儿。总之,每小时至少停歇六七次以上。父母提醒他也不管用,很让人着急。

  父母通过看书学习了孩子不良行为改变技术后,与李响约法三章。如果李响在1个小时以内,离开座位不超过4次,就让他看第二天晚上6点的动画片,否则就取消他看最喜爱电视的权利。结果第一周,李响有4天达标,第二周就能完全做到。于是父母把标准依次减为3次、2次、1次,最后李响边写边玩的毛病完全改掉,前后总共用了近50天的时间。

  这种行为改变技术叫区别增强法,即个体在某一定时间内,不良行为次数减少时,才能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事物(增强物),直到不良行为不出现为止。这一策略适合于计量性的不良行为。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里,不良行为产生的次数可以用数量来衡量,教育者和孩子对行为的要求及改善要心中有数。

  教育者注意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要在一定限度内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逐渐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直到孩子完全抛弃坏习惯。增强物的选择要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效果才最好,兑现时教育者要守信用,说到做到。

  区别增强的种类:

  1.低次数区别增强。即以减少不适宜行为为目的的区别增强,适用条件有两个:1.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容忍的;2.这种行为越少越好,此类增强程序不但可以改变上例的磨磨蹭蹭坏习惯,还可以用于下列不良行为习惯:改变孩子整天看电视,玩游戏的习惯;减少孩子总是在大人说话时插嘴的习惯;改变孩子吃零食过度的习惯;改变孩子写作业潦草、马虎的习惯;改变好动的不良习惯;改变孩子爱咬指头的坏习惯等。

  2.零次数区别增强。有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比如,撒谎、打架、骂人、乱扔东西,可以使用以彻底消除此种行为为目的的增强,即零次数区别增强。以措施为例,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撒谎,就不能得到相应的增强物,甚至要受惩罚。零次数区别强化可以有4种计时方式:1.重新计时制。在约定时间内不适宜行为一次都没有出现过,就能获得增强物,否则重新计算时间,并取消增强物。2.固定时间制。在约定时间内不适宜行为一次都没有出现过,就能获得增强物,否则不重新计算时间但取消强化物。3.延长时间制。如果孩子在约定时间内不出现不适应行为,已经训练得比较稳固,可以适当延长约定时间,再给增强物。4.累进增强制。约定时间不改变,但每次增强物的分量有所增加。比如,一天不犯规可以有一颗红五星;第二天不犯规,得两个红五星,以此类推。

  物别注意:在使用区别增强时,教育者要帮助孩子寻找不兼容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某些行为被限制,同时要告诉他能做的事情,即良好行为是什么,避免产生其他不良行为。有效策略之十暂时隔离法

  你正在做饭,8岁的女儿走进厨房,“我可以吃一份奶油果冻吗?”“不行,亲爱的。”“为什么不行?”“我们6点钟就要吃饭了!”“我知道快吃饭了,可我还是想吃果冻嘛!”“1!”妈妈脱口而出。“您什么也不给我,从来都是这样!”“2!”“你要是不给我果冻,我就离开这里!到奶奶家去!”“3!好,从现在开始,关你8分钟禁闭。”

  这就是暂时隔离法。在初次实施此方法前最好对孩子先有所交代:“听着,孩子!从今天开始,情况有了变化。你要是再做一些过分的事,不管是吵闹、乱发脾气,还是故意捣乱,那就对不住了,我会对你采取处罚,要是不听话,我就会立刻数1,这是在警告你,你要听我的指挥。你要是还不听话,我就接着数2,接下来,我就该数3了。如果数到了3,就要对你实行禁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就意味着你得老老实实地待在房间里,哪儿也不许去。我会把房门关紧。假如禁闭的时间是6分钟,在6分钟之内,我是不会让你出来的,6分钟以后,你才可以重获自由,这段时间结束以后,你可以做你自己的事,我也不会揪住你的错误不放。好了,交代完毕,一点都不复杂。”

  暂时隔离就是在孩子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刻将他置于单调乏味的地方。他必须待在那里,直至定时器响了之后,方可离开。孩子在2~12岁之间,用暂时隔离法会很有效。没有任何玩的物品,地点光线充足、安全,不会使孩子产生恐惧。

  暂时隔离法的目的就是把孩子从造成不良行为的情境中暂时隔离开来,立即阻止孩子当前的不适宜行为,帮助孩子达到自我控制。

  暂时隔离法,只是行为阻止者,而不是行为发动者,不能用这一方法强迫孩子做其不喜欢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应考虑使用条件原则法和限制权利法。如忘记做家务,没有做家庭作业等,暂时隔离法效果就不太好。但对打人、顶嘴、生气地大声号叫、没有服从命令等效果较好。比如,对采用“冷处理”策略失效了的任性行为,就可以再度使用“暂时隔离”策略。

  正确使用隔离法的原则:

  A.隔离期间不给孩子任何关注,不能和孩子讲话或争论;

  B.将孩子关入隔离地点之前,讲话不超过10个字,10秒内将孩子送到隔离处;

  C.用大直椅作为幼小儿童的隔离地点,在卫生间,或其他无聊的地方;

  D.使用能响铃的可移动的定时器,并放在孩子拿不到但能听到的地方;

  E.隔离结束后,孩子应告诉你被隔离的原因,若已忘记你应告诉他;

  F.每当不良的目标行为出现时都应实施;

  G.使用该方法只是为了让孩子感到无聊;

  H.1岁1分钟原则。

  有效策略之十一五步改变法

  这种方法对成人也很有效,特别是对根深蒂固的恶习效果更好。改变的前提是:①必须确信有些事情或行为得改变,也就是对现状强烈不满;②你要相信自己可以推动改变,改变之门的钥匙掌握在你手中;③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

  改变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最大障碍,确定什么是你想要的,而又是什么妨碍了你

  明确最大障碍,这是改变的第一步。可以想一想,在你的人生当中,有没有哪一个行为或习惯是你想改变,一直想改变,改了很久可是改不掉,所以请你把这个习惯写下来,问你自己,改变这个习惯之后你要达到的目标和境界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阻止你来达成这个境界和目标?所以先把它写下来,只要找出最大障碍,并且能克服最大障碍,成功就很容易了。第二步,找出改变的杠杆

  找出改变杠杆,也就是找出改变的意愿,这是改变的第二步。当你越是对自己现有的行为不满意,你就越会想去改变。也就是说,改变并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的问题。因此,不妨多问一些能引起自己痛苦的问题:“如果我不改变的话,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如果我不改变的话,人生最终会错失掉怎样的机会?”“如果我不改变的话,会让我在身体上,学习上,精神上,情绪上,物质上有什么样的损失?”“我如果不改变的话,会对家庭,心爱的人造成多大的伤害?”等。

  这样让不改变的痛苦成为你真正强烈和直接的感受,使你不愿再拖延而拿出改变的行动。

  当问过能引起自己痛苦的问题后,接下来便是问自己一些能引起快乐的问题。你可以这么问:“如果我改变了,别人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重新评价?如果我改变了,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如果我今天就能改变,会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家人和朋友会怎样看我?我会有什么快乐?”

  如果你不觉得有马上改变的必要,那表示你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改变杠杆,你还需要继续寻找这样的着力点,以通过使自己痛苦,再给自己改变之后的快乐来让你激发意愿,达到一定要的境界。

  要暗示自己立即行动,现在就开始改变,绝对不要说“明天吧”、“下次开始吧”这类愚蠢的诺言。

  第三步,终止旧有的行为模式

  终止旧有习惯,这是第三步,你没有必要让自己一成不变地生活,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随时都能立即改变的能力,只要你稍微调整一下已成习惯的神经系统,那么先前被拴住的能量便可以释放出来。

  切断联系法是终止旧有的行为模式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挣脱惰性坚决地向自己的旧习惯挑战,并设法赢得这一挑战!具体做法是:仔细回顾平时“犯毛病”的过程,找出每次“犯毛病”的第一个念头或动作是什么,然后设计一些相当于踩刹车的措施,来防止“启动毛病程序”。比如,长时间打篮球影响学习,那怎样才能终止这一旧有的行为模式呢?那就控制第一个念头想去篮球场看看(不去看),控制第一个动作——不向篮球场方向去,去别的地方如图书馆等。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自己。又比如,你原定看完某个电视节目就去学习,但电视一开就关不了,学习计划总是泡汤。究其原因,是关机之前习惯于把每个台都浏览一遍,遇到感兴趣的节目忍不住又看起来了。要想防止这种情况,不妨设计3个方案:①节目一完马上起立,头也不回地去学习;②每次都直接关机防止换台又看;③学习任务完成之前根本不开电视机或根本不去放电视机的客厅。如此坚持住,就能形成新习惯。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目标计划的指引,在不同时间有不同事情要做。

  切断联系法是一种断掉不良习惯后路的方法,即切断那些干扰信息,使孩子摆脱干扰。切断联系首先要注意避开刺激性事件和环境,要切断其时间和空间;其次要有意识地中断开始出现的行为。许多习惯都是由一系列的行为组成的。坏习惯之前,往往有一个先导的事件或行为,我们称之为先行事件或先行行为。它们对不良习惯有着重大影响。要克服不良习惯,就要切断它和先行事件的联系。例如,有的孩子在家里一吃完饭就顺便往沙发或椅子上一坐,一坐下来就开始看电视,一看电视就舍不得走,等到磨磨蹭蹭开始做作业,时间已晚,作业做得马虎潦草,也没有时间去预习和复习,天天如此,成为习惯。要矫正孩子这种坏习惯,就要切断这一系列动作间的联系。一旦哪个环节接不上了,坏习惯出就会随之逐步消除。

  怎样切断联系呢?一是尽量避免先行事件。父母可以不开电视,也不允许孩子开电视,就可以避免接下来的行为出现;二是有意识地中止开始出现的行为。比如,孩子吃完饭刚准备往沙发上坐,父母就提醒:“吃完饭不要马上坐。到外面散散步,然后马上回来开始做作业。”这样经常中止,不良习惯便可逐步克服。只要你终止消极的行为及情绪,找出扭转痛苦与快乐的着力点,那么整个人生就会改变。

  许多家长都知道纠正小孩吸吮手指的好办法,便是在小孩的手指上涂上某种怪味的东西。于是,小孩便会将吸吮手指与怪味这一负面的结果(痛苦)联系起来。一旦你人为地为坏习惯设置了不良后果,那么,你便训练你的潜意识了。你的潜意识最终会将坏习惯,与那些负面的结果(痛苦)紧密联系到一起。潜意识一旦确认了这样的联系,你也就开始走上了改掉坏习惯的道路。

  将旧的行为习惯和痛苦联系起来。下面是神经语言成功学的实力派人物安东尼?罗宾帮助他的学员终止旧习惯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一个学员很喜欢吃巧克力糖,连他所穿的T恤上都印着“我爱巧克力”。他说:“我热爱巧克力,我每天都吃巧克力,没有任何人能改变我吃巧克力的习惯。”后来安东尼?罗宾看到这个人说:“你想要改变吗?”他说:“你别想改变我,没有任何人能改变我!”安东尼?罗宾说:“你敢打赌吗?”他说:“我们试试看啦。”安东尼?罗宾说:“我们来赌一下,在未来课程的四天中,你必须每餐都吃巧克力,你早餐吃巧克力,中餐吃巧克力,晚餐吃巧克力,你的点心也吃巧克力,除此之外,你每天只能喝4杯水,其他全部都不能吃,我们进行4天,假如你4天可以做到的话,我们佩服你,给你鼓掌。”他说:“没问题!”结果所有现场一千多人都开始丢巧克力给他,他看到巧克力脸上好兴奋啊,他便开始剥出来吃啊,吃啊吃。然后说:“你别想改变我!”

  到了第二天,他的表情有点改变,因为巧克力吃得过多会渴的,因而,要他挺着吃,直到第三天的时候,他的脸已经看起来不是很兴奋了,安东尼?罗宾问他:“请问巧克力味道如何啊?”他说:“不是很好!”

  安东尼?罗宾叫他一直吃巧克力,本来他觉得吃巧克力是一种奖励,结果吃多变成一种惩罚,他觉得吃巧克力很痛苦。一旦有痛苦的体验,特别是非常痛苦的体验,他的神经链开始被打断,他感觉到吃这个并不是快乐了。4天后,他再看到巧克力就想吐。所以,你要想改变的话,必须让自己觉得改变是快乐,不改变是痛苦。这样的话,你就会终止旧有的行为模式,改换一种新的模式,然后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强化,直到这个行为成为习惯为止。

  第四步,找出一个新的,且好的行为模式来代替旧的习惯

  用新的行为代替旧的行为是改变的第四步。如果你终止了旧有的行为模式,那么接下去的步骤便是给自己找出可以取代的行为,让这个新行为使你得到与先前旧行为同样的快乐。比如,一个人戒烟后,一旦想抽烟的时候,就去嚼口香糖,有了这个替代品时,他就不会再去想抽烟了。又比如,矫正孩子好看电视,限制他看电视时间的同时,多出的时间必须有别的一些对孩子有吸引力有益的活动来替代。有很多人在改变之后没有找到一个适当的替代品,从而导致改变不彻底。

  又比如,有人贪吃肉,吃得太多。所以他每次都说,他午餐不吃肉,明天不吃肉。可是过了一个星期之后,看到肉又开始吃了。原因是,当他决定不吃肉之后,他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替代品,而且是他觉得跟吃肉一样满足的这种替代品的时候,事实上这人行为是不会持续改变的。所以任何时候,你要改变一个行为,就要找到一个替代品,只要没有这个替代品的话,是没有办法真正改变的。

  其实人都有一些劣根性,都有一些庸俗的爱好及不良习惯,与其用坚强的毅力战胜它,克服它,倒不如发现、挖掘、寻找、培养一些高尚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并用它占据心灵。这样劣根性就会被弱化,慢慢自动退位。比如,迷恋网络游戏,就可以用更丰富多彩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别的有兴趣的活动来替代。

  《效法基督》的作者托马斯?坎佩斯说:“用习惯去克服习惯。”习惯不可能根除,只能够被替换。在着手改掉坏习惯之前,必须仔细地思考究竟应该选取哪些好习惯来替换它们。有目的地选取好习惯来取代坏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一个坏习惯刚离开,另一个坏习惯又接踵而至。例如,有位先生,他的坏习惯是晚上要躺在床上看着电视才能入睡,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决定用看书取代看电视,直到睡意袭来后才入睡。结果效果就很好。

  日本才能教育专家铃木镇一也认为,与其矫正缺点,不如通过培养别的正确能力去超越它。例如,多数孩子把音符“1,2,3,4”中的半音“4”拉高,这是因为平时把音符“4”按提高半音训练的结果。要把这个已经养成拉高半音的“4”恢复到原来的音程是比较难的。因为已经养成的习惯,是难以改变的。那么怎么办才好呢?那就是让他们重新学习正确掌握“4”的音阶。如果那个错误的“4”音听了5000次才掌握的话,那么让他们把正确的“4”音听上6000次、7000次。这样做即使是一开始没效果,但过不了多久,当听过6000次以后所养成的正确发音能力就会超越原来错误的发音能力。换句话说,新的能力形成了。

  同样道理,如果小孩沾染上什么坏习惯的话,要克服它,就要培养树立起良好的习惯。假如那个恶习在现实生活中反复了100多次才形成的话,那么就以与之对应的良好的行为,反复训练150次、200次,这样,就使孩子具备了新的能力,于是恶习就自然消失了。

  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最好的方法是用一个新的行为习惯取代它。孩子3岁时,特别喜欢吸吮手指。每当他要吸吮手指时,妈妈及家人就把孩子最喜欢的乒乓球递给他,孩子一看到乒乓球,就把手伸过来,也就顾不上吸吮手指了。孩子吸吮手指的习惯行为,逐渐被乒乓球的行为习惯取代。

  运用这个方法时,首先选择好的行为习惯,它必须符合一个条件:当这个行为习惯形成以后,原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不得不让位,而且孩子自己毫无察觉。其次就是对孩子出现的反复行为,要争取宽容的态度,不可一有反复就横加指责,也不可视为新方法的失败,进而放弃努力。因为出现反复是任何习惯改变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习惯培养与矫正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抓反复,反复抓。”

  第五步,不断强化,调整新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

  加强神经链这是改变的第五步。要加以逼真的想象,不断暗示,观想好习惯建立起来的结果将会怎样,和快乐联系起来。任何行为若“不断用心地重复”,它便会成为一个习惯,任何行为只要不去加强它,这个行为最后一定会消失。若想改变持久有效,加强神经链的功夫是不可少的。最简单的调整方式便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那个新的行为,不断进行练习、强化使之成为固定习惯。强化应该是调整功夫的重点所在。每次新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增强,这是定期增强,还有间歇增强,超级大奖励,意外惊喜等,这样会把改变跟快乐联系起来,有效促进新习惯的形成。

  改变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每周改变一个,然后再循环;

  2.保持改变的详细记录及原因分析,不断检视、反省;

  3.贵在坚持,充分通过想象和自我暗示,利用潜意识反复刺激加强;

  4.每天早、晚50次强烈暗示,并根据暗示去行动,建立好习惯;

  5.要试着远离原先旧习惯的不良环境,避免被引诱。

  有效策略之十二自然结果法

  鲍姆7岁,上学时常常忘记带午餐。每当此时,妈妈要在繁忙中开车去学校送饭。受到自然结果法的启发,她认为儿子鲍姆如果领受到忘记带午饭的自然后果,会改正“健忘”的毛病。妈妈首先与鲍姆谈话,告诉他,妈妈相信鲍姆已长大了,可以对带午饭负责,今后如鲍姆忘记午餐,妈妈不会再送了,这样他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这一计划开始实施时受到了一些干扰,因为鲍姆的老师借钱给他买了午餐。为此,妈妈和老师协商,老师答应不再借钱给他买午饭,让鲍姆开始接受考验。一次,鲍姆又忘记带午餐了,他向老师借钱,但老师说:“很抱歉,鲍姆,我们已讲好,你要自己解决午饭问题。”鲍姆给妈妈打电话,请求她送午餐过来。妈妈很和蔼但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鲍姆的一个同学分给了他一半三明治,但鲍姆还是被饥饿折磨了一个下午,体验到因自己不带午饭而饥肠辘辘的后果。从那以后,鲍姆很少再忘掉带他的午餐。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运用后果教育法,父母应尽量减少对孩子的行为的干涉。如不穿足够的衣服会冷,甚至感冒;不吃饱饭会饿,丢了东西会感到不方便等。在这种情况下,最忌讳的是家长埋怨,例如说:“我和你讲过了吧?你不听,怎么样?”本来孩子可以从这些自然后果中得到教训而自动改正,但因家长的参与而改变态度,将注意力转到保护自己不受谴责和维护自尊心上,甚至有意反其道而行之。要提醒,不要教训;要坚决,又要充满爱。

  威尔逊要到山里去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学校向他们介绍了营地的情况,为他们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妈妈问威尔逊是否需要帮忙,威尔逊说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在他出发以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山里要比平原冷得多,显然威尔逊忽略了这一点。妈妈还发现他也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时经常需要带的东西,但是妈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提示。威尔逊高兴地走了。过了两天,等他回来时,妈妈问:

  “怎么样,这次玩得开心吗?”

  威尔逊说:“我的衣服带得太少了,而且由于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这两件事搞得我好狼狈。”

  妈妈说:“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

  “我认为那里的天气会和这里一样,所以只带了平常穿的衣服,没有想到山里会那么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下次如果你去佛罗里达,也带同样的衣服吗?”

  “不会的,因为佛罗里达很热。”

  “是的,你应该先了解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再作决定,是吗?那么,手电筒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想到要带手电筒,可我忙来忙去,最后把手电筒给忘记了,我想,下次野营时我应该先列一个单子,就像爸爸出差时列的单子一样,准备好一样就打一‘√’,这样就不会忘记东西了,回来收拾时,也进行一一核对,就不会落下东西。”

  在妈妈和威尔逊的一问一答中,妈妈帮助威尔逊总结了这次活动的教训。其实,这位妈妈完全可以在事先提醒孩子,但她认为,经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因此没有提醒孩子,而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尝到自然惩罚的后果。

  由于这次感受较深,威尔逊后来就养成了事先了解、计划、准备的良好习惯。这种教育实质就是教会孩子学会生存,造就生活的强者。

  自然结果教育法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教育家卢梭提出来的。他认为:“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这正是自然结果法的要旨。自然结果法是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目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有效策略之十三逻辑中断法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错误的认知导致错误的行为,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先从改变孩子的认知做起。

  孩子跌倒在地上不爬起来,大声哭闹,要父母抱他起来,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逻辑,怎么办呢?用“逻辑中断法”。告诉他“自己跌倒应该自己爬起来。”这样的认知逻辑重复几次,孩子再跌倒时,就会自己爬起来了。

  又比如,孩子做作业时,遇到了难题,他不愿动脑筋,说:“妈妈快来啊!这道题我做不出来!”他过去的逻辑就是“只要不会就问父母”。这个逻辑要中断它,要打断它。“孩子,你平时很爱动脑筋,不会的问题再多想想”,他思考了一会做出来了,你说,看看,你一动脑筋,难题就不难了。也可能他动了半天脑筋还是没有做出来,你这时可能要启发、辅助他一下。但是他的逻辑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你在帮助他的时候,略作指点一下,结果他做出来了。你表扬他,好!这主要还是你自己动脑筋做出来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他旧有的逻辑。如果孩子有骂人、打人、不讲公共秩序、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那么,父母要明确打断他旧有的逻辑,因为孩子觉得打人、骂人等这些行为是没有关系的。你就告诉他,“一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应该有这些不文明行为”,打断他旧有的逻辑。

  孩子有错误的行为表现大多是因为他的错误认识和旧有的逻辑。这个错误认识和旧的逻辑是社会给予的,也可能是我们家庭或学校过去给予的。要打破他错误的认识和中断他过去的逻辑,提供一个新的正确的认识和逻辑。如你告诉他,“不能这样做”,同时,你必须要指明,“应该怎么做”。条件许可时,最好要把新行为演练几次。实践中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训练强化,孩子的新的、好的行为及逻辑认识才能固定下来。

  对于坏习惯的改变,作为家长首先要找到孩子形成坏习惯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孩子的坏习惯形成与家长有关,首先要反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才行。另外,可以利用培养好习惯来取代坏习惯,好的习惯占了上风,坏习惯就“无缝可钻”。

  有效策略之十四综合矫正法

  于军阳是个健康、聪明、活泼的男孩。可令父母头疼的是于军阳不爱学习,踢足球、溜冰、打乒乓球、游泳、打电脑游戏样样堪称高手,就是不爱学习,特别不爱写作业。为了能赢得游戏玩耍时间,于军阳经常撒谎逃避写作业。诸如老师病了,今天没有作业或在学校已经做完了等。于是父母决定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密切配合,逐渐让儿子养成写作业、爱学习的好习惯。

  (1)将于军阳的爱好列一个清单,由特别喜欢到一般喜欢依次排列,并把在学校和家庭的活动分别列出。

  (2)与相关老师达成共识,在第一阶段,于军阳完成作业的三分之一才能从事他喜欢的活动;当孩子没有痛苦和困难反应后进入第二阶段,必须完成作业的二分之一才能获得自由;之后是必须完成作业的四分之三,最后是全部完成才能自由活动。

  (3)首先注重对孩子进行作业“量”的要求,对“质”的要求相对降低。在第一阶段,完成作业的三分之一即可从事他最喜欢的活动。如果这里面超过三分之一的作业做错了,就剥夺他次喜欢的活动项目,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同样道理。

  (4)整个行为矫正过程,教育者要言必行,行必果,当孩子反抗时要态度温和,立场坚定,采用“冷处理”忽视法,以“静”治“动”,以“法”治“乱”,要避免情绪急躁和暴躁,并且要注意提醒孩子。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于军阳完成全部作业“量”已经不成问题,“逃避义务、说谎不写”的毛病已改掉,只是在“质”的达标上只进行到第三阶段,孩子和教育者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本案例运用了循序渐进增强法,剥夺孩子兴趣、爱好法,条件原则法,限制权利法,原则坚持法,提醒法等。

  女儿斯雨8岁,长得人见人爱,就是“出口成脏”,人称“脏话公主”,其父母通过讲道理,批评惩罚等方式都没有使其改正。最后不得不送到一位姓马的教书好友家中进行“改造”。

  马老师夫妇经过认真准备,制定了一整套针对斯雨的教育方案。他们知道斯雨喜欢听故事,便自编了一些小童话和寓言,在故事里,那些爱讲脏话的狐狸、狼等受到了多种多样的惩罚。斯雨听得入迷,马老师在故事讲完后便问斯雨:“你说,狐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下场?”斯雨脱口而出:“因为它骂老虎,老虎生气,就吃了它。”马老师说:“所以你也不能讲脏话,不然别人也会讨厌你的行为,小朋友也不愿和你玩,和你交朋友。”斯雨若有所悟,红着脸,轻轻地点了点头。马老师还专门去音像城买了几盘有儿童礼貌方面内容的歌碟,回家后放给斯雨听,然后一句一句教她唱这些儿歌。没过两天,斯雨就会唱《礼貌歌》、《我是一个文明的好孩子》等歌谣了。于是马老师打电话把斯雨父母叫去,为斯雨开了一个家庭卡拉OK演唱会。马老师当着斯雨的面表扬了她的进步,斯雨很得意。表演欲望极强的斯雨一支接一支地唱着那些歌。为了褒奖她在这里取得的进步,马老师夫妇还决定周末带她去塔子山鸟林玩。斯雨体会到进步的乐趣,对马老师夫妇更是言听计从。

  马老师夫妇专门做了一个“斯雨每日脏话”记录表。把斯雨每天说过的脏话都记录下来,如果她比头一天说得少,就奖励她1朵小红花,反之,则扣掉1朵小红花,红花到达了3朵,马老师夫妇就满足斯雨一个小愿望。这激发了斯雨改正自己毛病的积极性,她嘴里的脏字越来越少。马老师夫妇还经常和斯雨谈心,问她在学校里有没有什么高兴或伤心的事情,引导她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把她当成朋友。渐渐地,斯雨对马老师夫妇非常依恋和尊重起来,这时她也很愿意听他们的话了,一个多月后,“改造”成功,孩子回归正常,名副其实地变成了人见人爱文明礼貌的小公主了。

  在现实教育实践中,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及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一般都需要几种方法综合运用。这就需要教育者学习时要融会贯通及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省、总结、尝试、调整、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