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微展】韵逸之高风

 醉吟墨斋 2014-09-02
  作品风格特征比较集中地表现为“笔正、文雅、意迥、韵逸”之风貌。
  第一,楷、行、草书历史链条关系贯通的溯远。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是由书法历史阶段性的链条演绎关系所体现的,而书家作品的风格特征则是以此历史关系相容于其中并由作者所选择的特定学术、艺术的理念和实践方式而实现的。
  芮铭作品无论用笔、结体、行势、经营布置、章法程式等,都显示出由魏晋到唐宋诸名家历史关系的宽泛性和深邃性,充分地体现了书法历史溯远根脉的贯通性原理。其作用笔,体现晋韵、唐法、宋意的风骨,以王羲之下降唐宋之脉络中锋守正,坚质浩情,筋骨血肉俱备,线条自身发气的品质;中侧锋互变,使转守圆就方,势行疾徐有度腾挪活泛,跌宕起伏中则显见雅郑气息;墨色质润相当,浓淡干湿焦层次关系明确,显见刚柔相济之气息。
  体势,承王羲之、唐代智永、褚、欧、颜、柳至宋代楷书、行书的苏、黄、米等技法,溯远宽泛而深邃。线条关系的呼应、承接、揖让、开合、分割等等,都在严谨法度中透出自我情感守法、承法、破法变我法的界度。
  章式气息,由传统道学“气”之生成元素,且以儒家“中庸”、“冲和”理念融会表现为文人书法的书卷气格调。以“阴阳交合相生”理念主导营气、开气、发气、行气,制约线条质量、结体法度、质感情绪、气韵生动而不见粗野,文质彬彬。
  第二,道、儒思想及其思维方式作用于书契关系的体现。其作体现着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沃土对于书法之苗的滋养。笔墨情感,总是十分统一地表现着刚柔相济的界度,其章式明显地显现着老庄道学理念所用;文意体验“经世致用”理念。其为,传统民族文化本体、笔墨本体、人格精神本体作用于他书契的根本原因。
  无论老庄、孔孟,他们的美学观点都与其自然、社会、人生的学说相辅相成,贯通于审美实践方式内在联系上。
  老子以“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揭示了“阴阳相克相生”的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由此形成了“无为而为”的理念,触及到了美、审美的重要特征。就芮铭的行、草书风格特征看,明显地显示了道学的“道法自然、法贵天真”“淡然无极”审美思想。其楷书、行书、草书,笔墨关系,保持着共性持守和个性变化的过渡层次。“守静出动”“动中寓静”的“气”之运动理念制约他用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变化,使得线条筋骨血肉俱备、如腾似筋,贯气方式持守于魏晋“澄怀观道”意识制约平和流畅的线条,贯穿与“开合”大综纲之中。以“以道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维方式制约于用笔施墨,求得书、行、草书不同层次、界度的变化关系。其楷书,求唐楷的结体严谨,用笔法正,行势意正;向行书过渡时,则是以“势”求变的正中见奇;而草书,则是以“正气出逸”的意识作用于发气疾、行气稳的意识浇铸于节律变化,正中见逸。其行书《文心雕龙?神思篇》(戊子年八月)《梦游天姥吟留别》(戊子年五月)草书孟浩然诗《山光忽西发》(戊子年秋)等作品,可分别诠释上述观点。文艺以“情理和谐,美善相兼”为特征。芮铭作品如李白之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无论行楷草隶,但见正意、正笔、正气、正韵,绝无虚妄、做作、怪异之嫌。均见儒家正气、正意、正法的文人书卷气息。行书《观沧海》(戊子年九月)、行草书李若谷诗《结菴嵩山深》,均以“中和”之气贯以体势,可会节奏爽朗、明快,气息神逸,意境高远。
  第三,坚持浩情笔墨意识的品象。书法艺术的品位高低。是靠笔墨技艺体现的。芮铭笔墨品质可以“坚质浩情”以概括。
  腾挪溢气线条。华夏文化艺术的任何门类,都是“线”艺术,包括建筑、园林、雕塑、舞蹈、体育、音乐、书画等,书法,是在文字所反映的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的要求下,以线的组合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形式。其“线”之质量本身就是作品内容,审美品位。芮铭书法线条,承王羲之《兰亭序》的中锋守圆,《圣教序》的侧锋见方,有着智永的平和,柳公权的笔力,米芾的峭拔。中锋守正,力透纸背,筋骨血肉俱备,如藤似筋,自身发气,质润相当,极有活性,为他作品高位的核心元素组合行势。讲究开合呼应、承接、揖让,收放,经营中极少有失法、违法现象,体势显见端庄中的雄奇,平和中的隽逸,沉稳中的跌宕。
  施墨浓淡干湿焦所把握的质润相当界度,以恰当的水份和行笔速度驭使,焦不火躁,浓不迟滞,干不枯涸,淡不寡味,湿不浑浊,以墨色的质感变化把握线性的活力活气。
  守以就势变化的经营布置。线条情绪,发气、行气格调,体势等,求得线之节律在跌宕变化中关系发气韵,可会之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例如,作品草书《花间一壶酒》结体洒脱,行气跌宕,布势奇迥,溢流正气旷放的气度,恰为行草书之典例。
  第四,主体人格精神的张扬。石涛曰:“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面陶泳尔我,古之肺腑,我之发我肠腑,扬我之须眉。”芮铭师古而不泥古,出我之心裁。其小楷、行书不少是表现写经和唐宋诗词,求以字体端庄稳实,字距、行距的营气平和,整体布局经营协调,给人清净而又空凌洞达的情感享受,使欣赏者从艺术风格的情感愉悦中与佛学、道学、儒学的参悟油然沟通,达到艺术“助人伦,成教化”的因果实现。
  芮铭给人的印象是敦厚朴实,恬情无华,温文尔雅,少言寡语,而从眼神中透出的睿智神采使人可体会到他的天性秉成。作品体现有他先天灵性感悟与后天刻苦磨励的相互作用力的结果。原因如下:
  嵩山文化精神的昭示是唤醒他书法意识萌生的诱因及潜意识的积淀;对民族文化,文字学及其书法艺术沟通于哲学、美学、文学、诗词等多门类的批阅、研究和主观能动的实践;端正的学术态度,正意、正气、正情、正韵在于他淡泊名利,不浮不躁的做学问的态度从事书法,芮铭的父亲德福先生质朴、文雅,写一手好楷书。家教的教诲对他人格品质及至书法的影响有着必然的关系。
  -----2012年9月14日完稿于清和斋
  (作者:□高秀林  著名书画评论家 国家文物艺术品司法鉴定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河南省美协 、河南省书画院、河南省国画家协会特约评论家
  文化部黄河书画院理论部主任
  河南省司法鉴定协会文物艺术品鉴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