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松岩经典巨作《红岩》鉴赏

 rree360 2014-09-02
钱松岩经典巨作《红岩》鉴赏
【红色经典美术作品鉴赏——默人】
 
钱松岩经典巨作《红岩》鉴赏    钱松喦(1899年-1985年),号芑庐主人,江苏宜兴人。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中国五、六十年代中国画大变革时期的第一代山水画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由于他和傅抱石等江苏画家的共同努力,开创出江苏山水画的新风貌,被公认为“江苏山水画派”或称“新金陵画派”,在60年代初与“长安画派”、“岭南画派”成鼎足之势。
    钱先生早年家学渊源,其祖青堂、父绍起均以教书为业,以诗、书、画闻名乡里,青年时代钱松喦到无锡读书,又得胡汀鹭、吴观岱等名师悉心指授,但他并不拘于此,而是上溯传统,宋元明清诸大家无不涉及,尤其以“三石”——石田(沈周)、石溪、石涛为宗。在对传统的学习中,他主张“师其心,不师其迹”,所以取石田的朴厚,石溪的苍莽,石涛的灵变融入自己的笔墨。他的画作喜用雄浑古拙之“颤笔”,刚柔相济,苍健润泽,将“屋漏痕”的笔墨技法演绎至极致。他恪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法则,扫除传统文人画中冷逸孤寒之气,满怀着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怀着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深入生活,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用他的画笔热情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革命胜迹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创作出一幅幅情真味浓的时代巨制。
    钱松岩先生毕生业精于勤,年至耋耄,勤奋之习未改,探索之心不息,生前常意重深长的教诲后人“人可老,画不可老,要日日新”。他勤奋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一生深受世人的赞誉和认同,并以自己的创作方式和创作风格,实现了时代精神、民族气派和个人特色的统一。他所提供的经验至今仍不失借鉴意义。
钱松岩经典巨作《红岩》鉴赏

    1956年,钱松喦调到江苏省国画院工作,成为一名专业的中国画家。解放后的钱松喦从旧式的文人画家发展为人民画家。他接受了古代文人画创造意境的种种宝贵经验,但又竭力摆脱旧时代山水画中那种枯冷、荒寒、孤独之气。经常蕴藉着勃勃向上的时代气息。社会制度变了,人民生活变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他树立新的艺术观的指导思想。他经常深入生活,新的生活为钱松  带来了新的创作激情,他认为:内容是新的,传统的形式就需要批判地接受,使“古为今用”,把形式从传统中提炼出来也要成为新的,再加上“洋为中用”输入新血液,更丰实了传统。钱松喦不满足于固有的程式,孜孜不倦地探求表现新时代的新形式。他画工厂、矿井,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他说:“前无古人才是新,今天不煮夹生饭,明日就无熟饭吃,我如创新不成,开个风气,后人定能成功。”丰实的生活积累,加上他对山水画艺术规律创造的运用,促使他创作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好的具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

    《红岩》是钱松喦重要代表作之一,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傅抱石当时出任院长,钱松喦任副院长。同年九月,美协江苏分会组织以国画院画家为主的“江苏国画工作团”,举行了全国空前的二万三千里旅行写生。同行者有傅抱石、亚明等十三人,跨越六省,并瞻仰了重庆的红岩树。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的故址,钱松  深深地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气魄所感动,以满腔的激情,当场勾画写生稿,历经三年,经过几十次的修改,务求在局限性较大的山水画中做出红岩历史和现实的艺术概括。他的思路落在红岩的“红”字上。抓住“红”这个抒情诗的“诗眼”,用朱砂平涂,洋红皴擦,把黄土坡变成了巍然屹立的红色巨岩,将纪念馆高高托起,画面上的芭蕉用白描勾成,使画面富有颜色的节奏感和结构的空间感,并题“风雨万方黑,红岩一帜红,仰钦奋彤笔,挥洒曙光中”的诗向,既鲜明地概括了革命堡垒的史实,又抒发了画家的情怀,无疑对画面意境的深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前人没有画过的革命历史体裁的作品,钱松喦以朱砂代墨在《红岩》中达到了成功。反映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和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形式与内容相一致。1964年,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主办了钱松喦个人画展,历时四十天,展出一百多件作品,都是解放后的新作。首都国画界举行座谈会,邓拓、华君武和潘  兹等撰写评论文章,认为钱松喦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如何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的精神问题。创造了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的,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并具鲜明个性的新山水画。钱松喦以自己的实践为山水画推陈出新闯出了一条路子。他的个展接着又到天津、上海、兰州、香港等地巡回展出,钱松喦的名字和代表作《红岩》等在全国美术界几乎尽人皆知。钱松岩经典巨作《红岩》鉴赏

    钱松喦的艺术成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他是我国从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第一代山水画家之一,属于这一行列的佼佼者屈指可数:傅抱石、潘天寿、陆俨少、李可染、石鲁、关山月等,并与他们为核心,初步萌生了一些带有地域色彩的新画派,他们是一批从旧垒中冲决出来的时代骄子,新的历史条件为他们的山水画艺术革新铺奠了可靠的社会基础。他们的艺术创造又反过来推动着美术事业的拓展和社会审美观念的更新。

    钱松喦以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式,创作风格,出色地答了时代对山水画提出的要求,实现了时代精神、民族气派和个人风格的统一,闯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并深深地影响了一批有志于山水画创新的同辈及后辈画家,他的杰作《红岩》等已成为六十年代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载入史册。

                编辑/默人(图片资料来自网海)  2007-06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