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不信由你(believe it or not)

 谢楚军 2014-09-02
在前段时间的日志《团圆,是一件奢侈品》中,谈到了春节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因为人们很看重团圆。
  这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理解。因为在古代,社会环境很不稳定,社会动荡导致短期内人口的大起大落,骨肉分离是常见的事,团圆倒成相对稀缺的了,因而,家人能团团圆圆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大的幸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逐渐形成了春节的风俗。可以说,稀缺规律是经济学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
  今天是愚人节。这个节日本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近些年慢慢地在中国民间流行了,是否也与某种稀缺有关呢?
  答案是肯定的。
  也许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了。谢老师啊,你说春节是因为团圆稀缺我相信。如果说在目前的中国诚信过度了,太缺少对人的愚弄了,我一万个不相信,不是有杂志上说中国天天在过愚人节么?何稀之有?何缺之有?如果要把四月一日根据中国的国情改成诚信节我举双手赞成。
  我承认我们的现实中有很多虚假,或许虚假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存在任何稀缺的可能。但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中国人也不例外。这就决定了我们存在另外一种稀缺,那就是缺乏公开承认自己的虚假。
  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就知道,我们是阿Q的后代,阿Q的口头禅是:“我的祖先比你阔多啦。”我们明明知道虚假太多,但是不敢公开承认虚假,还说什么祖先是礼仪之邦,说什么祖先就提倡仁义礼智信等等。
  久而久之,阿Q的后代们反倒觉得自己真的是礼仪之邦,真的仁义礼智信了。
  中国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但还有一个重大的成果不容忽视,那就是让很多中国人看清了外面的世界,开始慢慢反思自己的一些不足。
  愚人节在中国慢慢流行开来,无非不过是因为有些人想借此机会公开承认自己的虚假而已!因为除此之外,很难找到机会公开承认了,因为大家都已经习惯虚假的情况下,公开承认反而成了另类。
  倘若中国的愚人节的社会背景是因为缺乏公开承认自己虚假的话,那么我认为愚人节在中国流行开来是一种社会进步。只有直面自己的虚假,才能慢慢改变自己的虚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