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戎狄 造诗余话(25):鸳鸯赋

 冷鳳 2014-09-03
造诗余话(25):鸳鸯赋

徐陵与庾信齐名,二人早年作品,并称徐庾体,大抵还是宫体范畴。新得《徐孝穆集》,第一篇就是《鸳鸯赋》,这一篇是赋体与歌行相间,也是与庾信的《春赋》相类。录于下:

飛飛兮海濱,去去兮迎春。炎皇之季女,織素之佳人。未若宋王之小史,含情而死。憶少婦之生離,恨新婚之無子。既交頸於千年,亦相隨於萬里。山雞映水那自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合會,無勝比翼兩鴛鴦。觀其哢吭浮沈,輕軀瀺灂。拂荇戲而波散,排荷翻而水落。特訝鴛鴦鳥,長情真可念。許處勝人多,何時肯相厭。聞道鴛鴦一鳥名,教人如有逐春情。不見臨邛卓家女,祇為琴中作許聲。

【注释】:
1炎皇之季女:《汉书·张良传》颜师古注:赤松子,仙人号也。。。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去。
2織素之佳人:似指《古诗·上山采蘼芜》: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3宋王之小史:《搜神记·韩凭夫妇》: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想思树。想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4憶少婦之生離,恨新婚之無子:《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5哢吭:(lòng kēng )谓引吭鸣叫。左思《蜀都赋》:其中则有鸿俦鹄侣。。。云飞水宿,哢吭清渠。
6瀺灂:(chán zhuó)小水声。宋玉《高唐赋》: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潘岳《闲居赋》:游鳞瀺灂。此处为鸳鸯游动之声。
7不見臨邛卓家女,祇為琴中作許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间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索隐张揖云:“挑,嬈也。以琴中嬈之。”其诗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也。又曰“凤兮凤兮从皇栖,得讬子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必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

同时得《陈子昂诗注》,中有《鸳鸯篇》,起首云“飞飞鸳鸯鸟”,显然受徐陵影响,录于下:

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苹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年年此游玩。岁岁来追随。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乌啼倦依托。鹤鸣伤别离。岂若此双禽。飞翻不异林。刷尾青江浦。交颈紫山岑。文章负奇色。和鸣多好音。闻有鸳鸯绮。复有鸳鸯衾。持为美人赠。勖此故交心。

对比两作,可知六朝好隶事用典,唐人喜描摹意象。虽都属敷陈,亦是各得其妍。然若论节奏,犹是前者高妙。赋之歌化,未得继承发展,惜哉。

2012.9.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