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成化瓷器到底有多少?

 莲花广圆 2014-09-04



“明承元制,凡朝廷烧制瓷器,必由内府定夺样制。”(《大明会典》)说明元代已有官窑瓷器。 洪武二年(1369),“设厂于镇之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称官窑,以别民窑(当时,珠山为蠹山)。设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大小横窑六种共二十座。”(《景德镇陶录》)。吴极的《昌南历记》有明洪武进士段廷硅“以工部员外郎董陶务,建署于珠山之南”的记载。另外,近年,在景德镇御器厂旧址出土了一块白瓷瓦,该瓦十分详细地记载了参与制瓦的人匠以及监制的官员,其中有“监工浮梁县丞赵万初监造提举周成”等字样。也就是在设置官窑的这一年,出于节约的目的,规定将祭拜天地的礼器,改为瓷器。过去这些礼器,可都是用金银器和玉器制作的。洪武三十五年(1402)六月-十二月,改陶厂为御厂(汪汲《事物会原》卷二十八.古饶器条)。洪武三十五年其实就是惠帝4年,叔父明成祖朱棣将侄子赶下了台,为了表示遵从父训,带头将吃饭使用的玉碗换成瓷碗,还规定将随葬时的冥器、对海外臣国的赏赐统统换成了瓷器。同时在瓷器的内底上,规定写上了“永乐年制”的字样。至此开启了明永乐,宣德,成化三代辉煌的官窑瓷器生产历史。尤以成化瓷器最为著名,然而成化朝究竟生产了多少瓷器呢?

玩瓷器的人都知道大明成化瓷器的珍贵,但成化时期到底制做出多少精美的成化瓷器,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从专家到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引用这段史料来回答,《明史·食货志》概括性地叙述了当时烧造之多:“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明朝王士祯《广志绎》中写道“浮梁景德镇,雄村十里,皆火华山发焰,故其下当有陶埴应之。”成化朝中晚期的督陶官朱元佐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爱日堂抄》一书中录有朱元佐的《监陶登朝天阁冰立堂观火诗》,诗云:  
来典陶工简命膺,大林环视一栏凭。 朱门近与千峰接,丹阙遥从万里登。 霞起赤城春锦列,日生紫海瑞光腾。四封富焰连朝夕,谁识朝臣独立冰。
诗中既描述了当年景德镇陶瓷烧造时火光冲天的盛况,又流露出作者来镇督陶,深感责任重大,如履薄冰的心情。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成化一朝烧造了大量格调高雅的优质瓷器,除与成化皇帝本身艺术修养高以外,还与少数督陶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的关系。





这些珍贵的史料虽不能直接回答我们的问题,但它却为我们划出了成化时期烧造瓷器的排名。即成化时期和其前面的几个主要朝代(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景泰、天顺等)相比,成化朝烧造的瓷器最多,时间最长,花费巨大。换句话说:成化朝烧造御用瓷器数量比宣德时期烧造的要多。那么成化时期到底烧造了多少御用瓷器呢?
成化时期的瓷器烧造历史,本身就象一件摔碎的精美瓷器,随着岁月的流逝,碎片已经残缺不全,后人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尽可能多的残片,来修复这件瓷器,正确的还原这段历史。幸运的是明代宫廷档案记录了一些关键的史料,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揭开这一历史谜题。
宣德八年(1433):尚膳监题准烧造龙凤瓷器,差本部官一员,送出该监式样,往饶州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明 徐溥等。


看了这段史实真的令人震惊,注意这不是整个宣德朝烧造御用瓷器的数量,而只是其中宣德后几年中烧造的御用瓷器的数量。前面,根据史料记载,我们已经得出结论,成化时期烧造的御用瓷器数量多于宣德朝。那么可以肯定,成化朝烧造的御用瓷器数量一定多于这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
成化朝历经二十三年,直到成化皇帝朱见深去世,才停止烧造。保守估计其烧造数量应多于六十万件,乐观估计应该有一百万件。理由如下:(1)成化朝共经历了二十三年,基本上御窑厂没有停止烧造瓷器。(2)成化朝瓷器小件居多,而宣德瓷器一般体型硕大,故同样体积的陶土,成化窑厂可制更多数量的瓷器,同样一窑可烧更多数量瓷器。(3)即便按我原先对明代官窑历史的研究结果明代从洪武到万历20年平均每年烧造瓷器大约是2.5万件到3万件,也有大约57.5万件到69万件之间。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如果考虑成化小器烧造在80%以上,远多于大器,也应该乐观估计到100万件。



即便按保守估计的数目,大明成化时期御窑厂生产的御用瓷器有六十万件,这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目,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相比之下,现在公认的馆藏成化瓷器不过千余件。可以说现有的馆藏成化瓷器与当初成化时期所烧造瓷器相比,真可谓是沧海一粟。有了这样一个成化瓷器的数目概念,瓷器鉴定专家才能对自己的鉴定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在鉴定成化瓷器时,任何人包括顶级专家都是小学生。用开放的心态,大胆推论,小心求证,不能陷入教条主义的框框内,成化时期制瓷数量巨大。

那么这样庞大数目的成化瓷器又怎么会变成现在的全世界成化瓷器也不过千余件呢? 成化朝距今有将近527年了,这其间虽经历过无数的天灾和战争,但这么大数目的成化瓷器都消失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平均每天至少损毁三件以上。官窑瓷器落入谁家,都是当宝贝供奉,能轻易损毁吗?依照我个人的观点,成化瓷器,除包括成化朝在内的历朝历代使用中的自然损毁外,其余的大多数成化瓷器应成了后朝皇帝、皇帝后宫、高官、高官家属以及诸侯国贵族的陪葬品。首都博物馆的明成化斗彩葡萄杯出土于清代康熙时满族重臣索尼的孙女之墓,该女幼年夭折葬于北京(现北京市海淀区师范大学院内),其墓中曾出土一对明代成化斗彩葡萄杯及其它一些明代珍贵瓷器,墓主并非是文物收藏家而且是未成年之人。如此厚葬之物说明了在清代初期时的明代官窑瓷器并不难寻。再看曹雪芹《红楼梦》里一段故事:一日,著名的民间语言艺术家刘姥姥去荣国府参观学习,深得贾母欢心。当然,对于贾母来说,没事与农妇聊聊天,就象日常吃多了鸡鸭鱼肉,换点葫芦条、干豆角尝尝,别有一番风味。在酒宴上宾主尽欢之际,老祖宗贾母兴致勃勃地提出要到园子里逛逛。这个园子当然就是举世闻名的大观园,至今仍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的说法,可见这个园子的非同寻常。当一行人逛到了拢翠庵时,庵主带发修行的妙玉小姐前来问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玉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盅,捧与贾母”。贾母喝了一口后,让刘姥姥也尝尝这著名的老君眉。没想到,妙玉因刘姥姥这一尝,嫌她太脏,吩咐道:那个成窑盖盅不要了。在旁边的贾宝玉一看,忙求情,是否可将这个成窑茶盅送与刘姥姥,也算惜老憐贫了。





妙玉随口就可以不要,这也说明到清代早期成化斗彩瓷器在民间还有相当传世量,这都是墓葬和传世的有力的证据。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朝一日,此谜定会被揭开,其实在民藏家中这个谜已经不是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