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渡袁坊袁青天

 丰城往事 2014-09-04
 
 乾隆元年(1736),湖南洪江县发生一起奇怪的案子,该县耙穰庵的僧人复智被杀害在庵中,庵被焚毁,同住的徒弟和两个借宿的外地僧人安然无恙,他们说半夜有一伙强盗劫财不果,将复智杀死。强盗们脸上涂了彩,操外地口音,现不知去向。由于他们的供状众口一词,基本上没有任何破绽,案子陷入僵局。主审此案的,正是著名的诗人、时任洪江知县的袁守定。袁守定 (一七○五--一七八二) 到现场勘察,发现这个庙又小又穷,强盗不可能盯上这个偏辟小庙。第二是验伤时发现他们身上并无捆绑痕迹,袁守定心里更加怀疑。加上复智的徒弟呈供时十分慌张,而两个外地僧人却十分镇定。于是他再次到被烧的庙中,冒险登上摇摇欲坠的阁楼,结果发现了藏在瓦砾中的复智的血衣和一些米粮,真相方才大白,原来是外地僧怀疑复智多年化缘有所积蓄,挑唆其徒说复智肯定想把财产留给自己的侄子,怂恿其徒杀师夺财。但是杀人后却发现并无所获,才烧庙报官,慌称遇盗。正是袁守定细心与大胆,才成功破案。后来袁守定在任芷江知县兼署黔阳知县时,又碰上溆浦县发生唐古庙游丐被杀案,两名男女乞丐离奇而死,尸横野外。该县刘知县破不了案,就把乞丐的家人顶罪,上司怀疑这是冤案,便移檄袁守定前来办案。袁守定通过反复勘察与推断,结果发现居然是男女乞丐因相依为命欲结为夫妻,而遭家人反对,一气之下殉情。袁守定的断案还揭示了所谓的“下等人”也有真情,让上司十分叹惋,令二人合葬一处,了其心愿。通过这几个案子,袁守定名声大震,各地大案要案无头案都争着邀请他去,一时人称“袁青天”。

    其实,“袁青天”的名声来之实属不易。袁守定出身于丰城袁渡袁坊村一个穷苦家庭,他三岁丧父,靠母亲做针线活拉扯大。贫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培养了他朴素的生活作风,使他在以后的从政生涯中保持了廉能本色。而他之所以断案如此神奇,据传是来自他小时候一次深刻的教训。一次他所生活的一大家人的鸡蛋总是丢失,大家怀疑是一个丫环所为,结果打得她死去活来,被迫承认。结果袁守定在一次在厅堂里午休时,发现几只老鼠正在偷蛋,一只肚皮朝天抱着蛋,另一只叨着它的尾巴拖着往洞里走。结果在鼠洞里找到了所有的蛋,袁守定的细心观察还了丫环清白。此事对他心里触动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今后为官,决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一个坏人。所以袁守定在后来爱民如子、断案如神,还写了一本《图民录》来讲述仁政与为官临民之道,后世对此书十分推崇,江西书局曾多次翻刻作为“官箴书”下发给初履仕途者参考。

    在袁渡的名人当中,象袁守定这样的能人大有人在。他们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或外圆内方,人情练达,但大都廉洁奉公、勇于任事,这可能跟袁渡地理形态有着很大关系,这里地接四县,人走三江,财货云集,车马辐辏,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不先做人,何以立业。所以勤俭思变的遗风成为袁坊人、袁渡人的一条道德准则,在他们为官从政或经商学艺中,都首先把做事先做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也许袁渡人把中国人身上体现的笃定与灵活,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