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0例

 杏林脉香 2014-09-05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0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10月~200810月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22例,女38例;病程最长者31年,最短者6个月,年龄1860岁,平均35岁。两组在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病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合并有心、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不能入选。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分为寒哮证、热哮证。寒哮证治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为主,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药用:射干15g,麻黄l0g,苏子l0g,葶苈子l0g,杏仁12g,法半夏12g,细辛3g,五味子l0g,生姜3片,青皮、陈皮各l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热哮证治以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为主。方用定喘汤加减,药用:麻黄l0g,黄芩15g,桑白皮15g,鱼腥草30g,法半夏12g,葶苈子l0g,胆南星l0g,瓜蒌皮12g,青皮、陈皮各。l0g,白果l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不使用糖皮质激素。

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酌情使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吸氧、补液等。两组治疗均以5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哮喘疗效判断标准Ⅲ制定。临床控制:哮喘发作症状完全缓解,即使轻度发作,不需用药物即可自行缓解;显效:哮喘发作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好转:哮喘发作症状有所减轻,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无效:治疗前后哮喘发作症状及发作次数无明显改善。

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8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控制15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1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典型病例

患者,男,59岁,2008215日就诊。自述有哮喘病史31年,3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喘息、咳嗽及呼吸困难,痰多黄黏,不易咯出。查体:体温37.4℃,口唇轻度发绀,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胸片:双肺纹理增粗。血常规:WBC11.5×10/LN57L48。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热哮证。西医常规给予吸氧、控制感染、支气管舒张剂等,不使用激素。中药处方:麻黄l0g,黄芩15g,桑白皮15g,鱼腥草30g,法半夏12g,葶苈子l0g,胆南星l0g,瓜蒌皮]2g,青皮、陈皮各l0g,白果l0g,甘草6g11剂,水煎服。服药1剂后,症状大减,继服10剂而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证”范畴,西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是一种反复间歇性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及呼吸困难,病久可导致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西医治疗主要以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为主,对控制急性发作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但易复发,副作用多,致使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加重。以往中医治疗多以宣肺祛痰治其标,从肺、脾、肾治其本,忽略了肝脏在本病发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患者长期反复发作,易致情绪焦虑不安,肝失条达,因此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调肝。因此选用青皮疏肝破气,散结消滞,以调理肝脏气机;方中麻黄解痉、平喘、利水;半夏健脾化湿、降逆化痰;葶苈子清肺降气、化痰;杏仁止咳平喘;细辛祛风散寒、温肺化饮;生姜温肺止咳;陈皮燥湿化痰理气;五味子收敛肺气;黄芩、鱼腥草清肺热;射干祛痰清热;桑白皮泻肺平喘;胆南星燥湿化痰;瓜蒌皮清肺化痰,利气宽胸;甘草调和诸药兼能化痰。现代药理学认为麻黄、法半夏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气道反应性,同时具有抗过敏等作用。五味子具有镇静、镇咳作用,可减轻病人焦虑情绪,能抑制过敏性气道反应。黄芩可抑制炎性细胞颗粒。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证如能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