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中青年,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目前CT及MRI等无创伤性影像技术设备的发展在广大的医疗单位日益普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我们于2001年10月-2008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20~65岁,平均41岁。IA/5椎间盘突出4l例,L5/S1椎间盘突出36例,双节突出3例。腰痛伴右下肢痛56例,伴左下肢痛24例。所有患者均拍腰椎正侧位片,70例行腰椎间盘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 2.治疗方法 2.1 牵引治疗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4-5周,并每天牵引1~2次,每次30分钟,一般每侧5~10kg,重量和时间可根据患者感受进行调节,4-5周症状基本缓解后,可戴腰围保护下地活动。 2.2 手法治疗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中医手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期、腰部活动受限的程度及病员的感受等,灵活选用,但手法宜轻柔,不宜用暴力。 2.3 痛点封闭一般在腰部最痛点处,用曲安奈得注射液40mg+利多卡因5ml混悬液体进行封闭治疗。 2.4 药物治疗静脉加压滴注20%、甘露醇125ml,2次/d,前3d加用地塞米松10~20mg/d,用药1周,并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O.1g,2次/d。同时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基本处方如下:独活15g、寄生15g、王不留行15g、秦艽15g、防风15g、细辛8g、当归15g、川芎15g、桂枝10g、白芍15g、茯苓15g、杜仲15g、牛膝15g、乳香15g、甘草6g。1周后加服伤科接骨片,4#,tid,治疗一个月后停。 2.5 功能锻炼一般3-4周疼痛明显缓解后.可指导患者进行飞燕式、拱桥式等腰大肌锻炼,循序渐进。 3.治疗结果 有完整的随访资料80例,随访6个月一5年。评定标准.优:腰腿痛消失。下肢无神经症状和功能障碍.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良:腰部轻度疼痛,无下肢放射痛,不影响正常生活;可:有腰腿痛但比治疗前减轻,下肢有轻度运动及感觉障碍,生活能自理;差:无恢复或加重。其中优44例,良27例,可6例,差3例。 4.讨论与体会 4.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向椎间盘后外侧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一般有四个方面;①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受到突出髓核的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痛.有时亦影响到臀部;②破裂的椎间盘组织产生化学性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炎症性反应;③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性反应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剧水肿,从而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④神经根性缺血。腰椎问盘突出症可按病理形态分为三型①凸起型,纤维环内部破裂,外层因为髓核压力而凸起,常呈半球形孤立凸起于椎间盘的后外侧,居神经根前方或内下方;②破裂型.纤维环全层破裂或几乎全层破裂,已纤维化的髓核或破碎的纤维环,甚至部分软骨板向后移入椎管;③脱出游离型,突出物已离开突出空洞移到椎管中,甚至破人硬膜囊内,压迫硬膜或刺激神经根。若只为凸起型或破裂型者均可考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保守治疗。但为脱出游离型者则必需考虑手术治疗效果才好。 4.2休息、牵引及手法治疗均能减轻椎间盘的压力,减少因负重而造成的损伤,缓解周围肌肉的痉孪,松解神经根的粘连,可起到消瘀消肿止痛作用。据Machensm报道.卧床时腰椎间盘压力可减少70%,有利于突出椎间盘的回缩和椎间盘静脉血的回流以及椎间盘的营养.加上突出的椎间盘自然回纳吸收,可消除水肿,使炎症性反应消退,损伤的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得以修复。 4.3该病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痹症或腰痛的范畴,结合西医理论发病基本原因为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诱因多为腰部以前有外伤史,有伤必有瘀,加之肝肾亏虚,气血不荣,易于感受外邪风寒,痹阻络脉不通,可用经方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方中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独活、细辛、防风、秦艽、桂枝、茯苓宣痹止痛、祛风寒湿邪,当归、白芍、川芎养血调营,加乳香、王不留行增强通络止痛之功。此方既能扶正又能祛邪。可为标本兼治。是治疗腰腿痛的理想良方。再辅以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进行脱水消肿、抗炎止痛,可进一步减轻神经根炎症性反应,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腰腿性疼痛。用伤科接骨片进行后期续筋接骨治疗,可进一步修复损伤后的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减少椎间盘内的纤维环及髓核组织向后再突出所引起的腰腿性疼痛。 4.4 痛点封闭 痛点是中医的阿是穴,运用中医针灸经络理论及西药抗炎、镇痛药物相结合,以疏经通络、消炎止痛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腰腿性疼痛。 4.5 功能锻炼及预防 症状缓解后即可进行功能性锻炼。戴腰围可减少椎间盘负荷的30%<5>,腰背部肌力增强。可减少椎间盘等的再损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