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常见句式总结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当中常用一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 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者,……也”的,其中“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这也”连用放在句尾。例如: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2) 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3) 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相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问今世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 用“非”表否定判断,例如: 5) 直接表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气直接表判断。例如: 【二】疑问句 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例如: 谁为哀者?(疑问代词,谁)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疑问代词,何)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焉) 壮士,能复饮乎?(疑问语气词,乎)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疑问语气词,欤)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者耶?(疑问语气词,耶) 【三】被动句 文言文当中常用介词表被动,不同的介词用来引导主动者或被动者。 1)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导进行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2) 用“为”“为……所……”表被动,或者“……为所……”。“为”引出的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3) 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4) 直接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四】省略句 1) 省略主语。承接前文或后文,自述和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秦时,(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2) 省略谓语动词。例如: 3) 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4) 省略介词。常见“于”的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五】变式句 1) 主语后置。例如: 2) 宾语前置。常见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和“之”“是”引导的宾语前置。例如: 3) 定语后置。常见修饰性定语前置。例如: 4) 介词结构后置。例如: |
|
来自: yang03468@163... > 《语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