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科学概述 性爱中的心理卫生,不仅关系到人类的性心理健康和婚姻幸福,还直接影响并制约着人类能力的开发、个体人格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同时它对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也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千百年以来传统文化及社会形成对性的错误观念和认识误区,性问题长期得不到科学的对待,人们谈性色变,致使性爱中的性心理卫生问题广泛存在,至今还常常被忽视或回避,许多人甚至还因生活在性无知中遭受痛苦,因此,加强性爱中的心理卫生教育,普及科学健康的性爱知识就显得尤为迫切。就青少年朋友(当然包括大学生)而言,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性机能已经初步成熟及第二性征的出现,使青少年朋友处在了一个经常困惑不解的状态之中。相对而言,可能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性生理成熟的冲动,对性爱的向往,以及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发生性及其性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12岁到15岁是初犯性错误的高峰期,18岁至21岁是男女双方性能量最旺盛及特别渴望频繁体验性的“性饥饿期”。青少年朋友要做到性心理健康,首先要科学地认识人类的性爱,树立科学的性爱观。 1、科学理解人类的性;我们知道,人类的性不同于动物的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角度说明人类的性活动。 人类的性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三种要素构成的。性的生物因素指人类性行为涉及性器官及人体其他系统协同活动的有序生理过程,它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特别是激素的影响,生物因素是人类性活动的基础;性的心理因素指人类性活动涉及个体的动机、态度、情绪、人格及行为的综合体现,现代性学研究显示(佛洛依德的《性心理学》、美国人金西的《金西报告》、雪儿·海蒂的《性学报告》、刘达临的《性社会学》和《20世纪中国性文化》),人类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性的社会因素指家庭、宗教、文化道德、人际关系与法律等都会塑造、调整人类性活动。 2、人类性的特征;人类的性有普遍性、功能多样性、选择性(排他性)、责任性和文化—社会制约性等特征。性:是一种自然及文化现象,与社会中的个体——人有关。 性—个体—一种意识·本能·生活行为——性的自然属性; 性—个体——一种意识·性观念·性道德·性文化·性关系—性的社会属性; 性—个体的生活行为—神秘性·隐私性—性文明·性愚昧—性禁忌·性开化—性教育·性审美—性观念变革—生殖·衍后·性快乐—倡导性科学·健康的性观念·性行为—性作为人的一种本能,它呈现了人类进化的生态文明;作为个体的自然权利,它构筑了两性与情爱·性爱·婚姻及性真诚的多元关系,显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体现了人类对性现象的不断宽容。 (1)普遍性;性的普遍性表现在,性与人类共同存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与性无关,性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人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都有爱欲、情意;人类性行为中,只有性交能导致怀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类个体是性交的产物(试管婴儿是例外)。 (2)功能多样性;从性的作用来看,如果说人类性的生物功能在于生殖繁衍,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更加丰富的内容。根据性学专家的研究,人类性行为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是人生儿育女的手段;第二,在维系夫妻关系上起纽带作用;第三,它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维持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第四,在某些人群中,它是为了达到性以外某种目的的手段(美人计、性工作者等)。 (3)排他性;人类性行为的对象或目标是经过选择的,不是象动物一样泛化而是分化的对象;在所有文化中,异性恋是占绝对优势的性趋向(即使在西方盛行同性恋的社会里,异性恋也是性趋向的主流),而婚姻是性交的主要背景,婚姻与性是一对孪生子,这是人类性特征的选择性特点。福柯也承认,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具有排他性,是唯一的。 (4)责任性;人类性活动虽有多重目的和作用,但其基本功能还是生殖繁衍,夫妻间的性交是人类性活动的主要形式,使人类生殖繁衍得以进行和实现。性行为个体不仅要对对方负责,而且要对作为性行为结果的新生命负责。 (5)文化—社会制约性;在每一个社会、每一种文化中,都有被认为是正统的性活动方式与性行为模式,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则有不同的种类繁多的性活动,这是人类性特征最有特色的方面。 当然人类与动物相比,人类性活动的无季节性、人手在性活动中的参与和运用,也是人类性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3、性道德与性态度;性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道德是社会中形成的对性行为的一些规范,人们根据这些规范判断性行为的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即对性行为作出道德判断。性道德关系到性文明,而性文明则是整个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社会学家认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以情感或性为纽带的一种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 而性态度是人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指的是由性认知、性情感和性行为取向三种因素构成的较为持久的心理倾向。性认知是对性规范和性知识两个方面的认识;性情感是人对性行为的情感体验;而性行为倾向是人对性行为的期待、要求。 在性态度的三种因素中,认知成分是最重要的,人的性行为以认知为前导。性情感是人对性生理反应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因人而异,而切性反应本身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渗透着丰富的情感,可以使性态度变得稳定和持久。性行为倾向是人对性行为的一种意向、期待和要求,但不是性行为本身,它具有较强的情景性特点,受个体心境、身体状况、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