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年20万人吃药致死,五个“用药陋习”一定要改!

 生命如花520 2014-09-05

吃错药致死人数超交通事故!

中国药学会安全用药科普传播专家、协和医院主任药师张继春举例说,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150万人因用药错误损害健康,有10万人因此死亡;我国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因吃错药而损害健康,导致死亡的有20万,这个数字竟然超过了交通事故致死人数……

抗生素仍是“吃错药”的主要品种

新生儿抗生素过敏,严重可致耳聋;孕妇滥用抗生素,严重可致畸胎;酒后服药,严重可致死亡;依靠药物减肥,严重可致深度昏迷;服药时间不讲究,严重可致消化道疾病;过保质期,硝酸甘油等救命药变无效;牛奶服药,阻碍药物吸收;非处方药标识分红绿,安全性有差异。可见抗生素仍是“吃错药”的主要品种。


老不退烧,因为抗生素挂多了

六岁的童童过年期间因为感冒发烧,在当地一家医院输液治疗后体温仍居高不下,这可急坏了一家人。连续一周输液,而且所用的药水也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昂贵,但就是不见体温降下来。后来,童童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南京明基医院就诊。

南京明基医院儿科主任李海浪检查后认为,童童体温居高不下是由于使用抗生素过敏而引起的“药物热”,建议立刻停用任何静脉药水。童童的父亲则很担心地问道,“不挂水能好吗,万一得肺炎呢?”经过医患双方的沟通,家人同意停止输液。果然,两天以后童童的体温便恢复到了正常范围。


五个“用药陋习”你有吗?

1、服药后马上睡觉

服完药马上就睡觉,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有些药物的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溃疡。

2、服药后马上运动

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至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大打折扣。

3、服药前后吃水果

专家认为,在吃药前后30分钟内,最好不要吃东西,尤其不要吃水果和蔬菜。因为有些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化合物与生物碱,可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作用发生改变。

4、用药时吃醋

在服用某些药物时是必须禁忌食醋的。如用红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时吃醋,会使这些抗生素在酸性条件下降低药物作用。

5、服药时饮酒吸烟

服药时喝酒危害大,因为酒中含有的酒精(乙醇),可与多种药物发生反应,会降低药效或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服药后半个小时内吸烟,药物到达血液的有效成分只有1.2%~1.8%,而不吸烟,药物到达血液的有效成分可达21%~24%。这是因为烟碱可增加肝脏酶活性,使血液中有效成分降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