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片药,都在默默等你读懂它 很多人都知道:发烧时,吃完退烧药,体温就会慢慢降下来。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些药会让人更“烫”,甚至达到39℃~40℃。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哪些药容易导致体温上升?我们邀请了药学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吃药后为何会“发烧”? 疾病治疗过程中,因服用药物导致的发热,被称为“药物热”。药物热属于过敏反应,可能是药品在生产、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受到了污染,还可能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有关。 药物热通常有以下特点:
这些药让你体温升高 很多药物都可能引起药物热,常见的有抗生素类、抗过敏药、镇痛药、抗肿瘤药等。 1. 抗生素类 抗生素是引起药物热的常见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2. 抗过敏药 扑尔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 3. 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4. 抗结核药 如利福平、异烟肼等。 5. 酶类及生物制剂 人血白蛋白等。 3件事避免“发烧”找上你 预防药物热,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发生了药物热也无需紧张,可在医生指导下,停用可疑药物,多数人停药48小时内可退烧。 另外,应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加快药物排泄及散热。若高烧持续不退且同时出现严重疼痛等情况,建议及时就诊。▲ 药学智囊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药学部临床药师 计成 本期编辑:郑荣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