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白山”考辨

 昵称14979747 2014-09-06

2009年12月
第19卷 第4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hina’sBorderlandHistoryandGeographyStudies
Dec·2009
Vol·19No·4
“长白山”考辨*
苗 威
  
  通过对“长白山”名称的辨析,本文认为不咸山是长白山最古老的称谓,其含义即是色白似盐而不咸。徒太山、太白山等是长白山的别称,而盖马大山、单单大岭是指不相同的山脉,与长白山无关。《三国史记》中的“太白山”和《三国遗事》中的“太伯山”之所指皆不是长白山。“白头山”与“长白山”在朝鲜文献中含义较为复杂,但当指称中国境内之长白山时,二者并无区别。
关键词 长白山 不咸山 白头山
作者苗威,历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邮编
130024。


“长白山”,作为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山地的名称,始于金代。《金史》载:“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所谓‘白山、黑水’是也。”①在此之前,不同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长白山的称谓不同,主要有“不咸山”、“徒太山”、“太白山”、“白山”等名称。同时,亦有学者认为,文献中的“盖马大山”、“单单大岭”以及“白头山”皆是“长白山”的异称。笔者认为正确认识“长白山”名称的来源及其异名,对于准确解读中国东北史乃至中朝关系史,皆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白山最古老的称谓是“不咸山”,意为似盐而不咸

检索文献可知,长白山早期的称谓是“不咸山”。不咸山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之《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显然,不咸山与肃慎是密不可分的。肃慎,亦称息慎、稷慎,早在虞舜时代就已经与中原发生联系。据《大戴礼记》载,舜北抚“山戎、发、息慎”,②山戎、北发以及肃慎皆为古时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与南蛮、西戎等四海之民“咸戴帝舜之功”。③周武王在灭殷之后,曾宣布“肃慎、燕、亳,吾北土也”,④其中的“亳”即指“北发”,亦即“貊”。既然北发与肃慎皆是周天子的北土,那么“北发”与“肃慎”所依傍生存的不咸山是古代中国东北的一座名山就不言而喻了。关于《山海经》的成书年代,研究者较众,主

—1—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句丽移民研究”(项目编号:07JA770028)阶段性成果。
①《金史》卷1《本纪·世纪·序言》。
②《大戴礼记·五帝德第六十二》。
③《史记》卷1《五帝本纪》。
④《左传》,昭公九年二月条。

要有三种认识:一是认为成书于夏代之前,持此说者主要是汉之刘歆、①段瑜②等;二是战国至西汉初年,持此说者主要是《四库全书总目》、梁启超、③仓修良、④袁珂⑤等;三是成书于夏代,上世纪90年代之后,赞同此说者渐多,如徐显之认为《山海经》“草创于禹益,成书于夏代,完善于春秋战国之际,以后历两汉魏晋,又续有增益”。⑥本文从夏代成书说,因此认为作为长白山最古老的称谓,“不咸山”之名至迟在大禹、伯益时代已经存在,至修撰《山海经》时得以记载。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来看,夏代始于前2070年,⑦此前即为大禹、伯益时代。

到晋代,“不咸山”之名依然沿用。《晋书·四夷列传》载:“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⑧挹娄是铁器时代的肃慎。据考证,古肃慎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其南疆即在不咸山的北麓,及进入早期铁器时代,位于今吉林中部的秽人一部分东迁,与古肃慎融合而形成了沃沮族,未融合的肃慎改名为挹娄。⑨至三国曹魏时,玄菟太守王颀于正始七年(246)奉命远征北沃沮,并北达肃慎(挹娄)的南疆,高句丽在北沃沮的势力遭受重大打击,挹娄人趁机南下,重新占领北沃沮地区,从而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先所在之地。因此,《晋书》所云挹娄在不咸山之北是没有错的。到南北朝时期,不咸山改名为“徒太山”。由此看来,“不咸山”这一名字,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约有2500年左右。

对于“不咸山”之名的由来,学界认识不一。刘厚生认为:“长白山的满语为‘golmin anyanalin’(果勒敏·珊延·阿林),‘不咸’可能是果勒敏珊延的音译省略,———意为长白;盖长为满语‘果尔敏’的对音,汉意为‘长’。”○10喻权中认为,“不咸”为鬼魂之山,因为“不咸”山上飞满了“魂化飞虫”,“其称谓只能是赫哲语中的‘puck‘u’———鬼,或者满语中的bu uku(1)精怪、妖怪;(2)扑灯蛾子,它也当与满语‘bucemhi’(死、亡)、‘buceli’(鬼魂、短命鬼)有关”,“肃慎族用‘不咸’称谓,将长白山定位为其民族的魂世界,使现实界死而离散之魂有所归依,又使现实世界新生之人有了魂魄可以附体的保证。因此,作为‘不咸’的长白山,才从生与死两方面具有了最初的文化功能,成为了一座非世俗界的圣山”。○11尹郁山、郑光浩认为不咸山“源出阿尔泰语系”。○12也有学者认为:“不咸之语是韩语发音的音译,意思为‘光明’或‘神明’。”○13有学者认为“不咸”出蒙古语“不尔干”的转音,不尔干即为“神巫”,不咸山即为“有神之山”;
—2—

①参见刘歆(秀):《上〈山海经〉表》。
②参见《中国山海经讨论会争议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1期。
③参见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30页。
④参见仓修良:《方志学通论》,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9页。
⑤参见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页。
⑥徐显之:《山海经探源》,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第238页。
⑦参见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
⑧《晋书》卷97《四夷列传·肃慎》。
⑨参见刘子敏:《黑龙江早期铁器文明与肃慎的变迁》,潘春良等主编:《多维视野中的黑龙江流域文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 刘厚生:《长白山是满族圣山》,《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动态》1999年第1期。
11 喻权中:《长白山神话与中国东北诸族的文化取向》,《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
12 尹郁山、郑光浩:《长白山史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13 转引自张碧波:《长白山与太伯山考论》,《满语研究》2002年第2期。

另有学者认为“不咸”出自满族先世肃慎或东夷语。①

诸说不约而同地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满语、蒙古语甚至韩语来解读“不咸”。笔者认为,“不咸”之得名,并没有那么复杂,因为此山初命名时,文化尚不发达,而且上述诸民族亦有并未形成者,以其语言命名山河,则毛无所附。曾有研究者提出,不咸山之得名,概因其“似盐之略白,但没有盐的咸”,②可惜论者并未对此做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不咸”是汉语词,“不”为否定副词;“咸”为形容词,指像盐的味道,与“淡”相对。因此,所谓“不咸”,即其色似盐,而其味不咸。这种“顾名思义”的理解,实际上有以下二方面的佐证。一是,长白山之命名与其山色苍白有关。据云:山上“冬夏积雪,四时望之,色白异常”;③“山上经年积雪,草木不生,望之皆白,故名长白山”。④同时,长白山是“古老褶皱山经火山活动与河流切割而成”,⑤山顶火山口喷射的熔岩“白色皑皑”,砂砾遍被全山,不生树木。故而晋以后称之为“长白山”。而早在禹益时代命名此山时,概因山体颜色苍白类盐,然而并没有盐的咸味,故而称其为“不咸山”。二是,无独有偶,与“不咸山”之名同时存在的尚有“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训》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所谓的“周山”,即完整的山,而“不周山”,即不完整的山,即如郭璞所注:“此山形有缺不周之处,因名云。”⑥另外,《山海经》卷18《海内经》载:“流沙之东,黑水之闲,有山名不死之山。”郭璞注曰,不死之山“即员丘也。”袁珂认为:“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云:‘流沙又历员丘不死之山西。’本此为说也。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⑦“不死”的本意即是“长寿”,而“不死山”的得名,与其山上有“食之乃寿”的树有直接关系。因此,“不咸山”与“不周山”、“不死山”的得名思路是一致的,皆是以否定中心词的形式增强其对立面的意义,而“不咸”之名与后来之“长白”,亦存在密切的渊源关系。

二、徒太山、太白山、白山是长白山的别称

《魏书·勿吉传》载:“勿吉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大白,有虎豹罴狼害人”,而“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据此,勿吉国南边的徒太山显然指今长白山。《北史·勿吉传》载,勿吉“国南有从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魏书·勿吉传》载为“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大白’”,《隋书·靺鞨传》亦记为“徒太山”。⑧李健才指出《北史·勿吉传》所书“从太山”当
—3—“长白山”考辨

①参见自杨昭全:《中朝边界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②历史探索者:《不咸山(长白山)一解》,http://blog.china.com/u/070523/52135/200807/3419300.ht-
ml。登录日期:2009年8月23日。
③刘建封:《长白山江岗志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297页。
④张凤台:《长白山征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⑤《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⑥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0页。
⑦袁珂:《山海经校注》,第444页。
⑧关于“徒太山”的“徒”字,诸史多作“徒”或“从”,亦有作徙者。王华隆《东北地理总论》以“徒”为是,“从”是“徒”字之误。张博泉认为应以“徙”字为正。徙,想支切,音斯。徙字与“不咸山”之“咸”、“马訾水”之“訾”,皆音斯。满语斯意为“白”,“从”当为繁体之“徙”字异写,而“徒”字应看作是误写。参见杨昭全:《中朝边界史》,第151页。


为“徒太山”之误。①笔者亦认为由于“从(o)”与“徒(徙)”繁体字形相似,可能因此致《北史》记载有误,当以“徒太山”为是。从上引文献可知,至南北朝时,长白山更名为“徒太山”,或称“大白山”、“太皇山”。所谓“魏言”、“华言”皆指汉语,因而“太皇”与“大白”是互指。“白”自然是色白;“皇”亦有黄白色之意,如《诗·豳风·东山》之“皇驳其马”。“大白”之“大”当为“太”的通假字,“太白”所着重强调的即是白色。这一命名,与金星(启明星)又名“太白星”有曲异同功之处,据成书于718年至726年之间的《开元占经》云:“太白者,大而能白,故曰太白。”因此,“不咸山”与“太白山”的意指相通。而“徒太山”当是“徒太白山”的省写,意为似盐而不咸,徒有其白。

《新唐书·黑水靺鞨传》载:“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与高丽接,依粟末水以居,水源于山西,北注它漏河。”《新唐书·渤海传》载:“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余种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粟末水即今北流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其所发源之太白山(徒太山)即是今之长白山,而乞乞仲象率众度辽水所至之“太白山”亦是长白山。在《新唐书·高丽传》中有载:“(高丽)有马訾水出靺鞨之白山,色若鸭头,号鸭渌水。”②马訾水即今鸭绿江,其所发源之“白山”,亦即今天之长白山。《新唐书》所载之太白山、白山,其得名皆是与山体颜色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自南北朝至唐,今长白山曾名为徒太山、太白山、太皇山、白山等,其命名原则是一致的:皆是因为山色苍白而得名,属于见山之色,命山之名。

事实上,在成为山名之前,“长白山”曾是女真部族的名字,《辽史》中有“长白山三十部女直酋长来贡,乞授爵秩”、③“长白山女真国大王府”④等记载,其中的“长白山”之具体所指皆是居于长白山区的女真部族,而非山名。所称的“长白山女真”并不在今延边地区,也就是说不在今长白山以北,而应在长白山之南,即今“鸭绿江上游、长白山主峰、图们江上游一线以南的山区地带”。⑤直至金代,“长白山”成为山的专有名词。

金朝统治者认为:“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大定十二年(1172),“礼部、太常、学士院奏奉旨封兴国灵应王,即其山北地建庙宇”。⑥大定十五年(1175)三月,“奏定封册仪物,冠九旒,服九章……自是,每岁降香,命有司春秋二仲择日致祭”。⑦章宗明昌四年(1193)十月“册长白山之神为开天弘圣帝”。⑧

至清代,长白山被清朝视为满族的发祥地。康熙十六年(1677),“诏封长白山神秩祀如五岳。自是岁时望祭无阙”。⑨康熙二十一年(1682),“上由山道幸乌拉行围。辛酉,望祭长白山”。○10康熙在今吉林市松花江畔对长白山举行望祭,后来在今吉林市小白山修建望祭坛,此后,每年春秋两季由将军、副都统率领官员代表皇帝在小白山对长白山举行望祭。乾隆八年

—4—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年

①参见李健才:《白山黑水考》,《黑河学刊》1985年第4期。
②《新唐书》220《东夷列传·高丽》。
③《辽史》卷15《圣宗本纪》。
④《辽史》卷46《百官志二·北面属国官》。
⑤刘子敏、金星月:《辽代女真长白山部居地辨》,《延边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⑥⑦ 《金史》卷35《礼志·诸神杂祠·长白山》。
⑧《金史》卷10《章宗本纪》。
⑨《清史稿》卷83《礼志·地祇岳镇海渎山川》。
10 《清史稿》卷7《圣祖本纪》。


(1743)九月,乾隆“遣官望祭长白山”。①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东巡,“驻跸吉林。乙卯,上诣温德亨山望祭长白山”,②这是清朝皇帝第一次亲临望祭坛对长白山举行望祭。

三、长白山与“盖马大山”、“单单大岭”皆不是同一座山


“盖马大山”之名始见于东汉时期。《后汉书·东沃沮传》载:“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三国志·东沃沮传》亦载:“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滨海而居。”从这两条记载来看,盖马大山是高句丽与东沃沮的界山,高句丽在其西,东沃沮(亦称南沃沮)在其东。东沃沮位于今朝鲜的咸镜南道,西汉曾经在这里设置玄菟郡(第一玄菟郡),郡治即今之咸兴。所以,盖马大山不可能是今长白山(古不咸山),而应是今朝鲜境内的狼林山脉。盖马大山以东地区,恰是高句丽五部中的东部(顺奴部)地区,即今朝鲜慈江道一带。汉之第二玄菟郡的西盖马县(今集安国内城下的土城址),亦因在盖马大山之西而得名。

将长白山与盖马大山视为同一座山,其发端较早。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成书的《吉林通志》载:“长白山为汉西盖马县境之山,则魏志之盖马大山为长白山无疑。”③孙进己等主编的《东北历史地理》在谈及西汉玄菟郡(第二玄菟郡)时沿袭此说。④可知,将盖马大山视为长白山属于以讹传讹。丁谦(1843—1919)在其《后汉书东夷列传地理考证》中认为:“盖马大山即朝鲜平安道与咸镜道分界之山,其山南北行,千余里连接不断,再南即濊国传所谓单单大岭也。”《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采纳此说,将盖马大山比定为今朝鲜境内的狼林山。⑤此山脉即长白山向南伸入朝鲜半岛的一个分支。分支自然有别于主体,如果将长白山
视为盖马大山,那么高句丽就不是在盖马大山之西,而是在其南;东沃沮也不是在盖马大山之东而是在其北。同理,西盖马县也不是在盖马大山之西而是在盖马大山之南了。所以,将长白山与盖马大山视为同一座山,与史书的记载颇多抵牾,如果以这种思路来考察历史,必将使历史的本来面貌产生大的位移。

“单单大岭”最早见载于《后汉书·濊传》:“自单单大领(岭)已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这则史料所记载的是始元五年(前82),汉将原置于朝鲜半岛的乐浪等四郡合而为一的史事。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灭掉卫氏朝鲜之后,在箕氏朝鲜故地设置乐浪郡,即以今平壤为中心的大同江中下游地区;在其南之古之真番地设置真番郡;在东濊之故地设置临屯郡,即今朝鲜江原道;在东沃沮之地设置玄菟郡,玄菟郡仅有一县,即沃沮城,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前引《后汉书》所云“沃沮”即指东沃沮(南沃沮),亦即玄菟郡(沃沮城),“秽貊”即指东濊,亦即临屯郡。及至始元五年(前82)时,西汉削去了真番、临屯、玄菟三郡的建置,并将其辖区皆归入乐浪郡,也就是说,始元五年之后的乐浪郡,囊括了原四郡的所有辖区。⑥故曰“自单单大领(岭)已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由此可知,单单大岭是四郡之时的乐浪、真番二郡同玄菟、临屯二郡的界山,故而不可能是盖马大山(今狼林山脉),更不会是今长白山(不咸山)。正如

—5—“长白山”考辨

①② 《清史稿》卷10《高宗本纪》。
③《吉林通志》卷18《舆地志六·山川》,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④参见孙进己等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24页。
⑤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⑥参见苗威:《乐浪研究》,延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前引丁谦所说,单单大岭在盖马大山之南。这种情形在朝鲜地图上标注十分清晰,查看可知。单单大岭应是现在的北大峰山脉、阿虎飞岭山脉、广州山脉以及车岭,这些山脉皆是长白山在朝鲜半岛支脉的延伸。

将单单大岭同盖马大山视为同一座山也源起颇早。清代学者杨守敬(1839—1915)在其所著《晦明轩稿》中曾主张“单单大岭”或即“盖马大山”的异名。日本学者那珂通世在其《遗书·外交绎史》中亦认为“单单大岭”系盖马大山之一部,当东西交通要道。此看法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韩国学者李丙焘则认为,“单单大岭应是现在朝鲜平安南道及黄海道一部与咸镜南道南部间之分水岭,亦即由咸镜南道前往平安南道所经之山区,其地有剑山岭(咸兴西北)、阿虎飞岭(德源)等”。①《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从其说,认定单单大岭即今朝鲜境内的剑山岭、阿虎飞岭。“单单大岭”之东即是东沃沮、东濊的分布区,亦即汉四郡中的玄菟、临屯二郡之地。史书中常有“岭东七县”之载,其中即包括玄菟一县(沃沮县)以及临屯六县。

将单单大岭与盖马大山相混淆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汉四郡地理位置的理解有误。关于盖马大山与单单大岭之名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说有“两千多年”,②这些名称皆始于西汉,而终于魏晋,至多存在了600余年的时间。

四、朝鲜文献中的“太白山”、“太伯山”、“白头山”与长白山的关系

在朝鲜古文献中,与长白山的称谓相关联的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关注,一是高句丽史所涉及的“太白山”问题,二是“檀君神话”中的“太伯山”问题,三是“白头山”问题。

《三国史记》是金富轼奉高丽仁宗之命纂修的一部汉文史书,成书于1145年。其《高句丽本纪》东明王条中曾两处出现“太白山”之名,一是东明王元年(前37)夫余王金蛙在太白山南优渤水得柳花之记载,③一是东明王六年十月乌伊等奉命伐太白山东南荇人国之事。④有学者将此太白山说成是今长白山,并认为“荇人国”在长白山东南,约为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附近地区。⑤这种认识与历史实际有误差。如前所述,今长白山最古老的名字是不咸山,不咸山之名自先秦一直到晋代而未改变,只是在南北朝勿吉族形成之后,才改名为“徒太山”、“太白山”等,西汉时期的长白山依然名为“不咸山”。因此,夫余人所到的“太白山”不可能是今天的长白山。而且彼时的不咸山地区,应是北沃沮及高句丽势力范围内的大山,夫余国的势力彼时尚未到达今长白山脚下。另外,金蛙、柳花之事皆为神话传说,虽然其中包含一定的历史因素,但是不能将其当作信史来进行研究。因此,将神话故事中的“太白山”生硬地比定为长白山,是不可靠的。至于荇人国西北的“太白山”,同样不可能是今天的长白山,原因有二。其一,玄菟郡三县对辖区实行着有效管辖。玄菟郡三县,即高句丽县、上殷台县、西盖马县。清代学者陈澧(1810—1882)在其《东塾集·说长白山》中认为长白山为“汉西盖马县境之山也”,

—6—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年第4期

①[韩]李丙焘:《玄菟郡及临屯郡考》,《史学杂志》41编4号。
②参见安龙祯:《长白山名称的由来及其标准称谓》,《北方民族》2006年第1期。
③参见[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卷13,朝鲜史学会1928年版,第145页。
④参见[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卷13,第147页。
⑤参见孙进己等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4页。


上殷台“为长白山之北”。①《吉林通志》亦认为西盖马、上殷台两县,为“今吉林府境,并府境以外南际长白山之地”。②谓“今吉林府境”之地是不正确的,但上殷台与长白山之地相关联还是颇有道理的。《奉天通志》卷71则认为,“(浑江)又西南流迳通化县城东南,右岸距城里余,县境汉时为上殷台故地”。③《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采用此说。上世纪80年代考古界在浑江西支流喇咕河下游通化县所在地西南50里的赤柏松村发现一座汉代古城,④有学者认为此城即为汉代玄菟郡的上殷台县之故址。⑤如确实,那么今长白山在西汉时期应属上殷台县辖区。如果玄菟郡以及上殷台县皆有效地维持着本辖区的社会秩序,如何能
够允许刚刚建立起来的地方政权高句丽随意远征他国(部落)?其二,彼时高句丽建国仅有六年,朱蒙立足方稳,国力未强,即使出征,应当不会选择不宜战争的冬十月。因为据《资治通鉴》载,九、十月,“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⑥于此时兴师动众,跋山涉水,远赴不咸山地区作战困难重重。因此,这里的“太白山”不可能是彼时的不咸山(今长白山),荇人国(部落)也不会在今长白县辖境,如果彼时确实有个“太白山”,亦应该在沸流水(今浑江支流富尔江)流域或其附近。

关于“檀君神话”中的“太伯山”,高丽僧人一然(1206—1289)在《三国遗事》自注中明确指出:“太白,今妙香山。”⑦《新增东国舆地胜览》指出:“妙香山,在府东一百三十里,一名太伯山。”⑧后世学者也多将太伯山(太白山)视为今妙香山。大约到18世纪末,朝鲜人开始将太白山定位为“白头山”或“长白山”,其代表人物是安鼎福(1712—1791),他在《东史纲目·太伯山考》中根据新罗文人崔志远《上太师侍中状》中关于“高句丽残孽类聚,北依太白山下,国号渤海”⑨的说法,一改前人的解释,谓“太白山”(太伯山)即“白头山”,亦即长白山。其后,附和者渐众。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袭其谬说,将今长白山同“檀君神话”中的“太伯山”联系起来,并进一步将中国的东北视为“古朝鲜”的疆域。将神话视为信史,本身就不值一驳;而将神话中的妙香山置换成长白山,就更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了。

关于“白头山”,学界的认识颇为模糊,有人认为“白头山”仅是朝鲜、韩国或朝鲜族对于长白山的称谓,○10显然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误会。事实上,“白头山”之名亦源于中国,据《李朝实录》肃宗十八年(1692)条云:“长白山,胡人或称白头山,以长白故也。”○11所谓“胡人”,所指即是女真人、满族人。可见“白头山”同“长白山”一样,皆是由中国人命名的。“白头”之意,也是汉语的表述方式,意即远望此山,所见之山顶为白色,恰如白色的头,故名。在朝鲜文献中,“长白山”与“白头山”具体所指较为复杂,两名称有时指代不一,有时指同

—7—“长白山”考辨

①转引自《吉林通志》卷10《沿革志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②《吉林通志》卷10《沿革志一》。
③《奉天通志》二,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2年版,第1586页。
④参见邵春华等:《赤柏松汉城调查》,《博物馆研究》1987年第3期。
⑤参见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28页。
⑥《资治通鉴》卷198,太宗贞观十九年九月条。
⑦[高丽]一然:《三国遗事》卷1《纪异·古朝鲜》,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⑧[朝鲜]《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54,宁边大都护府山川条,第981页。
⑨参见[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卷13,第465页。
10 参见田雨:《关于白头山地名及称谓的历史考察》,《北方民族》2002年第1期。
11 [朝鲜]《李朝实录》卷2,肃宗十八年条。


一座山即长白山。现分三种情况论述如下。

其一,朝鲜文献所记载的“长白山”所指不一,大致有二种情况。一是《李朝实录》明宗卷25载:“咸镜道吉州长白山内面二处崩颓……”参照《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50吉城山川条载:“长白山,在县西一百十六里。”又载:“长白山为我主镇,而前面崩颓。”这里的长白山应是今朝鲜咸镜南道之检德山。二是《李朝实录》显宗卷19载:“咸镜道镜城长白山下雪一尺许,日气寒甚,大损稼穑。”《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50镜城山川条载:“白山,在府西一百十里,山势甚峻,至五月雪始消,七月复有雪。山顶树木矮小,土人亦谓之长白。”此山所指应为朝鲜咸镜北道咸镜山脉。

其二,“白头山”之名,在《李朝实录》中数次出现,指代不一。一是《李朝实录》世宗卷28载:“右白头山非本国境内,显德镇在高丽时革罢,别无灵验,请并削祀典。”参照《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48永兴古迹条,耀德镇(即显德镇)在永兴西120里处,可知,永吉道(即咸镜道)显德镇的“白头山”是今咸镜南道永兴西北、耀德之北的“白山”。二是《李朝实录》肃宗五年条载:“癸酉,北兵使柳斐然初以清差指问白头、长白两山时设地图泛铁事启闻矣。”此处之“白头”、“长白”之所指分别是咸镜南道耀德之白头山与咸镜北道镜城西之长白山。

其三,“白头山”和“长白山”指同一座山。1530年增补完毕的《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50指出:“白头山,即长白山也,在府西七、八日程。山凡三层,高二百里,横亘千里。其巅有潭,周八十里,南流为鸭绿江,北流为松花江、为混同江,东北流为苏下江,为速平江,东流为豆满江。《大明一统志》:东流为阿也苦河,疑指速平江也。”同书卷49“甲山”山水条载:“白头山,距府北三百三十里。”又载:“惠山岭在府北九十里。”关防条载:“惠山镇在府北九十五里。”由此可见,白头山距离会宁约235里左右,应是指今长白山。由上述记载亦可知,白头山与长白山为同一座山,即今日长白山。《新增东国舆地胜览》所云之鸭绿江、(北流)松花江、豆满江(图们江)皆发源于长白山(白头山)是没有错的,但速平江等其他江河的发源地则不是长白山(白头山),因为不是本文讨论的关键,从略。作为鸭绿江等三江的源头,白头山与长白山自然是同一座山。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不同历史时期“长白山”称谓有所不同的情况进行探讨,认为无论是禹益时期的“不咸山”,还是南北朝时期的“徒太山”、唐代的“太白山”,直至金以后称为“长白山”,其命名的基本思路与原则是一致的,即皆是望山观色,从山体颜色特征出发命名此山。同时,朝鲜文献中与“长白山”有关的不同记载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容易对地理问题产生歧义理解,进而对相关历史的解读出现南辕北辙之误。


〔本文责任编辑 刘清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